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他们两人又聚在一起,到闹市中喝酒。当两个人觉得喝够了酒后,就趁着酒兴来到闹市中央。高渐离击筑,荆轲随着音乐的节奏高声唱了起来。两个人越玩越高兴,筑声、歌声也越来越嘹亮。他们的演奏和歌唱吸引了许多看热闹的人。这些人把他们两个人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人们对他们指指点点,笑话他们,觉得他们俩跟疯子差不多。
可是高渐离和荆轲是两个高尚的人,他们对众人的看法毫不在乎,继续击筑、歌唱。荆轲唱到动情之处,想起了悲伤的事情,就和高渐离一起痛哭,任凭眼泪流淌,旁若无人,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们俩。他们二人总是这样坦然地面对人生。
◎成语释义
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说话或做事非常坦然,或者高傲、自大。若:好像。
◎故事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出处译文
高渐离击筑,荆轲随着音乐的节奏高声唱了起来。两个人都很高兴,唱到动情之处,就一起痛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疲于奔命
春秋时,楚庄王手下的大臣巫臣与子重、子反等臣子矛盾很深,面和心不和。后来巫臣觉得晋国国君很贤明,就离开楚国,到晋国当了一名大夫。
后来,楚庄王不幸逝世,楚共王即位。子重和子反为了让巫臣知道他们的厉害,就把巫臣的族人全部杀死,平分了巫臣的财产、妻妾。巫臣在晋国得知了这件事,气得不得了,写信给子重、子反说:“你们这两个坏家伙,竟然在楚王面前说我的坏话,使那么多无辜的人惨遭一死,实在太令人痛恨。我一定想个办法,叫你们整日忙碌奔波,疲劳而死。”
为了实现自己发下的诺言,巫臣带着很多人到了吴国,帮助吴国训练士兵,修造战车、弓箭。经过他的精心训练,吴国军队一天一天强大起来。他又用尽心机,使吴国人民对楚国产生反感,唆使吴王派遣军队对楚国的边境进行不断的侵袭。这样一来,楚国边关的告急文书就如雪片一样,不断地送到楚国王宫。
由于吴楚边患是子重、子反引起的,所以,楚王每次接到告急文书,总是对子重、子反产生厌恶情绪,命他们率领军队前去扑灭战火。他们刚平定一处战乱,还没有进行充分休息,就又被楚王派到另一地作战。
一年之中,两人率领军队往返奔波,竟然到边关走了七趟,被折腾得筋疲力尽,还不能令楚王满意。
巫臣用尽心机,终于实现了复仇的愿望,愤怒的心情渐渐好转起来。
◎成语释义
常用来形容忙于奔走而疲惫不堪。也形容事务非常繁杂,应付不过来。疲:疲惫、劳累。奔命:奉命令奔走。
◎故事出处
《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出处译文
我一定要叫你们受命奔走,疲竭而死。
起死回生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秦越人的名医,因为他的医术非常高明,几次在死神的魔掌下把人救活,因此人们都把他比做黄帝时的神医扁鹊,就叫他扁鹊。
一天,扁鹊在虢国行医,路过宫殿之外时听说太子在早上已经死了,得的是血气不和的暴症。他仔细了解了病情以后,觉得太子命不该绝,还有医活的可能,于是带着药箱进宫诊治。
宫中掌管谒见的大臣对扁鹊的说法半信半疑,就向国君禀报。国君心想,若能将太子医活,岂不更好?于是赶快把他带到太子床前,命他细细治疗。扁鹊俯下身子,细细地听了一会儿,觉得太子的气息还在,只是比较微弱而已;又摸了摸他的双腿,发现内侧的体温还有;切过脉后,又觉得脉内还有轻微的跳动。
于是,扁鹊笑笑说:“太子的病虽重,但只是昏厥过去。如果我进行抢救,说不定还能活下去。”
说着,他让徒弟将金针准备好,然后在太子的头、胸、手、脚上扎了几针。过了一会儿,太子缓缓喘了一口气。国君大喜。扁鹊又叫另一个弟子在太子腋下热敷。没过多久,太子居然睁开眼睛,苏醒过来。
国君和大臣看到此番情景,真是又惊又喜,再三表示感谢。扁鹊说:“为了让太子尽快康复,我开一张药方,让他连服二十天药,到时肯定没事。”神医说的话,国君怎能不依?果然,太子服了二十天药后,身体竟然完全康复了。
国君再次向扁鹊致谢,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说道:“并非我有什么起死回生之术,只不过是太子没有死,我才能把他治愈。若是太子死了,我纵有天大的本领,也救不活他。”
◎成语释义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常用来形容医术高明,比喻把没有希望的事挽救回来。
◎故事出处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出处译文
