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29390900000014

第14章

在父亲给男孩足够关爱的情况下,男孩对父亲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依赖。而父亲对男孩说“你要是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语言,孩子会很害怕,害怕父亲真的不要他。经常这样威胁吓唬孩子,孩子会认为父亲不爱他了。表面上看,男孩听话了,但实际上,父亲给孩子种了一颗盲从的种子。男孩不会根据是非善恶来判断,而是根据自己怯懦而顺从。这样长大的男孩胆小怕事、窝囊退缩、不敢承担责任。

2.产生恐惧心理

每个人都会有恐惧的心理。这种恐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本能反应,即对于危险的恐惧。另一种就是神经性的忧虑,即一个人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无端的害怕,可能说不出理由,也可能说出了,在常人看来不足以引起恐惧。青春期男孩最容易产生这种神经性的恐惧。所以,父亲不仅不能恐吓男孩,以免加深男孩的恐惧,而且要以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使他不至于产生无谓的恐惧心理。

3.父子关系疏离

男孩和父亲的信任是建立在关怀的基础上,如果父亲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孩子渐渐长大,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父亲的责备就会让孩子逆反。而父亲的威胁,则会导致男孩和父亲完全对立、互相争吵,男孩甚至会离家出走。

4.男孩会反威胁父亲

当父亲男孩说“如果……我就……”的时候,男孩也在学习父亲的语言模式。男孩很可能对朋友用同样的方式交流,这会给男孩带来成长障碍。不仅如此,男孩很可能有一天会对父亲说:“如果你不给我买,我就不吃饭。”此时,父亲就会很难应对这个问题。

很多父亲在气急的情况下,会对男孩说“你再这样,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这类的威胁言语。这种空洞的话,除了降低父亲的威信外,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当父亲说这句话时,显示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由于这句话仅仅是一句“大话”,根本无法兑现,而且父亲也不准备去兑现,男孩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脱序行为,反而会愈演愈烈。

张兴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打工,他被寄养在亲戚家里。因为远离父亲的管教,张兴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从偷亲戚家里的钱到去外面偷钱。张兴第三次行窃时,被警察抓住,并通知了他的父亲。父亲把张兴从公安局带回家后,就把他一顿暴打,告诫他不许再偷东西。

不久后,张兴继续偷盗,父亲依然打,并说:“如果你再偷,我就把你的手砍掉。”屡次打完之后,张兴就扬长而去,好几天都不回家,也不上学。半年后,又在一次偷窃后的挨打中,父亲依然说:“你再偷,我就剁了你的手。”此时,张兴从厨房拿来菜刀,把一只手放在桌子上,另只手挥起菜刀往下砍。父亲见状,一下子夺下儿子手中的刀瘫倒在地上,张兴扬长而去。

张兴后来提到:“第一次偷东西是希望引起父亲的注意和关心,而父亲的暴打伤了我的心。他越打,我越偷,他要砍我的手,我就砍给他看。”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当孩子表示不满或者反对的时候,应该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解释,争取孩子的理解,而不能强制孩子服从甚至恐吓孩子。”青春期男孩的心里有不安的土壤,父亲的威胁恐吓,轻则使男孩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性格压抑;重则会让男孩萌发出许多的恐惧,并可能最终演绎为不幸,这相当于毁掉了一个好好的孩子。

当男孩犯错时,父亲要耐心地给男孩讲道理,引导男孩。男孩是能听进去道理的,而且容易接纳温和的语气。所以,父亲要把握自己的情绪,以理服人。

不要当众批评男孩

“当众教子”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中国也有“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的古训。有的父亲觉得当众教育男孩,会刺激他的自尊心,在公众的关注下,他会更加注意树立自己“听话、懂事”的形象。所以,他们认为,人越多的时候,越是教育儿子的良好时机。

其实不然,父亲这样做是在拿儿子的痛苦来发泄私愤,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样的父亲内心深处在怨恨儿子的不成器,同时也怨恨自己的教育失败。他们以一种扭曲的方式来消解这种怨恨——嘲弄孩子的过失,以免别人说自己教子无方。实际上,这样做非但谈不上有什么教育作用,还会影响青春期男孩的心理健康。

很多的男孩在受到父亲的羞辱之后,会产生更深的负罪感和心理上的自我贬低,变得自卑、敏感,丧失努力进取的信心。被父亲当众批评之后,有些性格倔强的男孩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这样,孩子会在歧路上愈走愈远,与父亲的期望背道而驰。

