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塑造孩子品质的美德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2935800000009

第9章 学会尊重他人(3)

最美的声音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可以了。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天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也没听到声音。我们很是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带干什么呢快毕业时,他才告诉我们原因。原来他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创造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儿委屈。后来日子好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塑造了我的今天。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像在身边一样。“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大爱无言,而那份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告诉孩子沉默是聋哑父母最美的声音,无言的行动是他们最大的关怀。父母的关怀总是悄无声息,我们只能从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简单的唠叨中深深体会父母那厚重的爱。

母爱的种子没有发芽前不久,在北京市怀柔区进行了一次关于亲子教育的试验。试验是这样进行的:

在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让所有的孩子和妈妈都戴上了眼罩。然后,让所有的孩子在黑暗中通过触摸每个妈妈的手来找出自己的妈妈。结果,有5个孩子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当他们把眼罩摘掉后,这些妈妈和孩子都情不自禁地哭了。

后来,经过深入了解得知,那些找到自己妈妈的孩子,几乎都是妈妈首先感觉到是自己孩子的手,然后通过暗示帮助他们做到的。严格地说,没有一个孩子能通过触摸找到自己的妈妈。

试验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继续进行。主持人让孩子和妈妈又都戴上了眼罩,然后,让所有的妈妈在黑暗中通过触摸每个孩子的手来找出自己的孩子。结果,所有的妈妈都认出了自己的孩子。

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孩子不能顺利地找到自己的妈妈,而妈妈却都能顺利地找到自己的孩子呢亲子教育试验结果公布后,媒体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不少人踊跃参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亲子训练营的首席导师孙女士指出:”这个试验暴露出家庭教育中爱的失衡,孩子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感受爱,也不会付出爱,从而成了无法感受爱的精神残疾,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有缺憾的。“一位参与试验的白领母亲承认:”尽管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是既纯洁又美丽的感情,是不求索取和报答的爱,但非常遗憾,我们这些人的母爱,就像播种在孩子心田里没有发芽的种子。“一位农民母亲说:”母爱的种子不怕埋没,就怕腐烂。长期被埋没的种子,不仅不能发芽,而且最后势必会腐烂。“一位下了岗的工人母亲十分悲痛地说:”孩子小还情有可原,要是大了之后还不懂得爱和尽孝,那就太可怕了。邻居家的一位父亲为了给上大学的孩子交学费,每年都卖血。可孩子却不好好学习,拿父亲卖血的钱去上网玩游戏。“一位教育专家说:”谁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要让孩子长大以后爱祖国、爱人民、爱世界,就必须让孩子从爱母亲开始,就必须让母爱的种子早日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告诉孩子把一个苹果分给几个挚爱的人的最好办法不是把苹果分给大家,而是保留它的种子,让这粒种子长成一棵苹果树。不要只是单纯地享受爱,而要学会种植爱,让爱的种子发芽,奉献更多的爱。

母爱的圣灵这两个故事也许会让你铭记一生。

有个即将出生的孩子问上帝:”听说您就要把我送到人间去了,我这么小而无助,在那里怎么生存呢?“上帝说:”我在众多的天使中给你挑了一位,她会照顾你的。她每天给你唱歌,对你微笑,你会感受到天使对你的爱!“孩子说:”如果我不懂人类的语言,别人对我说话时我怎么能明白呢?“上帝说:”你的天使会告诉你最美好的词语,耐心地教会你说话!“孩子又问:”我听说人间有许多坏人,谁来保护我呢?“上帝说:”你的天使会保护你,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此时天堂里一片宁静,人间的话语已隐约可闻。孩子匆匆地小声问:”啊,上帝,我就要离开您了,请您告诉找,我的天使的名字!“上帝答道:”你的天使的名字并不难记,你会管你的天使叫妈妈!“还有一个中草药的故事。有一个人笃信佛教,年轻时便离开家,走遍大大小小的寺院求教佛法。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见到一位活佛,并为此而不停地奔走着,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告诉他佛在哪里。后来在一个小小的禅院,老禅师笑呵呵地告诉他:”要见佛并不难啊!你只要按原路走回,走到最后你会发现一座亮灯的房子,那个没穿衣服光着脚为你开门的人便是佛啊!“他如获至宝大喜而去。走啊走,过了几年,他几乎走完了过去曾经走过的路,可是还没有找到佛。一天夜里,他匆匆赶路,忽然发现远处有一点灯光,温暖而亲切。他加快脚步,终于来到房子前,他惊奇地发现已回到了当年出发的起点——自己的家。他激动地抬手敲门,院子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开处,他的母亲没穿衣服和鞋站在那里,她等这一天已经许多年了。他终于找到了佛。

