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一种短小精悍、灵活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较之其他文学体裁,它能更迅速,更广泛、更轻便地反映社会现实,因而素有“文艺轻骑兵”之称。
在我国文学史上,散文和诗歌一样,一直处于正宗的地位,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今散文大家,如恒河沙数,优秀的散文作品,更是浩如烟海。我国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其中不少是卓越的散文家,或者是诗人兼散文家。
由于散文在艺术表现方法上灵活自由,挥洒自如,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不拘一格,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兼采并用,因而在散文里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世界,听到喜怒哀乐的心声,领略思想哲理的火花。这在散文鉴赏中是最容易做到的。散文文字凝练,篇幅短小,可使读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顷刻读完,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鼓舞,扩大视野,提高文化素养。鉴赏一些散文佳作,把它当成自己认识人生的镜子和学习写作的范本,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散文的类别及审美特征
散文的含义和范围,古今不尽相同。在我国古代,它是同韵文相对而言的,凡不需押韵、不讲对仗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及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五四”以后,接受西方文学分类的方法,散文则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类文学体裁,这样就连骈体文也包括在散文之列了。狭义的散文,则指以记叙或抒情为主,适当进行议论,长短不拘,富有文采的文学体裁。近年来,由于新闻事业和文学事业的发展,一些文学体裁显示出了明显的独立性,它们再继续统辖在散文的范围内已经不那么合适了,因此,人们把日臻成熟的新闻文学(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历史文学(大型回忆录和人物传记)和科普文学等,从散文中分离出来,因此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正在逐渐缩小。而我们这里所讲的散文,则是指狭义的散文而言。
现代散文按其表达方式的差异,一般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大类。
记叙性散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为主的散文,每篇文章对人、事、景的叙写各有侧重。如夏衍的《忆阿英同志)是以记述人物为主的,彭子冈的《姐弟情上的疤痕》
是以叙述事件为主的,朱自清的《威尼斯》是以描写景物为主的。这类散文在表达上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同时注重文学手法的运用,娓娓道来,亲切而平实。以形象感人是它的主要特点。
抒情性散文是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激情为主的散文。情因物感,任何感情的产生都离不开具体的客观环境,所以,作者常把对具体景,事、物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融合在一起。有的采用寓情于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方式,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的则采用托物言志、咏物寄怀的方式,如贾平凹的《丑石》;有的则是直抒胸臆的,如冰心的《笑》。这类散文突出的特点是采用抒情笔法和创造诗的意境。
议论性散文不同于议论文的逻辑推理,是在叙事、抒情中加重作品的议论成分,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和形象的勾勒来阐释道理。其主要特点是既有文学意味,又富有哲理性。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就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性散文。
作为语言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的散文,也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但它不受真人真事的约束,形式十分灵活自由,是一种“拾得起放得下的最方便最锋利的文学形式,……散文可以写得铿锵得象诗,雄壮得象军歌,生动曲折得象小说,尖利活泼得象戏剧的对话,而且当作者‘神来’之顷,不但他笔下所挥写的形象会光华四射,作者自己风格也跃然纸上了。”
同其他文学体裁比较,散文的主要审美特征是:
一、抒情性强散文是偏重于抒写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优秀的散文作品,必定是饱蕴着作者淋漓酣畅的感情写出来的。抒情性散文固然如此,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也都有其抑扬升沉的感情抒发的轨迹。或慷慨激越,或平和冲淡,或凝重深沉,或含蓄隽永,自有它潜隐的感情的流程。古今许多散文名篇,广为人们传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根本原因就是文章有真情实感。感情不但是散文的灵魂,而且也是散文的内在线索之一,它支配着人、事、景、物的抒写,能描绘出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而各种融情如画的画面,又能诗意盎然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因此,各种类型的散文佳作,毫无例外地都是真挚情感的产物。
