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29132300000028

第28章 精彩谜语(1)

冯班题诗谜

清代诗人孙致弥酷爱诗词,官至侍读学士,在当时颇有名气。一个叫冯班的诗人很喜欢孙致弥的诗。

一次,冯班在孙致弥的诗集上题了这样四句诗:

蚕吐五彩,双双玉童;

树发宝盖,清谈梵宫。

原来,这是一首诗谜,“蚕吐五彩”即“色丝”,合起来为“绝”字;“双双玉童”即“少女”,合起来为“妙”字;“树发宝盖”即“木”字上加宝盖头,为“宋”字;“梵宫”指寺庙,“清谈梵宫”意指“言寺”,合起来为“诗”字,四个字连起来即是“绝妙宋诗”。这是冯班对孙致弥诗集的赞美之词。

比珍珠更有价值

元朝顺帝时,财政大臣叶尚文体恤民情,辅佐朝廷有功,深受老百姓爱戴。

一天,一伙商人从西域带来了一批货物,另外还带来一颗珍珠,标价80万两银子。当朝宰相嗜好古玩成癖,对这颗珍珠垂涎三尺,暗示叶尚文将它买下。

叶尚文轻蔑地笑道:“小小一颗珍珠,竟值如此价钱,买下它有什么用?”

宰相捋着胡须回答道:“你可能不知道,这种珍珠放在口中会生津止渴,放在脸上按摩,会使人容光焕发,真乃稀世之宝。”

“这算不得稀世之宝。”叶尚文不以为然地说,“一颗珍珠只能供一人玩赏,天下有一种更珍贵的东西,它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比起这颗珍珠不知要贵多少倍!”说着,他提笔在纸上写了两行字:

黄布袋,包珍珠,

秋天一到遍地铺。

宰相看后,心领神会,便打消了买下这颗珍珠的念头。

原来,叶尚文说的更珍贵的东西是稻谷。

李瑾应试

某年,国家举行科举考试,举子们纷纷从远方朝京城赶来,准备参加考试。开考之前,主考的钦差大人说了一个四句话的谜题,要考生们猜四个字。谜题是:

木字多一撇,正字少一画。

一点不见,两点全欠。

谜语一出,整个京城都为之轰动,每个人都来猜,但就是没人猜得出来。这时,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就是前来应试的举子李瑾。

李瑾没说一句话,只是向着应试牌的方向移动了几步,又注视了一下钦差大人,然后深深地鞠了个躬,从考场上走了下来。

人人都莫名其妙,唯有主考官连声叫好,还亲笔写了“天下第一才”的条幅赠给李瑾。

原来,李瑾答的是这样四个字:移、步、视和欽(钦的繁体)。

车金相报

清朝初年,金圣叹和一批江南士绅为抗议官府役赋太重,一起去文庙哭灵,结果被扣上“聚众闹事”的罪名,通通缉拿归案,听候判决。

金圣叹自知没有生还的希望,所以故意嘻嘻哈哈,整日与难友们谈笑风生。很快就到了宣布判决的这一天,他郑重其事地说:

昨夜,我梦见关云长了。当时我正在批点《三国演义》中“千里走单骑”这一回,颇犯踌躇。想那关羽原乃好色之徒,千里送嫂,到夜里车马耽搁一处,男女同歇一屋,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吧?

岂知这念头一动,关云长竟显圣了,求我笔下留情,道是他通宵达旦在读《春秋》,不曾起过半点邪念。我说此事姑且存疑,不过你关老爷该如何报答我?老关一怔,接着便说,明天是先生听判之日,届时关某定以车金相报!

众难友听罢,都乐了,说道:“此梦吉祥,一定是皇帝予以特赦,还要发还抄没的家资,正与‘车金相报’验合。”

只有金圣叹的挚友李某哈哈大笑,说道:“执迷不悟。”

没多久,狱卒们抬来了许多酒菜,口称“大喜”。众难友这才明白啥叫“车金相报”。原来金圣叹是借梦出谜,所谓“车金”,非黄金之金,而是斤两之斤;车与斤相合,就是个“斩”字!

难友们酒足饭饱之后,知府宣读了顺治皇帝的朱笔御判,通通斩立决。

王安石游庙题诗谜

有一天,王安石与友人游览汴京,当他行至管仲鲍叔牙庙时,便在庙墙上题诗一首,诗曰:

两个伙计,同眠同起,

亲朋聚会,谁见谁喜。

行至伯夷叔齐庙,又题一诗,诗曰:

两个伙计,为人正直,

贪馋一生,利不归己。

复行至哼哈二将庙,再题一诗,诗曰:

两个伙计,终身孤凄,

走遍天涯,无有妻室。

友人中,有人问司马光:“王安石诗意如何?”

