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天王星的自转情况则与众不同,天王星的自转轴的倾斜度达到98°,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近乎平行——仅有2°的夹角。实际上天王星是躺在它的轨道面内旋转的,就跟保龄球滚在球道上的情形差不多。
这一事实意味着,天王星的季节也非常奇特。在天王星的一年中(相当于地球上的84年),太阳轮流照射天王星的南极和北极。当太阳照射北极,北半球处于夏季,在北极地区,太阳看起来就像悬挂在头顶的上方,而且总不下落。而当冬季来临时,这颗行星一半地方进入漫漫的寒冷冬夜中,一直持续几十年。只有随着太阳渐渐照射到赤道上,天王星的世界,才有白天到黑夜的交替。
即使在夏季,地表温度也很低,达到-211℃。这样怪异的气候类型,无疑是因为这颗行星的大气层得到奇特的、不均匀加热的结果。
此外,天王星也有光环。现已发现天王星共有11道星环。天王星成为继土星以后的第二个带环行星,打破了土星长期独领风骚的局面。但是,话说回来,天王星光环却不能与土星美丽的光环相提并论。
对天王星的了解还远没有结束,我们期待通过对天王星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秘密。
■ 海王星的秘密
1845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推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质量和当时的位置。1846年,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把他的研究结果寄给了柏林天文台的加勒,引起了加勒的重视。加勒当晚就进行了观测,在勒维耶预报的位置附近,果然找到了这颗新行星——海王星,发现它的位置同勒维耶指出的位置相差不到l°。海王星是凭借纸笔计算发现的,可以说是“笔尖底下”发现的星星。
海王星和天王星,在大小、质量、密度方面都差不多,很可能是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海王星的赤道半径2.46万千米,体积是地球的57倍,上面有一个鹅卵形的“大黑斑”,直径约1.28万千米。据说,这是太阳系最大的风暴在此横行,气体云以每小时2800千米的速度在移动。
海王星也有大气,主要成分是氢、甲烷、氨等气体。海王星也有光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同属“类木行星”天体。“旅行者2号” 1989年飞近海王星时,发现海王星共有5个光环,其中有一个是尘埃壳。海王星的光环中外面2个较亮、较窄,里面2个较暗。处于两个窄环外面的尘埃壳既宽又厚,尘埃圆面宽达1万千米。
■ “海卫二”奇怪的轨道和亮度
人们在1949年发现“海卫二”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它那奇怪的轨道。它的轨道是扁长的,最近距海王星140万千米,最远则达到970万千米。
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通过对“海卫二”表面的反射光进行详尽的光度测定后发现,1987年7月,它的反射光的强度在8昼夜内就变化了4次。“海卫二”的轨道为什么这么奇特?而它的反射光又为什么这么扑朔迷离呢?科学家们对此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
对于它那扑朔迷离的反射光,一种解释认为是来自于它那种极不规则的形状。人们观测到的亮度取决于它的哪一面朝向地球。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弄明白像这样大的卫星(直径约600多千米)为什么会有这样不规则的形状。一般认为,任何直径在400千米以上的天体,其引力都会使它呈相当规则的圆形。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海卫二”的表面有不同的反照率。
关于“海卫二”的扁长轨道,也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海卫二”曾经是一颗从未被海王星引力所触及的小行星,因此形成了扁长的轨道。
还有人认为,“海卫二”是由一些远离海王星的细小天体组成,后来才同海卫一一道,被某个巨大天体从原始轨道挤撞到现在的轨道。
■ 多谜的冥王星
发现海王星后,差不多过了一百年,用发现海王星同样的方法,又一次取得了轰动世界的成就——发现冥王星。
冥王星很小,它的直径只有2330千米,比月球还要小。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500。拿它同水星比,它只有水星的一半;拿它同小行星“谷神星”比,也只是“谷神星”的2倍多一点。它正好介于最大的小行星和最小的大行星之间,因此,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其排除在太阳系行星之外,使得太阳系的行星从九颗转为八颗。
1978年,美国海军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冥王星的卫星,命名为“卡龙”,“卡龙”的直径是1200千米,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卡龙”距冥王星只有1.913万千米,是月球同地球距离的1/20。
有趣的是,“卡龙”的公转周期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完全一样,都是6.38天,那就是说,“卡龙”永远固定在冥王星赤道上空的某一点上。这样的同步卫星,在太阳系中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冥王星和“卡龙”,它们是主星和卫星,还是一对“双行星”?人们不得而知。
其次,冥王星的轨道在所有行星中最奇特,不仅在于它的长,更在于它的扁。冥王星的偏心率大到0.256,而其他行星的偏心率平均为0.06。这样扁的轨道致使它有一段时间会跑到海王星的轨道之内,从而失去太阳系中最远行星的地位。
