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29390900000020

第20章

某报纸曾刊登过一篇名为《成长的烦恼:你老拿自己孩子跟别人比吗》的文章,某中学高二的一个和记者聊天时说起这样一段话:“我经常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像从记事起,我的爸爸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尤其在每次开完家长会后。他们既然认为别人好,就让别人做他们的儿子好了。再说我不是不想学好,我也在努力,可为什么我的成绩他们都看不到呢?我甚至都不想再呆在家里了,我讨厌任何人。为什么他们都不能了解我呢……”

青春期男孩是很敏感的,有时父亲可能注意不到,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一句无心的“小刚越来越懂事了”,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尤其是当男孩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他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父子关系也会因此变得僵化。

物理单元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一脸惊喜的晓峰回到家里,一踏进房门就兴高采烈地对爸爸说:“今天试卷就发下来了,你猜我考了多少分?”“猜不出来,你到底考了多少分?”爸爸问。“90分,比上次单元考试的成绩高出10分呢!”晓峰有几分得意地说。

“哦,你知道邻居家的小刚考了多少分吗?”爸爸又问。“大概是95分吧。”晓峰满脸不高兴地回答。爸爸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儿子脸色的变化,接着说道:“怎么又比他考得差呢?你还得努力追赶人家才行啊!”“你凭什么说我没有努力呢?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提高了10分,老师都表扬我进步了,而你总是不满意,永远不满意!”晓峰生气了,他提高嗓门冲着爸爸大声地喊起来。

“你怎么这样不懂事,我这样说也是为了你好。你看人家小刚,每次都考得那么好,哪像你时好时差,也不知道争气。”爸爸不甘示弱地说。“我怎么不争气了?你嫌我丢你的脸是不是?人家小刚好,那就让他做你的儿子好了,省得你总是不满意。”晓峰怒气冲冲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就知道分数、分数,你关心过我吗?你知道我内心的感受吗?我都烦死你了!”就这样,父子间的一场隔着门的争吵又开始了。

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是龙驹,因此不断用“比”的办法激励孩子的“上进心”。可父亲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实上,不管多么优秀的人,骨子里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和他人比较。这种自卑正是人不断地追求卓越的一种动力。但倘若父亲对孩子要求过高,总是拿他与别人比较,那么,孩子就会过于自卑,从而失去“动力”。作为父亲,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一位父亲说,他以前很爱拿儿子跟别的孩子比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儿子在博客上写的文章:“爸爸,你不要再拿我跟别人比,我讨厌你这样的做法。如果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就离家出走。”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言语对儿子造成的伤害。从那以后,他不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这位父亲还举了个儿子练字的例子。他的儿子从五年级开始练毛笔字,写得还不错。由于五年级暑假开始去学武术,刚开始练基本动作很辛苦,他就没让儿子坚持每天写毛笔字。上初一的时候,儿子的毛笔字就写得差远了。他没有拿儿子和别人比,而是翻出儿子以前写得好的毛笔字让其自己对比,儿子看了,也觉得自己没以前写得好了。他鼓励儿子:“前面都能写得那么好了,以后每天坚持练习,应该很快就会写得好了。”儿子听了很开心,也很乐意练习,一段时间后,毛笔字果然突飞猛进。

这位父亲说:“现在,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的时候,我也不会再问人家孩子的考试成绩怎样,有时人家会问我儿子的成绩,我也不会说出来。不管儿子考得好与不好,我总是说现在教育都是不排名次了。也有的家长会直接说自己孩子考得很差,我同样会告诉他,其实孩子的成绩不重要,主要注重孩子习惯的培养。孩子有个好的习惯,成绩也不会太差了。”

生活中,很多父亲并没有故事中的那位父亲那么强的自控力,一下就戒掉比较的毛病。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逐渐改掉“攀比”的习惯。

首先,父亲要正视孩子与别人的差异。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差异,孩子之间个体差异很大,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正如印度思想家奥修所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其次,父亲没有不喜欢自己的孩子的,对孩子的指责、不满主要是从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又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开始的。因此,父亲要设立合理的期望值。

另外,父亲要“容忍”孩子的暂时落后。有的父亲望子成龙心切,盲目攀比,过大的压力会成为孩子进步的阻力。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父亲要积极发掘孩子的特长,因人施教。

巧用激将法,让激励伴随男孩成长

在教育孩子上,多些赞美、夸奖已经成为很多父亲的共识。但是,有的父亲仍然有很多的困惑“不管我怎么夸奖孩子,他都无动于衷”、“我不夸儿子还好,一夸他,他的成绩反倒退步了”。夸奖没效果,肯定有原因。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齐鹏得了85分,这个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父亲。父亲认为应该赏识孩子,就非常高兴地对齐鹏说:“不错啊,儿子,恭喜你考了好成绩,今天晚上想吃什么?让你妈做给你吃!”