慈祥的母亲便是我们的天使,便是我们心中虔诚朝拜的佛祖啊!无论身在何处,母爱的涓涓细流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十年百年,千里万里。

告诉孩子有人说亲情是春天里和煦的阳光,我宁愿很现实地认为父母的恩情是我们饥饿时一桌香喷喷的饭菜。每次回忆亲情时,我都有一种充实的感觉,因为在我精神和物质上需要抚慰时,亲情总能满足我的渴求。

妈妈的橘子这是驻扎在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哨所,常年人迹罕至,一封信要走半年时间才能送到收信人手里。有一位兵妈妈,她实在想念自己的独生儿子。三年没见面了,儿子怎么样了?于是,她从山东老家出发,乘火车,倒汽车,再步行,辗转十余天,终于来到了这个哨所驻扎的地方。

几天之前,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哨所,全体官兵都很兴奋,这是自哨所建立以来,迎来的第一位”家里人“。他们排练了最好的节目,准备献给这位妈妈。

但是,哨所对面的那条小河,就在兵妈妈到来的这天解冻了。这条小河,一年封冻9个月,偏偏在兵妈妈到来的这天,欢快地流动起来。载送兵妈妈的车被阻隔在河对面。而哨所的军人们,也已经来到河边,准备迎接自己的亲人。

此时,他们面对面地站在两岸,却无法团聚。

”儿子,你瘦了!“兵妈妈疯狂地跑到水里,又被湍急的水流冲了回来。她大声地喊着,”儿子,妈妈想你,妈妈想你啊!“彼岸,十几张脸上,早已爬满眼泪。

”妈妈,我也想你!“他们一起敬礼,一起喊,”妈妈,我爱你!“他们喊啊喊啊,嗓子都哑了。

两岸的人彼此对视着,直到太阳偏西。

这边的司机开始催促兵妈妈回去。千山万水地走来,却无法摸一摸儿子消瘦的脸庞,兵妈妈肝肠寸断。而这边,坚强的”儿子们“也情难自抑。

妈妈给儿子带来一袋橘子,一袋苹果。她掏出那些水果,要一个个地扔到河对岸。每一个水果,都是妈妈的一片心啊她把一个橘子拿在手里,使劲地扔过去,”扑通“一声,掉进水里,很快就被冲得无影无踪。

兵妈妈扔过去一个,又掉进水里。

司机也跑过来帮她扔,一个,两个……所有的水果都扔完了,没有一个被河对岸的人接住……太阳西沉,大地静默。

只有哗哗的河水在为儿子们鼓掌,为妈妈哭泣。

告诉孩子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母亲的叮咛和呼唤总是像阳光一样无处不在,母亲的爱总是包围在我们的左右和我们寸步不离。

大爱无言数年前,我在民族学院读书。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汉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是少数民族,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山区。也许是家乡偏僻之故,几乎所有少数民族的同学都很少有与家人通电话的时候,倒是信函往来极为常见。

作为班长,我的其中一个工作是每天午休时站在讲台上发信。念一个名字,上来一个同学取回自己的信。我留意过,”王强“这个名字从我口中吐出的次数最多,每周必有。王强是布依族,来自贵州黔南自治州。那些信正是从黔南发来的,估计是家书了。

