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29362200000010

第10章 浅谈现代博物馆的定位与经营理念及其对策

王琦

我国的博物馆建设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以后陆续有所发展。解放以后,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下,全国各地各级博物馆纷纷建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博物馆事业受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空前重视。尤其是近年来,许多省市及地县陆续兴建了一批新的博物馆。新建的博物馆虽然从基础设施到展览环境及工作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在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上与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发展和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博物馆在当前形势下的定位,树立怎样的经营理念,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各级各类博物馆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就现代化博物馆的定位、经营理念及其对策,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博物馆的功能

博物馆的三大基本功能是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和陈列。收藏的目的是为了陈列,或者是为研究者服务。而陈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育或供人欣赏。但随着博物馆宣传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为了方便众多人们前来参观学习,博物馆的功能也在延伸扩大,主要增加了为观众服务方面的功能:一是要为观众提供参观学习、交流活动所需演讲、研讨、图书资料等方面的服务;二是为方便观众在参观学习活动中所需休息、餐饮以及购买相关复制品、纪念品与书刊等生活方面的服务内容。目前还提出了增加观众的娱乐功能,甚至还担负着接待国家领导人与重要庆典活动的特殊功能。由此可见,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以围绕着收藏功能为中心的多功能的文化活动综合体。

对博物馆来说,功能完善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但从目前现状看,国内的许多博物馆虽然具有多年历史,但从整体水平衡量,规模、管理、收藏、陈展或科研等诸方面,都还处于不均衡发展的阶段。在现代化博物馆必须具备的收藏、科研、陈列和推广教育几大功能中,长期以来偏重强调陈列,在陈列设计方面下得功夫很大,而在收藏保管、科学研究等方面投入甚少,与国外或国内部分先进城市的博物馆比较,还称不上是现代化博物馆。目前,大多博物馆的文物库房基本是仓储式收藏,虽然逐年增添设备,但始终不能摆脱旧的单一式的储存模式。而先进的博物馆藏品保管模式是保护型,不仅有良好的文物收藏设备,还配有恒温恒湿等相应设备专门用来保护及监测文物,甚至可以开放文物库房供研究者研究藏品。至于科研方面,许多博物馆也仅是对馆藏品以及一些人文历史现象做专题研究,没能像先进博物馆那样,对博物馆的社会效益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至于推广教育活动开展的就更少。而功能单一的博物馆,决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博物馆。

二、博物馆的定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潮下,博物馆事业在取得发展的同时,诸多因素导致了国内一些博物馆目前仍在困境中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博物馆仍旧定位于传统的收藏、陈列、研究方面,完全依赖国家财政生存;旧体制仍根深蒂固,机构臃肿,管理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依赖性强;旧观念没有彻底打破,吃惯了大锅饭,思想保守,在用人、用财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受旧观念的影响,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不够,缺乏自身发展的活力,陈列内容陈旧单调,利用率低,宣传不够,科研跟不上,服务差,观众效益不强;缺乏发展资金,文博事业的各种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形成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博物馆忽视了社会大众这一广阔市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效益观没有树立起来。改变这种现状已刻不容缓,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博物馆今后怎样发展,首先需要一个准确的定位,必须要改变博物馆过去那种脱离民众、封闭自守、神秘殿堂的形象,而是定位于面向社会,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服务全民化的新形势下,将博物馆融入到社会大众之中。全民文化意识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和文明程度。目前我国各层次的文博意识还普遍较低,如何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把观众吸引到博物馆来,这是摆在博物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应该树立观众效应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各种手段,以高科技为龙头,在陈列体系的创意和手段的高起点上不断推陈出新,加强服务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文物知识,提高文物法制观念,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全民文博兴趣,把博物馆办成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向往、喜欢、需求的教育基地。

三、博物馆的经营理念及其对策

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想、新形势下,博物馆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本着满足大众需要、全方位服务社会的宗旨,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观众服务”的经营理念,注重内在因素对创造效益的影响,采取多种措施,通过灵活多样的陈列方式、合理的运营机制和良好的服务,充分发挥博物馆传播知识与社会教育这一功能,实现展示历史与传播历史的结合和人与物的结合,将博物馆的工作纳入到社会公众事业中,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大力支持,以达到吸引社会关注和资助的目的,让广大社会民众积极参与到博物馆事业的建设之中,使博物馆事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博物馆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观众服务”的经营理念,就需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在博物馆工作中加以运用和体现,例如:

