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编智慧谋略大全
29228200000030

第30章 古代智谋(下)(12)

后汉灵帝时,杨璇为零陵太守,当时苍梧、桂阳一带的盗贼纠集在一起,攻打附近的郡县。贼兵众多而杨璇的兵力薄弱,官吏们都很惊恐。杨璇就专门制造了马车数十辆,用皮革制的大口袋盛满石灰装在车上,在拉车的马尾巴上,都系上棉布绳子,又为兵车专门配备了弓弩。在限定的日期与贼兵会战时,杨璇命令马车在前面占据顺风地位,并用鼓风机吹起石灰,使贼兵看不见目标。与此同时,点火烧马尾上的布绳,马被烧惊了就向贼兵阵地奔去。这时,马后面拉的兵车上,弓弩乱发,锣鼓齐鸣,杀声震天。群贼惊吓四散,杨璇率兵趁机追逐,杀伤贼兵无数,并杀死了贼寇的魁首。从此,零陵境内清除了贼寇的祸患。

晁错纵论治边之策

汉景帝年间,北方匈奴屡次扰乱边境。御史大夫晁错上书皇帝,谈论对匈奴的战争问题。他说:“我所说用兵之法,临阵交兵的急需条件有三:一是占据有利地形;二是士卒训练有素;三是武器精良。所以,兵法说,武器不精良,就等于把将领送给敌人;士卒如果不能战斗,那就是把将领送给了敌人;将帅如果不懂兵法,就等于把君主出卖给了敌人;君主要是不能选择优秀的将帅,那无异于把国家拱手送给了敌人。在这四者之中,用兵是最重要的。我还听说以夷制夷,是中国重要的治理方法。现今匈奴的地理形势和作战技术与中国大不相同,上山下坡,出溪入涧,中国的马匹不能与匈奴的马相比。羊肠险道,一边奔跑一边射箭,中国的骑兵也不如匈奴的骑兵。风天雨地不辞劳苦,忍饥耐渴不怕困难,中国的士兵也不如他们。这些都是匈奴的长处。如果在平原地区,轻车快马,突然袭击,则匈奴的兵士容易被我们打乱。而强弩长戟,远射近刺,长攻短突,游动的弓弩手往来射击,什伍之军一齐向前,那么匈奴的兵就无法抵挡。勇武的士兵突然向着同一个目标一齐射箭,即使匈奴士兵身披皮革的甲胄,手持木制的盾牌,也支撑不住。跨下马来在地上战斗,刀枪剑戟相接,近身相搏,则匈奴就很难有立足之地。这些都是中国的长处。由此看来,匈奴的长处有三,而中国的长处有五。帝王之道,在于各方面考虑周全。而今边疆各少数民族投降归顺的人有数千之众,他们作战的技术,其长处与匈奴相同,可以赐给他们坚固的甲胄和锐利的武器,再给他们配备边疆的好马,如果在平坦地区战斗,就用汉军的轻车勇士来打击敌人,两军互相配合,互相策应,这才是万全之策啊!”

晁错又奏明皇上说:“北方的匈奴人,生性耐寒冷;南方人,则生性耐暑热。在秦地守边的兵士,不服水土,让他们长途行军,就好像逼他们赴刑场一样。陈胜率先揭竿起义,天下人都投奔他的旗下,是因为秦王威胁他们、强迫他们戍边而造成的。不如选择那些居住在当地的人们,给他们盖好房屋,配置好耕种的器具,让他们一边种田,一边修筑城堡壕沟,建立村邑,保卫边疆。招募有罪的人,免去罪罚,封给官位,帮助他们建设家园,给予衣食。如果胡人来侵犯,能赶走胡人者,所获战利品的一半奖给个人。这样一来,村与村、户与户之间互相援助,和胡人作战就不怕死亡。这不是因为他们感激皇上的恩德,而是为了他们亲戚朋友的生存,同时还可以得到财富。这与东方来的戍边兵士不习惯西北地区的地理气候,而害怕胡人是一个道理。”

