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29132300000037

第37章 精彩谜语(10)

入席后,卜大有首先开口说:“我有一酒令,不能续对的要罚饮一大杯。”于是接着说:

两火为炎,此非盐酱之盐,既非盐酱之盐,如何添水便淡?

武进县令接着说:

两日为昌,此非娼妓之娼,既非娼妓之娼,如何开口便唱?

方县令道:“令不难遵,只是冒犯卜老先生了。”

众人道:“你且说出来无妨。”方县令道:

两土为圭,此非乌龟之龟,既非乌龟之龟,如何添卜成卦?

众人大笑,都佩服他思维敏捷。三人同用拆字法和谐音法。而方县令之令,直指卜大有,以“龟”相嘲,是双关法。

刘智灵哑谜戏富豪

相传,陕西安康有个名叫刘智灵的人,此人聪慧过人,才思敏捷。

一年春天,刘智灵在一个姓赵的财主那当长工。财主的三个女婿到此踏青,不巧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这里前不挨村,后不着店,三人只好到刘智灵的茅屋内避雨,一住就是五宿,到走的时候,连一声谢谢也没说。

刘智灵心想:财主家的人也太不近人情了,三个人打扰了五天,如今屁股一拍就要走,连句客气话都没有,我非得挖苦他们几句不可。

想到这儿,就拦着他们要食宿钱。三人听后,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不想掏腰包,刘智灵见状便说:“你们谁要能猜中我的哑谜,我分文不取。”

听罢,三个女婿心想:“一个穷长工,能出个啥了不得的难题。”便齐声说:“行,你出谜吧。”

刘智灵用手指在上、下、前、后、左、右各一指,又伸出三个指头,再伸出五指,然后一巴掌拍在胸口,“唉”的一声叹口气说:“你们照我的动作,说说是啥意思。”

大女婿是个阴阳先生,他先答道:

天干、地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三个指头掌罗盘,能知金、木、水、火、土五行。”

将胸口一指:

唉!生地不如心地。

刘智灵说:“错了。”

二女婿是个郎中,接着便猜:

天花粉、地骨皮、前仁、厚(后)朴、左为男、右为女,三个指头诊脉,能知心、肝、脾、肺、肾五脏。”

胸口一拍:

唉!身病好治,心病难医。

刘智灵说:“也不对。”

三女婿是个教书先生,他急忙说:

天文、地理、前唐、后汉、左传、幼(右)学,三载寒窗苦读书,学就琴、棋、书、画、算五科。”

胸口一拍:

唉!只要心底明白。

刘智灵说:“还是不对!”

这三个女婿猜不出来,连忙问正确答案是什么,刘智灵不慌不忙地说:

天上下雨、地上滑、前无一村、后无一店、左无邻、右无舍,你们三人在此住了五天,走时分文不给,连句客气话也没有。

说着伸手将胸口一拍,“唉”的一声叹口气说:

你们良心何在?

李时珍开药方

相传,明代有个县令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县令奢想延年益寿,特叫李时珍为他开药补养。李时珍想捉弄这个狗官一番,便挥笔写道:

柏子仁三钱,木瓜二钱,官桂三钱,柴胡三钱,益智二钱,附子三钱,八角二钱,人参一钱,台乌三钱,上党三钱,山药二钱。

写罢药方,李时珍拂袖离去。

县令欣喜异常,忙派人去按方抓药。药房先生颇通文墨,把药秤完,方琢磨出来这药方里有文章,便把药方的奥秘告诉县令,说:“这药方是咒你快死……”

原来这副药方用的是谐音双关法,读来便是:“薄木棺材一副,八人抬上山。”那贪官一听,气得七窍生烟,连呼上当。

过日子的诀窍

古时,有兄弟二人成家后分开过日子,哥哥为人勤劳、踏实,而且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日子越过越好。弟弟由于大吃大喝,有钱就花,到青黄不接时竟无米下锅,日子越过越差。

有一天,弟弟登门向哥哥求教过日子的诀窍,哥哥听后笑了笑,出了个字谜让弟弟猜:

一人站立一人卧,床底两人并排坐。

中间还有人两口,这个日子怎么过?

