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29176800000011

第11章 鉴定的基本方法

1、传统鉴定法:即通过眼、耳、鼻、手等感觉器官在对被鉴定物的外观、重量、声音以及制作工艺等进行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后,结合以往的经验所作出的有关其真假、年代、产地、窑口、价值的判定。它具有简便、快捷、广泛、全面等特点。对俑的鉴定而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看发式、服饰。历史上的舆服制度给历代俑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从了解各朝各代乃至各个时期俑的服饰特点入手,以此为根据,判定被鉴定俑的时代。如穿右衽深衣,披发垂髻的女俑应为汉俑。上穿齐膝大袖衣,下穿肥管裤的裈(kūn)褶(zhě)服的男俑应属南北朝时期。梳螺髻、着短襦、半臂的女俑则为唐俑。

其次,要看工艺,不同时代的俑制作工艺不尽相同,也为断代提供了参考。先秦陶俑在技法上,沿袭史前陶塑捏塑与锥划相结合的工艺手法,模制成型法尚未采用。秦俑、魏晋南北朝俑多采用分铸连接的方法,秦俑头部与身体对接,手插入衣袖中,许多北朝俑的头下部做成楔形插入身体里。汉唐俑多为模制,且多用釉烧,唐代出现了彩绘釉陶俑及三彩俑。元俑直接在陶胎上彩绘,颜色呈乌黑色。在辨真伪时要一看二摸三嗅,真品汉彩绘俑体表施一层白色釉衣,色彩鲜艳,虽有斑驳脱落,但脱落面自然,没有明显的脱落边缘。例如釉陶俑是汉代才出现的新品种,直接在坯上挂釉烧成,釉的呈色剂主要是铜和铁的氧化物,埋在地下易受地下水的腐蚀,产生土化作用,釉面常常出现光滑现象,一些绿釉的表面还有一层银霜,有强烈的银白色光泽,称为银釉,釉面柔和。伪作呈现出耀眼的光亮,有的酸浸去光,则会使釉色苍白;有的用兽皮打摩,在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可见无数平行的细条纹;还有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的,会使釉色不正。真俑由于埋藏时间长,发生土化作用,土锈一般都在釉薄处,并浸入釉里,伪作土锈则附于表面,水洗即去。唐彩绘俑色彩鲜艳,但很沉稳,涂色较薄而不露胎,色层厚薄均匀,作伪者色彩浓艳,涂层厚,不均匀。唐三彩俑为陶胎或瓷胎,质细纯净,手感适中;仿品多为瓷胎或石膏胎,陶胎者颗粒较大,手感轻。唐三彩釉色浓艳,流淌自然,釉面玻璃质感不强,釉面开片细小均匀,仔细观察会发现开片的两头往上翘,给人一种欲剥离的感觉。仿品不具备这些特点,且多采用模型注浆而成,器物胎体上没有捏塑的和轮制的工艺特征,俑在地下经千年埋藏,表面受酸、碱、盐等物质的浸蚀,釉面均留有自然、不太强也不弱的适度的光滑感,上手摸有“涩滞”的感觉,仿品表面无光滑感,经过打磨作旧的仿品有“刺手”的感觉,真俑能闻到老坑的土腥味,仿品无,用石膏做的有石膏味,经过作旧的能闻到刺鼻的化学味或腥臭味。

再次,看雕塑风格,由于社会习俗、雕塑水平及审美思想的影响,历代俑呈现出不同时代的雕塑风格,先秦俑捏塑成形,制作简略形体很小,只初具形象;秦俑体态魁伟,模似真人,开创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写实、活泼的风格;汉俑传神写意,古拙质朴;魏晋南北朝由于战乱及外来民族文化的影响,俑风格多样;隋唐俑风格典雅华贵;宋元以后陶俑则走向衰落,造型雷同,缺乏生动自然之态。

2、现代科学鉴定法:传统鉴定法由于仅凭专家经验,客观标准难以一定,所以局限性很大,所以尽快创造俑的科学鉴定体系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终于找到了两种采用现代波谱法检测手段鉴定俑的新方法,它不仅快捷,简便,高效,且对文物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其一,元素鉴定法,无论陶俑、瓷俑的胎、釉彩都是由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化学元素组合而成,人们根据俑中元素含量的多少,把它们区分成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三大类。含量在千分之一以上者为常量元素;含量在千分之一以下,十万分之一以上者为微量元素;含量在十万分之一以下者为痕量元素。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的陶瓷俑元素组合是有明显差异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原材料因素,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尽管由于仿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当代造假者在常量元素含量的把握上,比起二三十年前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在一些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控制上仍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因此,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陶瓷俑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是鉴定真伪的有效科学方法。

其二,老化鉴定法,此方法鉴定俑有局限性,主要鉴定釉陶俑、三彩俑、瓷俑。这些俑表面有一层光滑、明亮、坚硬的物质称为釉。釉是由石英、长石等多种原料混合、粉碎后,施于器物坯胎的表面,再经高温烧结形成的玻璃态物质。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尽管某种仿制品采用了与古陶瓷完全相同的原料配方和烧成方法,如果不经过作旧处理,其釉子的光亮度与透明度要高于古代真品,鉴定专家称其为“贼光”和“火气”。文物界普通认为,这一差别是由于陶瓷文物长期遭受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作用,使釉面受到腐蚀所致。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造成这种差异还有一个更直接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产生于釉子内部的“脱玻璃”现象,也称作自然老化现象。已有研究证明,经高温熔融形成的釉子,是一种玻璃态均质体。其内部结构是无序的,在自然环境下,呈亚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部结构会不断自动地进行调整,由无序的亚稳定状态逐步向有序化稳定状态转变,形成微细晶体,这就是釉子的“脱玻璃化”现象,简称“老化”。正是由于釉子存在这种自然“老化”现象,致使其内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形式就是其透光性逐渐降低,对光线散射性不断增强。因此古陶瓷的釉面看上去要比新品柔和、温润,时代越久,这种反差就越大。釉子的“老化”现象,是陶瓷俑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不断发生的一种特有的变化。就象树木的年轮一样,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因此我们也把它形象地称作陶瓷俑的“年轮”特征。陶瓷俑的“老化”与当前人们所说的“自然旧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发生在釉内部,是物质自身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较少受外部物质对釉面侵蚀的结果。受客观条件制约,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这就是古釉陶俑、瓷俑“老化”鉴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