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塑造孩子品质的美德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2935800000021

第21章 勤勉的力量(3)

告诉孩子无私的谦让,不是为了名誉的礼让,而是给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正直的形象。即使不能赢得比赛,但同样可以赢得尊敬,赢得掌声。保持正直的品格,就能得到更多的喝彩,甚至得到更多的荣誉。

可靠之人清顺治十五年,戊戌科考,殿试评卷接近尾声,就在即将发榜的头天晚上,顺治皇帝仍在亲自阅卷。依照清代科举制度,殿试结束后,首先由读卷大臣评卷,然后从中挑出最好的十份试卷,上呈皇帝重新审阅,再由皇帝亲自决定前三名。所谓“天子门生”,即为此意,皇帝说了算。

顺治仔细翻阅试卷,忽然被一篇文章吸引住了。此人写得一手好书法,文章结构严谨,而且大胆直言,切中时弊,几乎无懈可击,尤其是结尾“克宽克仁、止孝止慈”一句,让顺治大为欣赏。反复权衡之后,顺治决定取此人为头名状元。主意拿定,顺治却忍不住好奇,当即命人拆开试卷弥封,想抢先看看新科状元究竟花落谁家。选拔状元,历来是朝廷盛事,举国关注。

这名幸运儿名叫孙承恩,江苏常熟人。看着看着,顺治突然想起了什么,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半年前的顺天乡试中,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科场大案,牵连甚广。顺治严令刑部查办,数十名官员和考生被处腰斩或流放,并株连家属,其中有个叫孙旸的考生,因舞弊已被流放关外,正好也是江苏常熟人。

孙旸、孙承恩,顺治反复默念了几遍,心中突发奇想,这两人同姓同籍,会不会是一家人呢?果真如此的话,按照当时的法律,孙承恩当受株连,首先政审这关就通不过,当然不能录为状元。顺治毕竟不是糊涂昏君,知道事关重大,仅凭猜测恐怕误事,可是明天就要发榜,又来不及细细查证。为慎重起见,顺治立即将内阁学士王熙召来,吩咐他连夜出宫,必须亲自找到孙承恩,其余不必多说,只需问明二人是否有亲属关系,快马回报。

或许有人会以为,顺治多半是神经过敏,无中生有。事实上,他猜得一点没错,孙承恩与孙旸的确是一家人,而且是亲兄弟。真是无巧不成书!然而,顺治只猜中了其一,却未料到其二,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派去打探情报的宠臣王熙,与孙承恩竟是多年至交。好友有难,焉能见死不救王熙明知孙承恩与孙旸是亲兄弟,却在皇帝面前装糊涂,丝毫不露声色。他心急如焚,快马加鞭,很快找到了孙承恩的住处。故友相见,来不及叙旧,王熙就把皇帝的底牌和盘托出,毫无隐瞒,然后又意味深长地说道:“现在你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高中状元,加官进爵;要么名落孙山,甚至招来牢狱之灾,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就凭你一句话了。你说,我该如何回奏皇上呢?”话说得婉转含蓄,孙承恩脑子不笨,当然听出了弦外之音,王熙分明在暗示自己——千万不能说真话王熙的好意,却让孙承恩陷入了两难境地:金榜题名,琼林大宴,何等荣耀,十年寒窗为的不就是今天吗?可是,要自己睁眼说瞎话,岂不枉读圣贤书,又怎么对得起良心?孙承恩左右为难,沉思良久,最后凛然道:“祸福命耳,不可以欺君卖弟!”意思很明白,是要让王熙如实上奏。

王熙大感意外,又心生敬佩,连连摇头叹息,上马转身离去。没走出几步,王熙忽然又掉转马头,面色凝重,再问孙承恩:“你可要三思而行啊,后悔就来不及了。”孙承恩主意已定,斩钉截铁地说:“虽死无悔!”见他如此坚决,王熙无奈,惋惜不已,只好长叹一声策马疾驰而去。

赶回皇宫,已是半夜。养心殿依然灯火通明,顺治仍端坐于龙椅,焦急地等候回音。王熙再不敢隐瞒,把见到孙承恩的前后经过,原原本本地如实上奏,心中暗暗为好友捏了把汗。没想到,顺治听后竟感慨万千,觉得孙承恩是个可靠之人,面对功名利禄之诱,仍不失诚信,尤其难能可贵。次日金殿唱名,孙承恩独占鳌头,高中状元。

如此看来,做人还是可靠点好,老实人并不吃亏。

告诉孩子人品不佳,即使非常有才能,也会变成吞噬社会的蛀虫,甚至贻害无穷。坚持诚实的做人原则,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抵挡得住社会的诱惑,才会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推动社会的进步。

诚实的林肯在一个名叫纽萨拉姆的小镇上,有一幢孤零破旧的小木屋,这就是当地的邮政局。邮政局太小了,只有邮政局长一个人,那是一个高个子的小伙子。干这行工资少得可怜,是个苦差事,除了这小伙子几乎没人愿意做这份工作。然而,他却十分认真地履行着邮政局长的职责。难怪镇上的人都骄傲地说:“纽萨拉姆镇邮局是世上最好的邮局,纽萨拉姆镇邮政局长是世上最好的邮政局长。”

