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姓名学
29237700000002

第2章 姓名的内涵与意义(2)

中国人的姓氏错综复杂,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据可查的姓氏可达1万个之多。《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的姓氏多达11969个,收集的姓,有单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这些多字姓大多是少数民族的姓。例如四字姓就是满族的一个姓,清朝皇帝姓爱新觉罗,然而,这个数字仍然不是中国人最准确的姓氏数目。

中国各民族的姓不仅有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直到九个字的姓,而且“姓”所用的字也千奇百怪,有数目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有家畜动物:马、羊、鸡、狗、猪;虎、熊、龙、蛇等,还有植物花草,食物用具,天干地支,各种色彩,国名,民族名等,甚至有姓“鬼”,姓“尸”,姓“黑齿”的。

由于姓氏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据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18000个,其中的3000多个一直使用到今天。

从已知的姓氏统计资料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所使用的姓氏都在1000个以上,但这些姓氏的使用频率和拥有的人口数量相差是十分悬殊的。

以我国北部为例,李、王、张、刘是北方大姓,仅在北京市一地,王姓人口就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0.6%,李、张二姓也各占9.6%,刘姓占7.7%,四姓人口加起来,共占北京市总人口的1/3以上。

又如上海市,据有关部门对E海市区和上海县625万人的统计,张、王、陈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6.46%、6.4%和5.83%。除这三大姓外,位居前10位的还有李、徐、朱、周、吴、刘、沈,七姓人口各占人口总数的3.6%至2.43%不等。

从全国来看,据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资料的分析研究,参考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发现李、王、张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7.1%。此外,另有16个姓氏的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它们依次是: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姓的人口之和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占人口总数的55.6%。至于占全国87%的人口,基本只使用100个姓氏;90%左右的人口使用120个姓氏,96%的人口使用200个姓氏,98%的人口使用300个姓氏,99%的人口使用500个姓氏。这种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姓氏使用的实际情况。

如果把我国以长江为界分作南北两大区,并对其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和云南等9省区的南方区,大姓的人口多寡和排列顺序与北方区有明显的不同。如仍以上述抽样调查资料为例,南方区的三大姓依次是陈、李、张,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7.1%、6.9%和4.8%;而北方区则以王、李、张为三大姓,所占比例分别是8.6%、8.4%和8.0%。由此可见,南北三大姓中只有李、张两姓一致,其第一大姓各不相同。

不仅如此,即使是南北相同的李姓,在地区分布上仍不平衡,南方区的频率也仅占北方区的二分之一。同样,张姓虽在南北两区中均列第三位,但北方区的频率是南方区的两倍。这种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当然在其他姓氏中也有反映。如陈姓是南方区的第一大姓,也是广东省的第一大姓,其仅在广东省的人口比例即达10.5%,而在北方的黑龙江省,比例只有2.6%,仅为广东省的四分之一。

又如,北方区的赵、孙、马、刘等姓比例显著高于南方区,而南方区的林、黄、朱、吴等姓则高于北方区。至于两大区的各个省中,姓氏分布也有自己的特点,或者拥有仅有本省区才最为集中的特殊姓氏。诸如此类的情况如广东的梁、罗、赖姓,福建的陈、林、郑姓,山东的孔姓,江苏的徐、朱姓,浙江的毛、沈姓,广东的黄、韦、覃姓,云南的李、徐、杨姓,四川的何、邓姓,甘肃的高、马姓,以及河南的程姓、河北的张姓、山西的郭姓、内蒙古的王姓、安徽的汪姓、江西的胡姓、湖南的谭姓、陕西的赵姓、贵州的吴姓,等等,莫不如此。在这些姓氏中较为特殊的只有一个周姓,无论是在何地的分布都较为均衡。造成上述的分布状况,除历史的原因之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和民族融合的诸多因素。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各姓氏的人口数量和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王姓在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所做的统计中是第一大姓,但到1986年中国科学院统计时则退居第二位,至1990年人口普查时,王姓又跃居第一位。此外如张姓,在近年所做的各种统计中均居第三位,但由于其人口增长很快,有人预测,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王、李二姓,跃居百家姓第一位。

我国各姓人口的悬殊是十分明显的,并且这种悬殊还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其发展的结果可能是大姓人口越来越多,小姓越来越少甚至被淘汰。正如以上所说的那样,我国目前使用着3000多个姓氏,但经常使用的仅有500个左右,占人口总数87%以上的人只使用100个姓氏。另外,一些大姓的分布可以遍及全国,但影响较小的姓氏甚至仅仅分布在某一地区、某一乡镇。如在湖南省桃源县有璩姓,辽宁沈阳有皓姓,浙江余姚有众姓,陕西彬县有叱干姓,江苏武进有莳姓,这些姓氏在其他地方都不曾见到。又如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慈利、大庸、澧县等地,生活着16000余名庹姓人,在其他地区也很少能见到这一姓氏。

中华民族主要姓氏及分布情况

(1)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仪在4%左右。

(2)王姓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分布全国各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张姓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是中国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4)刘姓

刘姓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5.38%,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5)陈姓

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4.53%,南方地区多陈姓。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的10%以上,为该省内第一大姓。

(6)杨姓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为多。

(7)赵姓

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8)黄姓

黄姓分布极为广泛,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在中国人口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黄姓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9)周姓

周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12%,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比其他地区要高。

(10)吴姓

吴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的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11)徐姓

