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章学习目的
1.明确思维的特征、作用和分类;
2.掌握思维的过程;
3.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条件;
4.知道解决问题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
5.理解创造活动的思维成分。
二、本章基本结构
三、本章学习要点
1.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思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主要表现在人们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产品(思想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活动中。
2.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基本特征。概括性指思维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能达到对事物完全概括的反映,即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此类事物所必有他类事物所必无)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有此必有彼)。间接性指思维是借助于其他事物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媒介来间接地推断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
3.思维之所以能达到间接概括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是因为它不像感知是对事物的直观反映,也不像记忆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再现,而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特有的思维过程,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特有的思维形式,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更新和改组,以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和新的关系。
思维能达到间接概括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因为思维具有语言这一有力的工具。虽然思维还可以借助动作、表象进行,但具有符号功能、概括功能、记载功能、交往功能、调节功能的语言,无疑是实现思维高度广阔和深入的最有力的工具。语言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主要的思维形态。
4.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有过滤式分析和综合的有方向的分析。综合的有方向的分析是把问题的条件与要求综合起来进行深入分析,揭露其内在联系,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这是更有效的分析方式。综合也有联想式综合和创造性综合。创造性综合是在事物的各种属性间建立起新的联系或关系,一旦这种联系或关系为人们所熟悉,就会转变成联想式综合。思维过程还有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
5.思维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根据思维主要依靠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根据思维得出的结论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有无清晰的意识,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根据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是沿多方向去探讨方法途径还是遵循单一的模式进行归一的求取答案,可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根据思维是利用熟悉的规则、现成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是重新组织已有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成果,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6.概念从形式上讲是词语逻辑思维的基本细胞,以词所标志的概念联系起来组成判断,从已知判断得出新的判断是推理。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是探索正确运用思维形式进行思维的规律。心理学研究思维形式是探索人们实际上是怎样掌握思维形式和如何运用思维形式进行思维的规律。
7.概念从内容上讲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每一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由于概念的抽象概括程度不同,所以代表了不同等级和层次的事物。学习新概念,就是认识一类新事物。
8.人工概念的实验研究从人对人工概念的形成过程,试图揭示人类概念形成的规律。实验证明,概念形成过程是个主动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是发现有关属性、排除无关属性的过程。个体在形成概念过程中可能采取各种策略,主要为聚集策略和扫描策略。
但人工概念的样例和无关属性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从中得出的结论不能完全代替人在现实生活中概念形成的规律。
9.学生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教学活动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现成概念。学生掌握概念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的教学条件有: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②正确运用变式;③有正确的词语指导;④适时下定义;⑤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体系,形成利于记忆和迁移的良性认知结构;⑥将概念运用于实践,通过概念的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0.思维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已知推断未知,因而推理是思维基本形式之一。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前者是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后者是从许多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推理的正确性受到推理前提和规则的制约,还受材料性质、前提气氛、情绪偏见等因素的影响。
11.思维主要表现在解决问题中。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更为活跃和展开,便于探讨思维的内部过程和规律。
早期的问题解决研究多是以动物研究类比人类解决问题的。不同水平动物解决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试误和顿悟两种对立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开始将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计算机的解题过程进行类比,认为解决问题是人或计算机系统寻找操作序列以达到目标的过程。认为问题有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解决问题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探索,通过思维对问题信息和相关经验的整合加工,扫清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存在的障碍,使问题得到解决。
12.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常常不是按一个方向简单、直线式地进行,而是经常需要在不同的方面和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索,最后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所以上述四阶段可能是反复曲折的过程。
13.问题解决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心理因素的角度讲,主要是问题情境、动机、定势、功能固着、策略、情绪、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问题解决。
14.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有算法策略和启发策略。算法策略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启发策略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的解决,有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等。
15.创造活动是人们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心理活动。创造活动的心理成分主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创造性人格品质包括自主性、意志力、挑战性、开放性、责任感等。
16.创造思维过程大体要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酝酿和豁朗是创造结果的孕育和灵感的迸发,集中体现了创造活动与一般思维过程的不同。
17.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由发散思维所决定的行为,代表一个人的创造力;而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精致性特征的发散思维才是真正有效的发散思维。
四、重点难点分析
1.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及其关系
思维概括性和间接性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
首先,思维的概括性是通过间接的途径实现的,因为本质、规律蕴含于事物内部,不能直观得到,必须借助于其他事物和已有知识,通过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深入到事物内部,揭露本质,发现规律,达到对事物完全概括的认识。
反过来,间接性也离不开概括性。思维之所以“先知先觉”,是因为它有间接的推断作用,而科学的推断是靠完全概括的认识实现的。
2.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分类。
所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动作的思维称为直观动作思维。如玩电子游戏,检修电灯等。
以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为支柱进行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如初学计算的儿童要通过想象实物增减的方式口算,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的思维也多是高级复杂的形象思维。
运用语言所标志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叫语词逻辑思维。如数学家、哲学家总结和推导出来的定理、法则都是语词逻辑思维的结果,理解它们也必须通过语词逻辑思维。
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讲,是从直观动作思维发端,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又发展到语词逻辑思维的,成人兼有这三种思维。
人类思维是以语词逻辑思维为主导、几种思维协同工作的,并无高下轻重之分。但是随着任务的性质不同,三种思维各有侧重。如机械师在思维中直观动作的成分可能要多些,小说家可能形象材料在思维中所占的比例大,数学家研究的更多是可想而不可见的东西,所以语词符号在思维中的作用最大。另外,三种思维的比重也会由于个人的思维习惯不同而因人而异。
3.概念形成中的扫描策略和聚焦策略
概念形成是人不断地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人提出假设的策略主要有扫描策略和聚焦策略。
相对而言,保守性聚焦更有效。
4.创造思维中的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也称求同思维,是一种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共同的正确答案的思维。其特征是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答案,寻求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其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精致性。
创造活动无定式,无现成方案,越是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手段、多途径入手,发现有价值答案的概率越大,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中最富于创造性的成分。但发散思维的产物并不保证都是有价值的,发散方向的选择、发散结果的论证和择优都需要聚合思维的参与,聚合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创造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5.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
思维定势指由于先前的经验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后来的思维活动。如大量地进行某一类习题的练习,会使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不易找到新的方法。
功能固着指日常生活中人们倾向于将某种功能固定地赋予某―对象,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影响到灵活运用这些物体的其他功用。如硬币就是用来买东西的,而它可以用来旋转螺钉的功用多被人们忽略。
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都可看作是一种经验,因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在解决同类问题时,运用这种经验可驾轻就熟,使问题迅速解决;在解决不同类问题时,则常陷入繁琐或困境,妨碍人找到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