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29132300000024

第24章 妙趣对联(12)

小人重利卖廉耻;

大翁寿辰坑女婿。

巧对结良缘

丘濬曾在潘员外家当私塾老师,他课余时间喜好在花园中游玩,因而结识了潘员外家的小姐潘徽儿。潘徽儿豆蔻年华,花容月貌,精通诗画琴棋,她早闻丘濬有才。一日,潘徽儿正好在花园中碰见丘濬,便想亲自试探他。

潘徽儿对丘濬道:“小女子偶得一联,未能续上,望先生赐教。”

随口说出上联:

斜阳窥幽径曲曲弯弯;

丘濬十分聪明,一听便知潘徽儿之意。但丘濬心想:今番花园相遇,乃天作之合,实非有意,而小姐借境寓意,岂不冤哉?我何不借联辩白一下,忖罢,便开口答道:

明月照方窗规规矩矩。

潘徽儿听后,益发敬佩丘濬,开始和丘濬往来更密,情愫暗生,并在花前月下立下山盟海誓,私订终身。

潘员外知道后勃然大怒,将丘濬赶出了家门。丘濬返家后,日夜埋头苦读。第二年再上京应试,一举夺魁。丘濬高中返家。途中再经过潘员外家门前,依旧青衫长褂,不露富贵声色。

潘员外见丘濬如此,料定他已经名落孙山,便讥讽道:

雏燕展翅,满地凤凰难下足;

丘濬脱口成对:

巨龙腾飞,一江鱼鳖尽低头。

潘员外正想讥笑丘濬吹牛,忽然一阵风吹来,吹起丘濬的外衣,露出下面的大红袍,潘员外方知失察,连忙唤来女儿潘徽儿与丘濬相见。潘员外见丘濬对自己女儿情深义重,便答应了他们的婚事。

厕所大解脱

厕所本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中国对联的种类虽多,却少见有厕所联。但偶有发现,不论长短,皆谐趣横生,令人捧腹。且看下面一联:

进去三步紧,出门一身松。

虽只短短10个字,却将形态、心态都表现了出来,可谓活灵活现,让人读之忍俊不禁。

上一联意思明白晓畅,下一联则显然颇具含蓄意味:

有小便宜,得大解脱。

乍读之时似乎禅理颇深,暗藏玄机,细细一想,方才有会于心,顿觉妙不可言。原来最后一个字必须分读:有小便——宜;得大解——脱。小便进厕所,自是找到了适宜之地,若是大便,自不必问:裤子脱下来呀。

数字联

相传有个秀才,因为路上耽搁误了考期。主考见他苦苦哀求,便准他补试,让他以“一”到“十”这十个数作个上联。秀才便借机说明迟到原因:

一叶孤舟,坐上二三个骚人,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听了,心中称奇,让他再对出下联。秀才又把“一”到“十”的十个数字反过来用了一遍:

十年寒窗,进过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而今一定要中。

苏东坡逗长老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苏东坡先生来访。”

和尚怕把吃鱼的秘密泄露了,急中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必有蹊跷。

这时,老和尚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老和尚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上联是:

向阳门第春常在;

老和尚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么这么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随即说出下联:

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济公对秦桧

相传有一天,秦桧的夫人染病,久医不好。有人向秦桧献媚,说济公能医百病,或许能医好夫人之病。

请得济公到来,一顿酒肉之后,济公用一双醉眼看一看肚大腰肥的秦夫人,说道:“没事,没事的。”说完开了些药,讨了些银两便离去了。

秦夫人的病未见好转,反见加深。秦桧告到县衙,双方舌战一轮,不分高下。秦桧趁济公醉意未消,忽然道:“我有一上联,如果济公对了下联,便自作罢,否则请予重罚。”说完便道出上联:

酉卒是个醉,目垂是个睡,济公僧怀抱酒坛古庙躺,不知是醉是睡?

