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结束后,英宗兴奋地召见韩琦、欧阳修。三人商定,于次日公布曹太后的诏书。第二天,欧阳修将曹太后的诏书公布。此时司马光已奉命修《资治通鉴》,无意进谏。王珪等人说道:“此诏也许有误,臣请太后向臣等说明。”
英宗笑道:“这有何难?来人,速请太后入朝。”曹太后来到金殿后,看到诏书上面有自己的亲笔签名,大吃一惊。她本想推翻诏书,又不愿承认自己饮酒误事,只得硬着头皮承认。宋英宗大喜,立即宣布退朝。
司马光、王珪见木已成舟,只得罢了。御史吕诲却怒气不息,他与御史台的同事范纯仁、吕大防联名上疏,说道:“韩琦为迎合陛下,竟然勾结宦官。臣等不愿与这样的宰相共事一朝,因此请求辞职!”
宋英宗非常生气,将吕诲等人贬出朝堂,但又对负责职位升降的官员说:“对他们的处理不宜太重。”结果,吕诲贬为蕲州知州,范纯仁任安州知州,吕大防任休宁知县。御史台只有三名御史,竟然同时被废。
司马光认为英宗处事不公,遂联合各位谏官,上奏章辞职。宋英宗召见韩琦、欧阳修,商议应对之策。韩琦说:“臣等是忠是邪,陛下心里明白。”欧阳修说道:“如今吕诲等人与臣势同水火,陛下如果认为臣等无罪,就要按自己的心意办事。”
宋英宗在韩琦、欧阳修的支持下,坚持贬斥吕诲等三人。他还给王珪加封官位,使反对封“皇考”的官员迅速分化瓦解。9月,“濮议之争”终于结束。宋英宗虽然取得胜利,但寿命不长,于1067年病逝。
终英宗一朝,留给人们的记忆就是“濮议之争”。这场争论实际上是一种党争,司马光等人希望英宗遵守礼教,稳定局势,韩琦等人意在维护皇权的威严。到了神宗、徽宗两朝,党争继续存在,使积弱已深的宋朝再受重创。
■王安石变法
宋英宗死后,其子宋神宗即位。宋神宗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喜读《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有浓厚的兴趣。他还亲自抄录过《韩非子》一书。宋神宗登基以后,想挽救国家的衰落,遂于1068年4月调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王安石入京,与他共商国是。
王安石入京后,被封为翰林学士。宋神宗召他入宫,问道:“你有什么治国之见,请直言以告,不必顾虑。”王安石答道:“我朝的法令非常落后,制约国家的发展。要使国势强盛,应改革法令。”
宋神宗说道:“你的主意很好,请你回去写个方案,交给孤家看看。”王安石回府以后,连夜写了一份奏章,次日交给神宗。宋神宗看了奏章,喜悦不已,叹道:“这道奏章切合实际,所谈之事是我从未听说过的!”从此,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
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封为参知政事,成为当朝宰相。王安石发现朝中官员思想保守,对变法持怀疑态度。为了推行新法,王安石任命吕惠卿、章惇等年轻官员为宰相属官,与他们讨量变法事宜。
1070年12月,宋神宗拜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强了他的宰相之权。于是,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由于这次变法是在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因此被称为“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
推行的新法有以下一些:
青苗法。规定农民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可向官府借粮,半年内附加少量利息归还。这样,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又可增加官府的收入。
免役法。对于官府的各种差役,农户不再自己轮流担当,而改由官府雇人充任。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一半的钱。这就既增加了官府收入,又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农田水利法。政府对地方上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实行奖励政策。
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包括被大官僚、大地主隐瞒占有的土地在内。按土地实际面积多少和田地的好坏征收赋税,一方面减轻了老百姓的沉重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王安石推行新法后,效果极为明显。国家的收入增加,老百姓的利益也得到维护。但是,一些保守势力反对新法,不顾一切地攻击王安石,阻止变法的实施。一日,宋神宗召王安石入宫,对他说:“外面很多人在谈论,说我们不怕天变,不听人们的建议,不遵守祖宗的家法。你对此有何看法?”