司马光随口应道:“他哪是在做诗,而是在出谜语啊!”问者恍然大悟。

原来,王安石在三座庙前题写的诗同射一物,谜底为筷子。

无字家书

古时,有一人在外谋生,托同乡带了一封信和一包银子给妻子。那同乡悄悄打开信,看到里面只有一幅画,画面上有一棵树,树上有8只八哥,4只斑鸠,没有写多少银子。

这位同乡就此产生了邪念,将银子偷偷扣了一半。朋友的妻子见到信后,说道:“咱们办事一定要诚实啊!我相公托您带给我100两银子,为什么只有50两了?”

原来,妻子是从那幅画中得知银两的多少的:8只八哥即八八六十四,4只斑鸠即四九三十六,相加正好为100。

秦桧剪烛

宋高宗绍兴年间,京城杭州举行科举考试,奸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

一日,秦桧秘传考官陈阜卿,要他这次让自己的孙子中会试头名,以便能参加殿试。这可把主考官难坏了:一边是才华横溢的志士才子,一边是权高富贵的奸相之孙。取秦埙为第一名,虽可博得秦桧的欢心,却会遭到天下人的讥讽。

陈主考为人正直,毅然按文章的优劣,取陆游为第一名。秦桧闻后,很是震怒,公然将陆游除名,并将爪牙汤思退召来,阴阳怪气地说:“我孙秦埙,这次应考……”说罢,取笔墨写了“剪烛”二字。

汤思退精于文墨,心领神会,遵嘱办理,结果,发榜后舆论哗然。

原来,秦桧所写“剪烛”二字蕴涵“一夹一明”之意,谐“一甲一名”,即状元。

黄周星酬“落汤鸡”

明末有个名叫黄周星的人任户部主事之职,他不仅能诗善对,而且也是个制谜的专家。

一天,为了给养父周老爹庆寿,黄周星邀请了文朋诗友赴宴。席间,他笑着说:“今日幸会,实属难得,为助雅兴,请君轮流出谜猜射,以代酒令如何?”

众宾客拱手回礼表示同意,有诗友笑道:“黄大人乃谜坛高手,理当先吟一则。”

黄周星也不推辞,随口吟一谜:

忽而冷,忽而热。

冷时头上暖烘烘,

热时耳边声戚戚。

并说:“此为分扣谜,隐含一三国人物名。哪位能猜中,当以‘落汤鸡’酬答。”

宾客中有位猜谜老手,听后细细推敲一番,拍手称绝,笑道:“乃‘貂蝉’也!”

接着,他作了解释:“天冷时戴貂皮帽子,便可‘暖烘烘’;天热时,‘蝉’就叫,其声凄楚。耳边便时常‘声戚戚’了。”

黄周星赞道:“老兄才高,‘落汤鸡’受之无愧也!”当即酬谢。

其实,黄周星所说的“落汤鸡”也是一个字谜,谜底是“酒”。

施宜生用谜泄密

南宋时,有个在金国做官的福建人,名叫施宜生。有一年,他以金翰林学士的身份来宋庆贺元旦。

当时,南宋虽已得到金国正在造船调兵准备攻打南宋的消息,但是宋主始终不信。南宋尚书张焘奉皇帝之命招待施宜生,张焘借机劝说施宜生回归故乡。

宜生想把金即将攻打南宋的事告诉他,以引起宋的重视。宜生趁随从人员不在身旁时,便用谜语说:

今日北风甚劲!

意思是形势紧张,金的力量很强。然后又拿起桌上的笔轻轻地叩了几下,说:

笔来,笔来!

此动作和言语正是“金兵必来”的谐音。宜生使命完成后回到金国。后来,金主知道了这件事,就以泄露机密罪烹死了施宜生。

丘琼山两猜谜

明朝时,广东有位名叫丘琼山的书生,他博闻强识,被人们称为“丘书柜”。

某年八月,丘琼山前往省城参加科举乡试,途中在一家旅店住宿。店主有个名叫鹧鸪的女儿,聪明伶俐。在与丘琼山闲谈之际,她笑着说:“秀才,人皆说你解诗破谜胜洪炉点雪,今天我出个字谜考考你。”接着吟道:

二人并坐,坐到二鼓三鼓,

一畏猫儿一畏虎。

丘琼山听罢,仔细沉思:二人并坐,乃指两个字合而为一。这畏猫者,鱼也;畏虎者,羊也。想到这儿,他矜持一笑,拱手回云:“店姐请听,小生猜中了,是个‘鲜’字。”

“错了。”鹧鸪嫣然一笑说,“你再猜猜看。”

