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礼似乎有点虚伪,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大,所以孔子也说:“不学礼,何以立。”孔子的所谓礼,自不单指礼貌而言,但是礼貌必在其中是可以肯定的。言语行动,音容笑貌,都要注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多人不怪,在对人方面来说,礼多可足以表示你是位君子呢!
然而多礼还必须诚恳,多礼而不诚恳,可得知其人的虚伪,虚伪反而使人讨厌。能诚恳,才能恭敬,才是真的礼貌。俗语说:人熟礼不熟。这就表示,你对于熟人,要有礼貌,“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我以为晏子所以能够被“久而敬之”,他必先对人能够久敬。久而敬之是指双方面而言,并且,更须先由每一个人自身开始。
可见,礼就是一种“心机”,在平时与人交往中,你做到了“礼”多吗?
5.在称呼上下功夫,以吸引他人
称呼是礼仪的开始,会做人、有“心机”的人都懂得这一点,称呼上打动别人,交往起来也就容易起来。
称呼,就是对人的称谓。用什么称谓称呼人,既有个礼貌问题,也有个态度问题,同时也反映了说话人与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社会交往中,有“心机”的人都讲究称呼的艺术。
1.日常惯用的称呼语
(1)亲属之间的称谓。亲属之间,对长辈应以亲属称谓相称,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等。称呼长辈的姓名、职务、身份、职业等都是不礼貌的。对平辈,可相互用亲属称谓或加排行序列称谓相称,如哥哥、妹妹、二哥、三妹等;夫妻之间可以姓名相称,俩人在一起时,可用昵称,但不宜在父母面前,孩子面前,公开场合使用;年长的平辈可直接称呼年少者的名字,若年少者已成年,则用亲属称谓较礼貌。对晚辈,可称呼其亲属称谓,也可直呼其名,这样显得亲切。但当晚辈有了他自己的成年晚辈时,直呼其名也就不妥当了。
(2)熟人之间的称谓。对关系较密切的熟人,可大致仿照自己亲属的性别、年龄、身份等来确定相应的称呼,还可以“姓加亲属称谓”、“名加亲属称谓”、“姓名加亲属称谓”称呼,如“王奶奶”、“李叔叔”等。
在一些正式、公开的场合,可以称呼熟人职务、职业,也可以“姓加职务、职业称谓”、“名加职务、职业称谓”、“姓名加职务、职业称谓”相称。如“赵厂长”、“向真校长”等等。
年纪较大、职务较高、辈分较高的人常对年纪较轻、职务较低、辈分较小的人称呼姓名,这种称呼明快直爽。反之,年纪较轻、职务较低、辈分较小的人对年纪较大、职务较高、辈分较高的人直呼姓名,则是没有礼貌的表现。
不称姓而直呼其名,是最亲切、最随便的一种称呼。但这只限于长者对年轻人、老师对学生或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没有这种特殊关系而直呼人家的名字就不礼貌,甚至还会使人生厌。
朋友、同学、同事之间,因为相处长了,称呼可以随便一些,可在姓氏前加“老”、“小”、“大”等,如“老彭”、“小陈”等。在人的亲属、职称、身份等称谓前,加上“老”、“大”等词,是更为尊敬的称谓,如老厂长、大姐等。对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可以在姓后加“老”字,如“李老”、“张老”等,这种称呼是很恭敬的。
(3)对陌生人的称谓。对陌生人的称谓,一般来说可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通称。可根据人的具体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称“同志”、“朋友”、“师傅”、“先生”、“小姐”等。对男人一般可以称“先生”,未婚女子称“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或“太太”,若已婚女子年龄不是太大,叫“小姐”,对方也决不会反感。而称未婚女子为“夫人”就是极不尊重了。所以,宁肯把“太太”、“夫人”称作“小姐”,也决不要冒失地称对方为“夫人”、“太太”。一般说成年的女子都可称“女士”。二是可以亲属称谓相呼。可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等情况,以父辈、祖辈、平辈的亲属称谓相称,如“大伯”、“阿姨”、“老爷爷”、“大娘”、“大嫂”、“大姐”等。称呼对方“大嫂”还是“大姐”时,必须谨慎从事,因为对方婚否不好确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称“大姐”比较稳妥。
2.运用称呼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民族、时代、地域的差异。各个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人的称呼都有一些独特的习惯,如在日本,对妇女也可不称“女士”、“太太”、“小姐”,而称“先生”,如“米费子先生”。而汉民族语言中的称呼语相对于其他民族语言中的称呼语要复杂得多,不仅要看人的性别、辈分、年龄,还要分敬称和谦称。有的民族语言就没这么讲究,如英语中的“aunt”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是“姨母、姑母、伯母、叔母”等等。所以各个民族有不同的称呼习惯,在实际运用中,要遵从各民族的习惯。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各种方言,所以还要注意方言间称呼的异同。如在大陆用得最广泛、最普通的“同志”称谓,而在港澳台同胞中,几乎就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与港澳台同胞打交道,不宜用“同志”这一称呼。