王安石从容不迫地答说:“灾害不过是自然现象,绝非人力所为。陛下只要认真处理政事,就能够防止天变;只要自己做得对,就不必在乎别人的议论;对于祖宗的老规矩,绝不能一味遵守,应当适应新形势加以改变。”
公元1074年,河北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农民打不到粮食,只好离乡逃荒。保守派官员郑侠早对王安石不满,趁机向皇帝献上一幅“流民图”。他对神宗说:“王安石一意孤行,提倡新法。老天爷因此震怒,降下灾祸。要想消除灾难,必须罢免王安石、废除新法。”
宋神宗的祖母曹太后、生母高太后也不支持新法。她们整天在神宗面前哭泣,说道:“天下被王安石治理得混乱不堪。要想太平无事,除了废除新法别无出路。”在保守贵族的反对下,神宗失去了改革的信心,终日唉声叹气,寝食难安。
王安石见到朝中这种状况,就上奏章辞职。宋神宗竟然批准他的请求,让王安石回江宁府休养去了。
公元1075年2月,宋神宗召王安石入京,再次拜他为宰相。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天空中出现了彗星。一些大臣上奏章攻击新法,说王安石入朝后引发天谴。1076年春,王安石愤而辞去宰相之职,回转江宁。没过多久,他就逝世了。
■司马光编《通鉴》
神宗时,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主张变革法令;一派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主张尊重传统。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今山西闻喜)人,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他七岁时就开始用功读书,即使遇到三伏、三九天气,也依然学习。一日,司马光听老师讲《左传》,很快就记住了书中的内容。他回家之后,把这本书讲给家里人听,居然说得头头是道。
司马光不仅好学不辍,而且胆识过人。有一次,他与小伙伴们在后院里捉迷藏。有个小孩扒着大水缸爬上爬下,竟然滑入缸内。小伙伴们见此情况,不知道怎样解决,都哭泣起来。司马光却神色镇定,搬起一块石头砸破水缸。结果,大缸里的水流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家的大人回家后,对司马光救人的事情感到惊奇,从此对他更加欣赏。不久,司马光砸缸的事迹就在各地传扬。一时间,年幼的司马光竟然成为名人。汴京和洛阳的居民还把他的事迹画成图画。
司马光入朝为官后,开始编写一部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公元1066年,他将自己编好的部分文稿定名为《通志》,送给宋英宗审阅。宋英宗对他的工作非常支持,设立了一个书局,帮助他完成书稿。
司马光马上请到著名的历史学家刘恕、刘和、范祖禹,让他们加入书局,共同编撰。司马光之子司马康文笔很好,也加入书局,负责检阅文字。
宋神宗即位后,命司马光将《通志》的部分文稿给他看看。宋神宗非常喜欢历史,看完后非常满意。他对司马光说:“书中记载的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可供执政者对照借鉴,修正错误。此书可更名为《资治通鉴》(“资治”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鉴”就是镜子)。”
后来,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好朋友,但反对变法。他写了封信给王安石,对他的变法进行批评。在信中,司马光指出王安石的四项缺点,即侵犯官员职权,惹是生非,聚敛钱财,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王安石认为司马光的说法不对,就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就是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在信中,王安石说:“我奉旨改革,怎能说是侵犯官员职权;为国家理政,怎能说是惹是生非;为百姓管理财物,怎能说是聚敛钱财;指出别人观点的谬误,怎能说是不接受别人意见呢?”
司马光知道王安石已下决心改革,绝非言辞所能说动。他不愿再与变法官员争来斗去,就上奏章辞官,到洛阳编书。
司马光来到洛阳,与自己的助手整理资料,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他们掌握的材料,除正史以外,尚有三百多种史学著作。《资治通鉴》成书之时,司马光等人的原稿堆了整整两间屋子。
司马光为了编成巨著,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他怕自己睡眠太多,耽误了工作,就制作了一个圆木,作为枕头。如果他睡熟了,他的脑袋就会从枕头上落下,从而惊醒过来。司马光将这个圆木称之为“警枕”。
公元1084年,《资治通鉴》终于完成。这本书花费了司马光十九年的光阴,是一部巨著。此时的司马光已经六十多岁,身体很差,不但眼睛昏花,连牙齿也大多脱落。人们充分肯定司马光的贡献,把他与西汉的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
《资治通鉴》内容丰富、考证严格、议论深刻,是难得的史学著作。司马光还在《资治通鉴》中写了很多评论,探讨了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规律,流露出爱国忧民的情怀。
1085年,宋神宗逝世,其子宋哲宗即位,朝政由神宗之母高太后执掌。1086年,高太后拜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决定废除所有新法。一些大臣说:“神宗爷刚刚逝世,尸骨未寒。您就改变他的法令,恐怕不太好吧?”
