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29332300000031

第31章 智慧心理管人术(5)

人有一种潜在欲望,第一是拜托他人,第二是希望别人来拜托你,第三是二者兼而有之。这三种关系如果平衡,则自己心中会有一股满足感,做起事来也干劲十足。

这三种关系就公司来说——“想拜托别人”的对象是针对上级;“想拜托他人又想受人拜托”这是针对同事间的关系;“人家拜托你”,这是针对晚辈的关系。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还是由别人来拜托你,那才有意思。

某人对你有所期望时,你就会觉得干劲十足,这是因为受人拜托所引起的满足感。所谓人家对你有所期望亦即意味着人家拜托你的意思。依一般情形来看,你总是拜托你的上级,若由上级那儿听到一句:“我对你的将来抱有很大的期望”或者“我对你很有信心,对此工作的成功也抱有很大的希望”,你就会认为上级在拜托你,也因为上级“降级拜托”,心中那股兴奋感真是无法形容,当然就要更加苦干,以免辜负了人家的期望。

上级对下属有期望时,下属就会自觉责任加重,希望更进一步激励自己。

但所谓的责任感,除周围人士对此已有所期望之外,也包含想被领导进一步期望的意思在内,因此才能尽责地去做。但一旦付出心血,却得不到相应的称赞,那他就有如泄了气的皮球,失望透顶,以后无论任何人对他有所期望,他都再没那份热忱与干劲了。

不管他对领导之期望如何努力,如果无法完成这种期望,他会觉得意气消沉,若再受到领导的责骂:“你怎么老是做不好”或“这家伙只会吹牛,完全不能相信……”,他更会颓丧不已。此时若有人安慰、鼓励,则心中的郁闷、阴霾会一扫而空,心想着光是为了本身的名誉也必须有所作为,如此才会有干劲。

20.对员工的期望应适度

领导适度地对某人加以期望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超过其能力,加以过度的期望,那就会加重他的心理负担,令人惶恐不安,甚至变成神经兮兮的,有时也会使他产生反抗的心理。许多小孩子就因为父母加以过度的期望,令他觉得不胜负荷,因而利用各种方法获得解脱,这都是同样情况所造成的。

①你可以对人有所期望,但不得过度。

②配合当事人的能力加以期望。但为了使他获得满足感,不妨吩咐他做些稍微困难之事。

③当事人达到了你的期望,别忘记赞赏他。

④达不到你的期望,勿责骂他,应给他激励与安慰,使他产生信心。

21.利用年轻员工的热情

人际关系的拜托别人、受人拜托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这三种期望关系之中,年轻朋友受人拜托的机会较少,因为资历比他浅的人不多。但若有后进人员请教他们,他们会格外地热忱帮助,这不仅因为大家年纪相仿,主要也是因为他们具备年轻人特有的热情,他们会亲切、不厌其烦地教导别人,这与资深的前辈们不耐烦的教导是不同的。

利用这种心理也能使懒鬼奋发图强。

有位领导曾让一位大家公认为懒鬼的人去指导新进人员,他拒绝说:“不行!我是懒鬼,是个不长进的人,怎么有资格指导他们。”但领导说:“就因为你能自觉到这一点,你就有资格指导别人,你若说不能胜任指导的任务,那就显示出你不知道自己是个懒鬼。”经用强制手段让他指导别人后,这懒鬼也能振奋工作了。

有的年轻人尽管对于指导后进的工作不感兴趣,但在对后进谈话中他也会认为这是一项有意义的、重要的工作。就算本来对公司心存敌意的人,久而久之在这种谈话中也会改变对公司的看法,也会好好教导他与之谈话的后进人,在多次重复教导后,他自己在各方面也会有所改进。

这种方式不仅对懒人如此,对任何人都有效果。

人就是如此不可思议的动物,当你对一件事不以为然,却因某种原因不得不去接受这个事实,久而久之你就会回心转意,正式去接受它。

有一个公司,当领导推行机械化时,为减少抵抗力,他请一位下属去说服大众,但此人本身对机械化工作并不感兴趣,但当他说服别人时,自己的观念也随之改变,成了倡导机械化的前锋了。这可谓“照镜子的人自己也可变成一面镜子”了。

当人指导后进时,必定有一种能应用自己能力的满足感,也有将自己知识与技术传授他人的喜悦感,还有教导别人的优越感,再加上责任感、荣誉心,为满足以上的理由,所以就能对工作产生兴趣,体会到生活的价值。

22.如何对待有个性的员工

这种人才个性很强,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们性格直爽、坦诚,说话从不拐弯抹角。

这种人一般不受领导喜欢,因为他爱当面提意见,并且毫不含蓄,批评领导也不避讳,常使领导感到难堪。

这种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遇事果断。他从不会被困难吓倒,往往具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他相信人能征服一切艰难险阻。他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情绪低落、一蹶不振,他相信乌云之后必是晴天。

英明的领导不但会用这种人才,还会栽培改造他,给他一些私人辅导,使他在接人待物、应付人际关系时掌握一定的技巧。

有许多英明的领导,在选择自己的接班人时,往往把目标对准这种人。领导无论年轻年老,总有要退位的那一天,如何选择、安排接班人,是判断一名领导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标志之一。

对于那些有才有识但性格耿直的“硬汉”,成功的领导会不计较他的直言不逊的,因为这种下属的才识才是他最欣赏的。

23.如何对待中规中矩的员工

有些下属天生缺乏创意,喜欢模仿他人,做人、处世的方法和语言都按照别人的样子,既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现成的规矩,他就不知该如何行事。

