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的总称,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创造。它告诉人们太阳移到黄道上24个具有季节意义的位置的日期,几千年来对中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地球一年(365天5时48分46秒)绕太阳公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是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太阳这样的移动路线叫做“黄道”。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量。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相等。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春分和秋分(二分)正处春秋两季中间,夏至和冬至(二至)正处夏冬两季中间。这样,一年就可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划为四段。如将每段再分成6小段,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度,每小段约15天左右,全年就可分为24小段,农历上称太阳在黄道上从“0”起算,每“15”为一个“节气”,全年共有24个节气。综观节气和天文、气象与农业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个方面:
反映四季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反映气温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天气现象: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四季“节气”和“中气”
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太阳年分成24个节气,反映寒冷暑热的气候变化,以便家事活动,所以农历实为阴阳历。
十二节气:
立春(正月节),惊蛰(二月节),清明(三月节),立夏(四月节),芒种(五月节),小暑(六月节),立秋(七月节),白露(八月节),寒露(九月节),立冬(十月节),大雪(十一月节),小寒(十二月节);
十二中气:
雨水(正月气),春分(二月气),谷雨(三月气),小满(四月气),夏至(五月气),大暑(六月气),处暑(七月气),秋分(八月气),霜降(九月气),小雪(十月气),冬至(十一月气),大寒(十二月气);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即是藏。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直射地球的某些纬度为出发点,所以它属于阳历的范畴,每个节气与阳历的日期基本对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运动周期,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至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农历中的杂节气
1.冬九九:从冬至日起一九,每九为九日,共九九八十一日;
2.夏九九:从夏至日起一九,每九为九日,共九九八十一日;
3.三伏:夏至日后(不含夏至日)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后(不含立秋日)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4.入梅:芒种日起第一个丙日;
5.出梅:小暑日起第一个未日;
6.春社:立春日后第五个戊日;
7.秋社:立秋日后第五个戊日;
此外,还有大小分龙,分龙雨,三时等,还有“花信风”。
农历中的天干地支
要了解农历,就必须先了解农历的纪年法——干支。
所谓“干支”,即“天干地支”也。
干支在中国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殷商时代就使用六十干支纪日。一日一个干支名号,日复一日,循环使用,从不间断。中国的历史虽然很长,只要顺着干支往上推,历史日期就清清楚楚。这是中国古代创用于支法的功绩。在古代历法中也使用干支法,只要求出气、朔的干支,其余就一目了然。干支法不但用于纪日,还用于纪年(见岁星纪年)。古人也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现在的23点至1点,丑时为1点至3点,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
“天干地支”——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合称。
天干地支
序号1,2,3,4,5,6,7,8,9,1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序号1,2,3,4,5,6,7,8,9,10,1112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的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如枝叶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干支别解
还可以这样理解,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起也,阳气皆布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昧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二、二十八宿
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五星的运动而选择的28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宿”或“舍”,有“停留”的意思。
我国古代把黄赤道带分成28个星宿,它的主要作用是月亮差不多每一天都行至一宿,利用它来描述月亮、太阳及五星的位置。
二十八宿的名称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运动的方向相同。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
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觜艄),参;
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或婺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
此外,还有贴近这些星官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钩钤,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等宿内,称为辅官或附座。
把二十八宿按次序分作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个地平方位、四种颜色、五种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叫作四象或四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东方苍龙(或青龙),青色;
南方朱鸟(或朱雀),红色;
西方白虎,白色;
北方玄武(即龟蛇),黑色。
我国唐代的历算家袁天罡把它和七曜(木金土日月火水)及包括十二生肖在内的28种动物(它包含十二生肖中的12种动物)结合形成了它的全称为:
东方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獐
我国古代主要用它纪日并标定日月五星位置,但也有时用它纪年纪月纪时。
二十八宿定阴阳
氏亢心尾雨雷鸣,轸角由来半日晴;
箕斗朦胧天有雨,毕奎值日转天晴;
娄胄大风天多冷,牛女微微作雷鸣;
室危觜参井风火,亢星飞沙走石尘;
张翼或风或大熟,鬼柳二星天色昏;
唯有宝壁多风雨,昴上又转天色明;
二十八宿看意论,世人传此宝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