我秦越人,并非有什么起死回生之术,只不过是太子没有死,我才能把他治愈。
扑朔迷离
在古代,有个姑娘叫花木兰。她的父亲曾经担任过朝廷的武将,后来因为年纪太大,就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花木兰从小就喜欢练武,跟着父亲学习武艺,样样兵器都使得很熟练。
有一年,国家与北方的强敌打仗,花木兰的父亲虽然年纪老迈,但也在被征之列。花木兰看到父亲年纪那么大,身体很弱,弟弟年龄还小,让他去战场征战也不合适,于是便产生了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想法。她把自己的主张向父母禀报,父母觉得她是个女孩家,怎好到战场上去冲杀?但是木兰执意要去,父母最终被她的一片孝心感动,只得同意她代父出征。
花木兰离开了父母,到边关去奋勇杀敌。她虽是个女儿身,但武艺高强,头脑灵活,在战场上立了很大的功。经过十年的征战,他们终于将强敌打败,班师还朝。皇帝觉得花木兰才华出众,就请她担任尚书一职。花木兰恐怕女扮男装的事情泄露,就一再推辞,只希望皇上让她早些回家,好在父母膝前尽孝。
皇上见她这样有孝心,不好强留她在朝中,只得放她返回家乡。
她一回到家乡,就脱下战袍,重新穿上女人的装束,干起了女人应该干的一切。和她一起征战的战友们到她家看她时,不禁吃了一惊,都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的作者最后写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分不出兔的雄雌,来比喻木兰换上战袍之后,人们分不清她是男是女,而把她当成男子汉大丈夫来对待。
◎成语释义
指兔子被提起双耳悬空时,雄兔四脚乱动,雌兔双眼半闭的情形。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易弄清真相。
◎故事出处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出处译文
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是雄兔谁是雌兔呢?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一个人特别胆小,而且有点神经质,他常会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有一天晚饭后,他拿把大扇子在门口乘凉,却自言自语起来:“如果有那么一天,天突然塌下来,把人类都压在下面,那不就把人类都压死了吗?这可是一场大灾难呀!那我们人类该怎么办呢?”
以后他天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越来越害怕,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结果时间一长,他害怕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一天天地消瘦下去。
朋友们看到他整天恍恍惚惚、神不守舍,都觉得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就问他这是为什么。当得知他是因为担心天塌下来才变成这副光景的时候,众人又好笑,又可怜他。
大家就劝慰他道:“老兄呀,你为什么要为这种事而自寻烦恼呢?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未曾发生过!就算哪一日,天真的塌下来了,你能把这件事解决吗?你现在要想的是怎样工作,怎样生活,不要为这种无聊的事枉自烦恼了。”
可是这个人很执著,无论别人的话怎样有道理,他也要思考天塌下来的事情。
日子过得飞快,天总也没有塌下来,日月星辰还是好好地挂在天上,可是杞人整日所思所想的,还是天塌下来的问题。为了这个问题,他整天受到困扰,整天愁眉苦脸。据说,他直到去世前,仍在为天塌的问题而担心哩!
◎成语释义
杞国有人担心天塌下来。比喻没有根据的不必要的忧虑。忧:担忧。
◎故事出处
《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千变万化
周穆王即位以后,喜欢到各地巡视。
一天,他巡视到西部,遇到一个名叫偃师的能工巧匠。周穆王问他:“听说你非常有能力,能否将你的本事为孤展示一下?”偃师笑笑答道:“我是一个工匠,您让我造什么我就能造出什么。现在我已经造好了一样东西,明天就可以让您好好欣赏一下!”穆王大喜,就让他把东西取过来。
第二天,偃师带了一个人面见穆王,穆王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偃师回答道:“这个人是我造的,它能歌善舞,对音乐很敏感。”穆王很是奇怪,可是怎么看它,也觉得不像一个假人。就对偃师说:“你能否让它给孤表演一下?”