方磊非常喜欢音乐,而且天生一副好嗓子,所以,他结交了几个爱唱歌的朋友,休息时经常和朋友一起去KTV唱歌。方磊的爸爸对此非常反感,认为方磊不务正业。

一个周末,方磊又和朋友去了KTV,这件事情被爸爸知道了,他怒气冲冲地跑到KTV去找方磊。当看到方磊和一群人唱得正高兴,爸爸气恼不已,一把拉住方磊,开始训斥:“你这个没出息的孩子,整天不学习,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走,赶紧跟我回家去,看我怎么收拾你!”方磊被爸爸说得忍无可忍,便顶了一句:“多管闲事!周末了,我出来放松一下,不行吗?什么叫不三不四,不许你侮辱我的朋友!”爸爸本来就有气,这样一来,气更大了。他当着方磊朋友的面,打了方磊两个嘴巴,然后,硬将方磊拖回了家。从那以后,方磊和父亲打起了冷战,还认识了一些小混混,经常逃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父亲不要当众批评男孩,因为男孩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也许这些原因在父亲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男孩的眼里是很重要的,这是由青春期男孩的心理、生理、年龄等特点决定的。不了解原因就当众批评男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令问题变得更糟,使男孩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很难继续下去。

一个星期天,一位中学生邀请他的同学来家聚会,他们玩得正开心,爸爸回来了,看到家里乱七八糟,便火冒三丈,当着同学的面把他臭骂了一顿。儿子觉得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同学们也感觉下不了台阶。这个孩子一气之下就到姥姥家去住,每天都从姥姥家直接上学,父子俩僵了两个星期,最后还是爸爸主动承认错误,化解了矛盾,孩子才肯回家。

网友“清涩菱枝”说:“在别人的面前说自己的孩子,那里好,那里不好,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说到孩子好的地方,固然可以让做家长的觉得自己脸上有面子,说话有底气,可是孩子的不好的地方,也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囔囔的说个没完,那么孩子不生气才怪呢!在孩子的心里也会留下这样的想法:‘爸爸,你不该这样对我,让我觉得很丢脸,很没有面子,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当众批评孩子不仅会极为严重地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从而失去自信,缺乏竞争意识,成为庸碌之辈;而且孩子为了保护面子,与你形成对立情绪,明知自己错了,也会强词夺理,宁折不弯,与你对着干。”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孩子越大,自尊心就越强,中学生比小学生自尊心强。

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面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站在孩子的立场尊重孩子,会有益于孩子产生和形成一种自重、自爱、自尊,并要求受到别人尊重的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既能尊重自我又能尊重他人,所以他们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生活中就会自信心高,责任感强,有进取精神。

一位父亲说:“记得儿子上初中时,迷上了画画。每天放学回到家后,总是喜欢拿着画板在家门口的公共平台上画画,过往的邻居看见,无不夸奖儿子画得好,有当画家的天赋。而我为了表示谦虚,总爱说说儿子的不足之处。没想到,我的谦虚却极为严重地伤害了儿子的自尊心。一天,儿子跟我商量说:‘爸,请不要当着外人说我不好,如果我有错误、有缺点,请您回到家中批评我好吗?’儿子的话给我的心灵震动很大,是的,人都有自尊,谁愿意自己的缺点被人当众揭示?意识到这点后,我便处处注意维护儿子的自尊。如果儿子出现差错时,我就会回到家中批评指出;有亲朋好友当着儿子的面问及他的情况,我会扬长避短,充分肯定儿子的成绩。久而久之,不但维护了儿子的自尊,而且还增强了儿子的自信,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的竞争意识。”

批评的基本原则应是在维护男孩自尊、尊重男孩人格的前提下,适时适地地揭“丑”。这样,能激发男孩自愧、自警和自戒之心。必要的时候,父亲还要对男孩的某些错误保密,使他在承认并改正出己错误的过程中,在时间上有一个缓冲的余地。这样,男孩会觉得父亲是真正爱自己的,也更容易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对事不对人,批评才有效

“你怎么又做错了”,“我告诉过你多少遍,你为什么记不住”……这是大多数父亲在青春期男孩犯错时的常用语。这种表述方式除了宣泄父亲的愤怒以外,既不能改变男孩犯错的事实,也不能帮助男孩改正缺点。并且,这种对人不对事的指责只会让男孩觉得“我不够好”,时间一长,孩子势必产生恐惧和自卑心理,难以获得“成长的能量”。

