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生命百科-基因解码(科普新课堂)
29376000000014

第14章 传种接代的奥秘

DNA作为遗传物质可不是自封的,它具备了两个必需的条件:一个是它能够按照自己的“模样”复制自己,以便在细胞分裂时或形成性细胞时把复制出来的“信息复本”传给子代,保持物种的延续;其次,传递下去的“信息”在子代中还须能够表达出来,以表现遗传性状。DNA是如何实现这些遗传物质作用的,过去一直是个谜。直至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有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后,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在这个模型中,DNA的结构好像是一个扭成麻花的螺旋形的梯子,两侧的扶手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上的糖和磷酸组成的,碱基在内侧,以氢键相连,犹如阶梯,其中A与T,G与C一一对应。即一条链上某一位置指定碱基是A时,另一条链上对应位置上的碱基必然是T,就像一副浇铸模子一样,有了一个凹面,就浇出一个凸面的物体。这叫碱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也叫碱基配对原则。

为什么碱基配对有严格的规定?其原因是两条链子间的空间是一定的,其距离为2纳米。嘌呤和嘧啶的分子结构不同,嘌呤是双杂环化合物,分子量大,体积大,犹如一个“大胖子”;嘧啶是单杂环化合物,分子量小,体积小,犹如一个“小瘦子”。因此,若两条链上相对应的碱基都是嘌呤,那么所占的空间太大,就像两个“大胖子”同时挤在楼梯一处,挤不下;若两条链子上相对应的碱基都是嘧啶,则相距太远,不能形成氢键,就像两个“小瘦子”同时呆在楼梯一处,太空了。所以必须A与T相连,其长度为2纳米,G与C相连,长度也是2纳米,碱基配对必须是由一个嘌呤与一个嘧啶组成。另外,A与T配对是通过两个氢键相连,G与C是通过三个氢键相连,因此碱基配对只能是A与T或G与C,不能是A与C或G与T。

因为在氢键位置上彼此不相适应,所以在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总是(A+G)/(T+C)=1,即嘌呤碱的分子总数等于嘧啶碱的分子总数,这样就互补配对形成为双链。正是由于DNA具有这种独特的结构,所以它便有了自我复制的本领。

那么,DNA是如何复制的呢?首先DNA在解旋酶(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的作用下,两条螺旋链解开(叫解旋),成为两套模板。于是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在聚合酶的帮助下,一个个单独的核苷酸纷纷进入相应的位置,形成两条新链,再经新旧链的螺旋化,便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出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DNA分子。当然,这个新的DNA分子,既非“父母”自己原来的,又非崭新的,而是半新半旧的复制品。这种DNA的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细胞分裂时,复制出的新DNA分子便分配到两个细胞中去,这就是世上千差万别的生物在传种接代的家谱中,得以保持各自家族的相对“不变性”和“独特性”的原因。

关于DNA的复制本领,现已通过人工合成DNA的实验得到了完全的证实。1956年,美国科学家恩伯格用寄生在大肠杆菌上的一种噬菌体的DNA作为“模板”,用四种核苷酸作为原料,加入适当的能量(ATP),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竟然在试管中成功地合成了这种噬菌体的DNA。人工合成的这种DNA还有生物活性呢!如果用它侵染大肠杆菌,它就能在大肠杆菌体内繁殖,传种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