皇上听从了晁错的意见,而招募百姓迁居边塞。

以后世世代代遏制外族的政策,都没有超出晁错所论述的范围。

习马练刀法

北方的马生了马驹数日,人们就把母马拴在半山腰上,让马驹在山下盘旋,母子互相嘶鸣,小马驹奋力挣扎上山,才能吃到母马的乳汁。然后,再逐渐把母马拴在山的高处,马驹也就逐渐登高。所以,北方的马跋涉高山峻岭如走平地一样。

现今养马,也应该像北方那样,到有高山的地方,并仿效其方法。这样放牧出来的马,自然就很好使用。

还听说,日本人每当生了儿子的时候,亲戚朋友们都送一些铁来表示祝贺。把这些铁投放在一个井里,以后每年都把这些铁取出来锻炼一次。等孩子长成大人了,这铁也锻炼成为一把钢刀,锋利无比。

而今功臣显贵之家,世代以习武卫国为取业,如果家里没有锐利的刀剑的话,我认为,也应该效仿日本的做法。为继承父业而冶金造良弓,这不应该只成为笑谈。

曹操凿地设奇兵

公元197年正月,曹操率军抵达宛城,张绣举众而降,不久反悔,与曹军战于舞阴。失败后逃奔镇城,与荆州刘表结成犄角之势。公元198年3月,曹操兵围攘城,张绣求救于刘表。5月,刘表发兵,出现于曹军阵后,欲断其归路。曹操只好回师许都。然而,前有拦截,后有追兵,形势对曹军极为不利。但是,曹操在给许都的谋士苟攸的信中却预言说:“敌人追堵我军,但到了安众一带,我必大破之。”到了安众,张绣与刘表的两支兵马已经汇合,共同扼守住险要地形。曹军则处在包围之中,呈瓮中之势。这时,曹操命令将士趁夜凿通险地以为暗道,安然引兵穿出,并于两侧埋伏奇兵,待敌来追。比及天明,敌人不见曹军踪影,以为曹操逃跑了,果然全力而追,结果在两侧奇兵夹击下大败。曹操回到许都后,苟攸问:“你曾预测敌军必败,根据何在呢?”曹操回答说:“敌人拦阻我军回师,实际上是把我军置于死战的位置。是以我预知我军必胜。”曹操既能预见形势,又能佐之以奇谋,可谓未战就已取得了胜利。

刘备一言斩吕布

吕布被曹操生擒之后,想要投降,说:“明公您所担忧的人没有比我吕布更强的。现在我已投降了您,则天下就用不着您再担忧了。如果由明公您带领步兵,由我来带领骑兵,则平定天下,不过易如吹灰而已。”曹操被吕布说动了心,面有迟疑之色。这时,旁边的刘备说了一句话,他说:“曹公啊,您难道没看到过丁建阳疏忽和董太师的下场吗?”曹操于是便下令吊死了吕布。

丁建阳即丁原,吕布最初是他的部下。后来在董卓的利诱下,吕布杀死丁原,跟随了董卓。董卓入京之后,扶持天子,自称太师,因而也被称作董太师,后因王允多次巧使连环计,也死在吕布手中。所以,刘备的一句话就促使曹操杀了吕布。

那么,刘备为何要置吕布于死地呢?原来刘备虽然暂时依从曹操,却怀有长久之计,吕布之所言,正是刘备所担忧的。曹、吕联合,必然给刘备未来的事业带来重重阻力。试想,当年在虎牢关,吕布一人在天下诸侯面前独战刘备、关羽、张飞尚且进退自如,那么他如降与曹操,又有谁能是其敌手呢?这才是刘备杀吕布的真正原因。然而,能够以一言使曹操杀死吕布,刘备的机智可见一斑。

苟攸欲施离间计

公元198年,曹操兵伐张绣,谋士苟攸相随。苟攸对曹操说:“张绣与刘表互相依持,其势很强。然而,张绣兵无定所,粮草供应皆仰仗于刘表,刘表却不愿提供,这种情况下二人必会分手。所以不如缓手进攻,设计诱使他们分离。如果急于进攻,刘表必然前来相救。”