美国一个权威机构曾对50名孩子进行过一次测试,结果非常惊人。他们发现,孩子1岁的时候,想象力、创造力高度96%,但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青春期时发生逆转。青春期过后,孩子丰富想象力、创造力不见了,只剩下原来的4%。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他们接下来的跟踪调查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平均遭受超过两万次的“伤害”。其中对他们的心灵伤害最大的,就是来自父母的“破坏性批评”。

一般来说,破坏性批评有三种表现。其中一种就是人身攻击,即批评的时候对人不对事,比如“你真笨,这样的事情也不做不好”,“我就知道你没救了,真后悔把你生下来”,“你真没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这种人、事不分,连讽刺带挖苦,甚至训斥谩骂的批评方式,必然会招致男孩的不满。

还有的父亲批评男孩时,就会把男孩以前所做过的错事也一起提出来,并经常武断地说男孩怎样不好,怎么怎么差,其实这根本就适得其反。这次犯错误是因为这件事,与以前的事根本无关,与男孩的品德也没关系,可有的父亲硬是要把它提出来。这样,男孩就会觉得父亲不喜欢他,有的男孩甚至认为父亲是在报复他以前所犯的错误。那么,男孩的逆反心理就出现了:“我就是要多惹是生非,看你能耐我何?”

父亲应该换一种批评方式——对事不对人,即把人与事分开,只对事不对人,使男孩懂得父亲否定的是自己的不良行为,而不是本人。这样的批评,男孩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具体来说,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将批评重点放在引导上

有的父亲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不争气”,“你真讨厌”……有的极尽讽刺之能事。如此责骂不休,不是把孩子往正路上引,而是将他往邪路上推。

在批评青春期男孩时,父亲不要过分强调男孩的过失,重点应该放在正面引导,如何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父亲在简明扼要抓住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要用肯定的语言,比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的”等,给男孩以正确的引导,指明出路。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孩子好的行为。

2.尊重男孩的人格

父亲批评教育男孩时,应该尊重男孩的人格。批评应该是善意的,而非恶意的;批评应该是激励、鞭策,而不是打击、贬损;批评应该是维护你那还的尊严,而不是辱没人格,是爱而不是恨。父亲只需明白地告诉男孩,这件事情他做得不好,错在什么地方,以后要注意改正。这样,这就足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你的小男子汉就会从执迷不悟中豁然开朗,你的批评就成为“点石成金”的魔杖。

3.不要翻旧账

父亲不能因为一两次的小错误就否定男孩以前的努力,更不能搞大清算,把孩子以前所犯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将孩子批评得体无完肤。

批评时要面对未来而不是面对过去,把90%的时间用于解决问题,而非追究问题本身。过去的已经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把时间浪费在指责孩子过去的过失上,不如帮助他找出问题的原因,从现在做起,更好地面对未来。

4.不要贬低男孩的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男孩的自信心、勇气和干劲。自我价值高的男孩往往勇敢、坚强,追求成功;反之,则胆怯、畏缩、惧怕失败。因此,父亲在批评男孩时,永远不要贬低他的自我价值,不要骂他是“笨蛋”、“不争气的东西”等。父亲要尽力帮助男孩肯定自己的价值,让他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能干的。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聪明;不是蠢笨的孩子被批评,而是批评使孩子蠢笨。

想让批评有实效,就要掌握好方法

青春期男孩犯了错误,父亲可以批评,但是,要讲究方法。有技巧地批评不仅应该有益于家庭教育,而且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是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那么,父亲应该掌握哪些批评技巧呢?

1.批评男孩要注意时间

父亲尽量不要在清晨、吃饭时、睡觉前批评男孩。在清晨批评男孩,可能会破坏男孩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男孩,会影响男孩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父亲可以在男孩放学后、与男孩散步时批评他。

2.批评的目的要明确

批评孩子时,父亲的头脑—定要清醒,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掉缺点,大踏步地前进。父亲批评孩子的目的绝不是自己出出气,而是为了教育孩子;父亲批评孩子也绝不是单纯地因为孩子的过失给自己丢了面子,使自己伤了心、生了气,而是因为孩子的思想言行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如果不及时给以强刺激,孩子的缺点、错误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为了挽救孩子,为了使孩子得到警戒,父亲才批评孩子。如果这个目的自始至终十分明确,父亲就会理智、冷静地对孩子进行批评,而不会为出气而说出出格的话、做出过火的行为了。

3.批评要及时

青春期男孩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对于他们仿佛过了好些天,加上贪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亲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立刻纠正,不能拖拉,超时间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了。

4.不要大声地批评男孩

父亲要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责备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很容易使孩子听你所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热处理”效果好。

5.控制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