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耳湖虽叫湖,但不是湖,而是澳洲干旱腹地的两片巨大洼地。湖底大部分时间全部干涸,盖满盐层,湖的四周有一圈好像白霜的矿物质。1858年,探险家沃布顿来到湖边,把这里的景象形容为“可怕的死寂”。
湖四周是一片晒干的土地:北面是辛普森沙漠;东西两面是布满圆丘和风刻石的平原,很难通过;南面是一串盐湖和干涸的盐洼。
艾耳湖是澳洲最低的地方,湖底低于海平面15米。湖分两部分,南湖较小,北湖较大,总面积约9600平方千米。两湖由15千米长的戈地亚渠连接。
下雨时,雨水从远处的山上流入干涸的河道,大部分的水沿途蒸发掉或渗入沙中。若雨下得很大,有些水最终可以流到艾耳湖,流程长达1000千米。只有在雨水很多的年头,水才流经戈地亚渠。
只要有水,艾耳湖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艳红色的斯图特沙漠豌豆等植物会突然抽出芽来,迅速开花结籽,赶在水分消失前尽快完成其生命循环。雨水也使藻类复苏,使埋在泥中的虾卵迅速孵化,艾耳湖变成了热闹的场所。
现已查明艾耳湖以前曾是广阔的淡水湖,但现在只是每8~10年才出现一次,这种循环已经持续2万年了。偶尔会连续两个夏季下暴雨,倘若前一年的雨水浸透地面,第二年的雨水从山上流下时,地面的吸水量就较少,艾耳湖才可注满。
■ 蛇不出蛙不鸣的湖
山东济南市的大明湖称得上是一怪湖:有草无蛇,有蛙不叫。
按说,潮湿之地是蛇栖息的好地方,但是方圆80多公顷的大明湖却没有蛇,而济南市别处的蛇却很多。大明湖中有蛙,却都有口不叫。
这里有个传说,乾隆皇帝一日游至大明湖,迷恋其美景,便在湖边下榻过夜,但夜里蛇跃蛙叫,搅得他不得安宁,于是乾隆信手写了六个字:“蛇进洞,蛙不鸣。”从此,由于没得到皇帝的特赦,蛇便不出来,蛙也不叫。
这只是传说,没有科学依据,不足信。不过,有人曾将大明湖的蛙移到护城河外,蛙便叫了;把外界会叫的蛙放进大明湖,却又听不到它的叫声。对于这个怪现象,直到现在仍是个谜。
■ “恐怖”的死亡湖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湖,有的深如大海,有的广阔如洋,但都没有“死亡湖”令人胆战心惊。
俄罗斯兴顿山里有一个湖泊,当人们走近离湖四五百米时,就会恶心、头晕、流口水、呼吸困难,如不马上离开,竟会窒息身亡。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呢?经过考察和分析,发现原来这个湖是一个水银湖。在日光照射下,湖上喷出微带蓝色的水银蒸气柱,这种水银蒸气很浓,凡是动物触及了,就会中毒而死。
在危地马拉北部的特哥姆布罗火山中,也有一个可怕的死亡湖。在这个湖中有一个“沸泉”。泉中含有大量的硫黄,毒性极大。自然,湖中没有任何生物。
此外,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也有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湖。湖水呈强酸性,腐蚀性极强,如果人或者动物接触到湖水,会立刻死亡。在这个湖的底部有两个泉眼,日夜不停地向湖中喷出腐蚀性很强的酸性泉水,使得湖水能够杀死一切生物。
■ 奇湖怪泊
死海
死海是含盐最多的湖,1升水含盐272克,湖水比重很大,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躺在湖面上。
波维森湖
加纳境内的波维森湖,整个湖像一个标准的圆锥体,湖面像用圆规画出的一样,直径为7千米,看起来十分规则。
特亚斯柯敦湖
智利的特亚斯柯敦湖,湖面有一层硬壳,像是白茫茫的浮冰盖在湖上。这硬壳实际上是硼砂,是一种很有用的矿藏。在伊朗、中亚细亚、美国加利福尼亚也有这种白色的硼砂湖。
沥青湖
