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今译”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成真象。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象。
《老子》第四十章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中生有计谋的本义是凭空捏造,用虚假的东西来欺骗对手,使对手产生判断失误和行为错误的一种计谋。
无中生有的过程要巧妙而无破绽,这样才能成功。无中生有之计在政治、军事斗争中经常被采用。
军事运用
张巡计保雍丘城
英军取胜阿拉曼
无中生有可分解为三步:第一步,示敌以假,让敌人误以为真;第二步,让敌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第三步,我方变假为真,让敌方仍误以为假。这样,敌方思想已被扰乱,主动权就被我方掌握。
唐朝末年,安禄山起兵反唐,派叛将令狐潮率重兵包围了雍丘(今河南杞县)。守将张巡留1000 人守城,自己带领1000精兵,打开城门,分数队冲出。张巡身先士率,冲进敌阵猛砍,兵士个个奋勇。叛军作梦也没想到张巡敢冲出城,措手不及,连连向后退。
敌众我寡,张巡虽取得几次突击出城袭击的小胜,但无奈城中箭只越来越少,赶造不及。没有箭只,很难抵挡敌军攻城。张巡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兵士扎了许多草人,给它们穿上黑衣。当夜,月色朦胧,张巡命令兵士用绳子把草人陆陆续续地缒下城去。[A40]
城外叛军见这么多人缒下城,纷纷射箭,一时间箭如飞蝗。射了半天,叛军发觉不对劲,他们始终没听到一声喊叫声,而且又发现这一批刚拉上城去,那一批又坠下来,方知中计,所射的都是草人。这一夜,张巡竟得箭10万支。
当天深夜,张巡把外罩黑衣、内穿甲胄的士兵从城上放下去。叛军见了,都哄起来,以为又是草人。以后几夜,张巡都是如此,城外叛军全不在意。一切准备就绪,张巡决定发起总攻。
这一日,张巡又把500名勇士趁夜色缒下城去,勇士们奋勇突进敌营。叛军一点准备也没有,立时大乱。接着,叛军的营房四处起火,混乱中也不知来了多少官军。狐潮大败而逃,损兵折将,只得退守陈留(今开封东南)。张巡巧用无中生有之计保住了雍丘城。
军事从来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所谓“兵不厌诈”。 “兵以诈立”乃是军事常理,谁真正掌握并运用了诡道,精于诡诈,谁就能在战场上“制人而不制于人”。
1942年,英军在北非战场上节节败退。德军一路高歌猛进,但由于战线拉得太长,补给无法跟上。双方在阿拉曼地区暂时形成对峙。英军士气空前低落。蒙哥马利受命,被任命为英军第8集团军总司令。
上任伊始,他就大刀阔斧整顿部队,鼓舞军心,并开始秘密地精心准备,计划在阿拉曼北线发起一次大规模反击。对面的德军统帅是希特勒的得力悍将隆美尔,以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而令众多对手闻风丧胆。[A41]
阿拉曼地区全是沙漠地形,一马平川,毫无遮掩,而两军前线相隔仅5公里,一眼望去,对方阵地尽收眼底。按照作战计划,英军必须在前线悄悄集结成千上万吨作战物资,包括2000吨汽油、1200门火炮、几千辆汽车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打仗讲究的是声东击西,隐真示假,这样才能达到攻其不备、出奇制胜的效果。在毫无遮挡的沙漠地带,这样大规模集结,如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成了蒙哥马利面临的最大难题。蒙哥马利急得团团转,最后灵机一动,请来巴卡斯助阵,帮助隐藏作战物资。
巴卡斯是个出色的电影布景设计师,接到任务后,迅速拟定了一个天衣无缝的隐藏计划。经过一番行动,巴卡斯把汽油、火炮、汽车以及大量的作战物资秘密运到前线。
情报显示,巴卡斯的“魔术”非常成功,隆美尔丝毫没有察觉。当然,巴卡斯只是完成了最难的第一步:对敌军“隐真”。蒙哥马利清醒地知道,对面的隆美尔并非平庸之辈,为了给敌军造成更大的错觉,彻底麻痹隆美尔,下一步还必须公开“示假”,要作出准备在阿拉曼南线进攻的态势。
于是,英军在南线忙碌起来,公开建立加油站、油库,铺设管道,还让几十辆大卡车拖着树枝,每天在沙漠中兜圈子,卷起漫天沙尘,以告诉德军,英军正在频繁地部署兵力,向南线集结增兵。不仅如此,蒙哥马利还故意放慢南线“作战准备”的速度,好让隆美尔相信,在1942年11月之前,英军还没有能力在南线发起进攻。事实证明,隆美尔对英军的进攻路线、时间,全部判断都被英军误导了,把防御重心放在了南线。德军失败已经注定。
1942年10月23日,一切准备就绪,蒙哥马利指挥英军第8集团军从阿拉曼北线发起进攻,隆美尔这才如梦方醒,可惜为时已晚,只得仓促应战。阿拉曼战役历时12天,使一度横扫北非大漠的隆美尔军团遭受重创,从此一蹶不振,这也成了二战中的一次重要战略转折。
