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心高气盛,多以为自己在学校里如卧龙一样久居山中,一忍再忍,即便胸有治国韬略,但也没有一个平台和机遇。无处施展、不受重视的苦楚只能压抑,无法宣泄。“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有多少人豪气万丈,为自己编织美好的未来,希冀自己或者小有所成,成为某个行业的精英;或者在未来某个机遇的承载下,拥有自己的事业,创立自己的企业等。当他们踏入社会,以新人的姿态面对不同工作时,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从小事、杂事做起,需要忍耐;领导的不了解、不信任需要忍耐;同事的埋怨或轻视需要忍耐;待遇的微薄需要忍耐,等等。进入新的环境,步入新的岗位,你就是一个零,是一张白纸,在社会的浪潮中,唯有具有忍耐精神,踏实干事,不浮躁、不轻狂的人,才能正视自身的现实境遇,审时度势,成就一番大事。
曾听一位教授讲过这样一位毕业生的经历:
有一年,约瑟夫从大学毕业,他决定在纽约扎根并做出一番事业来。他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本来毕业时是和一家著名的建筑设计院签了工作意向的,但由于那家设计院在外地,约瑟夫未经考虑就决定不去。如果去了,他会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和锻炼,并将一直沿着建筑设计的路子走下去。可是一想到将几十年在一个不变的环境里工作,或许再怎么忍耐也不见得有出头之日,这点让约瑟夫彻底断了去那里工作的念头。
他在纽约找了几家建筑公司,大公司不要没有经验的刚出校门的学生,小公司约瑟夫又看不上,无奈他只好转行,到一家贸易公司做市场销售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业绩得不到提升,身心疲惫的约瑟夫对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但心高气傲的他觉得如果自己单干肯定会更好,于是便联系了几个朋友一起做建材生意。本以为自己是“专业人士”,做建材生意有优势,可是建筑设计与建材销售毕竟是两码事。不到一年,生意亏本了,朋友们也因利益关系闹得不欢而散。
无奈之下的约瑟夫只好再换工作,挣钱还债。对工作环境总是不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想法切不可有,如果你忽略了理想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中的话,结果只能被理想和现实同时抛弃。一个人在人生路上会看到许多山峰,但你不可能将它们一一翻过,得到所有美好的东西。命运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当你为没有得到而苦恼时,还是仔细想一下自己将会失去什么吧!
“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辛姆洛克的这句话给现今的年轻人以深刻的启迪。哲人说,即使每个年轻人都是块好铁,总得经过锻造才能成钢,在这个忍耐的过程中,锻炼了一切与理想相关的东西,比如自信、尊严、才识和能力。沉重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享受生活的欢乐,也要接纳生活的沉重,因为生命中有一些责任是你必须要承担的,你必须负重前行,脚步才不会太飘忽。
年轻人要励志、要奋进,却不可在一些激动人心的言辞中养成一种浮躁心态,急于求成,丢失脚踏实地的作风。
某卫视台曾请了几位声名赫赫的企业家和社会学者做节目,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听企业家们阐述了自己的成功之路后,一位青年人站起来阐述自己的梦想:“我很快就要毕业,但我不愿意按部就班,出去找一份工作,为别人打工。我要自己创业做老板,你们的成功经验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一位著名企业家为现场的气氛所感染,很激动地发言:“我们现在遇到五千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你们创业的机会比我们这一代更多,你们一定会成功,你们这一代一定比我们这一代强!”青年们听了非常高兴,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在座的一位经济学家钟先生实在忍不住了,告诉大家,现在的机会是不是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多,要看怎么看,如做老板的机会就并不比以前多。大家应该少一点做老板的心思,多一点打工者的心态,做老板也得要有经验准备的过程。但这大实话没有引起多少掌声,正陶醉在做老板的梦中的青年们是听不进这等不中听的话的。
在思想上有高度、有深度、有远见,这样的年轻人肯定会受到别人的称赞,但他们更应该懂得随时检验自己的行动是否与现实脱节,浮躁之气是否更胜于忍耐之心。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向理想努力的过程中,承受着忍耐的痛苦,是离开还是坚持的焦灼煎熬着他们的身心。理想和现实在他们的脑海中交织在一起,它们的关系如何,怎么也弄不清。这时,你不妨听听先贤的训示:年轻人要志存高远,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不可急于求成、浮躁冒进,要具有坚忍的精神,能够忍他人所不能忍,最终成他人所不能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