北美洲的特立尼达岛上,有一个湖面乌黑的沥青湖,占地0.46平方千米,深达90米,湖底不断涌出天然气和石油,和泥沙混合一起成为沥青,而且100多年来一直采之不尽。有关专家估计,按每年挖10吨计算,还可挖120年。
基伍湖
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边境上的基伍湖是一个“气湖”。它上层湖面的水就像汽水瓶的盖子,一丝气也没有,有很强的封闭性;下层的水中却蕴涵着大量的天然气。基伍湖的湖水还分成了不同特性的多层,越往下层含气量越高。
另外,湖中层与层之间的阻隔性也很强,这样就将大量天然气“锁”在了湖中,使它们无法逃逸到大气层中去。
会发光的湖
在巴哈马岛上,有一个湖,在夜间驾船划桨时,会激起万点火光,像燃烧一样冒着“火焰”。人在湖中游泳能激起火星,信手搅动湖水,顿时“火花”四溅。这种奇景原来是因为湖中繁殖着一种含荧光酵素的甲藻,当水被搅动时会发生氧化作用,因而产生耀眼的火花。
■ 世界奇河
香河
位于西非的安哥拉境内,原名勒尼达河。香河仅长6千米,河水香味浓郁,百里之外都能闻到扑鼻奇香。据说,香河之所以香有两个原因:一是河底生有很多能在水中开的花,花的香味散发出来溶于水中;二是河底的泥沙含有香味。但是真正的原因人们还没有搞清楚。
甜河
希腊半岛北部有一条奥尔马河,全长50余千米。河水甘甜可口,有某些地段其甜度甚至可与甘蔗汁相媲美。地质学家认为,甜河的形成是因为河床的土层中含有很浓的原糖晶体的缘故。这条河尽管很甜,但当地人都不敢把它当糖水喝。
酸河
在哥伦比亚东部的普莱斯火山地区,有一条雷欧维拉力河,全长580多千米。因为河水里约含8%的硫酸和10%的盐酸,成了名副其实的“酸河”,河水中无鱼虾及水生植物。这条河河水不仅味酸,而且刺激性强。经探测证明,河床中有不计其数的深长穴道直通火山区,河水的酸性可能是火山爆发时排出的燃烧物和硫酸、盐酸等物质经由河床穴道渗入河中所致。
彩色河
西班牙境内的延托河的上游流经一个含有绿色原料的矿区,河水呈绿色;往下有几条支流经过一个含硫化铁的地区,水变成翠绿色;流入谷地后,一种野生植物又把它染成棕色和玫瑰色;再往下,流经一处沙地,最后汇集到一起,又变成了红色。因此该河也被称为变色河。
墨水河
在阿尔及利亚,有一条被称为“墨水河”的河流。这条河由两条含有墨水原料成分的小河汇集而成,当两条河水汇流在一起后便化合成了乌黑墨水,人们在这里可以用这不花钱的墨水写字作画。
■ 彩色的沙漠
很多人会把沙漠想象成是一望无际的黄沙,因为我们通常见到的沙土都是黄色的。而实际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颜色的沙漠。比如,在澳大利亚就有一片红色的沙漠,而在美国南部的路索罗盆地有一片沙漠却是白色的,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是黑色的。更奇特的是,美国的亚利桑那沙漠具有红、黄、紫、蓝、白等多种颜色,五彩缤纷,绚丽可爱。
那么,这些彩色的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是因为沙漠里的沙子是由岩石风化来的。岩石中含有各种颜色的矿物质,所以风化出的沙子就具有各种颜色了。澳大利亚的红色沙漠中含有氧化铁,沙子呈现的正是氧化铁的红色。路索罗盆地沙漠里的沙子含有石膏质,石膏晶体风化后呈白色,因而沙子呈现出白色。而卡拉库姆沙漠是由黑色的岩石风化而成的。至于亚利桑那沙漠,那是因为它的沙子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所以看起来五颜六色、绚丽多姿。
■ 世界各地的“怪坡”
在世界上,有很多“上坡轻松、下坡费劲”的怪坡。比如下面这些:
台湾“怪坡”
在台东县东河乡,有一个名叫“都兰”的旅游胜地,其最吸引游人处,便是“水往高处流”的奇景。“怪坡”旁有一股小山溪,溪水流到山脚下的农田,而靠近山脚旁的另一股溪水,不往下流,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向山坡上流去,观者无不称奇。
