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让很多父母感到头疼。其实,出现短暂的“问题”行为,在任何孩子的正常成长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父母要及早解决这些问题,以免问题扩大化。能轻松应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孩子有不良习惯,父母们绝不能坐视不理。趁孩子年龄小,一些行为习惯还未最终养成,父母应想法尽快纠正,一旦习惯成自然,那么纠正难度就更大了。
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令人头疼的坏习惯,比如抠鼻子、不洗手就吃东西等。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已形成的不良习惯,又该如何纠正呢?
1.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
批评、教训并不是纠正孩子坏毛病的唯一方法,有时候父母一味地批评,而不给孩子举例讲明为什么,孩子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不愿听从父母的教导,反而会强化自身的坏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不妨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等寓意形式,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比如,孩子喜欢挖鼻孔,成人可以讲“猪八戒的鼻孔是怎样来的”,让孩子通过这个夸张的故事,明白挖鼻孔所带来的危害,从而激发他改正的愿望。
2.表现宽容的态度
也许有些坏习惯孩子自己也不喜欢,但他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已经习惯的事。所以,父母应对孩子抱以宽容的态度,要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问题。鼓励永远比批评有效,哪怕孩子只有一点点的进步,也不要吝啬你的表扬。最好不要拿他与同龄的孩子相比,重要的是孩子过去的表现和他现在的行动。偶尔的退步也不要表现出失望,相信孩子能战胜坏毛病。即使是“屡教屡犯”,父母也不要感到孩子不可教化,因为这种态度会伤害孩子的动机。也不要在心理上给孩子压力。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能感觉到环境或别人给他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压力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改正,所以要尽量为孩子减轻心理负担。
3.善于抓住时机
很多小孩子的坏习惯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父母可以在孩子坏习惯出现后立即进行纠正。例如发现孩子不洗手就吃东西时,要及时给孩子讲明“病从口入”的道理,并督促他洗手。对于孩子的进步,你也要及时地表扬他。
4.循序渐进效果好
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因此纠正孩子现有坏习惯,父母的要求不能太高,要切合实际,也要有耐心。不要指望孩子在短期内把坏习惯完全纠正过来,只要孩子每次都有一些改正就可以了。在一些情况下,以前的坏习惯可能又会在孩子身上反复出现,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父母不必操之过急。
5.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适当增加刺激,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不良习惯往往是无意识的行为,所以父母常发现孩子“屡教不改”。这时,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好问、好动的特点,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出现孩子吮手指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引导孩子观察某一种物体,或参加某一游戏活动,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不良习惯。
7.父母要做孩子的表率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在父母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形成的,如往阳台下扔东西、起床后不叠被、饭前不洗手等。当父母要求孩子改正时,孩子往往以成人也是这样为理由。这时,父母应该检点、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及时改正,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孩子在无声的教育中改正不良习惯。
8.适当采用“惩罚”的手段
当然,必要的时候,如果孩子知错再犯,父母可以适当采用“惩罚”的手段,如用严厉的眼神,或拒绝孩子的要求,或采用冷淡他的方法,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知道如何去改正。
最后,举两个具体改正孩子不良习惯的例子,以供父母参考。
1.如果孩子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不捂嘴怎么办
感冒或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比如肺炎和脑膜炎,都是因为喷出的唾液颗粒中含有病毒,从而传播开来的。父母要以身作则,平时自己就能够做到咳嗽和打喷嚏的时候捂着嘴,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如果看见爸爸妈妈总是捂着嘴和鼻子,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会效仿着这么做了。如果孩子是直接用手捂嘴,还要督促他把手洗干净。为了避免病毒的传播,告诉孩子尽量不用手去捂着嘴,可以用面巾纸或手绢。如果马上就要打喷嚏了,可手头上没有这些东西,弯曲胳膊捂着鼻子和嘴也行。
2.经常忘记洗手怎么办