济公虽然整天疯疯癫癫,但也通晓“四书五经”,也能对句。秦桧一说完,济公也脱口说出下联:

月长是个胀,月半是个胖,秦夫人怀抱大肚满院逛,不知是胀是胖?

秦桧当下羞得无地自容,济公却摇着蒲扇走了。

地头蛇关系网

据说明代万历年间四川泸州地区有个姓王的财主,家有良田千顷,资产万贯。此人腹内空空,靠投机钻营,花钱买了一个知县。

他为人奸诈、狡猾,深知官场内幕,上任不久,就心狠手辣地搜刮民脂民膏,很快就将买官的钱捞了回来,而且多了数十倍,成为当地有钱有势的地头蛇。

为了扩充势力,他仍加紧对百姓进行盘剥,四处笼络心腹,拉帮结伙,把与自己久未连亲的同姓和早已疏远的亲戚,都拉到衙门里当差,有的还被委以要职与重任,这样纵横相连,形成了一个以王氏宗亲为主干的关系网,把县衙变成了他的小天下。

百姓无不怨声载道。在除夕这天,有人偷偷地在衙门口的大门上贴上了这样一副对联:

琴瑟琵琶,为何王字在上?

姑嫂妯娌,皆因女子沾边!

该联上联的意思是:为什么王氏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下联的“姑嫂妯娌”意指裙带关系。这副对联以汉字的偏旁部首影射王氏作威作福,入木三分!

讽县官联

相传,清朝末年,山东莱阳有位县官贪婪无比,想尽办法搜刮民财,每逢父母大寿,夫妻做寿,或有了大病小灾,或孩子满月都到处张扬,意在让人给送礼,有知道不送者,就设法给其小鞋穿。

就是这样一位贪官,在表面上却还要装装样子,过春节时自撰一联贴在门上:

爱民如子;

执法如山。

老百姓见了这副对联,无不唾上几口。有个书生回到家里,赌气也写了一副对联,然后在夜里去县官住处,先揭去了县官自写的对联,把他写的一副对联重新给贴上了,于是便成为: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老百姓看了这副对联,无不拍手称快,可县官的鼻子却气歪了。

谜联讽贪官

清朝同治年间有个县官叫柳儒卿。此人十分贪婪,想尽法子鱼肉百姓,搜刮民财,人们背地里叫他“柳扒皮”。他没有才学,是个草包,却又好假充斯文,附庸风雅,还愿意出头露面,显示自己。

这一年,县里大制灯谜,柳县官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了。可他不会猜,更不会制,于是就请了个人代他作一个谜。

那人也没有客气,代他制了一副谜联:

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

掼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柳扒皮不知其中奥妙,说:“很好,很好。”叫人贴了出去。

猜谜的人很多,人们很快猜出谜底,个个捧腹大笑,齐声称赞:“这个谜作得好!”

“非正人”是“彳”,“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是“需”(需与雷相近,“面”少三横为“而”),上联合而为“儒”字。“掼开私卯”,即将“卯”分在两边,“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为“艮”,下联合而为“卿”字。这样,上下联所猜字为“儒卿”,是“柳扒皮”的名字,人们能不笑吗?

天下太贫

清末民初,进步文人刘师亮与写《厚黑学》的李宗吾,可算是“四川双杰”。刘师亮当过塾师、讼师,经过商,是一个怀才不遇又嫉恶如仇的怪才。刘师亮的拿手好戏是对联与竹枝词,他以此为武器,讽时骂世,嘲官斥吏,作品传诵一时。

刘师亮一副四字短联,堪称千古绝对: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民国时期,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生活却一贫如洗,官方却又常喊“民国万岁”,宣称“天下太平”。

刘师亮这副对联,就地取材顺手接过两句官方口号,运用谐音手法,将“岁”字改成“税”字,将“平”字改成“贫”字,顿时化褒为贬,一语道破了“民国万岁”背后的实质,撕破了“天下太平”的画皮。

改联讽“同志”

