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夫人在著名哲学家詹姆斯博士的影响下,阅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研究其教育思想,深受其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她用自然教育法教育自己的女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斯托夫人,美国人,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在教育方面,她深受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著作《卡尔·威特的教育》的影响,她一边按照老威特的教育方法来培养自己的独生女儿维尼夫雷特,一边研究并总结自己的教育方法,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著有《斯托夫人的自然教育》一书。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其中的很多方法可以与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相互印证,相得益彰,同样能给父母有所很多启迪。
维尼夫雷特,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时就能用世界语写剧本,从5岁起,她的诗歌和散文就被刊载在各种报刊上,并汇集成书,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母亲决定孩子的命运
在斯托夫人教育思想中,母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她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母亲所生,并在母亲的抚育下成长着,所以说,人类的命运操纵在母亲的手中。
许多母亲不知道胎教的重要性,在没有见到孩子之前,他们认为自己对孩子的健康和幸福没有什么责任。根据生理学家的观点,母亲的食物对胎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个母亲为了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应该加强对食物的研究。没有任何一个母亲给婴儿吃咸菜、虾和喝酒,但却有许多母亲给胎儿吃这些有害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妊娠期间有许多母亲吃这些东西。
母亲不仅要考虑胎儿的健康,同时还应该为胎儿的品德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负责。所以,妊娠的母亲应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快活,一定不要经常哭泣。因为哭泣容易让未来的婴儿发育不良,而发育不良是形成社会上软弱无能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生在世,一定会不断地遇到困难,为了让下一代具备克服困难的强大能力,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此外,母亲应该让孩子具有爱美、爱正义、爱真理和爱善行的精神。所以说,在怀孕期间,母亲一定要看好书、想好的事情、听好的音乐、欣赏大自然的美和一些艺术作品,并且要做好事。
根据生理学家的理论,恐怖会阻碍心脏的活动、抑制腺体的分泌、毒化乳汁、使头发变白、使人老化。所以,他们认为恐怖就是恶魔,一定要杜绝它。而要铲除它,一个人就应该具有勇敢和快活的精神。
斯托夫人认为,女性如果不生孩子就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但要记住,做母亲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凡是没有决心战胜这些困难的女性,最好不要生孩子。当然,母亲在埋头教育孩子的同时,一定还要照顾好丈夫。所以说,母亲的工作并不轻松。
有一些身为母亲的女性并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雇人教育孩子,实际上,这样的女性不能称为母亲。因为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把自己的孩子委托给他人,只有人类这样作,其他的动物决不会这样。罗马之所以会灭亡,就是因为罗马的母亲们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委托给了别人。
此外,斯托夫人还奉劝天下父母一定要慎用保姆。人们骑马,尚且知道不雇用不称职的马夫,但是有很多母亲却把孩子交给那些没有任何学识的保姆。这样的保姆整天对孩子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因为孩子不做事,安安静静地待着,她才最省事。但这样一来,不但不能发展孩子的能力,反而会使之萎缩。并且,孩子与这些保姆在一起,会形成各种不良的习惯。当然,生活较富裕的母亲,对孩子的照料不一定全要自己动手,可以把部分任务交给保姆,但一定不能把孩子交给保姆后不闻不问。
如果一定要雇用保姆,就尽可能地多花一些钱,雇一位有教养的妇女当保姆。即使如此,孩子的教育不用说,吃饭、洗澡和穿脱衣服等,也都应由母亲自己来承担。母亲和保姆的性格非常重要,甚至她们的表情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选择的保姆性格应该开朗,要喜笑颜开才行,而母亲也尽可能让自己表现得快活。
