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是青少年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源泉。特别是社会关爱,较之家庭关爱对青少年成长来说更具丰富的营养。我们的社会给青少年,特别是问题青少年的关爱,显然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候,被某些人放到了“被遗忘的角落”。在人们置身事外地只顾历数问题青少年“性格孤僻”、“心理障碍”等主观因素时,殊不知就已经把自己一颗善待生灵的心丢到了九霄云外。可以说,缺乏社会关爱,是问题青少年出问题的主要病因。
我国的教育过去是德、智、体“三轮车”,现在是德、智、体、美“四轮车”,不管是三轮还是四轮,教育之车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完善的动力系统。在这个动力系统中,爱心应是诸多动力的源泉。
我们的教育,德育和美育两个轮子气压不足,导致教育有些失衡,迷失了教书育人的方向。我们固然不能因为出了一些问题就全盘否定教育,但更不能出了问题还不知道从中汲取教训。学校里的全程教育中,德育、美育方面的教育缺乏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入人心的措施、答疑解惑的方法,特别是面对青少年的诸多青春心理困惑,总显得漫不经心或者束手无策。这方面的缺失使学校这个社会见习园崇尚美德的氛围不尽如人意。学生之间的关系难见坦诚纯真,过早出现成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局面,隔阂冷漠多于互助互爱。许多家长、学生,为取得老师或者同学的关照帮助,习惯运用“交际手段”,并且逐渐成俗。
听任学生被动适应“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很容易导致“差生”自暴自弃。一些老师对差生,以及那些胆小、内向、刁顽学生,因“恨其不肖,怒其不争”而疏于细微的管理、辅导、帮教和应有的尊重,放任自流,最后落得“哀其不幸”。如何给差生、胆小生以温暖、以自信,给内向、刁顽学生以妥善的心理辅导,给他人的孩子以自己儿女一样的期许和温情,是学校、老师履行社会责任、育人使命、儒教风范的最不容易做到的命题。
三、让天才成为天才的土壤
1.天才的根
近年来,“天才”这两个字提到的越来越多,什么事一多起来,就有许多地方不大可信。例如神童之说、特异功能之说等,有的是把科学赶到迷信的领地里去,有的却是把迷信硬拉进科学的家里来。
天才是一朵花,是一种果实,一旦成熟,是很吸引人的注意的。其实,无论是花朵还是果实,它总是要有根的,根下总是要有土壤的,没有根和土壤的花和果,是无法生长的。因此,我们在看名人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留心他们还没有成为天才之前的那一个阶段,就是他们奋发用功的阶段,追求探索、四顾茫然的阶段;然后才是他们坦途行进,收获日丰的所谓天才阶段。
现在没有人再去空谈曹雪芹的天才了,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曹除去经历了一劫人生,还在黄叶山村把文稿披阅了十载,删改了五次。也没有人再去空谈《水浒传》作者的天才了,因为历史告诉人们,这一作者除去其他方面的修养准备,还曾经把一百零八名人物绘成图样,张之四壁,终日观察思考,才写出了不同性格的英雄。也没有人再去空谈王国维的天才了,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海明威负过那么多次致命的伤,中了那么多的弹片,才写出他那种有关生死的小说。
天才主要是有根,而根必植在土壤之中。从这里生长起来,可能成为天才,也可能成不了天才,但终会成为有用之材。
鲁迅说天才需要培育天才的土壤。这就说明,我们不缺少天才,缺少的是让天才立足的根基。
2.天才成长的土壤
天才需要的土壤是健康的土壤,是有社会感的土壤。像丁俊晖和郎朗的成功其实是家长们觉醒的过程,是他们自己的凤凰涅盘,正像丁俊晖父亲说的,首先他们自己也是天才,是产生天才的肥沃土壤。好的家庭环境、正确的教育方式、优秀的传统美德都是天才成长的土壤,它提供了天才需要的各种养分。
天才成长必须要有天才的土壤。天才的土壤需要宽容、需要容纳,需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而不能动辄声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天才就是在这样的萌芽阶段被扼杀了的。只有在宽松、民主、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天才的产生、发展才能获得其必备的土壤、空气、水分和阳光。
天才的头脑必须要有思想的梯度才能烘托出来。牛顿一语道出了天才的全部真相: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仅仅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的肩膀就是天才的土壤。
四、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了天才的智商与情商
家庭不良环境因素对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是家族文化素质的问题,一个低文化家族,特别是母亲无文化,对孩子影响非常重大。据统计证实:低于小学文化的母亲组所生子女的智商发展水平低于高文化母亲组。