邱吉尔有句名言说:“在阿拉曼战役之前,我们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战无不胜”。这话确实说出了阿拉曼战役的关键作用。起码,在心理上是对英国人民及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巨大鼓舞。
商业运用
黑星啤酒炮制历史
小镇餐厅宴请名人
美国的黑星啤酒,当初是个新品牌,最大弱点是没有历史,没有传统。于是,广告人想:为什么不给它创造一段历史呢?所谓“创造”历史,实际上是去虚构一段历史。
作伪,从来就不为消费者所容,也是被任何国家的广告法规所禁止的。难道黑星啤酒的炮制者们就可以逍遥法外?能。广告人以科幻的格调为黑星啤酒编排“历史”,以“假”的形式作假,明示这是假的,人们不仅不排斥,反而乐哈哈地等着瞧热闹。这是黑星啤酒广告的又一过人之处。
这段假历史的情节大体是这样的:黑星啤酒,是美诺特啤酒厂的王牌产品。这家酒厂创办于1920年,有7.2万员工。不过,它的王牌产品本来不叫“黑星”。1938年,美诺特家族中一位叫亚历山大的儿子,因为喜欢探险,在茫茫大海中失踪,后来又奇迹般地在马达加斯加岛被找到,从此,这个产品就被命名为“黑星”啤酒了。
这样一来,原来一无所有的啤酒牌子,就有了73年历史,有了一个具有现代科幻意味的响亮的品牌名称——黑星(Black Star)。[A42]
黑星啤酒广告无中生有的创意,看似荒诞不经,实际上蕴含着广告人对美国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消费者的文化接受心态的准确把握。广告人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创意的支点,并仰仗过人的表现能力,去造成强烈的震撼。
黑星啤酒广告在创意表现上,着意营造、渲染“科幻”气氛。评论者认为,它具有电影《变色人》的风格。广告片不仅使用了卡通人物,而且把每一个镜头都拍得很火爆、热闹。例如“历史篇”,在描述亚历山大的历险记之外,还描述了亚历山大的女儿戴芬妮·美诺特在1967年参加“Joey Bishop Show”的情景。片子充满滚烫的青春活力,难于抗拒。
它的创意表现,还紧紧地扣住“策略”,即塑造形象和咬住三大品牌。在“广告人物”篇中,以“回顾”的形式——“展览”黑星啤酒45年来的广告。广告中的卡通人物、滑水的金发美女、海边的“双人舞”每一个镜头都非常精彩、热烈,与塑造品牌形象所要求的氛围相一致。同时,片中的广告标语与百威、柯尔斯、美乐三大品牌谐音,似是而非地让人产生三大品牌似乎是“黑星”的前身的联想。
黑星的所谓45年来的广告,当然是子虚乌有,只不过是想象罢了。但是,广告人在细节表现上则十分严谨。为了“真实”地表现“历史”的风貌、格调,他们甚至将拍好的胶片放在地上践踏,造成刮伤的痕迹,让人看起来,影片好像真的是几十年前拍摄的那样。
功夫不负苦心人。黑星啤酒广告产生了很高的“吸引注视率”和“吸引购买力”。据在美国西雅图地区进行的6个月市场测试,消费者对黑星啤酒的反应相当不错,而赢得《广告时代》1992年度最佳广告奖,则更是锦上添花。[A43]
以历史、文化为广告诉求,永远是个常讲常新的问题,在文化诉求上,说历史,说文化,重要的倒不在于是否虚幻,而在于是否说得有趣,是否迎合消费者的接受心态。
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格调高雅的餐厅。老板发现,每个星期二,店里的生意总是特别冷清。
又是一个星期二,店里照样是门可罗雀。老板闲来无事,随便翻阅当地的电话号码簿。他发现,当地竟有一名叫约翰·韦恩的人,与美国当时的大明星同名同姓。这个偶然的发现,使他的心为之一动。他立即打电话给这位约翰·韦恩说,他的名字是在电话号码簿中随便选出来的,他可以免费获得该餐厅的双份晚餐,时间是下星期二晚上8时,欢迎他偕夫人一起来用餐。约翰·韦恩欣然接受了。
第二天,这家餐厅门口贴出一幅巨型海报,上面写着“欢迎约翰·韦恩下星期二光临本餐厅”,这张海报当即引起当地居民的兴趣。对于这样一个偏僻的小镇,有巨星能造访,该是何等荣幸。
下一周的星期二,来客果然大增,创下了该餐厅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尤其在那个晚上,6时还不到,就有人在门口排队,8时,店内已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争相目睹约翰·韦恩的风采。 店老板为约翰·韦恩先生的出场做了准备,店里的扩音器开始广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约翰·韦恩光临本店,让我们一起欢迎他和他的夫人。”
