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国南部的乌尔慕城,父母是犹太人。1933年移居美国。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的出现,使物理学领域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爱因斯坦小学成绩非常糟糕。他四岁时才咿呀学语,九岁时仍然不能流畅地说话。父母亲一直认为他“智力低下”;上学时,同伴们都轻视他,叫他可爱的“空想家”;老师说他“头脑迟钝,性格内向,一无所长”。爱因斯坦对文学和算术有兴趣,最烦的是古文课和历史课,上这两类课时就硬着头皮撑着,连假装听的样子也做不出来,任课老师很生气,因为他考的成绩“最末等”,老师们都轻蔑地称他是“笨蛋”。甚至告诉他:“你别上学了。”理由是:他在班里,会影响别的同学学习。
发现爱因斯坦的数学天才的是他的叔父。爱因斯坦十四岁就开始跟叔父学习代数和几何。十六岁时就在数学、物理学方面初露锋芒。二十六岁时发表了轰动世界的《光量子假说》、《狭义相对论》、《布朗运动理论》,成了举世瞩目的人物。
爱因斯坦的成功不仅来自他的天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多年专心致志于自己的研究,从不分心。他的许多小故事广为流传。
1903年1月6日,爱因斯坦和他大学同学米列娃结婚了。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筵席结束后,爱因斯坦挽着新娘入洞房。走到门口,他突然发现钥匙丢在实验室里了。他摊开双手一笑,只好留下新娘站在门口,自己回头去取钥匙。等呀等呀,几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爱因斯坦回来,孤零零的新娘再也忍不住了,气冲冲地跑去实验室找爱因斯坦,到了地方,推开门做实验呢!一看,新郎正全神贯注地忙着
1905年的一天,爱因斯坦推着一辆婴儿车上街。他走着走着,忽然在交通要道口停了下来,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和笔,匆匆地做着笔记。他的同学格罗斯曼发现后,连忙上前和他打招呼,示意让他走开,不料爱因斯坦却答非所问地说:“你对以太有什么看法?对迈克尔逊实验有什么看法?”并说:“我这四年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呢!”
一天,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女秘书连忙拿起话筒,听到电话里的声音说:“喂!你能否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里呀?”女秘书回答,她不能奉告,因为要尊重爱因斯坦博士的意愿,他在工作,他不愿自己的住所受到干扰。这时电话里的声音降低到几乎是耳语一般,“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我正要回家,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家了!”原来,爱因斯坦参加科学讨论会回来,走路时一股脑儿思考讨论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就迷了路。
一天,爱因斯坦在纽约的大街上遇见一位朋友。“爱因斯坦先生,”这位朋友说,“你身上的大衣太旧了,你应该添制一件新大衣了!”
“这有什么关系呢?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爱因斯坦回答说。
数年以后,他们又在大街上偶然相遇了,这时,爱因斯坦已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但仍旧穿着那件旧大衣。那位朋友老话重提,又劝他该换新大衣了。
“何必呢?”爱因斯坦说,“这里每一个人都认识我了。”
1952年11月8日,正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的爱因斯坦,收到一封非同寻常的邀请信,邀他担任以色列共和国的总统。
原来,正在筹备建立以色列共和国的犹太人认为,爱因斯坦是犹太人,对世界文明有杰出贡献,国际声望高,是总统的合适人选。
爱因斯坦收到邀请信后,毫不动心地婉言谢绝了。他认为自己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对社会和人了解不多,不适合担任如此的高官重任。
爱因斯坦一如既往地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