丘琼山一听未猜中,顿时面红耳赤。他急忙转换思路,苦心思索:这二鼓乃亥时,三鼓乃子时。亥时所生者肖猪,猪亦畏虎;子时所生者肖鼠,鼠亦畏猫。想到这儿,他连声称妙,笑道:“这回吾定猜中了!”接着说出了谜底。

鹧鸪听了,嫣然而笑,赞曰:“真不愧是‘丘书柜’。”

原来,这个字谜的谜底是“孩”。

筹 安

清初著名文人徐韬给一位朋友写信,最后的祝颂语独出心裁地用上“筹安”一词。友人初读不解,经反复琢磨,才恍然大悟,乃“个个寿安”也。

“筹”字拆开,是“个个寿”,用法十分巧妙。

老冬烘求药

古时候,有个老冬烘,平素最爱讲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

有一年,他的姨太太患了一种病,坐卧不得,痛苦不堪。老冬烘想找个郎中来替她诊疗,但怕姨太太暴露了某部位,有些不雅,就想报个病症,请药铺里的先生开药自疗,又怕被贫嘴的家仆们当笑话传出去。

想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一天,某家仆手持一纸来到药铺,对老板说:“我家姨太太得了这个病,老爷说请您斟酌开药吃,开准了,十倍付钱!”

老板接过纸来,只见上面写着:

佛庙盖库房——摘顶格。

老板善解谜语,按谜格要求,很快便猜出了病名。于是笑而不言,开就药方,一一配齐,发了一笔小财。

原来,姨太太得的是痔疮。

婆婆出谜考媳妇

从前,有一户姓鲁的人家,给儿子娶了个媳妇,村民们都夸赞媳妇长得漂亮,儿子听了也十分高兴。

但是,公公婆婆却说:“模样长得好看,不一定就聪慧。要真聪明贤惠,那才好呢!”他们准备考考儿媳妇。

有一天,婆婆在准备早饭,对儿媳妇说:“你去给我拿四样东西来!”

媳妇连忙问道:“哪四样东西?”

婆婆说:“四两‘沉’,四两‘漂’,四两‘张着嘴’,四两‘弯着腰’。”

儿媳妇听罢,立即转身就去拿了过来。婆婆一看,笑得合不拢嘴;公公一瞧,也连声地夸赞道:“真是个聪明的媳妇啊!”

原来,婆婆叫媳妇拿来的四样东西是:盐、油、花椒和虾米。

“船篙谜”的故事

从前,有个姑娘叫陆秀英,嫁了个叫江大郎的渔民,小两口恩恩爱爱,日子过得十分美满。

有一天,秀英的母亲陆妈妈来江家探望女儿,母女俩见面,说说笑笑,甚是热闹。秀英天资聪颖,善猜谜语,于是出谜面,让母亲猜一猜。谁知她刚说完谜面,门外就杀出了个程咬金,来者是秀英的婆母江大娘。

刚从集上回来的江大娘,听到媳妇在说自己的坏话,不禁怒火中烧,冲进门便大声问陆妈妈:“亲家母,我对你的宝贝女儿像掌上明珠一样,想不到她在背地里告我的状。”

秀英说:“婆婆,那你就当面锣、对面鼓,说出来听听。”

“好,你听着。”江大娘念念有词:

在陆家青枝绿叶,到江家面黄肌瘦。

不提起倒也罢了,提起来泪洒江河。

秀英不听则已,一听则大笑不止,弄得江大娘摸不着头脑。陆妈妈连忙插话说:“亲家母,你误会了。”

“什么误会?”江大娘执拗地说,“在陆家青枝绿叶,到江家面黄肌瘦,这分明是说我们江家虐待她。”

秀英恭恭敬敬地说:“婆婆,我们渔家撑船用什么?”

“这还用你说,竹篙嘛!”

“竹篙长在何处?”

“陆地上。”

“婆婆,这就叫‘在陆家青枝绿叶’。”

江大娘此时才明白过来:“对,竹篙下水变得枯黄,这叫‘到江家面黄肌瘦’,从水中提起来还直滴答,就是‘泪洒江河’,是吗?”

疑团一解开,三个人笑得乐开了怀。

书童猜谜取物

明朝时,著名文人冯梦龙自称“墨憨斋主人”。他喜读书而不热衷名利,一向视荣华富贵如粪土。

有一天,一位姓李的雅士前来找他评品诗赋文章。时值桃花吐艳,杏花含丹,冯梦龙笑道:“李兄,常言道,‘桃李杏春风一家’,何不同我去后花园会会你的本家?”

说罢,挽手同李雅士出了客厅,往后面而去。这时冯梦龙忽然传叫贴身书童,说道:“聪儿,快去帮我取件东西送到后花园来。”

书童聪儿拱手问道:“主人,要小人取何物?”

