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时候,还一定要注意对孩子品德的培养。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地教导孩子: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论别人身份高低贵贱;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不要视若无睹,要毫不吝啬地贡献你的力量;平时要多体谅他人,多替别人着想;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帮了别人无所求,得到帮助一定要知道感恩……鼓励孩子从多方面加强修养,启发孩子的觉悟,唤起他的良知,使他认识到自己的善行给人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在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的斗争中反省自己并取得进步。
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格,还要有赖于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行为,常会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因此,家庭成员间互相关心、邻里间的互相帮助等,能直接影响到孩子。
让孩子养成与人分享的好习惯
人是群居动物,需要别人的肯定和关心,但是得到的前提是付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快乐与人分享会变成双份的快乐,痛苦与人分享会减半,学会分享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蓝蓝到静静家玩耍,静静拿出了她最喜欢的泰迪熊,蓝蓝也带来了心爱的小皮球。欢乐融洽的气氛刚持续一会儿,客厅里忽然传来了两人的吵闹声,静静妈连忙过去了解究竟。
原来,蓝蓝想玩静静的泰迪熊,静静不给,还非要蓝蓝把小皮球给她玩,两人谁也不让谁,争执就这样发生了。
静静妈想了想,决定先不指责孩子的过错,她对两人说:“你们想不想和森林里的小白兔玩游戏呢?”孩子们的兴致马上被“游戏”两个字吸引住了,兴奋地说:“愿意啊,我们该怎么玩呢?”静静妈说:“小白兔来到了森林里,独自一人非常寂寞,想玩玩具了,可是哪里有玩具呢?”蓝蓝听了,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小皮球,说:“我有小皮球,让我和小白兔一起玩吧!”静静也迫不及待地说:“我有泰迪熊,让我也陪小白兔玩吧!”两个孩子乐颠颠地拿出自己的玩具,忽然间明白了这才是最快乐的游戏方式,于是又开心地重新玩耍起来,刚才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生活中有很多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其实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也并不偶然。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都是被人捧着护着,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也会由父母长辈千方百计为他弄来,久而久之,孩子当然就不会懂得与人分享了。然而,分享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美德。让孩子拥有这种美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孩子大多都已经习惯了独自占有东西,缺乏与人分享的体验和机会,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这种心理。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养成乐于与人分享的好习惯呢?
1. 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们觉得分享就是失去。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和人分享一样东西并不代表失去这样东西,而是和人一起使用这件东西。也可以说,这件东西的所有权还在自己的手里。当孩子明白了之后,可能就会乐于和人分享了。
2.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父母要在平时多对孩子灌输一些与人分享的好处,或者是在事后多指点,不要急于求成,要让孩子在安全、快乐等积极体验的基础上分享。具体可以通过灌输互惠、有序等原则,让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比如“你现在让别人玩你的玩具了,以后别人也会让你他的玩具”,“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给别人玩,原来每人只有一个玩具,现在可以有很多玩具玩了”,等等。
3.给孩子分享的机会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让他在与同伴共同活动时共同分享快乐。同时,也要时常在生活中让孩子有分享的机会,比如,在吃水果的时候让孩子进行分配,如果他分配得合理,应及时表扬强化。
4.让孩子拥有不用分享的“宝贝”
很多孩子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但是总会有几样玩具舍不得和人分享,这些玩具要么是孩子非常喜欢的,要么就是对孩子来说具有某种意义的。因此,父母要对这些情况有一个了解,不要强迫孩子把所有的玩具都与人分享,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宝贝”。
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
一个挥金如土、贪图享受的“小少爷”或“大小姐”,将来很能成为艰苦创业的栋梁之才。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不仅能使我们的家庭富裕、温馨,还能培养孩子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
某小学开学刚开学,组织了一次特殊的展览。“展品”都是该校学生们丢弃的文具,包括橡皮、小刀、直尺、胶棒、圆珠笔、涂改液等,堆得像小山一样。重要的是,这些文具几乎还都能用。
尚能使用的文具为何无人认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们还没有珍惜自己物品的意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在这一代孩子的铅笔盒里装满了幸福,而这幸福来得太容易。父母们都觉得自己当年没条件,而现在有条件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学习。于是孩子学习上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买什么。这就导致孩子不拿这些小东西当回事。