那一日,我又发信,王强听到名字后喜滋滋上讲台来取信。大约是信封边沿破损了,我的手刚抬起,里面的信飘出来——是一片树叶,在空中翻转几个来回,落到了地面。

大家惊异地看王强,他的脸刷的一下红了。”……我父亲不在了,只有娘,但她是个瞎子。我家就我一个儿子,娘老想我,我也想娘。我用勤工俭学的钱准备了好几百个写好地址的空白信封。对娘说如果她平安,就寄一片桉树叶给我。我收到信后,又将桉树叶寄回去,但不是一片,而是两片。干枯的桉树叶在水中浸泡,湿润后两片合在一起,我娘能吹出很清脆的声音。我娘说,那样的话,她就知道我平安了;还有,桉树叶发出的声音像我呼喊她的声音……“一时,满教室寂静无声。我听到几个小女生在抽鼻子。那一日是1992年8月15日,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第一次深切理解了一个词语。那个词语是:大爱无言。

告诉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大多是沉寂的,不是亲情本身沉寂,而是没有足够力度的词可以表达父母深切的爱。语言已经不能承载爱的重量。只有时间可以显示爱经过的痕迹。

物归原主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全身在颤抖。他不能接受,养育他几十年的母亲怎么会得这种病。他问医生,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他的母亲,医生说,一是可以靠血液透析;还有,就是肾移植。可是,这两样不仅费用昂贵,而且肾源也不好找,尤其是像你母亲这样年纪的老人,风险更大。他没有灰心,决定将自己的肾给他的母亲。他召集了他的兄弟姐妹,商量此事。他说:

”妈妈操劳了一辈子,如今到了享福的时候,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老人家受苦。如果靠透析来活一天算一天的话,那还要我们做儿女的干吗?“一番话之后,弟兄姐妹几个争着要给母亲捐肾,他说:

”全家人都去试,谁的合适,用谁的,要是都合适,那就我捐,我是老大,我说了算,好了,就这样定了。“眼看着母亲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儿女们焦急万分。联系了医院,全家人去做了配型检验,意料之中,他的肾配型成功。医生说,捐一个肾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但是万一将来唯一的肾受到损害,那将危及生命,医生让他慎重抉择。他却说:

”我妈一直为儿女操劳,该享福的时候却得了重病,所以我一定要救她。反正我是从我妈身体里出来的,给我妈捐一个,就当是又回去了,物归原主……“手术很成功!并且他的肾在母亲身体内正常工作我们常常说要报答我们的父母,到底该去做些什么呢?当我看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懂了。

告诉孩子树木把根扎在大地母亲的心里。树长得越高,扎进大地母亲的根须就越多。大地用自己的贫瘠换来大树的茁壮,树报答母亲最好的办法就是物归原主,用无数落叶的关怀,重新滋润母亲的心灵。

海啸中的三位母亲海啸来临前,澳大利亚女律师阿莎一家五口正在斯里兰卡度假,当时,她们驾驶自家的小型货车,行驶在前往著名旅游小镇加勒的路上。她们正商量着怎样度过这个温馨的圣诞节时,无情的巨浪就骤然袭来了,只一瞬间,他们的汽车就被冲出一公里远。

车内五人惊慌失措,阿莎一边呼救,一边用力踢向车窗,终于,她和父亲逃出了货车,接着,阿莎和父亲又把母亲、姨母和身体虚弱的祖母救了出来。但筋疲力尽的一家人刚刚把手拉在一起,第二波巨浪又汹涌而至。

五个人被海浪冲散了,慌乱中,阿莎抓到了母亲的手,随后,这对母女被冲到一幢房子旁,这是洪流中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抓住房子一角,母女俩开始向上攀爬。但是,这所大部分已经被海浪冲毁的房子开始摇晃起来,剩余的残骸已经不能容纳两个人的重量,如果两人都爬上房顶,房子必将倒塌。