司马光却说道:“王安石制定的新法不好,执行起来只能误国误民。何况高太后是神宗皇帝的母亲,母亲更改儿子的主张,有什么不可以?”司马光终于尽废新法,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他年事已高,执政八个月就死了。
■苏轼游赤壁
公元1057年,宋仁宗在京城举行进士考试,命欧阳修为主考官。蜀地有个文人苏洵,是眉州眉山人,他带着儿子苏轼、苏辙来京城应试。苏氏兄弟得到苏洵的真传,从小就善写文章,对自己的才华充满着自信。
考试完毕后,主考官欧阳修参加阅卷工作。他看到一篇名为《刑赏忠厚论》的文章,觉得非常精彩。由于考卷是密封的,欧阳修不可能知道考生的名字。从文章的风格来看,他觉得作者可能是自己的门生曾巩。他本想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一,又怕别人说他偏袒门生,就将它评为第二。
等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感到非常意外。原来,这篇文章并不是曾巩所作,而是眉山才子苏轼所作。当时京城中艰涩险怪的“太学体”非常兴盛,欧阳修认为这种风格绝非正路,因此只选平易、朴素的文章,结果苏轼、苏辙、曾巩等后起之秀全都考中。
苏轼考中后拜见主考官,欧阳修和他长谈了一次,越来越喜欢他。事后,他写信给好友梅尧臣说:“苏轼这个人才华横溢,文章出色。我应该赶快退避,让他出人头地。”
苏洵也拜访欧阳修,请他审阅自己的二十多篇文章。欧阳修看后大加赞赏,就向仁宗荐苏洵为官。人们非常佩服苏氏父子,称他们为“三苏”。一时之间,“三苏”之名震动天下,妇孺皆知。
公元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但地方官员在执行新法时屡有偏差,令百姓受苦。苏轼当时担任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对变法颇有怨言。1071年,一向注重实际效果的他反对变法,希望王安石修正政策中的偏失。王安石大怒,将苏轼贬为杭州通判。
此后,苏轼在各地担任知州,为百姓兴利除害。公元1080年,一些人品低劣的变法派官员诬陷苏轼,说他怨恨天子,在诗中讥讽朝廷。宋神宗命御史中丞李定去湖州调查。李定不学无术,当年曾受过苏轼的呵斥,他公报私仇,将苏轼押入京城,关入大牢。
京城的官员曲解苏轼的诗句,都说苏轼罪行重大。这一案件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乌台诗案”。后来,在弟弟苏辙的积极营救下,苏轼终被放出监狱,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担任团练副使。
苏轼到了黄州,受人监视,名为官员,实际与囚徒没什么两样。他的生活极其艰苦,多亏朋友相助,才得到一块地,靠种地养活家小。苏轼在东边山坡上盖了一间屋子,居住在那里,并给自己取了一个“东坡居士”的别号。因此人们又称他为“苏东坡”。
但是,苏轼的意志并未消沉。他经常游览山水,进行创作,排遣自己的郁闷心情。一天,他听说黄州有一个叫赤壁的古迹,就趁夜约朋友去游玩。他们乘坐着小船,欣赏着月色、江流、山景。虽然此地并非三国交战的赤壁,苏轼还是想起曹操、周瑜等人。
回到家中,苏轼提笔写下了《前赤壁赋》。在赋中,作者写他与朋友在赤壁之下坐船游览。为了增加兴致,他们拿起酒杯饮酒,并且放声歌唱。空旷的赤壁似乎变成了他们的乐园。正在这时,一位朋友吹起箫来,声音非常凄凉。
苏轼想起当年的曹操何等雄豪,如今江水犹在,人已不存,难道不令人悲伤吗?他叹息人生是何等的短促、渺小!最后,他安慰众人,指出“变”与“不变”其实是相通的。众人化悲为喜,喝罢酒就大睡,一直到天色发白。在赋中,苏轼想利用旷达来摆脱苦闷,却没有达到目的。
苏轼还善于写词,此后不久,他又写下了《念奴娇》。这首词是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作,气势浩大,冠绝一时。自从“词”这一文体出现后,一直被认为是“诗余”,词人往往流连于花间、酒宴,写些离愁、爱情。苏轼写词时,却尝试着写农村风景、山川秀色,为宋词的发展开创了新境界。
苏轼一生坎坷不平,饱尝艰辛。但他却在屡遭贬逐中建立了文坛的盖世功业,留下了大量诗、词、散文、书画,完善了自我价值。
■蔡京弄权
宋神宗死后,其子宋哲宗即位。宰相司马光废弃新法,打击新党官员。但哲宗对新党官员颇有好感,在司马光死后,又起用新党人士。新党官员上台后,对旧党官员残酷迫害,不久又被旧党赶下台来。旧党、新党轮流执政,明争暗斗,把朝政弄得混乱不堪。两党的多数官员只知夺权,不考虑国计民生,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宋哲宗死后,其弟宋徽宗即位。他眼见国势日渐衰微,决定继承神宗的事业,变法图强。公元1102年7月,新党领袖蔡京被任命为宰相。因为宋哲宗元祐年间旧党曾风光一时,蔡京就把旧党人士称为“元祐党人”。
9月,蔡京在京城端礼门外立起一座“元祐党籍碑”,并命天下各州都依此仿制。碑上刻有三百零九位旧党官员的名字。凡是名列碑上之人,死了的要追夺官职,活着的要免职流放。朝廷还对旧党人士的居住、婚姻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歧视性的规定。
旧党被贬出朝堂后,蔡京联结重臣王黼(音fú),收买宦官童贯、梁师成,用朱勔(音miǎn)、李彦为爪牙。他们形成势力,打着恢复王安石新法的旗号,胡作非为。正直的官员无力回天,敢怒不敢言。
人们把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等人恨之入骨,称他们为“六贼”。汴京百姓们编歌谣来对奸臣进行诅咒:“杀了茼蒿(童贯)割了菜(蔡京),吃了羔儿(高俅)荷叶(何执中)在!”
盐是人们的必需品。宋朝之时,盐在西北由政府官卖,商人向地方政府交钱,换得盐钞,然后凭借盐钞买盐。东南地区则由地方专卖食盐。
蔡京想了一个办法,将卖盐之权收归中央,商人必须向朝廷购买盐钞,才能买盐。然后,蔡京经常变换盐钞,旧钞还没用完,新钞又开始印制。没用完的旧钞必须添钱才能换上新钞,如果不换,就会作废。蔡京借更换盐钞的机会,贪污了很多款项,发了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