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真正的爱并不是迁就孩子,让他们随心所欲,要和孩子心贴心,要随时约束和教育他们,这一点,甘地夫人始终没有忘记。作为国家的领袖,她对印度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母亲,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导师。
甘地夫人(1917——1984),印度前总理。生于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尼赫鲁的独生女。曾在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学习,后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历史、人类等学科。12岁就参加国大党的反英政治活动,印度独立后任其父尼赫鲁总理的私人秘书,1959年任国大党主席,1964年尼赫鲁去世后入阁,任新闻和广播部长,1966年1月当选国大党议会党团领袖,政府总理,1967年、1971年和1980年三次出任总理,1983年主持第七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任不结盟运动主席,1984年10月31日遇刺。
拉吉夫·甘地,1944年8月20日出生于孟买,印度前总理。他的任期是从1984年10月31日到1989年12月2日。1991年5月21日逝世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斯克里伯鲁布德。
心和孩子在一起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每个婴孩的出世都带来了上帝对人类并未失望的信息。”甘地夫人说,她的大儿子拉吉夫的出生是她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刻之一,虽然那时他看起来长得相当丑。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做母亲是个最崇高的天职。她把一个新的生命带来这个世界,看着他成长,梦想他有伟大的前程。这真是最令人陶醉的体验,使人总感到新奇和兴奋。
由于政治斗争,甘地夫人的童年过得很不正常,充满了孤独和不安,因此她下决心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她的两个孩子。她认为,孩子们之需要母亲的爱抚,犹如幼苗之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对一个母亲来说,她应该经常把孩子放在首位,因为孩子们对母亲有着非常特殊的依赖。对她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她所负责的公职和她对家庭、孩子应尽的义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甘地夫人的两个儿子拉吉夫和桑贾伊还是婴儿的时候,她就不赞成那种叫别人来关照孩子的想法。她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多做些事情。在他们上学以后,甘地夫人就在他们上课时间内安排约会,以便孩子回家后自己有空闲陪伴他们。
在桑贾伊还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和他的母亲来到甘地夫人家。这位母亲是位有钱人家的妇女。她在评论甘地夫人的公务活动时,说她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同孩子们在一起。
这句话刺伤了桑贾伊,在甘地夫人还没想好如何答复时,他就冲口而出地替母亲解围,说道:“我妈妈有许多重要的工作要做,但是,她同我玩的时间比你同你儿子玩的时间还多。”
聪明的小儿子在这么小的年龄就能分辨出,哪一种类型的母亲是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任的好母亲。孩子的感觉是敏锐的,和孩子的心到底有多近,不在于在孩子身上花多少时间,重要的是对花这种时间抱什么态度。
当儿子看到母亲尽管很忙,依旧抽出很有限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时,孩子的心中自然会生起对母亲的信任和依赖。甘地夫人总是很忙,可是,不管甘地夫人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她总要抽一些时间和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孩子们对谎言或虚伪非常敏感,极易察觉。如果他们尊重你,依赖你,他们就是在很小的时候也会同你合作。
甘地夫人的大儿子拉吉夫是个活泼、愉快的孩子,但在他3岁的时候,他的小弟弟出生了,加上当时全家迁离了住惯的阿拉哈巴德市等等变化,使他非常不快。
当时,甘地夫人的身体也很不舒服,同时她发现孩子的脾气非常暴躁。要是骂他吧,情况就会更糟,所以甘地夫人尽力同他讲道理,告诉他,自己还是和过去一样地爱他,但孩子的大吵大闹使甘地夫人很不安。
拉吉夫说:“我有什么办法?我不想哭可总是忍不住。”
甘地夫人说:“花园里的喷泉多美!你想哭的时候就到喷泉那儿去哭去吵。”
在那以后,每逢拉吉夫要流泪的时候,甘地夫人就轻声地说“喷泉”,于是拉吉夫也就走开了。在花园里有许多东西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他会很快忘掉一切烦恼。
甘地夫人有时会因公务而与孩子们分离。然而就是他们也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她正是通过这些活动,为所有印度儿童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工作。
孩子长大后,就到寄宿学校上学了。孩子不在家时,甘地夫人开始到全国各地旅行,只是在假日里才同孩子们在一起。在同孩子们分开时,她至少每星期给他们写一封信,有时还多一些。这样,孩子们就会知道母亲一直在惦念着他们,母亲的心一直和他们在一起。
