忍耐是生命与生存的常态,它遍布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可人总有耐心不够、心情不好的时候,于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话:“没办法,谁让咱是小百姓呢?我要是当了皇上,我……”其实,忍耐是无所不在的,它既在百姓的身上,也在帝王身上。聪明的人会运用忍耐,而不是抱怨忍耐;愚蠢的人经常抱怨,却不会运用忍耐。学会忍耐,会使顺利的事情变得更顺利,会使祸事变小。而抱怨除了能使情绪更加急躁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作用了。
忍耐往往是令人难受和痛苦的,有些忍耐更是让人刻骨铭心的。同是一母所生的郑庄公和共叔段,郑庄公眼看着自己的亲弟弟一步步滑向远处,却没有在事发的前端而加以制止,他一再忍让,纵容着共叔段走向深渊。待到时机成熟时,郑庄公一举把共叔段彻底击溃,其中的忍耐令人深思。
《春秋》里面记述这段故事时,故事的名字叫:“郑伯克段于鄢”。用这个名字是含有深义的,它意思是说,共叔段不能顺从兄长,所以不能称他为“弟弟”;而“克”字原本指两个国家的君主在战,既然共叔段不像弟弟,那么写郑庄公与共叔段便用了这个“克”字。在这个名字里,没有“郑庄公”三个字,而是将郑庄公称为“郑伯”,这是在讥刺他对弟弟共叔段过于放纵、疏于教诲。历史上很多人都同意这样的观点,认为郑庄公是故意在纵容弟弟,等弟弟越陷越深之后,再起兵讨伐,完全没有兄长对于弟弟的爱护。
郑庄公继承父亲的君位之后,成为了一国之君。作为一国之君,他却在忍耐中生活了多年,他要忍耐的是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弟弟的宠爱。母亲为弟弟讨封地,他就得依从母亲之命给封地;弟弟违反国家的制度,他也要忍耐。大臣们看不下去,请求他制裁共叔段,他只是劝解说:“不必制裁,他不义的事做得多了,必然会失败的。”
直到共叔段起兵谋反,他才下定决心发兵,将弟弟共叔段驱逐。虽然他一时气愤说不再见母亲,可是很快他就后悔了。在孝子颍考叔的帮助下,他终于和母亲和好如初。
郑庄公的忍耐免去了兄弟间的互相残杀,又能与偏心的母亲和好如初,这对于郑庄公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