1.陈列展览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各种陈列展览无论内容还是手法,都应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展柜、展品、图版依次排列等陈旧的陈列模式,而应因观众的爱好和兴趣,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开放与半开放型陈展,充分利用多媒体系统及声、光、电、仿生等现代科学技术辅助展品展示展品内涵,把文物展示与高科技展示相结合、知识与娱乐相结合,强调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使观众在观赏文物的同时,既了解了高科技知识,又享受了高品位娱乐,起到吸引观众的作用。作为一个展览或展区,除了展览本身外,利用现代科技加强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也非常重要,如在展区各处,结合展品内容设置触摸式电视,使观众随时通过触摸式电视的文字提示,查询自己想要了解的展品资料;在博物馆内设置专门供观众使用的图书室和电教室,提供文物资料电脑查询、图书资料查询、资料复印、图书阅览、动感映像、观看CD等服务。观众在这里能够随意查询、使用文物资料,选取观看各种文物的介绍及民族风俗的录像节目;还可专门开辟出一个空间作为“电脑游戏学习区”,设计一些与展览内容有关的电脑游戏提供给观众参与,让观众利用电脑自己制作展品图案或海报,制作完成后免费送给观众留念等等。通过良好完善的服务,使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利用各种辅助设施更深入地了解展览及展品的内容和内涵,加深对展览的印象,亦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及民俗方面的知识,提高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目前,国外的很多博物馆,都采取了“体验空间”的形式,根据观众的各种需求,专门留出空间,供大家自由发挥,把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作为博物馆的一项社会功能,使博物馆的文化活动更加灵活多样。

在博物馆的服务理念中,年轻人应该永远是博物馆观众的主体。让更多的年轻人和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使他们了解历史、了解世界的丰富资源,在博物馆里感受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生态和生活的趣味,为博物馆增添蓬勃的生机,这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为此,博物馆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在博物馆内开设课堂,边授课边实习,通过观看文物实体,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达到迅速消化吸收的学习目的;让学生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在专门开辟的活动场所内,为学生们进行别开生面的体验活动;在体验室举办制作陶器、玉器、修复器物、“浇铸”古钱币、体验中国画、感受书法、学写甲骨文、艺术扎染、趣味墨拓、以及制作铜镜、使用铜镜等实践活动,手工制作的宗旨是使学生亲身参与动手和娱乐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和儿童们发挥学习和认知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和体验文物以及传统文化。小朋友们可以在快乐的气氛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各种工具制作喜欢的东西,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不但从小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轻松而又趣味盎然地掌握了许多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特别是在假期,举办针对学生的学习班,如“认识考古学”、“解读古文字”、“考古与艺术”、“考古基本功”、包括学习做拓片、学修古陶瓷等,通过老师的讲授、资料影视欣赏、课堂讨论以及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艺术品创作的基本道理,了解眼前的文物是怎么被埋入地下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这些遗存在当时的生活中具有什么意义?还有在它们进入博物馆展厅的过程中,有过什么特殊经历等等,使参加的学生、儿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全新的体验。

我们应该认识到,博物馆的教育与学校相比,博物馆的教育依托实物资料,“教材”更加具体、生动、形象,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也更多,是注重感观与理性的学习园地,在知识的传播和爱国主义教育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博物馆要视学生为自己的挚友,为鼓励学生享用博物馆的各种资源,对学生门票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以便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进入到博物馆来学习。

2.展览的宣传

必须指出的是,博物馆做展览,并不是简单地把展区陈列好就算结束,每举办一个新展览或举办一项文化活动,宣传部门都需要进行多方位的对外宣传活动,利用电脑制作出配合各个展览及文化活动的张贴画、说明牌等宣传品,举办新闻发布会,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通过各种辅助性传播手段对展览进行广泛宣传,千方百计扩大展览影响,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博物馆每年定期出版“博物馆刊物”,推介本馆近期展览。此外,每个展览都应为观众提供展览资料、简介,宣传册页,详细介绍展览的内容和展品,这些宣传资料摆放在博物馆入口处,供观众自由阅览和使用。对于比较重要的展览,博物馆还应同时出版专辑,对展览背景、展品特点进行详细研究,便于有兴趣对展览深入了解的观众作进一步探讨。对展览的宣传推介、对展品及展览背景资料的研究、对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公众进行的调查、收集观众参观完展览后的反馈信息以及修改完善工作,都是完成每个展览不可或缺的环节。

3.展览讲解工作

博物馆不仅有义务为观众提供观览高雅的文物藏品,而且还有义务帮助观众理解和欣赏珍贵展品的内涵。因此,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中,展览讲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工作,讲解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并掌握较丰富的业务知识,讲解员应根据展览内容自己编写辅助讲解词,这样才能在对展品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展览进行正确讲解。解说时应根据观众情况区别对待,对专业人员或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观众,如果没有特殊疑问,一般尽量不做解说而是让观众自己去观察、揣摩、体会、认识;而对大、中、小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则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分别采取介绍型、交流型、辅导型或诱导的方式进行,以期取得最佳的讲解效果。对来访者的提问,都应给予认真回答,若无力解答深奥的专业问题,也不能敷衍了事,应与本馆专业研究人员进行联系咨询后,做出准确的回答。