因为这个邮政局的营业量不足以支付各项费用,所以上级邮政局决定将它关闭。当通知下达后,小伙子便将账目整理得清清楚楚,最后共节余3美元5美分。

不知为什么,上级邮政局却一直没有派人来结账,也许早已把这个小邮政局忘记了吧。这个小伙子就一直保管着这3美元5美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动用过它。在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依旧履行着一个邮政局长的职责,依旧将小木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尽管他已有了一份新的工作。

终于有一天,他在小镇上碰到了上级邮政局的一位官员,便郑重地交出了3美元5美分和账本;并将小木屋锁好,把钥匙给了那位官员。这时候,他如释重负地笑了。这个小伙子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

后来,林肯刻苦攻读考得了律师执照。有一次,有一位被告邀请他出庭担任辩护律师。林肯在全面详细地了解了情况之后恳切地说:“我不能为你辩护,因为在法庭辩护时,我的良心会不停地提醒我:’林肯,你在说谎!‘到时候,我很可能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叫起来。”

林肯在就任美国总统之前,已经是一个因诚实而有些名气的人,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诚实的林肯”。

年3月4日,林肯正式就职美国第十六任总统。白宫的一位工作人员给管理财务的秘书写了一封简单的通知函,要求在每月1日为林肯总统发月薪。林肯看到以后认为,自己实际是从3月5日才开始全日办公的,于是把那份通知函中的“1日”改成“5日”。当时美国总统的年薪是2万5千美金。一丝不苟凭诚心办事的林肯,坚持为美国人民节省了四天的工资。

诚实当然也是有条件的,林肯也绝不会对骗子简单地讲诚实。不然,诚实也就成了上当受骗的别名。但林肯深得人心的辉煌经历说明,至诚如神,巧伪不如拙诚。以诚感人者,人也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也以术而待。

告诉孩子诚实是立人之本,没有诚实的品格,别人就不会信任我们。只有真心真意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才会在他们的热切期盼中成就事业的辉煌,才会在他们的热情支持中创造人生的奇迹。

柔软的伤害侄女小米期末考试在班级拔了头筹。作为奖励,放暑假后,哥哥带着她从乡下到城里来玩。小米的到来,让我的女儿豆豆高兴得不得了,她整天和小米形影不离,并时刻像个老师一样,告诉小米这个,又告诉小米那个,她恨不得一下子让小米融入这座陌生的城市。

小米临走前一天,我给她买了一部手机作为礼物。第一次用手机,小米高兴得不得了,坐在沙发不停地摆弄手机,弄了半天,也没太弄懂。热心的豆豆见状,就把手机从小米手里拿过来,又拿手机的说明书,对着拨弄了几遍键盘,然后把屏幕一面对着小米,告诉她,这个键是干什么的,那个键是什么功能,怎么发短信,铃声怎么换……豆豆只顾讲解,却没有注意到,小米脸上没有感激,只有不悦。

我父亲开了一家蛋糕店,为了吸引顾客,父亲每天用刀切一些蛋糕丁,装在一个塑料托盘里放在橱窗外面。旁边贴一纸条:“免费品尝。”

有一位老人,每天路过时都要品尝一点儿蛋糕,但他从来没有买过一点儿。有一天,老人来时蛋糕丁已经没有了,托盘里只剩一点儿碎屑。老人就把那点儿碎末倒在嘴里,吃得很香甜,微笑着咂了咂嘴。父亲见状,就拿出一整块蛋糕,送给那老人,我们都没想到,老人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变成了惊愕,他没有接受父亲的施舍,就默默地离开了。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告诉我们:播撒善意的种子,未必能收获美好的果实。因为人活着不一定需要善意,但不可缺少尊严,我们主观的给予和施舍,恰恰是剥夺了别人赖以存在的尊严,这就让我们自认为很美好的善意,成为一种柔软无力却深及别人心腑的伤害。

告诉孩子我们与别人交往,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但除此之外,更多的时候我们在表达对对方的关怀时,还需要多一份为对方感受着想的尊重。

怎样开启易拉罐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他是个农村娃,一件崭新的白色半袖衫掩盖不住黝黑的皮肤。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梦寐以求的大学。男青年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

车厢内闷热异常。男青年感到口渴难耐。

“方便面、健力宝、矿泉水!”乘务员大声叫卖着。

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极奢侈的饮料。读高中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些许可以支配的零花钱。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

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桶饮料。他把健力宝拿在手里,颠来倒去看了看。最后,他把目光定在了拉环的位置。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了一把水果刀,企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这时,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健力宝给妈妈拿过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窗旁边挂着的塑料袋。

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意着男青年,只听“嘭”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嘭”的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把自己的健力宝放在了茶几上,显然,她并不渴。