偃师将假人的下巴按了一下,这个假人就唱起歌来,歌声悠扬动听。偃师又按了它的胳膊一下,这假人又和着歌曲的拍子跳起了时髦的舞蹈。假人的表演非常精彩,把周穆王都看呆了。表演结束后,穆王说道:“偃师,你能否把这假人拆开,孤想弄清楚它到底是用什么造的。”
“可以。”偃师说罢,就把假人拆了。原来,假人体内有皮、木胶、漆和各色颜料制成的肝、胆、心、肺、肾、胃、肠等器官,外表筋络、骨头、头发、皮肤、牙齿也一应俱全。偃师将这些器官重新装好后,假人又能够活动自如、唱歌跳舞了。
穆王还想再试验一下假人的功能。他命偃师取走假人的心脏,这假人立刻不再说话;取走它的肝,它就变成了一个瞎子;取走它的肾,它就无法行走了。看到这些,穆王一面为偃师的聪明才智而喝彩,一面又为人体的精妙构造而惊叹,说:“人是多么的灵巧啊!简直能和管理众仙的天帝相提并论。”
◎成语释义
形容事物或现象变化极多。
◎故事出处
《列子·汤问》:“千变万化,惟意所适。”
人言可畏
古时候,有个轻浮的男青年仲子与一个美貌多情的姑娘相爱,提出来要和她偷偷约会。姑娘觉得这样做不好,可是仲子坚持要这样做。
姑娘觉得他们二人虽然两情相悦,可是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意见还不清楚,害怕父母知道后会责骂她,因此要求恋人不要这样强迫他。于是,她就唱道:“求求你了,仲子啊,别爬我家的门楼,不要把我种的杞树弄折。不是我舍不得树,而是我害怕父母说话。仲子,我也非常想念你,只是怕父母为此事责骂不休。”
姑娘又想到哥哥们素来自视甚高,知道此事后也会责骂她,又唱道:“求求你了,仲子啊,别爬我家的墙,不要把我种的桑树弄折。不是我舍不得树,而是害怕哥哥们说话。仲子,我也非常想念你,只是怕哥哥们为此事责骂不休。”
姑娘还想到,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别人要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在背后议论他俩,这些闲言碎语她可受不了,于是再唱道:“求求你了,仲子啊,别爬我家的墙,不要把我种的檀树弄折。不是我舍不得树,而是担心人家说闲话。仲子,我时时刻刻想念你,只是怕别人的闲言闲语,那实在是很可怕呀。”
◎成语释义
人们的流言飞语是很可怕的。言:语言,指流言飞语。畏:怕。
◎故事出处
《诗经·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千钧一发
西汉著名文学家枚乘,才华出众,是写赋的能手。他听说吴王刘濞很喜欢文学之士,就投到他那里效劳,结果一直做到郎中令。后来,刘濞想起兵造反,夺取天下。枚乘就劝阻他道:“一根头发丝悬着上千钧的重物,上面在看不到头的高处悬挂着,下面却是深渊,看也看不到底。这种处境危险极了!就算是最愚蠢的人也知道它的危险。如果上边断了,下边肯定没有东西接住,这重物一定要摔得粉身碎骨!
“现在您觉得本国兵强马壮,想起兵造反,推倒当朝天子,这就如同在头发丝上坠上千钧重物一样,太危险了!”
刘濞一心想当皇帝,把枚乘的劝告当成过耳秋风,还是偷偷地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准备造反。枚乘看到刘濞这个人不肯听逆耳的忠言,越来越觉得扶保他没有什么好处。为了不牵连到自身,他离开了吴国,逃往梁国去了。
不久,吴王刘濞终于纠集了六个诸侯国的军队,攻打朝廷的领地。由于当时的人民只想过太平日子,对中央政府还是满意的,所以他们的谋反行为不得民心,最终被汉将周亚夫所平定。吴王被俘,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而枚乘呢,由于他尽快离开了吴国,所以没有受到牵连。梁国的国君梁孝王知道枚乘的才华,将他招至门下做了一名食客,并且厚待他。枚乘终究没有失去荣华富贵。
◎成语释义
比喻极其危险。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三十斤。
◎故事出处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出处译文
用一根头发系起千钧的重物,上面悬挂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面临着不可测度的深渊,就算是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担心头发将断绝。
如火如荼
春秋后期,吴国的国势越来越强盛。吴王夫差一心想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中原,横扫天下。到了公元前482年,他真的率领军队来到卫国的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邀请天下诸侯前来会盟,想成为天下的盟主。
夫差很想显示他的武力,使天下人都惧怕他。于是,在一夜之间,夫差把所统率的三万士兵分为左、中、右三路,每路百行,每行百人,各组成一个方阵。他以熊虎为旗号,用手举起钺斧,指挥中军前进。
中军的将士全部披上白色铠甲,穿着白色战袍,打着白色旗帜,插着白色箭翎,从远处观看,就好像一片盛开的白花;左军一万将士则全部披上红色铠甲,穿着红色战袍,打着红色旗帜,插着红色箭翎,远远望去好像一片燃烧起来的烈火;右军则全用黑色,好像一片乌云飘来。
第二天,三路大军来到会盟的地点,将阵势摆开。来会盟的各路诸侯一开始还把吴国当成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一见吴军竟然摆出如此盛大的阵势,显出如此整肃的军容,吓得心惊胆战。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势日渐衰弱,实在比不上方兴未艾的吴国,只得尊吴王夫差为天下盟主。
但是,吴王夫差只顾北上争霸,造成本国兵力不足。结果,越王勾践趁机袭击吴国,最后竟然占领了吴国全境。众诸侯见越国竟然比吴国还厉害,纷纷尊越王勾践为天下盟主。
◎成语释义
像火一样红,像茅草的白花一样白,形容军容的盛大。现在常用来比喻气势旺盛。荼:古代指茅草的白花。
◎故事出处
《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旗、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塞翁失马
古时候,西北边塞住着一位老翁,与儿子相依为命。一天,他家里的一匹马跑到塞外去了。他儿子平常就很喜欢这匹马,花了很大精力去找,却总是找不到。邻居们觉得这老翁的运气不好,都劝他要想开一点。可是,老翁好像对自己的损失一点都不在乎,说道:“我虽然丢了一匹马,但怎么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呢?”
大家听了,觉得老翁虽然想得极开,但所说的话却难以理解,就各自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