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拥有超过6万的人口,位于伦敦北部,剑桥和诺威治之间。周围环境平坦,大多是用于农田耕作。乌兹河流经伊里,给惬意的水上巡游提供了机会。这里也有一个小渔港。该城是伦敦人都向往的目的地。
人们从几里外就能看到大教堂的身影,因为它的西塔高达66米,高耸于城镇的所有屋顶之上。塔身低处的三分之二部分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但直到200年后才完工。其内部设计是英国哥特式建筑完美发展的体现。大教堂当之无愧地得到英国哥特式建筑杰出代表的美名。
伊里大教堂的雏形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然而它的根基比这个更为久远,也就是“征服者威廉”入侵之前的公元七世纪,当时的英格兰东部还在撒克逊的统治之下,国王的女儿埃塞蕾妲在这里建立了女修道院。
事实上,关于埃塞蕾妲的故事,人们永远都不可能将其历史事实与虚构分离开来。她于630年诞生于纽马克附近的艾克思宁,早年就受宗教感召,尽管她曾经有过两次婚姻,每一次都是政治联姻,然而她保留了自己的处女之身。她的第一任丈夫将伊里岛遗留给她,而第二位丈夫又将她从婚约中释放出来。从那刻起,她就一直居住在伊里岛上,并于673年在那里建造了两个相似的宗教区,一个给本笃会僧侣、一个则给修女。
修道院就坐落于今天大教堂的位置。埃塞蕾妲于679年死于喉部肿瘤,长眠于修道院的土地上。六年后,为了将她的遗体搬到教堂内,她的坟墓被再次打开,人们发现她的遗体“没有腐烂”,癌细胞肿块也消失了。维纳罗伯·比德的《英国人的教会历史》中提到了这件事。
由埃塞蕾妲建立的女修道院幸存了两个世纪,直至毁于丹麦人之手,他们最终占据了英国东部及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正是在这段时期,伊里的女修道院遭到了毁灭。它于970年重建。埃塞蕾妲的神殿成为朝圣之地,数百年来一如既往。越来越多的朝圣者在每年的6月23日和10月17日(也就是埃塞蕾妲的生日和忌日)前往圣殿参拜,这在大教堂的历法上已经成为了特定的纪念日。
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建筑是修道院长西蒙于十一世纪破土动工的,教堂于1109年建成。宗教改革给修道院活动画上了句点。它最后一个传教士罗伯特·斯图亚特,成为第一任英国国教执事。重建工作于十八、十九世纪开始,而最大的重建工作于1986~2000年间动工。
主入口经由西边正面穿过门廊。前面狭长的中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长达76米,拥有彩绘的木质天花板,据说它全部都来自于维多利亚时代。除了此一特色,建筑内部事实上没有一丝变化,仍然是诺曼式建筑杰出的代表作,也就是在法国北部风靡一时的早期哥特式建筑,由征服者威廉带入英格兰,以拱肋和突出的扶壁为特色。
1322年,旧中央塔楼倒塌了。大教堂的司事阿伦·瓦辛顿经历了这一切,他决定用一个八边形建筑物来代替传统的方形塔楼。在当时,甚至是今天,这都是一项极具创新力的设计。人们花了6年时间才结束塔楼这项极度复杂的工程。而塔顶更花了14年时间来建造,负责的首席木匠是威廉·赫尔利,他同时也是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御用建筑师。八边形直到今天都没有变形,是中世纪工艺技术的完美典范。
唱诗席位于八边形建筑底部,几乎是与塔楼同时重建。席位栏杆上有繁复的装饰雕刻,有些可追溯到十四世纪。圣埃塞蕾妲的圣殿位于内殿,后来遭到毁环。自1973年起,人们改为在墙上安置金属画像来纪念她。十字型翼部的最北端是女士礼拜堂,建于十四世纪前叶,最初装饰有精细的壁画、彩色玻璃窗,还有许多雕像,其中大多数都在宗教改革时遭到了毁环。
许多中世纪建筑使人回想起大教堂最初还是修道院的那段历史。这些现在是修道院的管理总部,包括一个学术机构——国王学校,伊里人民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历史,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立学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