孩子的周围环境应该尽可能美观,令人感到愉快。日本人坚信周围环境美,孩子也会美。希腊有个习惯,妇女在怀孕期间要观看美丽的事物,这是为了使孩子也能成为美丽的人。因为美能使人精神愉快、感到幸福,而愉快和幸福能使人变得更加美丽。
斯托夫人还建议,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室内环境。孩子的房间应选择家中最好的屋子,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墙壁最好是暗绿色的,有利于孩子的眼睛。床是洁白的,被子要软而轻,毛毯也应该是轻的,重的容易让孩子变得疲劳。墙壁上要挂有各种名画的复制品,最好在壁炉和桌子上陈列一些著名的雕刻仿制品。这些都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德国“幼教之父”、著名教育家德里奇·福禄培尔曾经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遗憾的是,真正理解这一意义的人却很少。堕落的母亲,正在把自己的子女送入监狱和教养院。”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所有的人都应当是教育者,至少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孩子进入学校后,母亲和教师必须互相协作,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
由此可见,母亲教育的重要性。遗憾的是,今天的我们却没有认识到母亲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该受到教育,当然,因为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会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人说,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教子点睛:
母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位伟大的人物背后往往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曾参的母亲,陶侃的母亲,岳飞的母亲……真是不可胜数。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学问,尤其是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几年,他生命中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都应由母亲给予,这种教育不仅影响孩子的一生,还会以社会遗传的方式,强烈影响着更下一代的成长。
训练五官很重要
根据《斯托夫人的自然教育》一书中的记述,斯托夫人对维尼夫雷特的教育是从训练五官——耳、目、口、鼻、皮肤开始的。在她看来,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因此,孩子的五官必须尽早开始训练。
在五官训练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斯托夫人知道,母亲的悦耳歌声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她不会歌唱,非常为难。好在她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即对婴儿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绩斯》,这是一部最出色的叙事诗,同时也是一首极好的摇篮曲。事实证明,朗读的效果十分不错。当她对女儿轻轻地朗读这部诗作时,女儿立即能静下来并很快入睡。以后,斯托夫人又对其他的孩子做过类似的试验,效果是一样的。
在维尼夫雷特出生6周后,斯托夫人就对她朗读各种英文名诗。随着诗的语调的变化,孩子的反应也在不断变化。当朗读坦·尼森的《他的逝世》时,她就安静下来;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她就兴奋起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小维尼夫雷特在满1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绩斯》第一卷的前10行和《他的逝世》了。
斯托夫人强调,让女儿背诗绝不都是强制性地硬灌,而是让她顺其自然地学会的。以《他的逝世》为例,由于维尼夫雷特非常喜欢,她每天晚上都像做祈祷一样背诵它,因而很快地就能熟练背诵了。
斯托夫人还让女儿每天听古今的名曲。为了使女儿形成音的观念,她还为女儿买来能发出乐谱7个音的小钟,分别拴上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的发带。给它们分别起名叫红色钟、橙色钟、黄色钟等,每天敲钟让她听。女儿还不到6个月时,就能按她说的名称——青色钟、紫色钟等准确地敲了。斯托夫人认为,这是同时形成声音和颜色观念的有效方法。斯托夫人还经常让女儿看用三棱镜映在墙壁上的虹,孩子也很喜欢看。
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斯托夫人在孩子房间的四周挂上了各种名画的摹本,还陈列了大量著名的雕刻仿制品,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从女儿很小的时候起,斯托夫人就抱着孩子认识屋子里的各种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将这些物品的名称念给她听。同时,也把屋里所挂的名画和雕刻的名称念给她听。据她观察,开始的时候,孩子只注意画的颜色,后来,就渐渐地也懂得了画中的含义了。