弟弟一听,便知道了谜底。他说:“哥哥说的是,往后我一定按照你说的办。”

不久,弟弟改正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原来,这个字谜的谜底是“儉”(俭)。“儉”是“俭”的繁体字。

唐伯虎扇面隐语

明朝时,唐伯虎到宁王府去救南昌才女崔素玉。宁王手下一帮人倚仗宁王的权势,成天无恶不作,鱼肉百姓,唐伯虎对此十分痛恨。

一天,一个名叫李自然的人,带着他的兄弟李日芳来到阳春书院找唐伯虎。这两个家伙闲扯了半天,才从袖筒里摸出一把白面扇说:“久仰大名,今日有劳大笔,画张扇面画吧。”

唐伯虎很不喜欢这两个人,可想到自己身在宁王府,不好得罪他们,只得强忍着和他们敷衍一番。

只见唐伯虎调好丹青,落笔画了家中的一枝丹桂。这时,李自然冒充斯文赶紧奉承:“唐先生真神笔也,吾辈好像闻到了扇面上的桂花香。”

一旁李日芳也说:“好香啊!”

唐伯虎看着两人的丑态,灵机一动,心想,待我借画来骂骂这两个无耻之徒。于是,提笔在桂花旁又画上了两只张牙舞爪的青壳蟹。画毕,拂袖而去。

原来,唐伯虎在这幅扇面画上隐藏了一句话:横行乡(香)里。

妙评戏吴栋

古时有个名叫吴栋的人,很喜欢文学,稍懂文墨,却总是自以为了不起。一次,他将一篇作品寄给一个著名诗人评点,并附言道:“如果这篇佳作万一有点不当之处,请您改正。”

诗人看完他的作品和附言,提笔批道:“无一非议,如何改正?”吴栋见此批语,以为是赞扬自己的文章,心里扬扬得意。

又一日,一位书法家正好路过此地。吴栋想趁机炫耀一下自己的作品。书法家看完他的作品后,感慨地说:“为了表示我对你作品的评价,我还是送你两个字吧!”

说完,书法家挥毫写就“长城”二字,便急忙上路了。望着书法家远去的背影,吴栋如坠云里雾里,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作家和书法家的评语都是谜语,谜底才是对作品真正的评价。作家的评价是:一无可取。“无一非议”系成语“无可非议”之误,“如何改正”过来呢?“一”字无,“可”字取也;书法家的评价是:离题万里。离题,在这里别解作“离别时题写”之意。

高天三尺

清朝时,江西南昌有一知县,巧取豪夺,搜刮民财,喜欢受人奉承巴结。

有一年,贪官过五十大寿,传出话来要开宴庆贺,摆酒款待乡绅名流。百姓闻后,着急万分。

一位私塾老先生对乡民们说:“父老乡亲们,不要焦急犯愁,你们只要各凑十几枚铜钱买一块横匾,待老朽在上面题上四个大字,管叫那假装清廉的狗官眉开眼笑,手舞足蹈!”

这天,乡民们敲锣打鼓,扛着写有“高天三尺”的大匾送到县衙门时,那贪官果然拍手叫好,连连捋须谦称:“过奖了!过奖了!”

老学究和乡亲们见其丑态,无不相视而笑,高高兴兴地吃了一桌酒。

在回村的路上,乡民们一个个跷起大拇指夸赞老学究:“先生学问高深,骂了贪官,他还感谢我们呢!”

原来,老学究在大横匾上所题的“高天三尺”四个大字,暗里是骂那贪婪县令“挖地三尺”。

懒汉寻找摇钱树

古时有个懒汉,身强体壮,整天无所事事。有一天,他听人家说,世上有一种树,一摇就有钱,只要找到它,就不用愁吃愁穿了。

懒汉听后十分高兴,到处去找摇钱树,每看到一个人就问摇钱树。他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但他仍不死心。

最后,他问一个农夫:“摇钱树到底在什么地方?”

农夫沉思了一会儿,对他说:

摇钱树,两枝杈,

两枝杈上十个芽,

摇一摇,开金花,

创造幸福全靠它。

懒汉听后,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于是高兴地跑回家干活去了。

原来,农夫说的摇钱树就是人的“双手”。

施耐庵茶馆相面

晚年的施耐庵常出门会友,吟诗作赋,谈古论今。

一日,他受几个友人的邀请,在茶馆讲述他潜心编著《水浒》的经历和书中有关故事。这时,一个赴京赶考的举子走了进来,见到此情此景,就认定施耐庵是个占卜先生,心想图个吉兆,便高声唤道:“诸位且退,让我先相能否金榜题名。说得好,本公子重重有赏。”

施耐庵见此举子这般高傲,便想奚落他一下。他问道:“请问这位公子,是文举还是武举?”