孙中山先生生前著有一副有名的对联: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但到后来,有些“同志”背叛了孙先生的革命理念,以革命来谋求升官发财,于是,有人将这副对联改动词序,讽刺这些人:

同志尚未成功;

革命仍须努力。

在困难的革命时期,有些“同志”依旧打自己的小算盘,于是,有人又改了一下加以讽刺:

革命尚未努力;

同志仍须成功。

士卿做贼而死

清朝贪官王士卿案发被判处极刑,有人作挽联曰:

士为知己,

卿本佳人。

《战国策》云:士为知己者死。《北史》云:卿本佳人,奈何作贼。此联将士和卿二字冠首,隐去了“死”和“作贼”,十分巧妙。

嘲相士

清朝时,有位相士,没什么本事,口气却很大。自诩熟读《太清神鉴》、《麻衣相法》、《柳庄相法》之类的相术经典,并且天生一双神目,断人不差分毫。他甚至还嫌嘴上吹吹不过瘾,干脆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联曰:

几卷书,谈名谈利;一双眼,知吉知凶。

有位好事者见相士吹牛太过火,心中恼怒,于黑夜时在对联上加了几个字:

几卷破书,也要谈名谈利;一双瞎眼,哪能知吉知凶!

次日,相士便成了大家嘲笑的对象。

李鸿章遭讽

清光绪三年,南方自然灾害严重,加之贪官污吏盘剥勒索,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当时安徽合肥人李鸿章主政,江苏常熟人翁同龢任户部尚书。于是有人用双关语写成一副对联: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联语把二人的官职、籍贯、政绩分别融入联中,巧借两地之名,以“肥”与“瘦”、“熟”与“荒”形成鲜明对比,对李鸿章等晚清大臣的腐败无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又有一副无情对: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著名昆剧丑角演员杨三(即杨鸣玉)在北京演《白蛇传》时,借戏中人物之口讽刺了李鸿章。后来杨三被抓进监狱,病死在里面。时人伤之,于是作了这副对联。李二先生,李鸿章排行第二,外号“李二先生”。

这副对联真是绝妙之作,处处具有有强烈的讽刺效果。把李鸿章写成“李二”,这已是大不恭敬。“先生”本是尊称,却与“已死”相对,挖苦又进一层。

最后以“汉奸”对“苏丑”,字面上看是以贬对贬,好像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杨三只是在戏中演丑角,他本人则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名人。而李鸿章则是现实生活中地地道道的“丑角”,至此,讽刺到达高潮。

以联戏贪官

有一个李姓贪官,为官的时候巧立名目,想尽办法搜刮老百姓的钱财,百姓无不恨之入骨。

他死了之后,人人拍手相庆,有人作了一副对联,说:

早死一时天有眼,

再留三日地无皮。

真的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老百姓当时的心情。

科场时弊联

清朝康熙五十年,江南举行乡试,正副主考官左必蕃和赵晋两人,受贿将盐商程光奎等人录取为举人。落第的考生们便把五路财神的塑像,从财神庙抬到文庙,又把科场大门上的“贡院”匾额,改成“卖完”二字,作为横批贴在大门上,两边挂着一副对联:

左丘明两眼无珠;

赵子龙一身是胆。

左丘明是《左传》的作者,据说他是一位盲人。赵子龙即赵云,是三国时骁勇善战的名将,刘备曾夸他“浑身是胆”。这副对联巧用典故,暗暗嵌上两位主考官的姓氏,痛骂他们“两眼无珠”,不识贤惠,难分良莠;揭发他们贪财枉法,见利忘义,“一身是胆”,无法无天。这样一来,朝廷只好严厉惩处了左、赵二人。

雍正十三年,少司空(工部侍郎)顾镇和学士戴翰,受命为顺天乡试正副主考。有个叫许秉智的秀才用人情、贿赂打通关节,得中解元(乡试第一名)。有人写了一副讽刺对联:

顾司空,顾人情不顾脸面;

戴学士,戴关节未戴眼镜。

乾隆年间,直隶学政吴省钦,握权受贿,士人恨之入骨。有一年乡试,他被任命为主考。一位贫寒秀才自知无钱贿赂考官,没有希望中举,便愤然在考试门口题了一副对联: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然后,又挥笔写了一个横匾:

口大欺天!