生死一瞬间,母亲突然用力挣脱了阿莎紧握的手,流着泪大声地向她大喊:”你先爬,你在前面……“母亲还未说完最后的话,无情的巨浪便将她的话语掩盖,将她卷入水中,永远沉了下去。

一位游客遗留的数码录像机记录了这样一个惊魂画面:当海啸袭向泰国克拉比岛附近的哈特·莱雷海滩时,海滩上的游客感到不妙,纷纷向海岸方向夺路而逃,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名身穿白色比基尼的妇女却反而迎着海啸的方向奔去!原来,这位母亲发现自己的三个孩子没有察觉到海啸的到来,还在海边玩耍,出于母性本能,她不顾死亡威胁,一边对孩子呼喊示警,一边奔向大海去拯救自己的孩子。

但是一转眼间,30英尺高的巨浪就将他们全都吞没了。当这些感人的画面在世界各地的报纸头条刊出后,许多人都认为这位母亲和她的家人不可能在那场劫难中存活下来。但事实是,海啸也在这位母亲面前退缩了,她不仅活了下来,并且她的3个孩子也一个没丢,全都逃过了那场死亡海啸!这名母亲名叫卡琳·斯瓦德,是一名瑞典女警察。

一位幸存的游客目睹了另外一位母亲拯救自己孩子的情景:在巨浪袭来之时,这位母亲年幼的儿子癫痫症突然发作,陷入昏迷之中。她没有选择逃离,而是抱着她的孩子,不停地大声呼唤,试图使他苏醒。接着,海水淹没了这个母亲。但是,被淹没的她却将孩子高高举出水面,挣扎着将他递向身边的人们。不幸的是,一股急流涌来,这对母子还是被冲走了。

我是流着眼泪看完这三个片断的,我想,我恐怕永远也找不出恰当的词汇来形容这三位母亲。

告诉孩子几乎所有开花的树都是母性的,为了孕育下一代,她们舍弃美丽的容貌,用最震撼人心的凋谢,把时间和养料,甚至生命,全部奉献给了子女。

不做栋梁的理由那时,我在吉林白城的一所乡村小学校教书。

在学校的院子里,生长着两棵树,一株是白杨,长得高大笔直;另一株是矮小弯曲的榆树。有一次,我给学生们上思想品德课,碰巧主题叫做”长大我要做栋梁“,我忽然想到,可以用院子里那两棵树作为活教材来启发孩子们。

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指着那棵白杨树对他们说:”长大做栋梁,就是要像这棵白杨树一样,高大笔直,成为有用之材。“我又指了指那棵榆树说:”同学们,你们千万不要像这棵榆树,矮小弯曲没出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应我:”我们要做白杨树,长大成材做栋梁。“当孩子们喊完后,站在第一排的一个孩子突然举手喊道:”老师,我不想学白杨树成为栋梁,我要做那棵弯曲的榆树!“这一不谐之音立刻引起其他同学一片哄笑,也令我惊愕不已。我很奇怪,这个平日里聪明好学的孩子,此时怎么会说出这样不上进的话呢小树不修长不直,孩子的人生观要从小培养。下课后,我把那个另类孩子单独叫到办公室。我怒气冲冲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好好地学做杨树偏要做榆树?“孩子看到我生气,吓得哭了。他含着眼泪嚅嗫着说:”弯曲的榆树不成材,可以做一个拐杖!“”做拐杖有什么用呢?“我缓了缓语气问他。

”我妈妈得了半身不遂,走路老跌倒,我要是拐杖,就可以扶着她不会让她再摔倒了。“孩子说。

那一刻,我的怒气烟消云散,并对这个没有远大志向的孩子肃然起敬。

告诉孩子不做栋梁是因为想孝顺父母。栋梁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但做一根支撑父母身体和心灵的拐杖,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