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悲剧的人生
29316900000035

第35章 女人

〔多米尼加〕胡安·包什

公路已经死去,没有人,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使它复活。它长长的身躯无止境地伸向远方,灰色的皮肤上看不到丝毫生气。太阳象一只烧红了的并且逐渐白炽化的钢球。这只白光耀眼的透明的钢球,一直悬挂在公路上空。

大概是几个世纪之前,一些人们挥动着洋镐和铁锹,挖出了这条路。他们唱啊,掘啊,可是也有人既不唱歌,也不掘地。筑路的人们排成长长的队伍。他们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一个个汗流浃背,臭气熏天。午后,白色的钢球慢慢变红了,于是在筑路工人的瞳孔里面,可以看到一堆堆小小的篝火在闪动。

平地上和山脊上都是一片死寂,只有风掀起的尘土在飞扬。可是,用不了多久,那尘土也落在公路的灰色表皮上,死去了。

如此无垠的空间,会使双眼不适。公路两旁长着带刺的灌木,四周却只有光秃秃的荒原。稍远一些,是荆棘丛生的丘陵。不时有几只飞鸟,几只猛禽,落在仙人掌的顶端。只有这些远处的仙人掌,才稍稍打破了炽热钢球的单调白光。

还有几座泥顶的草房,又矮又小,其中有些被粉刷成白色的,在阳光下几乎无法辨认。它们那厚厚的屋顶干枯得似乎随时都会燃烧起来。这些草房由于从来得不到雨水的滋润两变得白苍苍了。

已经完全僵死的公路,裸露出它灰色的躯体。那女人出现了,起初只是一个小黑点,后来慢慢大了一些,如同抛在一具长长的僵尸上的小石头。她衣衫褴褛,一动不动地躺在公路上。她一点也不在乎灼人的阳光,她只为孩子的哭喊感到痛苦。那孩子,古铜色的,还是个小不点儿,两只眼睛闪闪发光。他紧紧靠在母亲身旁,竭力用两只小手抓住她。这个赤身露体、不断哭喊的小东西感到,灼热的公路很快就要把他的全身,至少要把他的双膝烤焦了。

他们的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但是却看不见。

奇科不断向前走着,死寂的公路上的小小石子也就随之增大着体积。奇科心想:“大概是汽车压死了一头驴子。”

他向四周张望了一下,只见一片荒凉的土地,远处有一座长满荆棘的山丘。这山丘好象是被风吹起的沙堆。一道河床,如同大地的干涸的咽喉,正在思念着几千年前曾经流过的河水。原野在沉重而透明的钢球下面闪着璀璨的金光。这里或那里,有几株仙人掌上伫立着猛禽。

走到近处,奇科才看出是一个人,而且清清楚楚听到了孩子的哭声。

那女人挨了丈夫的打。在他们仅有的那间象蒸笼一般的房子里,她男人追赶她,撕扯她的头发,拳头跟雨点一样落在她的脑袋上。

“你这个臭娘儿们!你这个臭娘儿们!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不要脸的东西!”

“不能怨我啊!切佩,没有人从这儿过嘛!”那女人竭力替自己辩护。

“还犟嘴?我让你犟嘴!”

接着又是一阵拳打脚踢。

孩子紧紧抱住他爸爸的脚。看到妈妈在流鼻血,他并不感到害怕,只是想哭,想放声大哭,妈妈再这样流血,就要死了。

女人之所以挨打,是因为她没有按照丈夫的要求把羊奶卖掉,等她男人出门四天之后回到家里,她自然拿不出钱来。她撒谎说羊奶坏了,其实,她是给孩子喝了;她宁肯不要那几个钱,也不愿眼看着小宝宝接连几天没有东西吃。

于是她和孩子被撵出了家门。

“你敢回来,我就打死你。”

女人躺在地上,鲜血直流,毫无知觉。奇科连忙把她拖到公路上。她便跟死人一样,一直伏在另一具庞大僵尸的脊背上。

奇科带的水还够在路上喝两天,但是都被泼在女人的额头上了。然后他把那女人搀向草房,还打算从自己的衬衣上撕下一条布擦去她脸上的血。这时,切佩出现在小院里。

“我说过了,不许你再回这个家!”

他好象没有看到生人。那颗白炽的透明钢球已经夺去了他的理智,只见他满头乱发,两眼通红。

他看到奇科,但是却狂怒地径直向女人扑去。就在他刚要动手的时候,两个男人之间开始了一场厮打。

孩子再次哭喊起来,紧紧地抱着妈妈的裙子。

这是一场无声的搏斗,两人谁都不说话,只听见孩子的哭喊和沉重的跌撞声。

女人看到奇科卡住了切佩的喉咙;他的手指死命地攥住她丈夫的脖子。

切佩的嘴慢慢张开了,眼睛闭上了,满脸憋得通红。

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眼看到了门跟前有一块石头,一块黑黝黝、皱巴巴、沉甸甸的石头。她感到一股狂暴的力量充满了全身,一下子举起了那块石头,接着是一声清脆的打击。奇科顿时松开了对手的脖子,双腿一蜷,双臂一字张开,无声无息地仰面倒下。

泥土地不断吸吮着汩汩涌出的鲜血。切佩看到血泊上闪烁着鳞光。

女人用痉挛的双手捂住面颊,披散着长发,两只睁大的眼睛好象要夺眶而出。她飞快地跑了出去,不时地觉得双腿发软。她生怕这时有人走过,然而,长长的公路早就已经死去,只有火辣辣的太阳还挂在天上。在荒原的尽头,依然是那座狂风堆起的沙丘和漠然伫立着的仙人掌。

胡安·包什(1909年-)是中美小国多米尼加的文学泰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狐狸精》(1936)和按创作年代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人间大道》(1933)、《土著人》(1935)、《两种水分》(1941)、《短篇小说集》(1947)和《瓜伊拉姑娘》(195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