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又名黏黏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糍粑。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此后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现代北方吃年糕习俗比较少,南方依然兴盛。
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五世纪的时候,“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唐代的饺子形状的食物于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
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更深一层的解释,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好食物。
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民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
祭祖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祭祖加强了家庭成员、家族成员的情感联系。中国社会里宗族力量一直强大,与之相应的作为宗族思想的直接体现的祖灵崇拜也一直兴盛。加上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的政治影响,祭祖成为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
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安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
春节祭祖是一年里最大规模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祖先。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二十二引《富平县志》云:“每族溯宗祖数世者,共为图像,名曰神轴。元日,子孙会拜。”回家还要分别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谢祖先功德(所谓“慎终追远”),并祈求祖灵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幸福。当然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关系的作用。
祭神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重申人和神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看到祭神的内容。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天明早饭前,人们面对神像祭祀天地全神。港、台等地还有新年抢烧第一炷香的习俗,据说成功者可以得到保佑。
生活中总有个人无法应付的困难,他们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所以,人们希望在新年到来时拜祭诸神,提前获得精神支持,是有重要意义的。
朝正、团拜与拜年
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
朝正,也称“贺正”、“元会”。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
周代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根据孔颖达注释: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他们。诸侯们赋诗言志,将天子比作太阳加以颂扬,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论语·乡党》云:“吉月,必朝服而朝。”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为:“正月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汉代朝正之礼依然。《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天子)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其中各级官员依次向皇帝献新年礼物,皇帝安排娱乐活动,并赏赐臣子。在地方政府中也组织官员新年庆贺。
清代朝正之礼提前到腊月三十日进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除夕》记载:“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贺,庶僚叩谒本管,谓之拜官年。”
朝正之礼可以强化上下尊卑的关系。这对于加强君臣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都有作用。
在朝正活动中,恐怕不仅仅是大臣贺天子、下级贺上级,大概也包含了大臣们之间互相贺年的活动,即所谓“团拜”。“团拜”一词最早大约出现于宋代。《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杂仪》云:“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民国时代,地方政府机关也从事团拜。《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云:“自改行阳历以来,城内每逢年节,县署知会各机关人员及士绅,届时于指定地点行团拜礼,较之诣门互拜,颇称简便。”现代政府机关和单位之中的新年团拜活动与古代团拜非常近似。团拜有利于增强和改善同事之间的联系。
团拜也在家族之中、朋友之间进行。