乌拉圭“怪坡”
南美乌拉圭的巴纳角地区,可以说是“怪坡”的“聚焦点”,汽车只要一开进这一地区,便怪事丛生。最令人惊奇的要数汽车一旦抛锚,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神力,会把汽车推出几十米远。
韩国“怪坡”
韩国的济州岛上在天马牧场附近的516国道,有一段“怪坡”,汽车到此,熄火并置于空挡,却见汽车又向坡上滑行。
美国“怪坡”
美国犹他州有一个被人们称为“重力之山”的奇特山坡,有一条直线距离为500米左右,坡度很大的斜坡道,也是闻名全球的“怪坡”。驱车到此,将车停下,松开制动器,就会发现,汽车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拉着似的缓慢地向山坡上爬去。
世界“怪坡”之谜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他们多次进行科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怪坡”上,越是质量大的物体,越是容易发生自行上坡的奇异现象。
如此“怪坡”效应,自然使游客、探险家和科学工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提出了“重力异常”、“视差错觉”、“磁场效应”、“四维交错”、“失重现象”、“黑暗物质的强大万有引力”和“UFO的神秘力量”……各种解释,众说纷纭,却难以使人信服。“怪坡”,依然是人们竞相前往探奇的“旅游谜地”。
■ 奇特的厄亚斯巨石
厄亚斯巨石位于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西南的茫茫大漠之中,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单体巨石。它在荒漠中拔地而起,高384米,周长9千米,据说,厄亚斯巨石还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石体埋在沙里。曾有人估算过,仅它露出地面上的部分,就重达几亿吨。
厄亚斯巨石是澳大利亚的一大地貌奇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它平地突起,无草无木,甚至也没有泥土,敦敦实实的就像一块“馒头”。它是独立的,没有根基,并不附着在任何岩层之上,和周围的沙土也没有任何关系。
厄亚斯巨石的来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它显然是一个“外来户”。附近没有能提供这样石材的矿场,即使有,也没有人能有这样移山倒海的伟力,把它运到这里。
当地的土著人认为,这块巨石是上天赐予的,他们对这块神秘的“天外来物”顶礼膜拜,尊之为“圣石”。
有人认为,它只是一块较大的陨石,但也没有找到它作为一块陨石的根据。
此外,这块整体火红的巨石能根据光线照耀角度的不同,有规律地反射出不同颜色的光芒:太阳初升时,呈棕色;中午时,呈灰蓝色;夕阳西沉时,它又蓦然变成鲜艳的红色,晶莹璀璨,蔚为奇观,把澳大利亚的古漠荒原点缀得分外妖娆。
当地居民把它当做天然的“标准时钟”,根据它的颜色变换来准确地掌握每天的时间,安排生活和农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一般认为,由于沙漠地势平坦,天空终日无云,而怪石表面又颇为光滑,就好像一面镜子,对太阳光线的反射力较强,因而能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但是,地球上的沙漠很多,石山也不少,为什么只有厄亚斯巨石能呈现这样的奇景呢?