为了发展女儿对色彩的感觉,斯托夫人还特别买来检查色盲用的“测验色系”来作为女儿的玩具。用这种玩具可以开展各种游戏,斯托夫人还特别向有男孩的母亲推荐过这种游戏,因为男孩与女孩相比,触觉灵敏而色感迟钝,所以说,如果男孩不从小就开始发展色彩感觉,那他们以后对色彩的感觉将会非常迟钝。
斯托夫人还给女儿买来了五颜六色的非常美丽的小球和木片,这些都是非常适宜于孩子的玩具,维尼夫雷特的各种布娃娃也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利用这些玩具,努力发展维尼夫雷特的色彩感。
蜡笔也是孩子的好玩具。斯托夫人经常利用它同女儿进行“颜色竞赛”游戏:
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一个点开始,先由我用红色的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而后,女儿也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接着,我在我画的红色线之后,用青色的蜡笔接上一条长短一样的线,女儿也得用同色的蜡笔在她画的红色线后边画一条同色的线,这样连续画下去。假若女儿使用的蜡笔与我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女儿就输了。
维尼夫雷特刚学会走路,斯托夫人就带着她去散步,并让她注意海水的颜色、树林的颜色、天空的颜色、原野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和人们服装的颜色等,这都是为了发展她的色彩感觉。
为让维尼夫雷特专心地注意某些事物,以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斯托夫人还和女儿经常玩一种叫做“留神看”的游戏。每当路过商店的门前时,她就问女儿这家商店的橱窗内陈列着的物品有哪些,并让她在记忆中搜寻这些物品。当然,孩子能说出的物品越多越好。所以,如果女儿记住的物品还没有她能记住的多,就要挨批评。这一游戏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非常有效。
因为一直坚持这样的训练,在维尼夫雷特仅仅5岁时,她就能在纽约州肖特卡大学的教授们面前,把美国有名的军歌《共和国战歌》朗读一遍后,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这使教授们非常吃惊。
斯托夫人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女儿注意事物,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在女儿两岁时,斯托夫人曾带她到卖雕刻仿制品的商店去,她就对店员说:“你这里怎么没有《维纽斯·得米罗》和《维纽斯·得·麦得衣齐》?”这样的询问使店员大为吃惊,他不相信如此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两幅名画。
维尼夫雷特的父母还通过鲜活物品教会她各种形容词。在维尼夫雷特出生后第6周,父亲曾给她买了些红色气球,把气球用短绳绑到她的手腕子上,于是,气球就随着手的上下摆动而上下摇动。以后,每周又给她换一个其他颜色的气球。
通过这个游戏,父亲就能轻而易举地教给她红的、绿的、圆的、轻的等形容词,而且她对这一学习方式表现地非常兴奋。在尝到这种学习的甜头后,斯托夫人还让女儿手拿贴有砂纸的木片和其他种种物品,教给她粗糙、光滑等形容词。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有一些负面的效果,比如,婴儿总是爱把手上拿的东西往嘴里放。不过,只要父母多加留心,孩子就不至于养成这种不好的习惯。
教子点睛:
新生儿可以把味觉、触觉、听觉和视觉传来的信息输送到大脑,并通过眼睛、手、腿、表情、声音等作出反应。所以,父母要把握这个时期的教育,从训练五官、培养敏锐的感知入手。比如,训练视力可以悬挂色彩鲜艳的挂饰开始,用播放音乐来锻炼听力,还要经常与新生儿进行交谈,创造一个好的听力和语言训练环境;再通过触摸一些实物让他体验到冷、热、硬、软等不同感觉;还可以给他做一些被动体操锻炼他的运动能力。这些训练对新生儿的成长都极为有利,父母不妨一试。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生在世,自己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报答。斯托夫人认为,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她就是按着这一原则教育维尼夫雷特的:
如果孩子做了好事,第二天早起时,她就能在枕头旁边发现放着好吃的点心之类的东西。我会告诉她,这是因为你昨天做了好事,“仙女”奖赏给你的。如果她做了坏事,第二天早上起来,枕头边就没有这些东西。这时我就告诉她,因为你昨天做了不好的事情,“仙女”没有来。
她脱下衣服,自己不收拾时,就让它一直放到第二天,我也不收拾,并且决不拿出新衣服给她穿。如果她晚上把发带折叠好,“仙女”就时常给换成新的。如果不好好收拾,就只得戴旧发带。如果她把玩偶丢在床上不收拾好,“仙女”就把它藏起来,使她几天之内不能用这一玩具做游戏。
有一天,维尼夫雷特把一个珍贵的娃娃丢在了草坪上,被小狗给咬坏了。因此,她哭叫着把它拿到母亲这里。斯托夫人抱起她,并说真可怜。但是,她决不说给女儿买新的,还教训女儿说:“把那么好的娃娃放到草坪上,这是多么残忍啊,假若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狮子吃掉的话,做妈妈的会该有多么心痛呀!”