鲁迅因为对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怀有无比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才写出令人赞赏的名作《藤野先生》;臧克家和在他家卖了五十年苦力的长工“老哥哥”有着深厚的感情,才写出了情深意笃的《老哥哥》;冰心由于“暖意盈怀”,才欣然命笔写出《樱花赞》这一名篇。由此可见,抒情美,是散文艺术美的重要因素之一。既然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是以情动人、摄人心魄的,我们在鉴赏散文时,就应调动各种心理因素,深入到每一具体作品中去,感受作者融注在作品中的真情实感,体验作者心灵中的真善美,从而使自己进入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二、形散神聚形散神聚,散而不乱,这是散文最本质的审美特点,也是散文的长处。散文贵“散”。不“散”,就写得呆板,思路不开阔,难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散文的“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题材广泛,它可以冲破时空界限,笔之所至,忽古忽今,时东时西,天南海北,上下左右,纵横驰骋,虚虚实实,思接千载,包罗万象,二是笔法上任意挥洒,不拘一格,或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或微言大义,或言近旨远,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婉转自然,浑然天成,三是它综合运用了其他文学样式的艺术手法,却又自具特色:散文可以象诗歌那样直抒胸臆,又不必讲求韵律,可以象小说那样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又无需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可以象戏剧那样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却不要求时间和空间的高度集中,四是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便于文学加工。但散文在强调“散”的同时,还要讲究“凝”,也就是“神”不散。
“神”就是主题。一篇优秀的散文必须主题集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要明显地贯穿于全篇,同时,还必须抓住表面看似不相关的人、事、景、物的内在联系,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经过严密的构思和精巧的布局,使其首尾圆合,语不离宗,为表现主题服务。散文的“散”与“不散”,是辩证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一篇优秀的散文,确如秦牧同志所说:“思想象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
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一般规律,但又不能对所有的散文作这样的要求。有些散文,所写的只是一人一事一物,就无须纵横并合,广泛涉笔。这种散文,形不散恰是它的优点。我们在鉴赏时,对它们表现出的艺术美,都应潜心品鉴、玩味,以做到心领神会。
三、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艺术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晦涩生硬的行文,啰嗦枯燥的语句,是散文的一大忌讳。作者在有了好的立意和构思的基础上,再在语言的凝练优美以及行文的语调、节奏、韵律等方面下一番功夫,就能写出溢彩流光、耐人寻味的散文来。自古至今,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被人们口耳相传,吟咏不已,固然主要是由作品的思想性所决定,但和作品语言的优美凝练,富于文采也有很大关系。如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范仲淹、姚鼐,现代和当代的鲁迅、冰心、朱自清、巴金、刘白羽、杨朔等人,无不以其优美凝练的文笔为人们所称道。人们常说的“散文笔调”、“散文笔法”,是指一种简洁而不粗陋、散漫而不失纪、自由而有准绳,潇洒而不拘谨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或绚丽多彩,或朴素清新,但都要做到简洁精确,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能将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内心的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徐迟说过:“散文家不仅要掌握华丽的文采,而且要善于控制它,不仅要掌握朴素的文采,还要善于发扬它,写得华丽不容易,写得朴素更难。也只有写得朴素了,才能显出真正的文采来。”这就是说,写作和鉴赏散文作品,都要处理好文辞华丽和文辞朴素的关系。如鲁迅的《好的故事》: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天,云,竹……都倒映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井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这段文字,看似随意挥洒,不加修饰,但稍加留心,便不难发现作者的艺术匠心。参差的句式,字音的抑扬,音节的长短,形式的对称,将一种自然谐和的韵律,从文字中暗暗透出,“夹带”、“闪烁”、“荡漾”等动词,用得新奇却不突然,精微地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虽然语言朴素自然,却又不失风采。
散文的意蕴美
意蕴,和主题的概念不尽相同,它主要指作者对所写事物的态度和想法,也就是指作者的精神境界。它反映作者的立场观点、品格气质,还包括作者的审美感。
朱自清说过,好的散文,“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这“浓密的滋味”,就是蕴含在作品中的作者的精神境界,和通过某一具体对象所揭示出的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
散文的意蕴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借一事、一物、一景来寄以深刻的寓意,达到抒情述志的目的。所以,我们鉴赏散文作品,就要善于以小见大,体物入微,领悟它的意蕴美。