经常不洗手的孩子,会增加感染疾病的机会,如蛲虫病、痢疾和甲型肝炎等。父母需要经常耐心地给孩子提个醒,告诉他饭前要洗手,户外活动后回家先洗手,最重要的是便后要洗手。口头提醒之外,还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图片,作为视觉提醒,比如让孩子把双手按在纸上,然后描出手的形状,周围再画一些小小的肥皂泡,然后把这幅画贴在洗手池周围最醒目的地方。
在生活中,父母要做有心人,可以尝试着在家中的床头、电视机、饭桌等明显的地方贴些简单明了、富有情趣的图画,使孩子时时得到提醒。纠正孩子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及家庭各成员的配合,孩子的良好习惯才能形成。
怎样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在孩子的身上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是正常的,父母不需要大惊小怪。当父母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要及时地想出就应对的方法,让孩子改正他的行为。这样,既纠正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又增强了孩子出现错误的免疫力。
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这么说:“我的孩子有很多行为会让我觉得非常生气。他非常懒,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做,经常犯错误,说了他也不改,还常常做一些愚蠢的及以欠缺考虑的事情。”确实,很多孩子都会有上面所说的行为。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一些过火或是不良的行为时,父母常常会不假思索地做出一些过火的反应,尤其是当孩子屡教不改的时候,父母往往会更愤怒。
有很多父母都认为,不管什么事情,孩子都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最好不要出现什么不良行为。其实,这好像是不可能的。父母们应该好好想一想,有没有一个人一点不良的行为都没有做过,即使是一个大人也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当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关键是父母怎么样对面对和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
的确,孩子需要约束,但是父母要怎么做才能在做法得体、不失沉稳的前提下,让孩子去做正确的事情呢?
1.改变孩子生活的环境
很多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会感到好奇,也总会想对某一件东西研究一下,所以他们喜欢东摸摸,西看看,可是一摸到什么容易破碎、损坏的东西时就会遭到父母的训斥。然而父母的训斥只会让孩子耍一顿脾气,然后对这个不让碰的东西更加感兴趣之外,不会收到任何效果。如果父母不想让孩子碰到这些东西的话,其实很容易就可以做到,那就是把这些易碎、易损的物品放到一个让孩子拿不到、看不见的地方,这样,问题很容易就可以解决了,根本就不需要对孩子大喊不叫的。
针对孩子的一些行为问题,有时候并不需要父母去训斥孩子一顿,甚至不需要和孩子去商量就可以解决。例如,父母不必对孩子说:“不要把你用的玻璃茶杯打碎了。”为什么不让孩子平日使用塑料茶杯呢? “我告诉过你,晚饭前不要吃零食 (把零食放起来)每次你发觉自己对孩子大喊大叫时,就把它记录下来。随后,看一看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改变环境,来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
2.与孩子进行有益的对话
在家中和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练那些孩子的行为容易出现问题的情景,可以教孩子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对话,让孩子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而自己改正。这样,比父母在一旁大声喊叫的效果要好得多。
3.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并自我控制
“自我管理”这种技能可以帮助成年人实现自己确立的目标,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而父母可以以让孩子掌握这种技能。
有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有一段时间非常迷恋音乐蝶和影碟,每次和父母出去的时候就会买一大堆碟回来。而且这些碟的质量很差,但是其中有很多重复的,并且价钱非常贵,让孩子在上面花了不少的钱。
为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建议父母为孩子在银行开一个的账户,每月为这个账户提供一定数额的可支配资金,这样就把消费自主权给了孩子。但是同时要求孩子建账管理,订立“财务制度”,如果一有超支就要“扣税”,如果有结余就要予以奖励。这样的话,家长就只需要负责孩子的生活学习用品,其他的一切开支都由孩子自己承担。这样不仅可以控制住孩子乱花钱的活动,而且还可以让孩子在平时的购买活动中学会节省。
4.巧妙地变批评为表扬
当孩子已经犯了错误,同时这些已经错了的孩子又固执己见,不听家长和老师的忠告,这通常会引起他们更大的愤怒。但是如果家长仔细想想,对于已经犯了错误的孩子了,他们心里肯定也有很大的压力,他们的自尊心又不允许他们“盲从”,所以,家长首先应该做的不应是责骂或训斥,而是与孩子进行有益的对话。
这种对话式的教育,不仅保住了孩子可贵的积极性,也保住了他的自尊。实际上也是给他以认可和鼓励,让他不必在心中放太多的包袱,认为自己是个不守纪律的孩子。而批评与指责,却可能挫伤他的自尊,令他产生逆反心理,故意重复同样的错误。
5.父母要以身作则
