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有颜色吗?法国现代派作曲家梅西安的回答是肯定的。
梅西安说:“这确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但这种颜色却非常美丽,很快地闪过去,又很快地迎回来。完全和声音一样,又像是S状的漩涡形图画,简直是漂亮极了。不仅是听音乐的时候,读乐谱的时候也有同感,又听又看,声音颜色都在眼前,这两者是分不开的。”梅西安的这种奇异的感觉,早在16世纪就为人们所发现了,并称这种能力为“联觉”或“色彩听觉”。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似信非信的。日本有几个作曲家,就为此专程前往请教梅西安,但得到的回答是同样的。人们想根据这一感觉,把音乐染上颜色,以把那种奇妙莫测的感觉变为现实。故此,设置了“色彩音乐”。
经过试验,人们把音频信号输入到选通放大电路,并用高、中、低三种频率信号来控制蓝、黄、红三组灯光。然后,把这三组灯光按照人们的预想组成图案。这样,当音乐播出时,这三组带有颜色的灯光就形成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并不断地变幻着图景,给人们无限美好的享受。但仅仅这样,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人们理想中的目的是借助色彩以表达乐曲内容,以达到作曲家梅亚安对音乐色彩的“联觉”所出现的预想效果。到那时,就连聋哑人也可以享受到音乐艺术的乐趣。故此,现代的作曲家们与科学家们通力合作,在前人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再进行研究。他们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得知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1642—1727)曾对音乐与色彩进行过测试,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泛音与第二泛音之间的频率比是1:2,而色光从最低的极红到最高的板紫的频率比也正好是1:2,因此音阶中的各音与色光中的各种颜色可以完全对应起来。”牛顿就曾对bB大音阶与颜色排列出了对照公式:bB=紫、C=红、D=橙、bE=黄、F=绿、G=蓝、A=青。
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可夫进而把音乐中的一系列大调进行定色。他认为:C大调为白色、D大调为太阳似的金黄色、E大调为青玉色、F大调为绿色、G大调为灿烂的金黄色、A大调为玫瑰色、B大调为铁灰色、bD大调为黑色、bE大调为蓝色、#F大调为灰绿色、bA大调为紫色。
于是,世界各国的许多作曲家、美术家、科学家们纷纷研究音乐的色彩问题。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蓝色的,肖邦的音乐是绿色的;又有人说瓦格纳的音乐闪烁着不同的色彩;心理学家却说古诺的音乐是紫色的等等。
尽管如此,“色彩音乐”发展到现在,也仍尚在尝试阶段。对“色彩音乐”的研究,距离人们理想的目标,也尚有一段遥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