(2)要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口语相对于书面语言而言,显得通俗、随便,更为亲切。现代汉语中,同一个对象,可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称呼,如爸爸(口语)、父亲(书面语)。在口语中,如果面对称呼对象时,运用书面语中的称呼语就显得生硬、不自然、不亲切。但是,在口语中,书面语中的称呼语可以作为他称用语出现。如“我的祖父”、“你的母亲”等。
(3)要注意语言环境和称呼对象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比较熟悉的人,我们对其称呼就可随便点,甚至可叫别人小名、绰号,夫妻、恋人之间私下里还可用昵称,这样显得较亲切、自然,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但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会场上、课堂上,叫别人的小名、绰号,就会显得不严肃,太放肆,应当以“××同志”或“××同学”相称。对不太熟悉的人,对长辈、领导和老师,也都不宜用“小名”和“绰号”,否则,就会显得不尊敬。所以,运用称呼语时,应特别注意语言的环境和称呼对象,灵活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不同的称呼对象,应运用适当的符合人的身份、地位及体现与自己恰当关系的称呼语。
嘴甜的人不吃亏,他可以为自己赢得尊重和称赞。不过,在称呼别人外号时要切记:人的外号是人的一个特征,坏外号他是人最忌讳的称呼,不要把它挂在嘴上,说多了会影响人际交往中的感情。
6.巧妙地自我介绍,让别人记住自己
万事开头难,做人、做事都是如此。前文说称呼很重要,另外自我介绍也很重要。自我介绍是让别人认识你的开始。所以一定要花点“心机”有个好的开始。
在日常交往中,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有“心机”的人都知道,人们初次见面,彼此都有一种了解对方,并渴望得到对方尊重的心理。这时,如果你能及时、简明地进行自我介绍,不仅满足了对方的渴望,而且对方也会以礼相待,自我介绍。这样,双方以诚相见,就为进一步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且,在参加社交集会时,主人不可能把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介绍得很详细。为了增进了解,你不妨抓住时机,多作几句自我介绍。时机有两种:一是主人介绍话音刚落时,你可接过话头再补充几句;二是如果有人表示出想进一步了解你的意向时,你可作详细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自信心。在日常交往中,有些人怕见陌生人,见到陌生人,似乎思维也凝固了,手脚也僵硬了。本来伶牙俐齿的,变得说话结巴;本来笨嘴笨舌的,嘴巴更像贴了封条。这种状况怎能介绍好自己呢?要克服这种胆怯心理,关键是要自信。有了自信心,才能介绍好自己,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2.要真诚自然。有人把自我介绍称为自我推销。既然推销产品时需要在“货真价实”的基础上作宣传,那么推销自我时也不能不顾事实而自我炫耀。因此,作自我介绍时,最好不要用“很”、“最”、“极”等极端的词汇,给人留下“狂”的印象;相反,真诚自然的自我介绍,往往能使自己的特色更闪闪发光,引起人们的注意。
3.要考虑对象。自我介绍的根本目的是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印象,因此要站在对方理解的角度来说话。比如第一次参加某方面的研讨会,你站起来说:“我叫××,我来发个言。”此时在场的人一定会这么想:这是什么人?怎么从来没见过?他代表哪方面?他的意见值得听吗?所以,面对有这么多想法的听众,你只介绍“我叫××”是不行的,别人不会安心听你的发言。如果你理解了听众的心理,就可这样介绍:“我叫××,是××大学的教师,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望大家多多指教。现在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介绍,才不会使听众心中结下疑团,也才能使听众安心听你的发言。
所以,在介绍自己时,一定要重视那个或那群与你打交道的人,要随机应变。如你面对的是年长、严肃的人,你最好认真规矩些;如与你打交道的人随和而具有幽默感,你不妨也比较放松地展示自己的特点,作出有特色的自我介绍来。
总而一句,要在自我介绍中表现出你的口才,让它成为吸引人的广告,深入人心。
7.介绍别人也要讲“心机”
在交往中,经常需要介绍他人,如何介绍也是大费“心机”的问题。一般来说,介绍他人时应先向双方打个招呼:“请允许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或“我介绍你们相互认识一下好吗?”这样,可以使双方有思想准备,不会感到突然。
介绍不但涉及到礼仪,也涉及到一些“心机”。按一般的习惯,作介绍时,如是不同性别的两个人,应该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如果男士年纪比女士大很多时,则应先把女士介绍给男士;如是不同辈分、职务的两个人,应先介绍晚辈给长辈,先介绍下级给上级;把一对夫妇介绍给他人,在一般情况下应先说丈夫,后说妻子;把两个群体相互介绍时,一般只介绍带队的、职务高的,随员笼统介绍即可。
有时,需要把某个人介绍给很多人,应该先向全体介绍这个人的姓名、职业,然后再依照坐着或站着的次序一一向这个人作介绍。如:“各位,这是电视台的记者刘方。小刘,这是公司董事长××,这是,总经理××,这是……”
有时,向大家介绍新来的领导、来讲课的老师或作报告的专家学者,只要把这个人介绍给全体人员就可以了,不必再一一向他作介绍。被介绍者要站立,向众人表示谢意,众人一般应鼓掌致意。介绍的内容,一般只包括姓名、身份。如有必要,也可介绍籍贯、个人性格、爱好、工作成就、所熟悉的老师、同学、朋友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使双方能够很快沟通。
在介绍他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