教子点睛: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有人说,最远的距离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确实,有些人即使整天在一起,可是并不能互相了解,对于这些人来说,最远的距离就是两颗心的距离。其实,对于母子来说也是同样,有些母子虽然整天见面,可是苦于不能相互理解,而有些母子虽然不常常在一起,可是他们的心灵始终相通。对于我们来说,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他,用真诚和尊重的心和孩子相处,孩子的心自然会和我们贴的很近。
学会尊重孩子
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说,现在每隔四年出生的人就有一个代沟,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就更不用说父母和孩子之间了。有多少父母察觉到了这个思想鸿沟呢?多数人一心只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延续,只想让他实现自己的未酬壮志,却从来没体会过孩子的真实想法。
甘地夫人对这样的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将之运用到自己培养孩子的实践中来,她认为:
青年人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有时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放弃自己所选择的、也许有着特殊兴趣和才能的领域,而去屈从父母或保护人的愿望。这种痛苦的选择往往足以压抑他们的热情和对人生的乐趣。
这对社会来说,就好像是在已经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个消极因素,而不是增加一分生机勃勃的力量,这支力量能让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发挥作用,造福社会。
只要可能,哪有做母亲的不愿意愉快地为儿女分担痛苦的?但令人感叹的是,到头来,我们既不是父亲也不是母亲,既不是丈夫也不是妻子或儿女,我们都只不过是个自我的、孤独的个体,我们应按自己的法则、自己的个性生活。
甘地夫人一生都在思考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母亲,她常常反问自己:难道做父母的到头来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任凭子女自行其是,不予劝阻,不加指导吗?不,生活并不那么简单。我们做父母的担负着悉心指导子女这一极其复杂而又细微的重任,不应该力图用我们的个性去影响孩子,或者把我们的愿望强加于他们。甘地夫人始终认为,应该赋予子女以勇气和自信,还要帮助他们加以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在无情地加速着。为了生存、谋生,为了所有这一切而进行的斗争,越来越使人心力交瘁。为了跟上形势的发展,人们必须经常使自己适应周围的变化。年事渐高的人对这些变化自然就更难于适应。结果是,出现了两代人之间日益扩大的思想鸿沟。
而承认孩子们的个性及其特殊权利也往往被父母忽略掉了。甘地夫人认为,如果父母不承认这种鸿沟,不辅以必要的行动,就会产生重大的社会问题。
著名诗人、哲学家卡利尔·吉布兰在写诗抒发对子女之情时说:
孩子们自有孩子们的头脑,能百般爱护他们哟,却无法让他们跟着父母跑。孩子们的心啊,正飞往未来世界,锁得往他们的身呀,锁不往他们的心。未来世界呀,无法寻找,就连梦中也无法寻找。
这个问题,在孩子选择朋友上就能看出,父母总是想要把孩子的生活的每一步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生怕他们走错一步。在关于孩子怎样交友的问题上,有很多父母总会说:“我希望你跟谁好,不希望你跟谁好,某某成绩那么差,你不能跟他一起玩。”
其实,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支持者。父母要关心孩子的交往,但是不要去干涉。孩子选择朋友,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是在他交往的过程中要给他辅导,比如说,孩子交了一个成绩挺、纪律也不怎么好的孩子。单纯地制止并不能解决问题,应该帮助孩子学会怎么样跟这样的孩子交朋友。
因为,孩子长大成人以后,身边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人,要遇到一个不成功的,或者某一件事、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人,都要告诉孩子敬而远之吗?所以,父母不能给孩子强化这个观点,不一定只跟好孩子交朋友,不能也不可能让自己总是呆在“无菌”环境里。
应该告诉孩子,对于成绩相对差的同学应该首先看到他有比自己优秀的地方,然后针对他的学习成绩差,要鼓励孩子跟他一块商量,为他提供帮助,看看他为什么成绩差,这样学习和生活上结合起来,好朋友可以做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才是交朋友要讲的互利精神。
孩子是一个独立而健全的个体,有着和成人一样丰富的情感世界,应受到成人的尊重。幼儿虽然年幼,思想很不成熟、思维很具体形象,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成人不能因为孩子的弱小、因为对成人的依赖而无视他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存在。
不仅是在孩子交友这个方面,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父母都要尊重孩子和他的选择。父母要指导孩子的行为,但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之上。其实,如果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如果父母是公正而诚恳的,孩子一定会欣然接受父母的建议。
教子点睛:
自尊是一种精神的需要,也是一种人格的内核。尊重孩子,并不是对他百依百顺,而是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借以寻求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孩子的自尊是他成长的动力,如果失去了这种动力,有可能会毁坏他们的一生。
教孩子直面挫折