本来已经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没想到却被爸爸夸了一顿,齐鹏非常纳闷。不过,他还是咽着口水告诉爸爸:“我想吃可乐鸡翅!”晚饭,妈妈果然做了可乐鸡翅。爸爸说:“这是你妈为你取得优异成绩专门做的,以后取得好成绩,你妈会给你做更多好吃的。来,多吃点!”齐鹏看到爸爸是真诚地夸他,于是放心地吃了起来。

“原来考85分爸爸就这么满意,这还不简单。”齐鹏一边吃,一边想。于是,齐鹏不仅没有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反而逐渐放松了。他想,反正爸爸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拿到85分就可以了,我就没有必要那么努力了。结果,齐鹏的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进步,甚至有时候还在退步。为此,齐鹏的爸爸也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这么赏识孩子,他却没有做到想像中那样好呢?

齐鹏的爸爸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只夸奖、不激励;只看到孩子的成绩,看不到孩子的不足。对于孩子的成绩,如果父亲只给予肯定和夸奖,甚至小题大做,把一个本来不是很理想的成绩说成是优异的成绩,把本来准备接受批评得孩子捧到天上,而不对孩子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出提醒和激励。这样一来,会让男孩误会父亲的意图,认为父亲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从而忘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变得骄傲自满,最终放弃了继续努力和积极进取的想法。

所以,父亲不仅要对青春期男孩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赏识,更要在赏识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鼓励,让孩子在欣慰的同时,感觉到来自父亲的殷切希望。父亲可以对男孩说:“成绩还不错,不过再努力一点,你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赏识孩子。

美国的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男孩都需要父亲不断的激励。那么,父亲应该从哪些方面激励青春期男孩呢?

一方面是关怀、表扬激励。父亲对男孩要从生活上关心,尤其要从精神上、心理上关怀,不仅关心其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而且要关心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形成激励。特别要让孩子明白,父亲的严格要求正是对他的未来的负责与关怀,是对他真正的爱。在家教中,对孩子每一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给予表扬激励。特别当孩子受到挫折时,要从正面说服,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树立新的起点,奋起直追。

另一方面是动机、兴趣激励。父亲要鼓励男孩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社会活动和竞赛,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特别要注重智力投资。培养兴趣也是学习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父亲要从学习条件、环境、心理因素等多方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源头活水天天来,水到渠成步步高,尤其是对特长的培养,更要注意兴趣激励,才会产生较强的动力。

激励男孩有诸多的讲究,倘若方法不当,是难以达到目的的。那么,父亲应该如何正确地激励青春期男孩呢?

1.制定符合实际的激励目标

父亲给孩子设立的激励目标,应该是孩子在经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之后能够实现的。目标过低或过高,对孩子都起不到激励作用。由于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父亲的激励目标也应具有渐进性。

2.斟酌激励语言

父亲激励男孩的语言要有余味。张国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父亲没有简单地对儿子说:“我儿子好样的,真有出息!”父亲觉得这种激励毫无余味,对儿子并无多大激励作用。他在后面补上一句:“当了班长,你就应该用一个班长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生活和遵守纪律等各方面,都应起到好的作用。”这句话既蕴含着父亲的信任和期望,同时又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嚼头也有余味,能对孩子产生激励作用,促使孩子努力进取。

3.针对男孩的需要进行激励

你知道孩子最喜欢的是什么吗?你是不是经常拿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去激励孩子学习呢?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得好:“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他人,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要想激励孩子向上,父亲就需要知道男孩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针对孩子的需要给予有的放矢的激励,才能够让孩子产生动力,付出行动。

一般来说,需要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男孩年龄越大,对物质激励的依赖性就越小。因此,父亲就要多用精神嘉奖青春期男孩,比如,拥抱、抚摸、微笑、奖状、注视、亲子逗乐嬉戏、讲故事、口头夸奖等,激发男孩的内在动机。

4.变换激励方式

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父亲的激励方式也要变换一下。当孩子年龄小时,适合用语言、搂抱、抚摸、鼓掌、微笑、亲吻等方式激励男孩,但当男孩进入青春期后,这些方式可能会引起男孩反感。因为幼儿倾向于更为直接、公开的表扬;而青少年更倾向于含蓄的信任和幽默的表达方式。对幼儿表扬的次数频繁、间隔时间短可能没关系,但对青少年可能会招致他的反感情绪。但不管采取何种激励方式,父亲都要衷心地让孩子感受到一份热忱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