这副对联和横额,巧妙地把考官“吴省钦”三字拆开,缀成联句,切人切事,极为自然。一时广为传诵,弄得那位吴大人声名狼藉。

亡日本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湖南桃江县人龙逸才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本日果然亡日本;

皇天竟不佑天皇。

上联中,“本日”与“日本”颠倒运用,下联中“皇天”与“天皇”又颠倒运用,都妙若天成。

上联“果然”二字,视抗日胜利在意料之中,指出了正义之师必胜、“玩火者必自焚”的历史规律。“亡日本”,赶走日本侵略者,不是“灭亡日本”。下联“竟不佑”三字,充分表现了对侵略者的讽刺与奚落。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龙逸才在当时只是一个穷秀才,名不见经传,他的这副对联未投稿于任何报刊,可是一写完便流传开来。

联嘲洪承畴

明末重臣洪承畴是福建南安人,此人平时满口大道理,开口忠君,闭口爱国,并亲笔作了一联挂于中堂: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真是信誓旦旦,念念不忘“忠君、守节”。可是在与清兵交战之后,洪在松山被俘时,就降清了。

此后,许多以前他的一殿之臣,如史可法等人,坚决抗清,甚至壮烈牺牲。人们把这忠奸分明、真伪若揭的现象刻画在洪的对联上,将其改为: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以他本人的联直接打他的嘴巴。

据说他恬不知耻,在自己60岁生日时,大摆排场,隆重庆寿。他的一个门生引为耻辱,特披麻戴孝,用竹竿挑一对联前往祝寿。人们争相围观,只见对联上写: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联中嵌名歌颂史可法,并谐“承畴”音讽刺他不分恩仇。

木头木脚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有两个自认为很有才气的秀才,一李一宋,他俩结伴旅游,一路观山赏景,联诗对句,好不自在。游了半天,又累又渴,见前面树荫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纳凉,身边放一个葫芦,便上前讨水喝。

老和尚打量两人一下说,“两位贵姓?有水,不过要对对子,对得上方可饮水。”两秀才欣然同意,并自报李、宋二姓。老和尚听罢,便将两人姓氏嵌入联道:

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

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半天也没对上,不仅得不到水喝,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到了20世纪80年代,《广东农民报》一读者将这故事整理成文,投至该报,有36位对联爱好者热心对下联,其中只有阳春县读者黄文昌对得较好。他对的下联是:

龚庞两小姐,龙首龙身。

总统卖鱼

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手下有所谓的“北洋三杰”,号称“龙”、“虎”、“狗”。其中“龙”指王士珍,“虎”指段祺瑞,“狗”则指冯国璋。

冯国璋外表深沉,其实才疏学浅,优柔寡断,而且视钱如命,连段祺瑞都说他有“钱癖”。冯国璋出身贫寒,后来自己开银行、钱庄,并在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苏北盐垦公司等企业有大量投资,家乡有良田千亩,敛了不少钱财。可是他仍不满足,居然连小钱也不放过。

1917年张勋复辟后,冯国璋被委任为代理大总统,从南京来到北京,居于新华宫。中南海的鱼被他一眼就瞄上了。

中南海是中海、南海的合称,明清两代的帝王后妃常在其中放生,许多鱼的鳍上拴有作为放生标志的金牌、银牌或铜牌,几百年来一直没有被捕捞过。冯国璋却开价十万元出售捕捞权,结果以八万元成交,这钱当然让冯给吞了。

当时北京许多饭馆的菜单中忽然有了一道叫“总统鱼”的菜,和传统的“东坡肉”相对,其含义当然不令人费解。

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去世,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南海鱼何在?

北洋狗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