■ 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
在福建省东南部的东山岛上有一块奇石——风动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
风动石高4.73米,宽4.57米,长4.69米,重200吨,外形像一只雄兔,斜立于一块卧地盘石上,两石吻合点仅几厘米见方。当海风从台湾海峡吹来的时候,强劲的风流会使风动石微微晃动,让人觉得岌岌可危,海风停后,风动石又随之平稳如初了。
人力也能晃动风动石。如果找来瓦片置于石下,选择适当的位置,一个人就能把这硕大的奇石轻轻摇动起来。此时,瓦片“咯咯”作响,顷刻化为齑粉。
1918年2月13日,东山岛发生7.5级地震,山石滚落,屋倒人亡,可风动石却安然无恙。七七事变后,日军企图搬走风动石,日舰“太和丸”用钢丝索系于风动石上,开足马力,可多条钢丝索被拉断了,风动石却纹丝未动,最后日军不得不放弃这一举动。
风动石历经沧桑,依然斜立如故。这块奇石是怎么形成的?至今还是个谜。
■ 会“哭”的奇石
在缅甸北部的森林中有一块会“哭”的奇异岩石。它平时寂静无声,与一般岩石没有什么区别,但每逢阴雨,它就会发出像人类哀嚎般的哭泣声。这块石头被列为缅甸十大奇观之一,前来倾听它“哭诉”的游客络绎不绝。地质学家曾多次进行实地考察,但迄今仍未能解开它的发音之谜。
无独有偶。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比利牛斯山中,也有一块会哭的岩石,人们称它“哭岩”。这块不足30米高的岩石在外形上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但在天气晴朗的午后它会发出像女孩一样的哭声。世界各地的游客被这一神奇现象所吸引,纷纷前来,兴致勃勃地听“哭岩”的“表演”。
■ 牛鸣石的奇趣
在广西靖西县,有个叫“牛鸣坳”的山坳,横卧着一块巨岩,有汽车那么大,远看过去犹如卧在地上的一头大灰牛。岩石表面光滑,内有许多交错的孔洞。
游人贴洞吹气,巨石便会发出一阵阵雄浑的“哞哞哞”的牛叫声,吹气越大,声音越响,顿时群山共鸣,势如群牛呼应。古人有诗称“伏石牛鸣吹月旋”,意思就是这里石牛一叫,月亮也会跟着旋转起来,用来形容牛鸣石的神奇。
牛鸣石是浅灰色的石灰岩,被雨水溶蚀出许多孔洞,蚂蚁、蛇、鼠和鸟类穿行其中,把毛糙的洞壁打磨光滑了。人往一个洞口吹气,互相串通的孔洞受空气摩擦,便产生铜管乐器的效应,发出动听的牛鸣声。
■ 发出茴香气味的巨石
广西天峨县向阳镇平腊村的山路上,有一块能发出浓郁茴香气味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茴香石”。
茴香石重约2000千克,棕褐色,呈三角形。行人路过这里,都会被茴香气味所吸引。如果用手轻轻摩擦石头,香气便会浸入手掌中,存留约15分钟。也有些好奇的行人不满足于现场抚摩,而动手敲块石片带回去,想保存在身边。遗憾的是,当石片离开母岩后,香气便很快消失。
■ 怕痒的石头
石头也会怕痒吗?
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新乐乡拗石湾,确有两块“怕痒”的石头。它们一上一下,摞在一起,上面一块有4立方米,下面一块有一部分埋在地下,露出地面的约5立方米。如果有人触到石头的“痒处”,它便会发出“咯咯”的笑声,而且上面的一块会不住晃动。
据当地村民讲,石头的“痒处”是上石的一个小眼儿,当地的孩子还用手压那小眼儿,以“怕痒石”的笑声和它笨拙的晃动取乐。
■ 美国死谷的走石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谷是全美国最低、最热、最干燥的地方,然而它的名胜区却是个异常奇特的地方:山上长满松树和野花,山顶白雪皑皑,山下沙漠一望无际,其中有盐碱地和不断移动的沙丘。
在死谷众多自然奇观中,最吸引人的要算是“会走路的石头”。这些石头分散在龟裂的干盐湖地面上,干盐湖长达4.8千米,被称为“跑道”。
石头大小不一,外观平凡,奇怪的是每一块都可以在干盐湖地面上自行移动,并在地面上留下长长的凹痕,有的笔直,有的略有弯曲或呈之字形,长的可达数百米。
石头怎么会移动呢?众说不一,有人说是超自然力量在作怪,有人说与不明飞行物体有关,有人则认为是自然现象。
加州理工学院的地质学教授夏普用整整七年时间进行研究,自信已经找出其中奥妙。他选了30块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头,逐一取了名字,贴上标签,并在原来的位置旁边打下金属桩作为记号,看看这些石头会不会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