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熊国的国君,被称为少典。有蟜国把两个女子,嫁给了他,做了妃子。
长妃到华亭游玩时,来了一条神龙,相伴左右。长妃就此有孕,生下一子——榆冈。
榆冈很神奇,生下来3天就能说话,5天就能在地上到处跑,7天就长全了牙齿。他到5岁时,就懂得了很多关于庄稼的知识。
榆冈长得难看,非常丑陋,身体是人,头却是牛,脾气还暴躁。少典不喜欢他,觉得怪异,便将他们母子迁居到姜水旁。
榆冈长大后,就以“姜”为姓。他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
他的母亲,也就是那位长妃,名叫女登,也叫任姒。
长妃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女”字。这是母系氏族的产物。
原始时代蒙昧无知,人类没有姓氏。最早的姓氏,是在野蛮时期的中期出现的。那时候,有了一些有名的人物,他们成为古人的崇拜对象,古人便用某种符号称呼他们,代表他们,姓氏也就应运而生了。
“姓”,最开始是族的标识,指女子生下的孩子,也代表血缘关系。
古老的姓,很多都用“女”字为偏旁。这是母系制度的产物。孩子生下后,不知父亲,只知母亲,所以,“女”加“生”,成了姓。
“氏”,是象形字,甲骨文中就有,本意是“木本”——木之根本,也就是植物的根。
春秋时,鲁国有个很有名的人,叫叔孙豹。别人问他,什么是死而不朽?他说:“立德、立功、立言,就叫不朽。”这个名人很风流,他曾在一个叫庚宗的地方,与一个女子同居,之后离开。后来,这个女子来见他,述说往事。他便“问其姓”。这里的“姓”,不是问叫什么名字,而是问她生的孩子。
古代,姓很“奢侈”,不是每个人都有姓,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有姓。
姓里面,还隐藏着婚姻制度:同姓的人,不能结婚。
周朝时,有了名。有人用被杀或被俘的敌军将领之名,当成自己孩子的名,以纪念战功。
这样一来,名很多,很重复,很复杂。一个人经常有很多名。
伴随着名,字也出现了。叫别人的字,比叫名更庄重。字,表现了敬重之意。一个年轻人若是有了字,就说明他成年了,被社会接受了。
汉期后,姓名大致确定了今天的格局。
古代,医疗科技落后,常有小孩死亡。古人觉得,死亡是因为灵魂被鬼神带走了。所以,汉朝有了取贱名的风俗。他们想,给小孩取低贱点儿的名字,鬼神就不会注意到小孩,而去注意那些名字响亮的小孩。他们注意到,狗、猪等牲畜比人的生存时间长,便用猪狗给小孩取名。
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小名,就是贱名——“犬子”。
唐朝人喜欢取乳名,常用“小”字开头,是怜爱子女的一种表现。
在给婴儿取名时,唐朝人还爱在后面加个“儿”。上官婉儿的乳名,就是婉儿,听起来显得亲昵。
唐朝的男孩,叫“郎”,女孩叫“娘”。唐玄宗的小女儿泰安公主,就叫虫娘。
隋唐时的名字,灵活、繁盛、五花八门。
有个青楼女子,叫阿软;她生了个女儿,长得很白皙,诗人李白就为女婴取名皎皎。
文学家贺知章有了儿子后,请唐玄宗赐名。唐玄宗想也没想,就赐了一个“孚”字。这个字的上面,是个“爪”,下面是个“子”,也就是说,唐玄宗把贺知章的儿子叫做爪子。
还有小小、莺莺等复名。双声叠韵,叫起来声声入耳,很亲切。
有人还用改名来表明志向。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改名为曌。意思是,日月当空,普照天下。曌,是她自创的一个字。
唐朝风气开放,男女地位较平等。女子取名,也都有名有字。如清河公主,她名为敬,字为德贤。
扩展阅读
春秋战国时,官方若卖手工业产品,销售人员在收钱时,必须把钱投进陶制“钱柜”――缶中,还要使买者看见。如果违反规定,就要受罚。这是为了防止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