徐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1.73%,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一位,尤以河南、山东、浙江最多。

(12)孙姓

孙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52%,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二位,尤以福建、广东、湖南最多。

(13)胡姓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的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的13%。

(14)朱姓

朱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6%,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四位,尤以安徽、江苏、山东最多。

(15)高姓

高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1%,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五位,尤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为多。

(16)林姓

林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六位,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约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的60%。

(17)何姓

何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中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七位,以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多此姓。

(18)郭姓

郭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氏之一,居第十八位,尤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19)马姓

马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尤以我国西北地区最为集中,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1.0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九位,同时也是我国回族大姓。

2.姓氏迁移的原因

就姓氏迁移的本身而言,可归结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1)国家强制性的移民。

历朝统治阶级,为了加强所统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或消除各地的反叛势力,维护当朝的统治,强制性地组织移民,尤以早期朝代最为突出。见于史料记载的事例也很多,像战国时期秦灭巴蜀以后,便在那里设置蜀郡,强迁关中民众万户到蜀郡,开垦土地,发展生产;至汉代,统治者又曾组织移民,“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汉书·武帝纪》)关东,指潼关或函谷关以东;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北地,相当于今山西繁峙、五台、原平、代县及河北怀安、蔚县以北地区;西河,郡治今内蒙古东胜县;上郡,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和南;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市。再有,汉初,为消除各地旧贵族和豪强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娄敬(后赐刘姓)之建议,曾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置于中央政府监视之下,大约有二十万之众。

(2)因留戍而定居异地。

历代统治者在周边都调用了大批留戍边防,这些由统治者直接调遣去的官兵,与当地的妇女结为夫妻,组成小家庭,便定居了下来。像秦代留成长城或岭南的,汉留戍西域的,唐代留戍闽(今属福建)中的,就属于这种情况。

(3)因官职迁调或因仕宦于某个朝代,或因王朝或诸割据政权的建立而移居他地。

因官职迁调多为一个家族的迁徙,往往又因世代为官异地,其后代家族不仅显贵,而且还形成了许多异地望族。这不仅是历代姓氏家族形成郡望的主要原因,也是姓氏迁徙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姓氏寻觅家族脉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仕宦于某个朝代而迁徙足历代最普遍的现象。我们知道,中国历代王朝的改换是相当频繁的,自然其王朝的都城也有所变动。故而因仕宦于某个朝代而迁入其都或统辖地的人数也是非常多的,而迁入的人士,又多出自大族大业之家。

(4)因王室之乱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导致各地连年战乱,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成千上万的家族被迫离乡背井,迁徙外地,以求生存。

这也是导致各姓氏家族迁徙的最主要的原因,尤以魏晋、唐五代、金元三个不同时期最为突出,也即我国历史上在这三个时期发生二次民族大迁徙。其迁徙的方向则主要为我国南方,其人口之众多,规模及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其他时代或别的原因导致的迁徙所无法比拟的。其具体事例像汉末的“董卓之乱”引发的士族大批迁徙到今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之后出现的由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父子掀起的“永嘉之乱”,引起中原士族空前大规模地持续南迁,即史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我国很多家族大批地迁居今福建、安徽、浙江、江西、江苏、湖北等省。唐初至五代,中原士族南迁主要有二三次,一次是唐初,一次是“安史之乱”之后,一次是在唐末。其中,后两次影响最大。始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41年),止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中原再一次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一直持续到五代的黄巢起义,中原长期动乱,再次迫使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也即史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迁徙时期。这段时期中原士族分别迁入今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其影响最大的是向福建等地的迁徙。像唐初随陈元光人闽漳州的就有士族人。唐末五代时,河南固始(今河南东南端)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在黄巢起义的影响下,率众起义,曾领兵数万人转战安徽、浙江等地,后在福建创建闽国,连同子孙经营福建达50余年。有许多士族随王审知开建闽地,据有关资料载,入闽的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计27姓,且以固始人居多。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占开封(今属河南),掳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难”,导致连宋室也不得不南迁浙江杭州,直至蒙古军南下入主中原,频繁的战乱,以及南方经济的勃兴,形成了宋代以后持续不断的北人南迁的浪潮。这一次南迁超过以前各次,既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又有农、工、商等各界人士。其南迁居于浙江、江苏者为多。中国古代,迁移多为聚族而迁,所以,到明清时期,中国南方也出现了许多姓氏大族。中原先民的几次南迁,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自然也将中原的姓氏播植于南方各地。

(5)因避仇而留居异地。

避仇者因迁入异地而往往改他姓,构成了姓氏来源的一个方面,同时也为异地某个姓氏家族的繁衍增加了新的血液。在封建时代,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故这种因避仇而迁居异地的现象,所导致的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迁徙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东汉时有个人叫聂台,和人结下怨仇,为逃避仇人追杀,改姓张氏,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他的后人张辽,是三国时曹魏大将,战功赫赫,被封为晋阳侯。

(6)因子孙繁衍昌盛及自然灾害而迁。

这也多为聚族而迁,是历代姓氏家族迁徙异地的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以于姓为例,其《于氏宗谱》就有这样的记载:“族人昌盛,人增地窄,势难连居。姓祖徙白沟河(在今河南卢龙县),国壁祖汪顺天府(今北京市),泰祖居巨野(今山东巨野县),加之历代兵乱,自然灾害的侵袭,族人四出……落户于外地,与日俱增。”

从姓氏播衍迁移这一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迁移有两个显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