另外,在八大行星中,离太阳近的是一类,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较小,密度却很大;离太阳远的又是一类,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较大,密度都很小。奇怪的是,冥王星离太阳最远,但体积小,密度也不大,不能归入其中任何一类。
冥王星的亮度变化也很奇怪。自发现后的冥王星一直朝着近日点运动,按理说亮度该越来越亮,可是它却恰恰相反,平均每10年变暗0.1星等。
■ 冥王星降级引发的争论
尽管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于2006年8月份通过了将冥王星从行星行列中“开除”的决议,但国际天文学界仍有大批科学家对此持不同意见。
俄罗斯天文学家便对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有关太阳系“新秩序”的决议表示了不满。他们中大部分人认为,将冥王星从行星行列中除名是不科学的行为,其目的不过是想将世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天文学领域及其面临的一些问题上来。
部分俄罗斯科学家目前仍拒绝承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最新定义,另一些人则认为,再过上两年,冥王星将会重新获得原先的地位。
类似的观点同样也出现在美国。在冥王星宣布被降级后一周,已经有300名美国天文学家联名致信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要求重新审查其通过的决议。
天文学家们认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仓促”通过的最新决议缺乏细致考虑。他们表示,将拒绝利用新通过的这些规则和术语。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科学界经常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此次只在一星期的时间内便有300多名美国科学家签署了联合声明。
此外,许多英国科学家也表示,如果人们在行星问题上的争论再不得到平息,那么到2009年,也就是在下一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议上,这一问题将会导致非常激烈的争论。
■ 冥王星被授予正式编号
冥王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剥夺行星身份后,为了配合其矮行星的地位,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给这颗原太阳系第九行星分配了一个新的小行星序列号:134340。
同时,冥王星的卫星“卡龙”、“尼克斯”和“许德拉”也被列入了这一小行星系统,并被授予了各自的小行星序列号。这几颗冥王星卫星的名字将分别为134340 I,II和III。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行星中心是一个官方组织,主要负责收集太阳系内一些小行星和彗星的数据资料。
目前小行星中心已经确定的太阳系小行星有136 563颗,其中2224颗小行星是刚刚加入的,冥王星就是其中之一。其他比较著名的小行星包括“2003 UB313”,这颗小行星也被称为“齐娜”,最近发现的库伯带天体“2003 EL61”以及“2005 FY9”,这几颗小行星都将被赋予新的小行星序列号,他们的小行星序列号分别为136199,136108和136472。
小行星中心同时还发布了一份单独的声明,表示对海王星轨道之外的冥王星以及其他一些比较大的小行星分配的小行星序列号“可以在某些分类体系中同原有的名称混用,这些特殊的小行星可以有双重称谓”。
这一含糊的措辞意味着,在将来为这些矮行星单独建立天文学分类目录的可能性,届时可能会建立多个不同的分类目录。
最近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议意味着仅矮行星可能就有两个分类:一类适用于海王星之外的冥王星类型,另一类适用于“谷神星”这样的小行星(“谷神星”也被归为矮行星)。这也是小行星中心发布这样一个声明的原因,向人们保证,冥王星新的编号方式不会将原有的称谓排除出去。
■ 冥王星之外的神秘天体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天文学家就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行轨道经常被一个神秘的天体扰乱,使得轨道计算的结果与实际观测不相符合,偏差的数值虽然很小,却无法用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来解释。
于是,科学家设想,在冥王星的轨道之外,一定还存在着一颗未知的天体,在冥王星未被降级以前,它一直是科学界争论得沸沸扬扬的“太阳系第十大行星”。
科学家表示,这个未知天体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可能性:一是一颗行星,其质量、大小与海王星或天王星相同;二是一个暗淡的约有太阳大小的星体,这个星体在距离冥王星的轨道约80亿千米的地方;三是一种大约是太阳质量10倍的物体,由于自身的奥秘,潜藏在160亿千米远的黑暗之中。
新西兰布莱克伯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认为,这颗未知行星有地球3~5倍大,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1000年,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冥王星与太阳距离的5倍。