一时间,餐厅里鸦雀无声,众人的目光一齐投向大门口,谁知那儿站着的,竟是一位典型的肯塔基州老农民,身旁站着一位同样不起眼的女人。 沉寂片刻之后,店内突然爆发出掌声和欢笑声,没有责难与抱怨,客人们簇拥着约翰夫妇入座,并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
从此,老板如法炮制,他不停地从电话号码簿上寻找与名人同名的人,请他们星期二来吃晚餐,同时,张贴海报,广而告之。于是,“猜猜谁来用晚餐”,“将是什么人来用晚餐”的话题,为生意清淡的星期二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高潮。
生活运用
神通广大的媒人
死得冤枉的英雄
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人,他有个儿子,儿子和他在一起相依为命。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我给你儿子介绍个对象,对方是洛克菲勒的女儿,你同意么?”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情说动了,同意试试看。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于是洛克菲勒就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摇着头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当然同意。[A44]
故事中的这个人显然自己没有什么资源,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帮助三方面的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靠的是什么呢?是无中生有的智慧。
无中生有在现代汉语中常常被视为贬义,因为它常常会被一些道德低下的人捏造事实,中伤他人,陷害他人。
宋朝的岳飞和明朝的于谦,两人都是抗击北方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都深受百姓的爱戴;都取得过彪炳的战绩;都有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甚至连死法,两人都差不多,岳飞死于秦桧的“莫须有”罪名,而于谦的罪名是“意图迎立藩王”,都是完全的无中生有。
在如此多相似之处当中,最不同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两人被皇帝除掉的原因却截然相反。岳飞死于宋高宗赵构之手,原因是岳飞的人生理想是“一血靖康之耻,赢回徽钦二帝”,而岳飞没考虑到这其实恰恰是赵构最害怕的事情。迎回了徽钦二帝,他这个皇帝怎么当?赵构的这个软肋被秦桧狠狠的抓在手里,才有了岳飞的遇害。
于谦的情况正相反,如果说岳飞是死于新皇帝的话,那么于谦便是死于旧皇帝之手。明朝土木之变后,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抓走,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果断继位,不受鞑靼的胁迫,并且任用于谦整治军队和全国事务,结果使明王朝有了9年的安定。
与宋朝徽钦两帝命运不同的是,朱祁镇后来“幸运的”被鞑靼放回来了,而朱祁钰也没有像赵构那样拒绝救回旧帝。回来后的朱祁镇只被封了个亲王,但他对于“篡位”的朱祁钰和朱祁钰重用的于谦一直怀恨在心,等到朱祁钰病重时,等不及的把王位抢了回来。
为了表明他抢回王位的必要性,便以“迎立藩王”的罪名把于谦逮捕了。后来发现召集藩王进京的令牌一直在深宫中未动,便在“迎立藩王”前加了“意图”两字把于谦杀害了。[A45]
可怜岳飞和于谦两位民族英雄,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解不开的死结下,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最终死于谄媚小人和昏庸皇帝的陷害。
谋略评析
真假要有变化
虚实必须结合
无中生有,这个“无”,指的是“假”,是“虚”。这个“有”,指的是“真”,是“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失误,行动失误。
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先假后真,先虚后实,无中必须生有。指挥者必须抓住敌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时机,迅速地以“真”、以“实”、以“有”,也就是以出奇制胜的速度,攻击敌方,等敌人头脑还来不及清醒时,即被击溃。
此计不宜用来捕风捉影,散播谣言,故意毁谤中伤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