生活总是有快乐也有优伤。甘地夫人认为,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教育是陶冶身心,培养健全的个性,以便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这是从学校和课本知识中所得不到的。
甘地夫人说,教育孩子的主要负担落在母亲的肩上,母亲必须帮助孩子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加强对他们的品行的培养。真正的爱并不是迁就孩子,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是要随时约束和教育他们。
大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安慰孩子: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
随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首先,手术后有几天会相当痛苦;其次,母亲如果能代替孩子受苦,母亲一定会这样做,可是,谁也不能代替他受苦,因此,他必须要有精神上的准备;第三,哭泣或叫苦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
拉吉夫听了母亲的话,听话的点点头。他明白了母亲的意思,他要做一个坚强的人,因为没有别的可以选择。手术后,拉吉夫并没有哭,也没有叫苦,而是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医生说,就是在成年人中也没见过这样好的病人。
不可否认,当今的孩子大都生活在长辈的宠爱下,多数孩子存在着依赖心理,他们敏感、不愿承受困难、也不能接受批评。其实,这样对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父母只有让孩子从小就经受一定的挫折锻炼,才能使孩子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联合向1635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遇到困难时怎么办”时,97%的孩子选择“找父母和老师”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因为他们没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这正是我们做父母的过分呵护孩子的结果。
儿童心理学专家指出,让孩子适当受点挫折教育,对他们的一生都会有益。由此可见,对对现代家庭来说,让孩子品尝一点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并学会从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应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在美国,一些三四岁孩子玩耍时摔了跟头,美国父母并不去扶起孩子;还有美国父母去市场购物时,一手拉着孩子,或大人在前面大步走,孩子在一侧紧追不舍,不管孩子累不累,就是不背他也不抱他。
日本有关部门曾组织过17户市民到中国上海一些居民的家中做客,日本母亲的教子方法让中国父母大开眼界。
有个日本幼儿,抓起一只生馄饨就往嘴里塞。中国房东想去制止,而那个孩子的母亲却说:“不用管他,这样他才知道生的馄饨是不能吃的。”孩子咬了一口,果然皱着眉头吐了出来。
有个日本小孩摔了一跤,先是哭着求助,后来看到没有人去帮助他,他只好自己爬了起来。中国房东表示“看不懂”,而日本母亲却说:“让孩子尝试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其实,美国父母的做法并不代表他们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他们懒惰,更不是他们工作繁忙,顾不上照看孩子。恰恰相反,这正是美国父母真正会疼爱孩子的表现,因为他们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主、自强和面对挫折时的自我生存能力,以适应将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可见,在教育孩子方面,美国父母的眼光是非常长远的。
然而,我国的一些父母却对孩子却是另外一种情形,相信很多人都对这样的场景比较熟悉,甚至是习以为常了:打扫卫生,父母亲自代做;穿衣、洗澡之类也由父母包干;甚至是孩子做作业,父母也亲自代劳。父母对孩子的相当的深切,对孩子的关怀特别的细致。可结果呢?培养出的孩子眼高手低,懒散任性,轻视劳动,怕苦怕累,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受到一点挫折、一点困难,就茫然不知所措。
日本母亲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一位日本学者这样解释说:“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对孩子进行努力,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在失败中学会本领,将来才能自食其力。”日本的父母凭着这种紧迫感教育自己的子女,使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顽强性格。
对于孩子来说,挫折是无可避免的,父母应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他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教育他如何应付所遇到的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
教子点睛:
对孩子来说,面对挫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免的。当他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引导孩子对待挫折的态度,因为这也是挫折教育的关键。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消极心理和抵触情绪,因此在孩子经历挫折时,父母应及时的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性的评价,以增强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