许多年后,男青年参加了工作,却仍对这件事记忆犹新。他感激那位善良的妇女。她为了不使他难堪,没有直接教他易拉罐的开启方法,而是间接地完成这一过程。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良。

男青年把这种感激化做了更多小小的善良,带到了社会的角角落落。

那位男青年就是我,那年我18岁。

告诉孩子生活中我们不要放弃做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事对我们而言也许是举手之劳,但对受益者而言,可能是一生的温暖。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吝惜自己的善举。

两个人的天堂何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作为实习记者,他曾经接触过的新闻和图片,全在述说着同一个主题:广东富得流油。可眼前这低矮的土砖瓦屋,破旧的门窗,空荡荡的家,却仿佛在讲述着另外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正低头忙着将各种各样的垃圾分门别类捡好,码整齐。墙壁上贴着挤挤密密的奖状,每张奖状上无一例外地写着两个名字:程思爱、程思晴。但仔细一看,又能发现,奖状上最初只有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字迹歪歪斜斜,是后添上去的。

小女孩发现何必在打量奖状,主动开口了:“我叫程思晴,我姐姐叫程思爱。”

何必问:“你姐姐呢?”

思晴说:“我姐姐去学校读书去了。”

何必找了个小板凳,坐下:“那你干吗不去上学,你的爸爸妈妈呢?”

思晴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两膝:“我爸爸坐牢去了,我妈妈捡垃圾去了。我明天才去上学,今天该姐姐上学。”

在皇城根下出生、长大的何必,当时嘴就惊成了一个圆圈:“你们两姊妹轮流去读书?”

原来,姐妹俩的爸爸因为贩毒,被判了12年。妈妈靠拾荒卖破烂,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于是,这对10岁的双胞胎姐妹,每天有一个人去学校读书,另一个陪妈妈去捡破烂,或在家里为废品进行分类。到晚上,去学校读书的那个,就当“老师”来“教”另一个。至于考试,赶上谁去学校,谁就当考生……何必沉默了半晌,带着不安问:“学校老师和同学知道你们俩在轮流读书吗?”

思晴的脸越发红了:“起始不知道,后来知道了……老师没骂我们,有时还给我们补课,同学也不嘲笑我们,还把旧书包旧文具盒送我们……”她又指着密密麻麻的奖状骄傲地说:“叔叔,你看,我和姐姐老考第一。我们还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同学们有不懂的都问我们……”

何必的心里说不上是欣慰还是沉重。他手上握着笔,腿上摊着采访本,却始终没有一个字落在纸上。然而所见所闻的一切,通通钻进脑子里去了,钻得很深很深。他掏出200元钱,说:“思晴,这是给你和姐姐好好学习的奖励,你们要再接再厉,叔叔还会来看你们……”思晴没推托,收下了,又满脸期待地问:“叔叔,你是记者,记者也是作家吗?”

何必奇怪地望着思晴的大眼睛。

思晴说:“我和姐姐也想当作家,我们要写童话书,已经写了4000字了……”

生活在如此残酷的环境里,却在书写美丽的童话,可何必并没觉得讶异。他问:“你们写的什么故事呢?”

思晴说:“书名叫《天堂里的笑声》,我和姐姐都喜欢这名字。我们要写许多人在天堂里的幸福生活……”

何必脱口就问:“你们眼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

思晴的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的光彩都快溢出来了,“天堂呀,就是那里的人从不吸毒,也没有毒品吸;那里的人不用捡破烂,也没有破烂捡;天堂里的人天天欢笑,天天唱歌。每一个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每天都能够高高兴兴去上学……”

实在忍不住了,何必走出一段路,背靠一棵树,坐下,哭了。

告诉孩子身处天堂,心里装着地狱,天堂也会变成地狱;身处地狱,心里却载着对天堂的追求,地狱也会开出绚丽的鲜花。把心灵做成善良的筛子,当岁月流过,留下的只有美好。

细心的爱传递妻子给我的衬衣缝纽扣,要我找根针。就在我将细小的针递到她手上时,她发出一声尖叫。针头刺伤了她娇嫩的手指,鲜血流了出来。伤着她的手,也伤着我的心。

回家,爸妈在看电视。母亲一边看电视,手中还一边拿着毛衣针在不停地为父亲织着毛衣。母亲织了一段时间,对父亲说:“剪刀。”就在传递的瞬间,我看见父亲的手自觉地握住剪刀的刀口,而将剪刀的刀柄递给母亲。而母亲用完后又将剪刀递了过去,同样用手握住锋利的刀口,而将圆曲的刀柄留给父亲。

这是多么细心的默契的传递呀,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危险的部分留给自己,而将温柔的部分留给对方。

我不禁想起我给妻子的那根针,我没有将针头留给自己,而将伤害带给了她,这是多么不细心的爱呀我们每天都活在爱里面,每天都在传递着彼此的爱,而我们每一次的传递都应该细心地注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好好地爱下去。

告诉孩子真正的爱总是习惯把刀口向着自己,把幸福向着你爱的人。就像父母的爱,生活的艰难和辛苦总是自己承受,而把笑容全部奉献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