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梁启超
29237900000026

第26章 策划西南发难

蔡锷(1882—1916),字松坡,湖南邵阳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898年,他进入长沙时务学堂读书,以优异的成绩得到时任学堂总教习的梁启超的器重和赏识,蔡也对梁极为崇仰,视为知己,同时也深受梁启超维新思想的影响,梁、蔡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戊戌变法失败后,蔡锷受流亡日本的梁启超的召唤,东渡日本,先后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士官学校学习。1904年回国,曾先后在江西、湖南军事学堂任教习。1905年,他调任广西,历任新军教官和长官,对训练新式军队颇负时誉。1911年,被调任云南新军第19镇37协协统,在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策划云南起义,被推为临时革命军总司令和云南军政府都督。1913年5月,进步党成立,蔡锷被推举为进步党本部的名誉理事和湖南支部的部长。

蔡锷在民国后与袁世凯的关系上,和其师梁启超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从 真诚拥护、真心合作 到灰心失望,走向决裂的过程。蔡师从梁启超的国权主义,认为“袁是中国的一个人才,能把中国治理好”,愿意让袁做一个终身总统。二次革命爆发后,参与了袁对国民党的镇压。但这并没有获得袁世凯的信任,1913年9月,蔡锷奉调来京,被袁世凯挤掉滇督职务,改任为几个虚职。蔡锷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了。随着袁世凯专制独裁和卖国行径的日益公开化,蔡锷对袁氏也渐渐丧失信心。筹安会出笼后,蔡锷终于看清了袁的庐山真面目,也最后下了反袁护国的决心。

梁启超走上反袁的道路后,亲自把“讨贼”的领导任务承担起来,要完成反帝护国的重任,梁启超当然知道最需要军事上的支持,他自然而然地想起蔡锷这个在军界中深有影响的弟子。

1915年8月18日,梁启超与从北京赶来的蔡锷一同到汤觉顿的住所,连夜密商了倒袁计划。此后,每隔数日,蔡锷便由京赴津一次,与梁启超筹商反袁部署。同时梁很快发表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为反袁作了舆论上的准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按照梁启超的指示,蔡锷迅速做好离京准备。他一面做着武装讨袁的准备,一面又做出与其师梁启超分道扬镳的假象。当梁的反袁鸿文发表后,蔡锷逢人便说:“先生是书呆子,不管事实,只顾空论”。当袁氏党羽拿着帝制意见题名簿向他试探,他毫不犹豫地写下赞同。为了迷惑袁世凯,他装出无所作为,故意沉迷于酒色,经常和杨度等在八大胡同饮酒看花,和云吉班妓云小凤仙打得火热。在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后,1915年11月中旬,他机智地摆脱了袁世凯密探的监视,悄悄离开北京,避居天津租界。梁启超和蔡锷商定,决定梁去两广,蔡锷回云南,同时派王伯群、汤觉顿分别先期赴滇、粤做准备。

1915年12月2日,在梁启超的精心安排下,蔡锷改穿日本和服,更姓名,登上日轮东渡日本,然后改乘船经上海吴淞口转赴香港。12月19日,蔡锷终于辗转到达昆明。此时的云南,反袁声势也日益高涨,蔡锷的到来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使反袁的各派势力联合起来。然而,此时形势出现了意外。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对他称帝的支持,决定派特使赴日本,出卖更多的国家利益。梁启超得到这个消息后,为防止袁氏与日本的交易成功给护国战争带来更大的阻力,他决定抢在袁日交易之前,发动起义。

12月22日,蔡锷、唐继尧等云南重要军政要人在接到梁启超立即起义的指示后,召开会议商讨大事,与会的39名将领歃血为盟,立誓反袁护国。

12月23日,唐继尧等向袁世凯发出警告,最后通牒的电文,口气极其强硬,要求袁杀杨度、刘师培等12人以谢天下,并废帝制,拥共和,限袁25日10时前答复。袁世凯当然不可能轻易改变立场。12月25日,唐、蔡联合电告袁,指出袁“背叛民国”,即日云南宣布独立。

12月27日,蔡锷等发出讨袁通告,揭露袁世凯的丑行,号召全国一致行动打倒他。12月31日,蔡锷、唐继尧联合发出梁启超起草的《云贵檄告全国文》,历数袁氏辛亥4年以来操纵党派,蹂躏国会,撤弃约法,出卖主权,叛国称帝等19大罪状。檄文写得尖锐犀利、正气凛然,很具号召力。

1916年元旦,蔡锷率领护国军主力开赴四川前线。

护国战争爆发后,梁启超已由天津秘密抵达上海。梁密切关注着战争的进程,作为这场运动的主帅,梁启超对所有重大问题都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在军事上、财政上、舆论上,梁启超动员他所有的力量对云南的护国军进行指导和支持。同时他还极力鼓动冯国璋赞助云南起义。冯国璋时任江苏将军,本是袁世凯的亲信,但随着地位的提高和势力的增强,他也开始做总统梦。对袁氏的帝制,他是持反对态度,再加上袁世凯也开始对他猜疑、防范,他对袁也不满起来。梁启超争取他赞助云南起义,是想稳定东南,孤立袁氏。所以梁一到上海,就派人持自己亲笔信和冯联系,详述义军情形,晓以利害。冯国璋同意决不与护国军开仗。此后,冯又乘广西独立之机,与江西将军李纯等八将军联名致电袁氏,要求速行取消帝制,给袁很大的打击。

梁启超的这些精心策划与指导,无疑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战争的胜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