散文中深刻的意蕴,往往依附于一定的具体事物,它包含着寓意之物和作者的情意两个部分。叶圣陶对此作了通俗的解释,那就是:“这个里头蕴蓄着那个,那个里头蕴蓄着这个”,“含有象征的意味。”说得明白一点,也就是以形象之“物”来展示作者之“意。”正因如此,形象就成为作者表达意蕴的形式。不同散文作品表现“意”
的手法是不同的,有的采用直叙见闻的方式,“意”在事中,也有的采用抒情言志的方式,“意”在情中。鉴赏散文,就应沿“象”,探“意”,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来领略其中的意蕴美。
巴金于一九二七年一月十五日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的途中,在船上写出的散文《海上观日出》,记述了他在海上的见闻。作者以清新简洁的语言,描绘朝阳冲破云霞、升出海面时的奇美壮丽景观。全文仅四百余字,从作者热切希望观看日出的心情落笔,接着写日出前的瑰丽景色,再写日出时的辉煌图景,最后写太阳出来后光照万物的奇观。读过这篇散文之后,我们就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十分壮美的“红日出海图”,直感到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令人陶醉。结尾一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是全文的点睛之笔,道出了文章的意蕴。读到这里,人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品鉴出其中的滋味,思索其中的含义;在脑海中将初升太阳的温暖、光明,朝气蓬勃、光辉灿烂、普照万物等表象特征,和人所特有的思想、品质,情感中的崇高、热烈、积极向上等本质联系在一起,从而感受到文中深刻的哲理意蕴,不由自主地萌发出对于现实生活的美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的情思往往构成散文深邃的意蕴。它是内情和外情的高度融合,是客观事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之后并经艺术加工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如叶圣陶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就是一篇感情激越、以情写“意”的文章。一九二五年五月卅日,在上海发生了帝国主义者屠杀我中国人民的“五卅惨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满腔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者的罪行,热烈地歌颂了一切爱国者,并对那些无视国家利益、胆小怕事的人给予了批评。
这个主旨是在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作者无论是述事记人,还是绘景论理,都融注着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在作者的笔下,帝国主义帮凶的嘴脸是“泛红的脸肉,深深的纹刻在嘴围,黄的睫毛下闪着绿光,似乎在那里狞笑”;对比之下,革命者的形象是“这么严肃的脸,有如昆仑的耸峙,这么郁怒的脸,有如雷电之将作”;而那些胆小鬼又是一副“如鼠的觳觫的眼睛,如兔的颤动的嘴,含在喉际,欲吐又不敢吐的是一声‘怕……’”的面孔。读者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并与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体味到其中的思想内涵。
还有一些散文是以“借景抒怀”或“托物言志”的方式来体现其意蕴的。这种作品往往言近旨远,在关键处闪耀着作者闪光的思想。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一篇“借景抒怀”的名篇。文章从作“记”的背景写起,写到气象万千的洞庭壮观、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之后,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这是全篇文章的核心,表达了作者为人的理想。原来,作者将湖光水色、楼台风光写得那样有声有色,诗境画意,其意是借景抒情,借景议论,寓理于景,最终将那个振聋发聩的响亮主旨推向高潮,使文章意蕴深邃、余味无穷。
托物言志,就是借物抒发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独特情怀。这类文章古今有许多名篇。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先提出陶渊明爱菊花,唐代以来时人多爱牡丹,而作者自己独爱莲花,并对这三种花作了品评,表明作者对当时人们争权夺利的极端厌恶之情。法国启蒙时代的科学家、文学家布封写的《马》,通过对骠悍、强壮、俊美但又不幸被人类征服和驾驭的马的生动描绘,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和理想,体现了作者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这类作品的特点主要是诉诸理趣。作者凭着他敏锐的艺术直觉,将生活中寻觅到的思想、见解、哲理寓于事或物中,但又不是简单的比喻和类比,而是交汇着作者的直觉、思索和感情。所以,鉴赏这类散文的意蕴美,需要在理解文中所记事物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感情踪迹,联想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情理是非,体会文章中的微言深“意”。这样,读者所领悟到的“意”,就有可能比作者所创造的“意”更生动,更深刻,也更现实。
散文高远深沉的意蕴,有时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来表达。这是古今中外常用的艺术手法。高尔基的《海燕》、郭沫若的《银杏》、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等,都是人所熟知的运用象征手法寄以寓意的名篇。
我们在鉴赏这类作品时,应通过此类象征事物本质特征的把握,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而不可就事论事,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