曹操不听,遂进军至镇城,围攻张绣。刘表果然来救;曹军失利,曹操于是对苟攸说;“不听你的话,果然失败若此。”后来,曹操埋伏奇兵,才把刘表和张绣打败了。

奇计迭出的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2月,袁绍遣部将郭图、淳于琼、颜良围攻白马,自引大军至黎阳,将渡黄河南下,进攻曹操,官渡之战拉开序幕。4月,曹操北上,欲先解白马之围。但兵围白马本为袁绍布军的一着妙棋,欲以吸引曹兵主力,然后以黎阳大军发起进攻,毕其功于一役。当时,曹操兵少粮细,自知不足以分兵迎战,一时难作决策。这时,谋士苟攸献计说:“我军兵少,不可力战,只能设法分开袁军的兵势。您可以引兵到延津,作出要渡河袭击敌军背后的样子,袁绍必引兵去对付。这时您却以轻兵袭白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获胜。”曹操采用苟攸之计,果然调动了袁绍大军,白马的袁军顿呈孤势。曹操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挥师白马,颜良大惊,仓促应战,被曹军所杀。

白马之围虽解,然而,形势依然敌强我弱,死守白马无异于坐以待毙。曹操审时度势,乃放弃白马,转移军民沿黄河西上,袁绍于是渡河追去。到了延津南面,曹操却出人意料地驻扎下来。不久,袁绍的追兵出现了,先是五六百名骑兵,后来袁军越来越多,不可胜数。诸将看到敌人太多,劝曹操退营死守。曹操却令骑兵下马,就地休息。原来,曹操早已设下了破敌妙计,他知道袁军贪财好利,便把辎重物资置于大道中间,以使之争抢自乱。果然,袁军到后,都忙于争抢财物,不战自乱。曹操遂命600名骑兵上马出击,大破袁军,斩袁绍大将文丑。

两战胜利后,曹操进军官渡,袁绍进军阳武,在东西数十里的战场上连营相抗。几次交战下来,曹操以兵力太少处于劣势。袁绍势盛,进临官渡,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双方各开地道,堆置上山。袁绍又令军兵登高箭射曹操大营,矢如雨下,往来兵将皆需盾牌掩护,曹兵大惧,曹操亦有还师许都之意,乃致书苟攸问以对策。苟攸回书说:“袁绍兵力全部汇集官渡,要与你一决雌雄,这是事关天下安危的紧急关头,如果你不战胜袁绍而自动撤军,袁绍的大军必然乘机追袭。以袁绍兵力之众,到那时恐怕无人能拦住袁绍南下了。”曹操认为他的看法正确,遂下决心死战。双方在官渡对抗持续了几个月,曹操兵力益见稀少,粮食殆尽,士卒疲惫不堪。这时,曹操的运气来了。原来,袁绍的谋臣许攸贪婪财物,不能为袁绍所满足,遂投降曹操。他劝曹操兵袭袁绍的护粮将官淳于琼等人,以动袁军之根本。但许攸本为袁绍谋臣,他的计策是否可信呢?会不会是诈降的骗局呢?曹操的左右臂有怀疑,只有苟攸、贾诩劝曹操听取许攸之计,发兵速往。曹操遂集5000精兵连夜出发,天明而至,急攻淳于琼的大营。袁绍得到消息,派长子袁谭发兵前救,另一方面又设奇计,派张部、高览袭击曹操大营,以使之无家可归。袁谭的救兵就要到了,可曹操尚未攻下淳于琼的大营,已有将受前后夹击的危险。左右臂对曹操说:“敌人的骑兵已距我不远了,是否分兵相拒呢?”曹操急了,愤怒地说:“等敌人到了背后再说。”危机关头,曹军个个殊死奋战,终于在袁谭救兵赶到之前打破了淳于琼的大营。张邻、高览得知大营已破,也领众来降。袁绍大军于是崩溃,多为曹军所俘。袁绍、袁谭弃军而走,渡河而去,官渡之战以曹军的彻底胜利而告终。自此之后,曹操与袁绍的对抗强弱易势,曹军终于成了中原一带势力最大的队伍。