其次是父母离异或突然失去父(母)亲的儿童,他们会发生强烈的心理刺激,而出现失语等心理障碍,失去学习兴趣或失掉学习机会而成为一个智力落后儿童或精神失常儿童。特别在认知和推理方面,离异家庭的儿童普遍不如完整家庭的儿童。
再者,父亲职业与孩子的智力水平也有很大相关性,即高级专业与非技术劳动的父亲的孩子显示出较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不随孩子年龄增加而加大。
五、是好父母不一定是好家长
现在的孩子,只晓得索取,不懂得付出;只晓得享受,不懂得感恩;只晓得让别人为他着想,不懂得该为他人着想;只晓得爱他是天经地义的,不懂得爱父母也是应该的。
有人觉得今天的有些孩子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甚至是不可救药了。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父母和老师们的眼里就是一群危险分子,急需我们这些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的成年人去拯救。于是家长们困惑:“这些孩子都怎么了?”老师们皱眉:“孩子越来越难管,老师越来越难当了!”教育专家们呼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这不都是孩子的错!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今天的社会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大人们所能想象的范围,而作为社会大环境的细胞——家庭,更直接一点说——父母,对孩子们成长中的缺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是好父母,不一定是好家长
父母和家长是有区别的。有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在国外,父母对孩子只在经济上保障供给,其他一切都由孩子的姨妈和姨夫负责,显然承担家长责任的是他的姨妈,而不是他的父母。另一个孩子,父母离异,母亲在监狱服刑,他的一切由姥爷照顾。显然,姥爷是他的家长。从北京火烧蓝极速网吧造成24人死亡的少年犯罪一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犯罪常常与其父亲离异,孩子无人管教而被弃于社会有极大关联。很显然,这些孩子虽有父母,却没有家长的管教。
从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当中可以看出:父母只是生育了子女的人,只体现了与子女的血缘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动物也是有父母的。而家长则要担负起养育、监护、教育的责任。做父母易,做家长难,做个好家长更难,能够在孩子青春期时做个合格的家长那可就是孩子的福气了。
孩子有一个理智的、善解人意的、多少懂点儿教育的家长是幸运的。中国一直流传着一个“爱子杀子”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百般疼爱,娇生惯养,在这位母亲的庇护下,孩子早期的不良习惯发展为不良习气,再从恶习发展到恶行甚至犯罪。
在临刑之时,即将失去生命的儿子对母亲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
“再吃妈妈一口奶。”就在母亲再一次献出“爱心”之际,儿子却残忍地咬掉了母亲的乳头,表达了对母亲“养不教”的愤恨。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代替不了正确的教育,而正确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如果说做父母是一种幸福,那么做家长就是一种责任。每一个孩子都会走进青春期,做青春期孩子的合格家长是一门很精深的学问。
2.孩子犯了错,其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专家指出:管坏了的孩子比惯坏了的孩子好管,师生间的理解需要一个“时间差”,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似乎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观点。孩子从出生到走进中学,进入青春期前的这漫长的大约12年时间里,父母影响和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长教育的失败往往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完成“第一任老师”的角色,能做的做了,该做的却没做到或者做得不好。
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这里面包括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这样一种生理现象:孩子在遗传父母的一些特点(尤其是缺陷)时,往往会更加明显。妈妈大眼睛,女儿的眼睛更大,更漂亮;父亲的脸偏长,儿子的脸更长;父母有一人嘴有点儿前凸,孩子凸得更厉害……这些或许没有科学依据,但是父母在性格、品质乃至行为习惯上对孩子的遗传或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