民间流行的拜年活动是一对一的拜年。在家庭内,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长辈叩头(现代简化为向长辈鞠躬),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而长辈则给拜年者以压岁钱,祝愿他健康成长。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如果亲戚朋友多,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帖,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日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日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日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日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压岁钱
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进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晴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大年初一禁忌多
从初一到破五(正月初五),民间禁忌繁多。过去除“忌门”即不接待妇女客人串门、拜年、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外,还有:
1.禁说不吉利话。
2.不许小孩哭闹、吵架。
3.不准打碎盆、碗等家具,认为打坏器物是破产的预兆,如果有打碎现象,得赶快说:“岁(碎)岁平安。”及时进行“破解”。
4.不准动刀(主凶杀)、针(主长针眼)、剪(主口舌之争)。
5.不准看病、吃药,否则一年到头都会生病。
6.忌五更提名,禁忌天亮前大声说话、呼唤姓名或催人早起。若呼人早起,只能用爆竹或其他响动来惊醒,否则,俗以为被提名叫醒的人会得红眼病。最早起床的人,一睁眼,不说别的话,要念五更歌谣,歌谣云:
起五更,拍炕头,有的是,银子钱。
银子钱,往家流。起五更,摸水瓮,
起五更,拍坑帮,喝凉水,不生病。
银子钱,往家装。起五更,摸摸锅,
起五更,摸炕沿,吃饱饭,子孙多。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法。
7.忌在被窝中打喷嚏不止,俗以为此乃不祥之兆,主有病灾。
8.忌风、雪。是日喜晴忌阴,俗谚云:“元日晴不阴,五谷扎下根,元旦日晴明,年丰人安宁;元旦日风雨,米贵蚕儿稀。”俗以为是日若五更时有风,则“东风水患,西风兵变,南风大旱,北风岁丰,东北风大有,东南风疾病,西南风小旱,西北风五谷欠。”是日最忌西风或西北风,有“正月初一发西风,十个牛栏九个空”,“岁朝西北风,大雨害农功”的谣谚。
9.忌拜年于床前。年初一,各家争相早起,俗忌拜年于床前,若受拜者卧床未起,必以为大不吉利,兆年内将有病灾。
10.忌汲井水。俗谓是日为井泉龙王歇息日,忌汲井水。过去民间于是日为井撰一联:“一年长不安,自在今一天。”
11.忌借火种;忌讨债;忌购物,忌给人钱物(给压岁钱除外,但压岁钱要给人偶数,忌讳奇数);忌家禽、牲畜入别家;忌啼哭;忌睡午觉;忌在别家就餐;忌吃稀饭,忌吃红薯;忌听乌鸦、狗叫,俗语云:“午在狗弗叫,来年疾病少。”
天明,族党朋友着新衣依次向祖宗或神祗祝年禧,与亲朋,邻人辄日“新春大喜”或见面“发财”诸吉利语。稍疏者,则以名片投之,数日向往来不绝。是日晨餐水饺,午饭开盛宴,商号闭户休息,停止交易。从此至初五日,路上行人绝少,人皆于村中进行拜谒及各种游艺活动。礼多禁忌,体现着人类原本的心理、愿望和幻想,是日又为扫帚节,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大节之中含着小节,是日为扫愚节。民间有忌扫地,忌往外泼水,但要往家抱柴的习俗。
这习俗来源于一个传说,说过去有个叫顾明的商人,出外做生意时常投货于彭泽湖作为祭祀。湖神念其恩德便将一位司营钱财的美女“如愿”赐他为妻。顾明成为富豪,却对如愿日渐冷淡。一年大年初一,顾明逼迫如愿起早干活。如愿不从,他拿起棒槌追打如愿,如愿往柴火堆边的扫帚里一钻,便化作一汪水消失了,从此顾明家全部财宝也随之消失。
为了不让财运借着扫帚和水跑掉,民间从此有了大年初一不扫地,不住外泼水,要抱一束柴禾进家门的习俗。见家人抱一捆柴禾进家,一家人要马上打开大门,一连声地叫道:“柴(财)来家啦!柴(财)来家啦!”于是全家欢喜。柴与财谐音,祈愿来年财源茂盛。
正月初二祭财神
五宗大供祭财神,“鱼”“羊”为“鲜”迎新鲜财。
正月初二,为开斋日,有素食三日者,自除夕至是日始得肉食;此日又为米娘娘生日,新春大岁第二顿做米饭;正月初二又为祭财神日,是日一早,住户和商号都要祭财神。一般住户如无常年供奉的财神像或牌位,就临时到香蜡铺请一位极糙的木刻版、水彩印刷的“增福积宝财神”,或者将除夕接进的那些财神像夹在木制诸神纸夹子上,设一祭坛:铺户则仍在原奉祀的“三财”神龛前设坛。是日有登门售财神像者,如不欲购,只能回答“已有”,忌讳说“不要”,以避不祥。
买卖人家祭财神一般用五宗大供:1.整猪。2.整羊或用猪头(羊头)、前后爪、尾巴,象征性地表示全猪、全羊。3.整鸡。4.整鸭。5.红色活鲤鱼两条,用红丝线拴上,绕在正中央,谓之“吉庆有余”(“鱼”与“余”谐音),又叫“一鱼二水”,有借水得财之意,用“羊”与“鱼”,合成鲜,以示新鲜财神降临,再发新财。
住户祭财神则用猪、羊肉各一方,馒头三碗,每碗五个,汤三盅(用火点燃),茶水一杯。买卖由掌柜的主持致祭,住户由长辈主持致祭,程序是燃灯、拈香,叩首,然后将财神放在院中钱粮盆内,用松树枝、芝麻一并焚化,院中此时鞭炮如爆豆。
正月初三小年朝
又叫“小年朝”。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是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名曰开井;有些地方,人们扫积尘于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岔口,示送穷。
是日又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故此,“小年朝”例应祭神祀祖。
“小年朝”又为谷子生日,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
正月初四禁出门
传闻为灶君下界查点户口日,因而各家各户都要禁忌出门。
正月初五迎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在诸多位财神中,民间盛传的关圣帝君既是武神,又是财神。关圣帝君重义,如义释曹操,私而忘公,却给义气累了他。他是义的表率,商家们标榜其“以义为利”,所以把关圣帝君牵为首座财神。
出现在民间的另一位文财神是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态度潇洒。他的绘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成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手上接着一个宝盒,“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最为好赌之人所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