举子问:“文举怎样,武举又如何?”

施耐庵答道:“观你气色人品,这次赴考,我看会是:文如智多星下凡,武似玉麒麟降生。”

举子闻之大喜。谁知众人哄堂大笑起来,举子一愣,细细琢磨了半天,顿时垂头丧气,悻悻而去。

原来,施耐庵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落地(第)。

金圣叹大义骂亲

清代文人金圣叹有个舅父名叫钱谦益,为人奸诈狡猾,老百姓都不喜欢他。

一年,金圣叹来到常德,当时正逢钱谦益寿诞,舅父多次打发人去请他,金圣叹听说老母也在舅舅家中,为了不担不孝之名,还是到钱府走了一遭。

只见钱府上下一片忙碌,大堂之内挤满了阿谀奉承之徒。人们见金圣叹到,急忙请他入席,并请他为今日寿宴赋诗助兴。

金圣叹见以舅舅为首的贪官污吏如此卑微,不禁随口题诗四句:

大将军披头散发,二将军黄袍花甲,

三将军肥头胖脑,四将军瘦瘦刮刮。

说完就扬长而去,到后堂拜见老母去了。

原来,这是一首骂人的诗谜,其谜底分别是:狮、虎、熊、狼。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从前,有一位后生写了一篇文章,前去向纪晓岚请教,纪晓岚读后,在文末批曰: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后生满以为纪老先生借用杜甫的诗句夸其文章写得好,甚是得意。有人却笑他受了嘲讽,后生不解,便前去向纪晓岚请教。

纪晓岚说:“‘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你的文章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你的文章不知所往。”

后生听完,顿觉无地自容。

薛综智斗张奉

三国时,蜀国派张奉出使吴国。在招待宴会上,张奉拿吴国尚书阚泽的姓名开玩笑,以羞辱吴国。

吴国大臣薛综为人机敏,善于言辞,任五官郎中。在宴会上他当场气愤地还击,拿起酒壶到张奉面前劝酒说:“蜀者何也?有犬为獨(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

实际上,这是一则“蜀”字谜。薛综从字形上离合了“蜀”字,即“横目苟身,虫入其腹”,而且还把“蜀”字同狗联系在一起,“有犬为獨,无犬为蜀”,以嘲讽蜀国使臣。

张奉听后,知道这是在奚落蜀国,生气地问道:“那吴国的‘吴’又该怎么解释呢?”

薛综应声答道:“无口为天,天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他通过增损“吴”字的笔画,将“吴”字解释得完美而堂皇。

吴国的大臣们听后,不禁拍手叫好,张奉无言以对,悄悄地回国了。

一伙滑吏

明朝时的翰林丰坊,号南禺外史,口才很好。有一次,宁波县令派遣小吏向丰坊讨取药方,丰坊随手写药方云:

大枫子去了仁(人),地花果多半边,地骨皮用三粒,使(史)君子加一颗。

小吏带回去交给了县令,县令笑道:“丰公在讥讽你呢。”小吏不知道其意,县令打开“药方”给小吏看,说:“以上四句,是说‘一伙滑吏’啊。”

此药方用的是拆字法。“大”去了“人”是“一”,“果”加上“多”是“伙”(“伙”的繁写为“夥”),“骨”加三粒(三点水)是“滑”,“史”加上“一”是“吏”,合为“一伙滑吏”。

秀才拆字戏财主

有个穷秀才以摆拆字摊为生,有一次,他在所有的纸卷上都写了个“林”字,为人拆字算命。

第一个来的是个农夫,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秀才知道他定是为生活而来的,于是说:“这‘林’字拆开成两个‘木’字,东边木长柴,西边木长米。”

说着,他在一个“木”字上加了一个“此”字,在另一个“木”字上加了两点,便成了“柴”字和“米”字。那农夫看后,笑嘻嘻地走了。

第二个来的是个商人,满脸不悦。秀才知道他一定是遇到不开心的事。于是便说:“这‘林’字拆开是两个‘木’,东边木转平,西边木变和。”

说着,他将一个“木”字倒过来,在上面加了一横,在另一个“木”字上加了一撇,又在右边加了个“口”字,便成了“平”“和”二字。那商人看后,怒气顿消,也乐呵呵地走了。

第三个来的是个财主,这家伙作恶多端,人人痛恨。秀才知道这人来一定希望做官,希望有才气。于是便说:“这‘林’字拆开是两个‘木’,东边木升官,西边木出才。”