关于节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从一无所有变成一个全城最富有的人,许多人就去找他询问致富的方法。富翁说:“假如你有一个篮子,每天早晨在篮子里放进10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里拿出9个鸡蛋,最后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总有一天,篮子会满起来,”有人回答,“因为每天放进篮子里的鸡蛋比拿出来的多一个。”富翁笑着说:“致富的原则就是在你放进钱包里的10个硬币中,最多只能用掉9个。”
这个故事要说的是:除非养成节俭的习惯,否则你永远不会积聚财富。一元钱对你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它却是财富得以生长的种子。如果一个人能够节俭地利用自己的收入,尽量减小开支,不支付不必要的消费,那么几乎所有人都能够自给自足。但不幸的是,这却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一件事情。许多人甘愿艰苦地工作,但是能够做到生活节俭,量入为出的人却非常少。那些把辛苦工作赚来的钱立刻就花掉的人,他们的收入没有多久就会被吃喝一空,他们从不拿出一小部分作为积蓄,以备在疾病或者失业等紧急情况下使用。所以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陷入了困境,甚至要破产。这些从来不为将来准备的人不会比一个乞丐过得更富足。
在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上,父母们完全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我们不妨就以孩子常用的作业本来说说。
鹏鹏上五年级了。平时他的作业本没用完就急着换新的。看着一本本没用完的本子,妈妈很心疼,多次提醒他,但收效甚微。放假前,妈妈让他把未用完的作业本整理一下,清点出来。清点完了,妈妈问:“一共有多少页没用的。”答:“96页。”“能订几个本子。”“每本30页,可以订3本。”“如果我今天不让你清点,你就把这些当废纸扔了吧?”鹏鹏低下了头。妈妈又说:“一张,两张纸,看起来不起眼,但积少成多,不用了,就是浪费。你平时最爱看书,你也知道造纸是多么不容易!但你却毫不心疼地把一本本没用完的本子丢掉,这不是几角钱的问题,这样长期下去,你就会养成大手大脚、不注意节约的坏习惯。节俭,可是做人的美德啊!”
节俭其实就是一种理财教育,因为节俭就是一种理财观。只是有许多父母刻意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到“钱”字,生怕过早让孩子接触钱而形成对金钱的错误认识。而在美国,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从3岁就已经开始;在英国,政府决定在小学就开始设置理财教育课,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开设不同的理财教育内容,让孩子从小就正确地对待金钱和使用金钱,并学会初步的理财知识和技能。
现代消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断更新换代,它们不仅吸引着成年人的目光,对喜欢追求时尚的青少年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然而,生活在富裕国家比利时的孩子们,却从八九岁起就懂得了如何“精打细算”地支配自己有限的零花钱。在比利时,常常能听到孩子们说“我还没有攒够钱,不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的钱要等到商品降价时才能用”之类的话,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在给零花钱方面是绝不会迁就他们的。在比利时父母眼中,零花钱是孩子们初学理财的工具,而不是提供单纯的物质享受条件。
翻开比利时孩子们的德育课本,你很难在里面找到专门教育孩子要节俭的话语或经典故事,因为学校和父母们更注重从生活道理上对孩子言传身教。
布里吉是5个孩子的母亲,其中3个孩子用慢慢攒钱的方法买了手机,目前还有一个孩子正在攒钱,准备在3—5年后买一台电脑;还有一个孩子用向父母借钱的方法买下了自己喜欢的一张游戏碟,但后来3个月的零花钱也被陆续扣掉了。这张碟对孩子来说得来不易,他付出的是3个月没有零花钱的“代价”,学到的却是在消费面前应有的谨慎和思考。
对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节俭意识既是一种美德,又是一种生活能力。父母的消费方式和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方面,父母应谨慎行事。在花钱之前,可以先制定一个消费计划,告诉孩子哪些该花、怎么花。同样,父母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也应建议他们存一部分,并帮他们制定一个有计划的消费“目标”。这样,孩子们在买东西前就会再三权衡自己最需要什么,由此学会选择并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拥有所有喜欢的东西。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制定零花钱标准,尤其应该符合孩子的实际需要,不能孩子一张口就给,更不该给孩子买大量礼物、品牌服装和时尚用品。因为钱来得太容易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它不仅会造成孩子自命不凡和不合群的性格,还会使他们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给他们将来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建议父母们从以下几点做起:
★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金钱的含义。要让孩子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和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
★教孩子学会花钱。孩子的消费行为是由被动逐步走向主动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教孩子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让孩子养成先认真思考再花钱的习惯,避免盲目消费。让孩子“一日当家”、记收支账,是教孩子学会理财、培养节俭品质的好方法。
★教孩子学会积累。孩子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有计划地使用,适当积累。让孩子在存钱、用钱的过程中养成节俭的好品质。
★教孩子懂得量入为出。要让孩子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花钱要看支付能力如何。即使家庭经济富裕,也要尽量节俭。
★教育孩子珍惜物品,不浪费。让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来之不易,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让孩子经常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