还有一次,维尼夫雷特要到朋友家去,问母亲可以不可以。母亲说,可以,并且要她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但是,那天不知为什么,她12点半没有准点回来,而是过了10分钟才回来。斯托夫人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手上的表让她看。孩子知道迟到不对了,道歉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她就赶紧换衣服,准备去看她们每到星期二就去看的好看的戏剧、电影等。母亲让她再看看表,并说:“今天因时间太紧迫来不及了,戏是看不成了。”于是她流了眼泪。斯托夫人只对女儿说了句:“这真遗憾!”但并没有采取别的手段。斯托夫人这样做是为了让她知道,母亲说话是算数的,并且都是为她好。
为了使维尼夫雷特养成良好的品行,斯托夫人还给女儿绘制了品行表,一周一张,内容有13项:服从、礼节、宽大、亲切、勇敢、忍耐、真实、快活、清洁、勤奋、克己、好学、善行。
如果女儿做了与这些项目相符的行为,她就在那天的一栏中贴上一颗金星,反之,就贴上一颗黑星。每星期六就数一下,如果金星多的话,下星期内就可得到和金星数相等的书、发带、鲜果等;如果黑星多,就不能得到这些物品了。
在星期六统计之后,斯托夫人也不准女儿将这个品行表扔掉,她认为,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女儿下决心,在下星期消灭黑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因为如果长期保留黑星,会使孩子感到沮丧。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能否出类拔萃,智商只占20%的决定因素,其余的80%来自各种其他因素,最关键的是情感因素,就是一个人的情商。如果犯了错误,总是找外界环境的原因,其实是情感智商低下的表现。不难想象,如果任其发展,将来在困难面前我们的孩子将会束手无策,最后将会一事无成。
教子点睛:
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无缺的,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是否能让他深刻地理解,做任何事他都必须对自己负责呢?父母必须让孩子了解,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保护者。所以不论孩子做了什么事,他都必须对自己负责。从小开始父母就要锻炼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社交能力也是孩子应该必备的一种能力。所以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当然,这类活动应该是有益的、愉快的。维尼夫雷特曾经是“少年慰问团”的会员,这个组织的目的是把手工制的玩具和花束等送给有病的孩子。另外,她还担任“美国少年和平同盟”会长的职务。不久,又参加并组成了“争取匹兹堡少年平等参政同盟”。
维尼夫雷特担任会长的“美国少年和平同盟”是为了增进各国少年之间的友谊,克服各国人民之间的种族偏见,促进世界的和平。该会会员有学习世界语并同一位以上的外国少年通信的义务。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相互朗读外国小朋友的来信。
此外,每次会议他们都用幻灯片介绍外国的风俗和风景。同时,会员还和外国的少年交换带着图画的明信片、邮票、压花之类的各种珍贵礼物。维尼夫雷特的这类礼物特别多,堆积如山,这是她和世界各国的孩子们交换而来的。其中最珍贵的一份礼物是一位中国少年用5000句世界语写的中国历史,这是在一张很大的漂亮的宣纸上写就的。
在当时的美国,也有许多关于中国和日本历史的书,但大多数是美国人在中国和日本逗留三四个月后写成的。通过这类历史书,孩子们并不能真正了解中国和日本。这位中国少年的礼物,让维尼夫雷特了解到了更为真实的中国历史。
“美国少年和平同盟”的会员还从事世界语的宣传活动。一次,维尼夫雷特接触到了一个因下肢残废而厌世的少年,为了帮助他,她就教他学习世界语。这个孩子很快便活泼起来,还用世界语同各国少年通信,并同这些外国朋友交换图画、明信片、植物标本等各种礼物。自那以后,这个少年每天都在忙碌着,一会儿整理这些物品,一会儿写信,过着非常充实的生活。
5岁时,维尼夫雷特还花了很大心血将一些有趣的儿歌译成了世界语。因为她想:这些儿歌非常有趣,把它们译成世界语,世界上的许多孩子都会高兴的。这些儿歌不久由北美世界语协会出版成书。在她的努力和感召下,又产生了许多世界语的赞同者。斯坦福大学的加勒德博士曾对这本书予以非常高的评价:“这本歌集,只有语言学家兼诗人才能译得这样好。然而,听说译者是个仅仅5岁的小女孩,真令人震惊!”
后来,维尼夫雷特成了匹兹堡最有名的年轻教师,她教的那个班是5岁到14岁的少年。她们用卡耐基研究所的教员室作为教室,教学方法大都是利用游戏和唱歌,有时还到博物馆去进行实物教学。她在这个班教世界语时,使用了一种新方法,就是把世界语的文章用极常见的、谁都熟悉的歌曲的旋律谱成歌曲让学生唱。
斯托夫人也曾把这一方法运用于匹兹堡大学的教学中,效果也非常不错。同时,维尼夫雷特还用自编的世界语教科书来教这个班学生,这本教科书经过了她的仔细推敲,使用起来非常便利。
教子点睛:
在信息社会中,社会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孩子来说也不例外,而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住、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的表现。家庭是孩子学习“为人处事”的第一课堂。父母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待人接物的举止风度,如以友好和礼貌的方式打招呼,以热情大方的姿态对待别人的求助等,这些都会对孩子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