这种人往往没有突破性的发现,对新事物新观点接受得较慢。

这种人墨守成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他不知道灵活运用,只是搬出老皇历,寻找依据。世界上的事物瞬息万变,但这种人不知以变应变,因此,他们难以应付新事物、新情况。

这种人缺乏远见,也没有多少潜力可挖,他的发展水平存在一个局限,他一生中难以超越这个局限。因此,这种人不宜委以重任。

但这种人也有他们的优点,他们做事认真负责,易于管理,虽没有什么创见,但他们一般不会发生原则性的错误。一般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办,他们能够按照领导的指示和意图进行处理,往往还能把事情做得令领导万分满意,难以挑剔。

所以,领导如能把一些不违常规的琐事委任于这类人,他们能够按照领导的指示,模仿领导的风格做事,搬用领导的做事方法,把事情完成得非常符合要求,因而也就能令领导放心和满意。

24.如何对待自以为是的员工

有些人天生活跃,性格开朗、乐观、大胆,敢于打破常规,认为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但他们又爱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别人的劝告,总以为自己的方法永远是正确的。

这种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所有的事情都采取攻势,并且采用全攻型的方法去处理事情。

这种人对新东西尤其感兴趣,并且总要探个究竟。

这种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深信庄子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们会认为主宰自己命运的就是自己。

这种人发展到极端就是个人崇拜主义,这种人爱犯的错误就是极端冒险主义。这种人往往只注意到自己,而不顾他人情绪,因而极易引起大家的反对和不满。

领导使用这种人时,应该认真扶持,让他们从事开发新产品,研制新东西等发明研究之类的工作。

如果领导想提拔这类人时,必须对他们进行成熟教育,指出弱点,使他们逐步做到自我完善。

25.如何对待轻浮的员工

喜欢说话就是轻浮的表现,越是内心空虚的人,说话声音越大,这并不是偏激之论。所谓“会咬人的狗不叫”,便是这个道理。诚然,特别无能的也并不会叫,但有实力的人会把时间花费在真正需要做的事情上面,一般不会经常给人以“滔滔不绝”的感觉。

这些人善于引用外来的权威以夸耀自己。喜欢提到高层官员、专家学者、新闻舆论界等,以显示身份。第一次见到这种人,会佩服他的头脑灵活、交游广泛,而事实上,这种人却是使公司陷入颓萎的罪魁祸首。

总而言之,喜好空谈的人,往往在刚开始会赢得别人的高估。以为他富于积极性;对那些沉默者,别人着实会担心:“像他那样的人,也能做事吗?”

领导并不需要特别会说话的人,而是需要会做事的。虽然在有些特别的机构,确实需要能谈善侃的人才,但那是特别的职位,而且善侃之人也得是有才之人。如果领导需要一个得力的主管去运作,那么除了他的嘴巴,仔细地考虑一下他的脑袋和双手吧。

26.如何对待难以对付的员工

这种人到处都有,每一个单位都有,只要你是个领导,到哪里你都会遇到他们,甚至这种人专门和管他的人作对,但对同他没有利益冲突的人还是比较友好的,因此他有他的势力和人际圈子。他们足以在有些问题上与你分庭抗礼。作为老板,更应当明白这一点,世界上的人并非都那么理想,那么可爱,应当心胸开阔地面对这个现实,做好思想准备,也许在无意中你就会发现个别人已经与你对立起来。

在一个企业中,难以对付的下属稍微多一点,对老板来说是很不利的。一般来说,一千个下属中有那么三五个还好对付,这种人再多,麻烦就大了。但是,作为老板,只要努力克服与这种下属的对立意识,也能顺利地指挥他们。

要克服这种对立意识,争取难以对付的人,首先要认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对立意识。在一个企业里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些下属总是不能认真地执行老板的指示和命令,因此,老板平时就很少把重要的工作委派给这种下属。长此以往,便会在彼此间产生出对立意识,这种人就成了集体的包袱。

在一个集体中出现了“包袱”,上级老板自然会一目了然,他会认为这个集体的老板没有能力。反之,如果你能充分调动难以对付的人,别人自然会对你做出很高的评价。这种差距往往就决定着你的前途。

老板必须清楚,对于那些棘手的下属是谁也不会轻而易举地接收的。因此,对于这种人惟一好的办法还是应当考虑如何使用他们,如何让他们积极工作。

如果老板对这种下属采取不予理睬,或采取压制打击的方法,必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后患。你不理这种下属,他会给你搞对立,处处贻误你的工作,拆你的台。你若想打击压制他们,可好了,他们是刺猬。一脚踢上去,恐怕要让你叫苦连天,因此老板要学会使用这种棘手的下属。

既然他们是刺猬,我们就以“刺猬的原理”来考虑彼此的心理距离问题。我们知道,刺猬是浑身长满针刺的小动物。冬天来临时,若把几只剌猬放在一块,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也会彼此把身体挤在一起。你想想,如果它们靠得太紧的话,就会彼此伤害对方,如果离得太远,又无法取暖。因此,刺猬同刺猬相处有一个既定的距离。

人们彼此问的心理距离和刺猬之间的距离有些相似。特别是老板和棘手下属之间的距离非常重要。离得太远,不利于领导;靠得过近,又得当心被其伤害。只有在一个合适的距离下,才能牵住这种下属的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