在博物馆讲解队伍中,可以面向社会吸纳一批热爱博物馆事业、愿意在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人士为博物馆志愿工作者,担当起介绍文物、阐述历史的重任。志愿者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参与使博物馆为观众提供各种有效服务,增添了能量。

4.教育及推广服务

博物馆除了正常的对外陈列展览外,面向社会的“教育及推广服务”是博物馆为观众服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应该成立专职小组负责这项工作。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开设各种专题讲座,是博物馆开展教育普及工作的重要形式。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类文化讲座,组织本馆的研究人员或特邀专家学者担任主讲。讲座应立足于本馆馆藏文物及各类陈列展览,对其作进一步的阐释和补充,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展品。内容还可以扩展到文物鉴赏、历史、艺术、民族与民俗及学术动态等多个领域。对外公布讲座时间及内容,观众自由参加。还可面向社会发起博物馆之友活动。在馆友活动中可定期举办一些如文物鉴赏会,请业务部门专家指导、鉴赏馆藏文物;组织参观考古发掘工地,向馆友提供现场参观考古发掘过程的机会;组织进行专题文化考察、行业博物馆考察,加深馆友对各地区博物馆的总体了解。在社区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及推广服务,配合家庭及社会各界人士不同的兴趣领域和学习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和推广活动,如在社区举办小型图片展览、举办各种文化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赠送馆刊及博物馆展览宣传品;免费实行导赏服务及外借服务,组织观众参观展览、参加制作体验课堂,并委派专人进行讲解和指导;对外租借根据相关展览特别制作的多媒体节目等等,为公众利用本馆的文化资源提供更便利的条件,使局限于博物馆内的文化教育活动得以延伸到社会空间中去,以促进历史文化和艺术在社会上的普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及推广服务”活动中还应包括学校服务,如走进校园举办小型展览、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面向学生的各种专题讲座和知识普及讲座、组织与专题展览有关的学生制作体验课堂及户外集体活动等,设计并派发与展览有关的教材。还可以在社会上定期地举办一些“关于博物馆”的学生征文活动,以参观学习文化古迹、赠送博物馆纪念品等等方式作为对获奖者的奖励;在电视上举办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让年轻的朋友们在这里与博物馆相会、相识;举办“博物馆活动周”,在学校招聘一些青年学生,在现场为观众答疑解惑,进行导览服务,使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博物馆的性质和工作情况。为了更好地加强与青年学生的联系,定期地进行针对博物馆的学校调查活动,然后参照调查结果,不断改进博物馆教育传播工作,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年轻朋友喜爱的家。

5.藏品管理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人人都有欣赏、研究的权利,博物馆的藏品也不例外。所以,博物馆的藏品管理也应贯彻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宗旨,需改变过去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将藏品资料秘不示人的传统做法。博物馆仅靠展览陈列,不可能将丰富的馆藏全数展出,为了让市民可以了解其大量馆藏,必须将藏品资源社会化,在资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博物馆将其所有藏品资料放在互联网上,市民安坐家中,只须通过互联网,登录博物馆的网站,就可以了解和欣赏到博物馆的馆藏资料。同时设立资源中心,开放给有兴趣人士使用,教师和学者可到资源中心,经注册登陆,通过“藏品管理系统”进入文物库房,查寻研究不同类别的藏品,为研究和教学提供翔实的资料。这样也相应地扩大了藏品研究者的范围,对藏品的研究更深入更彻底,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藏品的价值,对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6.环境建设

博物馆在体现收藏、展示、研究与教育推广功能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其休闲作用,重视对周边环境和服务设施的建设,使博物馆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如画,成为市民休闲的高雅场所。馆内各处供观众休息的凳、椅要干净整洁,有序摆放。配备专供残疾人使用的推车、通道及提供义务服务的出租车,甚至可以设置婴儿哺乳室。合理布局商店、书屋、小卖部、餐厅、咖啡厅,让观众在亲切和舒适的环境中,可以餐饮休息、看书学习、讨论问题。小卖部内出售与文物艺术品相关的东西,如文物复仿制品、工艺品、民俗物品、图书、CD等等,观众可以任意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和纪念品。博物馆通过对周边环境的建设、完善的服务设施和周到的服务,充分发挥都市文化园地的功能,让人们在博物馆休闲娱乐的同时又能陶冶情操、受到教育,从而使博物馆更具吸引力。

当前,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下,博物馆事业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些博物馆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只要我们坚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方向,打破旧的思想观念,定位于社会大众,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观众服务”的经营理念,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摆脱单纯依靠国家拨款的局面,依靠自身的力量求生存、求发展,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事业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就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大力支持,博物馆的工作也将充满活力。二十一世纪的博物馆事业,一定会大有希望。

(王琦甘肃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