说完,他看也不看一眼,就在一个“木”字旁加了个“官”字,在另一个“木”字旁加了个“才”字。财主看到后,气得当场昏死过去了。

戒赌诗

从前,曾有一位教师嗜赌成性,亲友屡劝不戒。妻子无奈,便做一首《戒赌诗》相劝。诗曰:

贝者是鬼不是人,只因今贝起祸根。

有朝一日分贝了,到头成为贝戎人。

在这首诗中,“贝”加“者”是“赌”,“今”加“贝”乃“贪”,“分”加“贝”为“贫”,“贝”加“戎”成“贼”。由“赌”到“贪”到“贫”到“贼”,是赌鬼生活的共同写照。

索画讨骂

苏州城有个叫李汉周的人,倚仗舅舅在朝中的势力,鱼肉乡里,无恶不作。虽然胸无点墨,却总爱附庸风雅。

一天,李汉周听说唐伯虎的画举世无双,不可不存,但又怕唐伯虎不肯相让。于是,李汉周想了一个好办法——美人计。他从府中选了一个名叫秋菊的丫鬟,让她穿上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粉黛来化妆,坐最好的花轿,并且亲自押送到唐府。

唐伯虎并没有拒绝,而是很谦虚地说:“相公大名,久仰久仰。不才当场作画,以免相公日后劳神。”

唐伯虎下笔如神,不一会儿工夫就在纸上画了日、月、牛、桥四物,并题了12个字:

日头下,月亮旁;

有头牛,站桥上。

李汉周连忙恭敬地用双手接过来,并连声道谢,要走的时候,扔下丫鬟秋菊,送给唐伯虎做酬金。

唐伯虎愉快地接纳了。待李汉周走后,唐伯虎问明秋菊身世,然后给了她一些钱让她回乡孝敬父母去了。

李汉周回到家中,高兴地将唐伯虎的书画裱于中堂上。大凡读书人见到唐伯虎所题四句,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只是不告诉李汉周。

原来,唐伯虎说的是一个“腥”字,表达了对李汉周的厌恶之情。

正月无初一

古时,有一位秀才屡次应试均未上榜,生活十分拮据。一日,一位少时同窗完婚,托人捎来四句诗:

自西走到东连停,娥眉月上挂三星;

三从同骑无角牛,口上三划一点青。

穷秀才见是“一心奉请”四字,忙说:“盛情难却,非去不可。”于是到邻居钱子敬家去借驴。

钱子敬见秀才来借驴,就拿来笔墨,在纸上写道:“正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三十。”写毕搁笔,给了秀才。

秀才接过纸条一看,拱手称谢,说:“多蒙相助,明早我就来。”说罢高高兴兴地出了钱家大门。

原来,钱子敬想试一试秀才的学问和才智,所以只是以笔代言。那段文字的意思是“正月无初一”,即为“肯”字。

刘伯温画谏朱元璋

朱元璋登基不久,首先要解决的是封官行赏的问题。对于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封赏比较容易,可对自己的亲戚朋友,朱元璋却犯愁了,因为沾亲带故的人数众多,如果都封个一官半职,岂不成了见者有份,无功受禄?如果不封,势必落个六亲不认的骂名。为此,朱元璋进退两难,不知所措。

军师刘伯温观察到了他的矛盾心理,想直言进谏,但又怕惹怒了朱元璋。想来想去,就画了一幅画进献给朱元璋。朱元璋仔细观赏着这幅画:一个男子头发蓬乱如麻,一束束的头发上戴着一顶顶小帽子,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朱元璋想来想去,也不懂刘伯温送画的意图。很晚了,朱元璋仍在灯下仔细琢磨着,最后终于猜出来了。

朱元璋当机立断,只封有功之臣,不封亲戚朋友为官。

原来,刘伯温送此画的意思是:冠(官)多发(法)乱。

为袁世凯画像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为了实现称帝的野心,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竟然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臣服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脚下。

袁世凯的无耻行径,使全国人民非常愤怒。于是,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作为袁世凯的肖像画: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人们看后,起初感到大惑不解,等到猜出了含义后,纷纷大笑,都说画得好、画得妙。

原来,这副对联有着言外之意,它如同一句歇后语,讥讽袁世凯是“王(忘)八”和“无耻”之徒,非常传神。

徐夫人的“贺寿诗”

明朝时期,绍兴府有一寺院的住持和尚跟徐文长很要好,他们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