曹操妙计破马超

公元211年,马超、韩遂等人举兵反叛曹操,率领众兵杀奔关中重镇造关。7月,曹操领兵西征,与马超、韩遂之兵对垒于控关左右。然而,马、韩所率关西之兵精壮强悍,且数目众多,如何取胜呢?曹操想出一个妙计。他开始时督率众兵囤积适关,做出一副强攻的架势,暗地里却派遣大将徐晃、朱英等人趁夜偷渡蒲项津,在西河西侧扎稳了营寨。然后,曹操自引兵渡河北上,占据了渭口,并多设疑兵,偷偷地把兵力运过河去,集结于清地,准备进行一场大的厮杀。而在表面上,曹操却分兵将挖掘角道,多设鹿寨,做出防守的样子。又严令士兵坚守不出,不与马、韩之兵交战。马超多次挑战未能成功,便请求割地讲和。曹操听取贾诩之计,假意同意了马超的求和条件。时值韩遂求请与曹操相见,正好似天赐良机。韩遂与曹操为同一年的孝廉,又曾于京中一起共事,他求见曹操本意是要游说曹操退兵,却不想阵前相见,曹操并不言及军事,只是畅谈京都旧故,抚手欢笑。相见即罢,马超问起他们所谈何事,韩遂据实而答,于是引起了马超的疑心。几天以后,曹操又付书于韩遂,却在书倍上多做涂改,就像是韩遂涂改的一样。马超知道之后,疑心更大。这时,曹操采取行动了,开始与马超展开大规模会战。开始时,他以轻兵挑战,然后纵以重兵前后夹击,终于大败马超之兵。

战斗获胜之后,有人问曹操:“开始时,敌人把守握关,渭北之道无法通过,那时你不从河东出击马韩,反而出兵渲关,几天之后才渡河北上,这是为什么呢?”曹操回答说:“敌人把守渲关,我如果进入河东之地,敌人必然引军把守各个渡口,那样我们就无法渡过西河。因此,我以盛兵汇集镇关,吸引敌人全部来守,结果,敌人在西河的守备就很虚,徐晃、朱灵才能够轻易渡河,扎下营寨。此后我再率兵北渡,由于有徐朱二军在,敌人就不敢与我死争西河了,我军才能顺利渡河。过河之后挖掘角道,设置鹿寨,坚守不出,不过是假装示弱,以骄敌人之兵。待敌人求诸割地求和时,我假意许之,使敌人不做防备。而我军却以通待劳,一旦展开攻击,便如迅雷不及掩耳。用兵要讲求变化,不能死守一道。”

在与马超、韩遂对阵的过程中,曹操每次听到敌人有援兵到来,不但不忧,反而面带喜色。战事胜利之后,诸将问以缘故,曹操回答说:“关中地域长远,敌人如果各据险阻,一两年内无法平定。而敌人悉数来集,虽然众多,却互不统属。军队若无主将,可一击而灭。同样是一场战争,结果却如此不同。因此,每听到敌人增兵,我便高兴异常。”

在这场战争中,曹操确实表现得足智多谋。他先以稳兵之计,把敌人重兵吸引在握关,然后乘虚渡河而进。继而施以骄兵之计,坚守不出,并等待敌人全部到齐,进入口袋。后又以离间之计,挑起马超对韩遂的疑心,削弱敌人力量。最后以轻兵挑战,以重兵夹击,一举击败了马、韩的关西之兵。

刘备妙计夺西蜀

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派钟繇等人领兵进攻汉中张鲁,害怕曹军趁势杀奔西蜀,心中恐惧,思考防御之策。别驾张松对刘璋说:“刘备是您的本家,曹操的仇敌,善于用兵之道。如果让他讨伐张鲁,张鲁必破。张鲁破则西蜀强,即使曹操来了,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了。所以,现在应迎刘备来益州。”愚蠢的刘璋不知道张松是要引狼入室,卖西蜀于刘备,还认为张松之计不错,便派法正领兵4000东迎刘备。谁知法正也早已心属刘备,二人一见面便讨论起杀刘璋、夺西蜀的计策来。

刘备素怀大志,但自汉末天下大乱以来一直没有立身之地,虽刚据荆州,却又是四边环敌的险地,难有作为。他对西蜀心意已久,接到刘璋的邀请后心中暗自得意,便留关羽镇守荆州,自引数万士兵进入益州境界。本来,按照法正的意见,是要刘备在与刘璋刚一会面时便杀掉对方,占据西蜀。但刘备不同意,他怕天下舆论的谴责,怕别人说他不够仁义,而仁义正是他多年来用以讨好百姓的重要工具。为此他要等待更为有利的时机,以便自己既得西蜀,又不落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