让孩子们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让他们向你看齐。只要你能够在行为举止方面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他们迟早会仿效你的。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你能够处处起到表率作用,那么你的孩子总有一天,将会心服口服的跟着你。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这就造就了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从小就生活在以他自己为中心的氛围里,家里所有的人都宠着他,要什么就有什么,说什么都听他的,要是哭起来就会被抱在怀里哄着,在这种过度的溺爱中,会让他产生一种什么都要顺着他,都要为他服务的观念。这样就会让他养成这样容易养成他爱发脾气、骄傲、任性、不听管教等等不良性格,而且独立生活能力也差。再加上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孩子之间的互助、互让和分享要求的体验,缺少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和关怀,这样,许多不良的心理和性格就会形成。所以,如果父母想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就要维持一种正常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感受到互相关心、爱护和尊重,这样,才会拥有一个各个方面都健康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自己管得严一些,孩子的自控能力就强一些。其实,父母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听话并不代表孩子的自控能力强,如果父母管得越多,孩子的能力就会越弱。因此,父母应该做的是,将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控制。
“罗星,你怎么还在看电视,快去睡觉。”妈妈从书房出来,看见儿子还在看电视,走过去把电视机关上了。
“妈,明天是星期天,我再看会儿。”罗星拿过遥控器,想把电视再打开。
“不行,星期天也得早点睡觉。”妈妈抢过遥控器,“赶紧去睡觉。”
在妈妈的强烈反对下,罗星无奈地回了房间,心想:今天的球赛是泡汤了。
罗星回到房间,心里怎么也放不下那场球赛,这可是盼望已久的一场比赛啊,怎么着也得看。罗星打定主意,他蹑手蹑脚地从房间走了出来,先到父母的卧室门口听了一会儿,然后悄悄地将耳机插在电视上,慢慢地将电视打开。嘿,正好,比赛刚开始,罗星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正在罗星看得正入神的时候,一句“好球!”把罗星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原来是 爸爸。看着爸爸,罗星低下了头,准备挨上一顿训。没有想到,爸爸不但没有训他,反而和他一起看起来球来。当比赛结束之后,爸爸拿来两罐饮料:“罗星,既然那么想看球赛就该跟妈妈说,不该偷偷摸摸的。”
“可是,妈妈根本就不让看。”
“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看?”看着低着头的儿子,“那是因为妈妈觉得你不能够控制自己看电视的时间,如果你能够控制自己,爸爸保证妈妈不会再干涉你看电视,怎么样?”
“我可以控制自己。”罗星想了想,然后坚定地说。
罗星果然说到做到,除了一些特别的节目之外,罗星从来没有延长过看电视的时间。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极为重要,自我控制能力并非生来就有,它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孩子这种素质,能使他们在没有外界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进而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
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 研究人员将几个4岁的小朋友分别请进实验室,每人分发一颗棉花糖,并当即提出两种选择:马上就吃,只能吃到一颗棉花糖,如果等20分钟才吃,那就可以得到两颗棉花糖。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小朋友当即就把棉花糖吃了,而有些小朋友则想方设法抗拒糖对自己的诱惑,熬过20分钟,终于得到两颗糖的回报。
研究人员后来通过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能抗拒糖对自己诱惑的小朋友,长大后多半较受人欢迎,较能适应环境,富有竞争性,自信,值得信赖;而被糖的诱惑征服的小朋友,长大后显得较孤单、固执,比较爱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来的时候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因而较易受挫折,不敢面对挑战。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意志力,特别是自控能力的培养。
1.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欲望
当孩子想要某一样东西的时候,父母不要马上就满足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够学着控制自己。如果孩子一要什么东西,父母就马上满足的话,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不能够控制自己。父母要知道,孩子良好的自制力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因此,父母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在培养孩子自制力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提出要求,务必循序渐进。
2.父母要在生活当中训练孩子
想要让孩子养成自控的习惯,父母可以在生活中训练孩子,比如,孩子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去学校,都应当有要求、有规矩。在这种规范的约束下,孩子就会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惰性,努力实现目标。
3.父母不要溺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