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29331600000005

第5章 民间文学鉴赏(2)

幻想性较强的民间故事,具有丰富的想象成分和浪漫色彩,人物和情节大多是非现实的,有着超自然的性质。我们在鉴赏这类作品时,应明确地意识到,无论它以多么奇异的幻想展开情节,都是以真实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本质。在故事中,劳动群众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或将动物、异类幻化为美丽的妻子,如《田螺姑娘》;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法宝战胜荒淫的皇帝、贪婪的地主,如《羽毛衣》等。这类民间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广大劳动者渴望幸福、反抗压迫的愿望。我们只有把这些离奇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想象与观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时,才能真正品味出幻想故事的思想性和艺术美。

《田螺姑娘》是湖广一带流传极为广泛的一个民间故事。当我们听到或读到这个优美的故事时,都会对于劳动群众的奇特的幻想和丰富的想象力惊叹不止。这个故事说的是,青年农民放养的田螺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并与其结成美满婚姻,通过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荒淫的财主,逼使他俩分离,青年农民重又过起了寂寞孤独的生活;经过他的机智而勇敢的斗争,最后终于夺回妻子,重建幸福的家庭。这个故事显然是虚构的。然而,当我们把故事与当时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时,就会发现故事真实地表现了劳动群众的生活理想、反抗精神和热爱劳动的品德,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从中获得教益和精神力量。

《聪明的兔子》是深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动物故事,它讲述一只聪明的兔子,机智、沉着地将凶残、蛮横的狮子引至井边,利用狮子骄横、狂妄的性格,使它扑入井中与水中的倒影搏斗。兔子为森林小动物们除去了一个暴君,使大家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只要我们联系人类的社会生活去鉴赏这类作品,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着的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惊人的智慧。

现实性较强的一类作品中,有生活故事和民间笑话两类。

生活故事大多是社会现象和本质的艺术再现,同时又由于作品中较多地带有传诵者的理想和愿望,这又使它往往以艺术虚构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类故事将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勇敢与怯懦、诚实与虚伪、无私与贪婪等截然不同的品质分别赋予两类人物,表现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民间笑话是民间讽刺故事中最凝炼的一种形式,活泼、诙谐、幽默,富有喜剧色彩。在思想上,它又是严肃的,“寓庄于谐”、“寓教于乐”,闪耀着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光辉。笑话幽默地讽刺了各类丑恶的人物,揭露他们的各种愚蠢行为,上自昏庸的皇帝、贪婪的文官、怯懦的武将,下至懒汉、书痴、守财奴等。

我们在鉴赏笑话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作品的美学价值。

首先,要看笑话是否有严肃的思想内容。一则优秀的笑话,不是靠插科打诨,罗列噱头来吸引听众,而应在轻松的欢笑中融进严肃的思想,使人在笑声过后低头三思,悟出道理。这样的笑话才具有真正的美学价值。例如有这样一则笑话,讲一个县官过生日,传谕给下属官吏说:“明日是本官生日,诸亲好友,内外人等,一律谢绝送礼。”第二天,下属送礼来,县官满脸带笑说:“诸位好意,本官实在盛情难却,暂且收下,可是后天我夫人生日时,决不敢再收任何礼品了!”这则笑话表面上是讲一件送礼的小事,然而却抓住了封建官僚集团的腐败本质,将假清官的面具一下撕破,抖出妙趣横生的笑料。同时,又使人不得不揣摸其中深刻的含义。这类笑话的美学价值体现在严肃、深刻的思想之中。

其次,要看笑话是否幽默、风趣。一则优秀的笑话,必须是寓讽刺和教育于幽默及风趣之中,是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挖掘出生活中的喜剧因素,将丑恶的事物轻松地抖给人看,并加以诙谐的解说,引人发笑,在笑声中揭示矛盾,例如这则笑话:“财主溺水,其子呼人急救。财主于水中探头曰:‘是三分银子便救,若要多,莫来!’”这则笑话将人物置于特定环境中,造成人物特性与环境的对立,以幽默、风趣的艺术手法感染人,使人发笑,令人沉思。

最后,要看笑话是否具有教育作用。一则优秀的笑话使人开朗振作,引起喜悦的感觉与和谐的气氛,同时在笑声中揭露了丑的事物,起到教育作用。正如莫里哀所说的:“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笑话的讽刺给人的教益,往往超过尖锐的教训。

例如《懒妇》这则笑话:

一妇人极懒,日用饮食。皆丈夫操作,她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已。一日,夫将远行,五日方回,恐其懒作挨饿,乃烙一大饼,套在妇人项上,为五日之需,乃放心出门而去。及夫归,已饿死三日矣。夫大骇,进房一看,项上饼只将面前近口之处吃了一块,饼依然未动也。

这则笑话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风趣的语言制造出妙趣横生的笑料,使人在嘲讽懒惰、寄生行为的笑声之中,得到了启示和教益,从而增强了人们的识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民间寓言是一种短小、精练,凝聚着人民知识、智慧和生活经验的文学形式。它不象其他文学作品那样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而是将已经提炼、归纳的哲理概念,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表现出来,用以阐发某种道理或寄托某种教训,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明显的教训意义。

有人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说寓言是给抽象的概念穿上合适的故事外衣,再赋予生动的情节,向人说明某种道理,使人得到形象的、感性的认识。

我国的寓言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文人、策士在游说诸侯时经常引用寓言来加强论证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其中一些寓言通过诸子作品保存下来,如《墨子》、《列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著作都收录了大量的寓言。古代印度的《五卷书》和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也都收集了本民族的寓言。另外,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寓言家,收集、整理并创作出有本民族特点的寓言。如法国的《拉·封丹寓言诗》,德国的《莱辛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诗》等。世界各国优秀的寓言,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超越时空的界线,以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语言,展观出无限的艺术魅力。

我们在鉴赏一则寓言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衡量、品鉴。首先,要看它是否具有严肃的思想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一则好的寓言往往是故事情节简单,主题鲜明,能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哲理。它使用简洁的语言启发人的认识和联想,使人在形象的阐述中品味出深刻的意蕴,并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如《伊索寓言》中的《农夫与蛇》,讲一个农夫在冬天的田野上发现一条冻僵的蛇,他很可怜它,把蛇放在怀里,用体温去暖化它,毒蛇苏醒过来后,却在农夫温暖的胸膛上咬了一口,农夫临死前说:“我怜悯了恶人,应该遭受恶报。”这则寓言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对恶人不可以怜悯。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饱含着劳动群众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也曾引用过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不要为行将灭亡的蒋家王朝所迷惑,不要对苟延残喘的敌人心慈手软,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则寓言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有些寓言缺少艺术感染力,不能使人悟出深刻的道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缺少严肃、深邃的思想内涵。

其次,我们在鉴赏寓言时,要看它是否具有生活的真实性。有些寓言,图解概念,单纯说教,缺少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正确认识,不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因此也就缺少感人的艺术力量。优秀的寓言总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使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感受、品鉴,然后悟出其中内在的含义。如《列子》中的《说符》: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这则寓言是讲齐国某人财迷心窍,在集市的金银店里公开抢拿人家的金子就走。抢金人说:“我拿金子时没看见人,眼里只有金子。”寓言以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讽刺了见利忘义的人,并挖掘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尽管使用了夸张手法,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使人感到生活的气息,其艺术感染力量和劝戒作用,远远超过了普通的道德格言。

最后,我们在鉴赏寓言时,要看它是否具有劝戒、教训作用。一则优秀的寓言,是以其深刻的思想,风趣、含蓄的艺术风格,生动的故事情节,向人们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的。别林斯基称寓言为“理智的诗”,包括“日常生活的智慧,由家庭及社会生活的日常经验所提供的教训”。寓言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的方法,常常以讽刺的方式来表现。一则优秀的寓言,往往就是一柄犀利、短小的匕首,或尖锐、深刻地揭露丑恶事物,或调侃、揶揄地嘲讽各种愚蠢的行为。如《孟子》中的寓言《攘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这则寓言是讲某人每天偷邻居的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作为。”偷鸡者回答说:“好吧,我少偷点,今后每月偷一只鸡,到了明年就不偷了。”寓言原是孟子用来劝说宋国大夫戴盈取消捐税的,以“请损之,月攘一鸡”。来比喻戴盈的减税措施,劝他立即停止不合乎礼义的摊派捐税的做法。将劝说之意寓于生动形象的情节之中,起到了良好的劝戒作用。其中将收取捐税的行为比喻为偷邻居的鸡,不无嘲讽之意。今天,我们品鉴这则寓言,仍能感受到它所具有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行为上,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应及时改正,决不能搪塞拖延;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改正错误。

民间歌谣的鉴赏

民间歌谣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诗歌,它用富于音乐节奏感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毫不雕琢地道出了人民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