但遗憾的是,我们不能通过直接观测来证实它的存在。因此,也有人认为这颗“行星”并不存在。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批专家,建立了一个太阳系运行模拟系统,经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表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异常是“随机的”,与“冥外行星”无关。英国菲尔德大学的戴维·休斯教授则断言:“冥外行星”根本不可能形成。凝聚成行星的原始星云,还没有扩散到比冥王星轨道更远的地方,它的形成需要100亿年,而太阳系的年龄仅46亿年,还不到它的一半。
■ 月球形成之谜
月球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要围绕着地球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地运转?对于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月球曾是地幔的一部分。大约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速度很快,在离心力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它被地球甩了出去,慢慢形成了球的形状,不断地围绕着地球转动。
为了证明这种看法的正确,有人还从地理上找到了证据:在地球的表面,有一个巨大的洞。那就是又深又广的太平洋盆地,今天已经被太平洋的海水淹没了。你只要朝地球仪上看一眼,就会发现,地球上的陆地,差不多都集中在一边,而美洲和亚洲之间的太平洋地区,却几乎是空的。
这就是月球原来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根据岩石采样分析,月球的地质年龄也是46亿年。但许多专家并不认为这种浪漫的想象有道理,因为太平洋盆地有自己的形成原因。随着地球的板块在这里挤撞、摩擦,盆地的“洞”也越来越大。
另有一种“俘获说”的说法。研究者认为,月球原本是围绕着太阳运转的小行星,大约在30亿~40亿年前,当它运行到地球附近时,被地球强大的引力所俘获,转而成了地球的卫星。这种观点对为什么月球上没有铁,作了很好的解释。
但另一方面,地球和月球的关系也太偶然了。仅仅是因为地球抓住了月球,月球就能用恰当的速度、在恰当的角度上围绕着地球转动吗?而且速度和方向也配合得天衣无缝?
第三种说法是“孪生说”,也叫做“地月同源说”。
研究者认为,地球和月球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太阳系诞生之初,他们都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一大片分散的星云。后来,一大团以铁为核心的星云吸附了许多熔岩物质,率先凝聚成了地球;一小团运行在地球周围的非金属物质,也接着凝聚成了月球。这种理论当然也无法得到证实。
此外,还有人认为,月球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因行星相撞而产生,这种说法称为“巨大撞击说”。
2001年,我国泉州地震局的地理学家黄金钟提出了“弹性碰撞说”,即“先碰撞,后俘获”的月球形成假说。
■ 月球辉光之谜
月球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风、云、雷、电,没有火山爆发和地震,当然,更不会有人。
但是,自古至今,许多天文观测者都看到过一个“活动”着的月球:闪闪烁烁的辉光,整齐庞大的建筑,来去移动的物体,时有时无的景象,真叫人莫名惊诧!
最早的月球辉光报告出现在800多年前。1178年6月25日,5个英国人在不同地点发现弯弯的月亮钩上有一种奇异的闪光。
1949年,英国科学家穆尔接连两次看到月面辉光。
1967年9月11日,天文学家组成的蒙特娄小组发现“宁静海”出现“四周呈紫色的黑云”。
据有关方面统计,有关月球辉光的报告,已有1500份之多,报告者大多是专业的天文工作者和资深的科学家。
现在,人们不再怀疑,月球上确有不明发光体,但始终找不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有人说,月球上可能还有少量火山爆发。但是,科学探测表明,月球的火山活动已经停止了30亿年,火山爆发说没有事实依据。
有人说,月球辉光可能是某种摩擦放电形成的电火花。但是,月球上没有物体运动,摩擦从何而来?
有人说,是太阳风与月球作用形成的荧光。但是,地球距太阳1.5亿千米,而地、月距离仅38万千米,差距微乎其微,为什么地球上没有发现这种荧光?
■ 月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月球的表层下是怎样一个世界呢?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
“阿波罗”探月过程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时两名宇航员回到指令舱后,登月舱突然失控坠毁在月球表面,设置在离坠落点72千米处的地震记录仪,记录到了持续15分钟的震荡声,这种声音犹如一只大钟和大锣鼓所发出的声响。
在“阿波罗13号”探月时,碰撞月球所制造的月震持续了3小时20分钟。参与观测的地震学家无不面面相觑。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声音只能持续1分钟左右。这生动地说明了,月球是一个表面覆盖着坚硬外壳的中空球体。
此外,月球的平均密度是3.33克/立方厘米,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克/立方厘米,几乎相差一半。但是,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岩石密度却为3.2~3.4克/立方厘米,而地球岩石密度仅为2.7~2.8克/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