冯梦龙嘻嘻一笑,接着吟了四句诗:

有面无口,有脚无手;

又好吃肉,又好吃酒。

聪明的书童一听就猜出是什么东西,马上就送去了。原来,冯梦龙要书童送往后花园的东西是桌子。

鲁班考孔子

春秋时期,传说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个之多,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门生之一。

一天,颜回请来当时有名的木匠鲁班为老师孔子刻书。鲁班手艺高超,他一边听颜回念,一边用凿子刻,不一会儿工夫就把竹板都刻完了。

书刻完了,鲁班说:“孔子是很好,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所以,我不太喜欢他!”颜回听后,立即说道:“孔子博学多闻,每天讲学论道,根本没有时间来做工……”

鲁班又说道:“孔子博学多闻,我刻个字他如果能认得出来,我也拜他为师。”

颜回说:“现在没有竹板了,你就说怎么动凿子就行!我记下来。”

鲁班说:“竖凿六下,横凿九下。”颜回听了不知所云,思索了半天也答不出来,就去请教孔子。

孔子说:“要回答这个问题,他给了我多长时间?”

颜回说:“临走时,他只伸了三个指头。”

孔子问:“三年?”

颜回摇摇头说:“不是,那也太长了点!”

“三个月吧?”

“那也太长了吧!”

孔子说:“哦!那他是叫我们在三日内回答他吧!”

第三天,鲁班问颜回道:“孔子猜出来没有?”

颜回把他同孔子讲话的过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鲁班说:“孔子到底博学多闻啊,猜对了。”可颜回仍然不知道鲁班说的是什么。

原来,鲁班要刻的是个“晶”字,三个“日”合起来就是“晶”。

刘墉猜物谜

清朝时,刘墉辞官告老还乡。在回老家的路上,天下着滂沱大雨,他只好到路边找一户人家避雨。但是雨下个不停,刘墉急着赶路,但又没有带雨具。

主人看出了刘墉的心思,说道:“客官,我有一谜,客官如若猜中,愿将此物相送。”说罢念道:

皮包瘦骨硬脊梁,几遮苍天论短长。

乐被游子挟腋下,任尔倾盆走他乡。

刘墉听罢,不禁哈哈大笑,连声说道:“谢谢,谢谢,我正需要此物。”

主人知道刘墉猜对了,就把那样东西送给了刘墉。原来,主人送给刘墉的是一把雨伞。

谋财害命

明朝江南才子文徵明和祝枝山才华横溢、文思敏捷,他们不但是丹青妙手,而且是谜坛名家。

一年正月十五,祝枝山和文徵明一同到苏州玄妙观赏灯猜谜。二人走到文虎厅,只见一张桌子上放着一只鸟笼,笼中有一只啁啁啾啾鸣叫的鸟,笼子旁边放着一百文铜钱,注明“射衙门术语一句”。

才思敏捷的文徵明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马上将铜钱揣入怀中,然后开笼让鸟飞去。旁边的制谜者含笑点头,连声称赞:“高手!高手!”

祝枝山因眼睛近视,没来得及仔细观看,看见文徵明抢先得彩,也跃跃欲试。制谜者见状,拱手笑曰:“祝才子莫急,那边还有一只鸟笼,也悬赏钱,请君一试。”

祝枝山听罢,快步走上前去,同文徵明一样,也将钱收入袖中,将笼门打开,伸手捉住小鸟,做出要放飞的姿势。

制谜者连忙摇手:“一谜二底,岂能重复?”

祝枝山不禁哈哈大笑,伸开五指,鸟已被他掐死了。制谜者点头微笑,赞叹不绝,说他们都是奇才。

原来,文徵明、祝枝山所猜的谜底分别是“得钱买放”和“谋财害命”。

祝枝山猜谜

明朝时,江南才子祝枝山和唐伯虎是好友。他很喜欢唐伯虎的水墨画,为此,他绞尽脑汁想请唐伯虎为他画一幅水墨观音图。

一天,夏日炎炎,祝枝山急急忙忙地登门拜访唐伯虎,并说明了来意。唐伯虎笑着对祝枝山说:“祝兄要一幅画并不难,但有个条件,今日要画,先得猜一个画谜,如果猜中了,水墨观音图立刻画好送给你。”

祝枝山听罢,心里大喜,便满口答应。

唐伯虎来到书房,提笔画了一条全身长满黑毛的狗。祝枝山站在画前,仔细思虑了片刻,便提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字。

唐伯虎看后微笑着点了点头,然而祝枝山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唐伯虎见祝枝山猜中了画谜,马上画了一幅水墨观音图送给祝枝山。

原来,这则画谜的谜底是一个“默”字,这就是祝枝山不做声的原因。

清官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