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五彩纷呈的昆虫世界
29266600000059

第59章 细说蚊虫

蚊虫是属于双翅目直缝亚目蚊科的昆虫,所谓直缝亚目,就是昆虫从蛹中羽化的时候,是顺着蛹壳前后端裂开直缝而出来的。蚊科中又分成3个亚科,其中仅蚊亚科一种会叮人吸血并传染疾病。蚊亚科共有1 000种以上,最常见的是库蚊、伊蚊和传染疟疾的按蚊三类。

复杂巧妙的口器 蚊虫吸食的口器像钢针一样锐利,看上去很细,实际上却由6根“细针”组成,其中两根是吮吸用的食道管和分泌唾液的唾液管;另外两根是由一对上颚形成的“刺血针”;还有两根是由一对下颚形成的两片“锯齿刀”。6根“细针”被一层薄膜样的外鞘包成一束。

蚊虫叮人是把6根锐利的针一起刺入皮下,可达毛细血管网。如果碰巧刺在毛细血管上,犹如人们用嘴直接对着自来水龙头喝水一样,瞬间便可喝得“大腹便便”。蚊虫的动作极为敏捷利落,在吸血过程中,受害者很难察觉。

特殊的“抗凝剂”蚊虫吸血并不鲁莽,在开始吸血之前,从那根比较细小的唾液管,先缓慢地注入几滴“抗凝剂”(唾液),在皮下与血液混合,这样,吮吸的血液不会凝结在它的食道管中,可保障“输血路”畅通,无论蚊虫如何贪婪地吸血,而这点失血量,对于人来讲,还是微乎其微的。最使人恼火的是,每当被叮咬之后,都因残留的蚊虫唾液刺激皮肤产生肿块,使人奇痒难忍。

蚊虫的“耳朵”与“鼻子”蚊虫头上都生有两根触须,有的触须毛绒绒又宽又大,这种蚊虫是不咬人的雄蚊,专吸露水花蜜为生。蚊虫的触须有15节,在第二节上形成球状,称为江氏器,是它的听觉器官。雌蚊依靠这对“耳朵”,可在夜间寻找发出鼾声的人们。蚊虫的三对腿上还生有传感器官,雌蚊可以在黑暗中嗅到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味,然后迂回盘旋,很快找到气味的来源。

同二氧化碳有缘 蚊虫并不是遇人就叮,合乎它“口味”的才受到“光顾”,一般来说,体温较高的人分泌的氮基酸、乳酸和氨类化合物比较多,容易诱蚊叮咬。汗液里含有的氨基酸和盐类会诱来蚊虫,因此出汗多的人就容易被蚊叮咬。肺活量较大的人,在睡眠时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也较多,蚊虫能追踪这种气味源源而来。

短暂的一生 雄蚊成虫的寿命很短,仅活一两天,至多两三个星期;雌蚊成虫的寿命可达一个月以上,一生能产卵四五次,计约四五百粒。雌蚊鼓动翅膀的声音可以引诱雄蚊前来交配,雌蚊在交配之后,便寻找适合“口味”的对象吸血。大约两天后,血液完全消化,卵也长大成熟,它便离开停留场所,飞向滋生地去产卵。

蚊虫是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完全变态昆虫。库蚊卵结成块状,像船似地浮在水面,所以被称为“卵舟”;伊蚊产卵较多,都散沉于水底;按蚊卵有两个浮囊,每只卵都平浮在水面上,排列成图案形状。如果气温适宜,蚊卵约经一两天就孵化成幼虫,叫做孑孓。孑孓一出来就不停地吃东西,它们的食物有水中的各种单细胞原生动物、细菌、藻类等,有些能凶猛地捕食其他蚊类幼虫。在八九天时间内,幼虫陆续脱皮4次后化成蛹,蛹是不吃东西的。化蛹后一两天,成虫便从蛹壳中羽化而出,几小时后就可到处飞舞,追踪二氧化碳气味,叮人吸血。

有些蚊卵需要经过一段干旱时期才能孵化出幼虫。在干燥的土地上,这种蚊卵的生命有些能保存四五年之久。这就是暴雨之后蚊虫大批出现的道理。

目前已经发现全世界有蚊子3 000余种,其中3/4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蚊子约有200多种。它们生着一对翅膀,每秒钟能振动250~300次,像战斗机一样飞旋在人们周身,以寻机吮吸人血。据观测,蚊子叮咬人后,一般每次吸血量达5毫克,约为其体重的3倍。科学家曾在加拿大的冻土地带考察过,一个人如果不加防范,蚊群每分钟袭击人吸血达9 000次,两小时便可使人失血一半,置人于死地。不过,蚊子并不都吸人血,吸血的只是雌蚊,因为产卵需从血液中摄取蛋白质,不吸血的雌蚊每次产卵一两个,吸血后可产卵一二百个。

蚊子不仅咬人吸血,也是传播乙脑、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危害人类的蚊子主要有三类:按蚊,又称疟蚊,已发现有370种,危害最大。据史料记载,20世纪40年代,全世界每年患疟疾的人数高达7亿,其中二三万人因此丧命;20世纪50年代的非洲,死于疟疾的人每年可达150万。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前每年有3 000万以上的人患疟疾,仅云南思茅一地,4万多人口的地区,经“病鬼”摧残,到解放时只剩下不到2 000人。库蚊,传染血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伊蚊,也叫黑斑蚊,是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的传播媒介。1793年登革热病由非洲传入美国,仅费城一地就有1/10人死于该病。我国广东也发现过这种病例。

刘浦山 杜恒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