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29402700000110

第110章 心理与保健

心理保健必须首先注意心理卫生。心是指心思、心意,理是指条理、准则。心理活动是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也是人的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应。人的心理现象是人的大脑机能的反应。

心理卫生是专门研究促进心理健康的科学,就是要求人们用积极的、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中的社会环境。

不健康心理与健康心理恰恰相反,是指人们不能用积极的、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中的社会环境,对某些事物不能正确地分析、认识和对待,当遇到与自己意愿相悖或挫折困难时,产生不愉快的心理感受和消极情绪,表现为苦闷、忧伤、怨恨,或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等不良反应。长此下去,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导致心身疾病。因此,对不健康心理,要尽早转化、调整,使其转变为健康的心理。传统的医学指出,人们对外界的不良刺激,要运用自己的意念、思想去检查情绪上的不良反应,进行自我调整,使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不良的心理致使大脑皮层的功能失常,并向大脑皮层所控制的各系统、各器官发出病理信号,引起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从而使各系统器官功能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

开始可出现功能性变化,如果不良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并且持久、反复作用于某一个人,将会由原来功能性障碍逐渐演变为器质性疾病,叫做心身疾病。现在大家比较了解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紧张性头痛、鼻炎、神经性皮炎等。严重精神创伤也可诱发神经官能症、癌症、甲亢等。

心理卫生保健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长寿,这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的一种强烈的心理要求,也是人生重要求索目标之一。可是,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躯体的健康,而对心理健康缺乏理解和足够的认识。根据近期国内外心身疾病调查统计资料表明,临床各种(精神病除外)的心身疾病比例为25%~38%,而循环内科住院病人中,心身疾病患者占50%以上。发病期见于各年龄组,以更年期为高。两类心理疾病在日益增多,已引起了国家和人民的普遍重视,心理健康也已成为全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疾病的起因及危害,教会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检查自己并用正确的方法去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是搞好个人的心理保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