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29402700000199

第199章 栗子的药用价值

栗子也叫板栗,全国各地均有出产。栗子为“木本粮食”,饥荒之年,可代糖食用。《清异录》云:“晋王尝穷追汴师,粮运不继,蒸栗以食。军中遂呼栗为河东饭。”清御膳房曾把栗子面制成小窝头供给慈禧食用。栗子又有“干果之王”的美称。

栗子除供食用外,也可药用。《名医别录》认为栗子具有“益气,厚肠胃(止泻),补肾气,令人忍饥”等作用。现知栗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中医认为栗子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泻等功效。

栗为肾果,肾病宜食栗,老年肾虚居多,故老人尤宜食栗,生吃能治腰脚不遂。宋代苏子由(苏辙)曾作诗道:“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可见吃栗须细嚼,连液吞咽,则对人有益。

宋代陆游也曾作《夜食炒栗有感》诗云:“齿根浮动欲我衰,山栗炮燔疗食饥。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期时”。这是诗人由体衰而食栗补虚,联想到国家现实不胜感慨,未酬壮志,跃然纸上。

栗子风干者味甜,可以生吃,每日早晚各吃5~6个,细嚼慢咽,能治老年肾亏、小便频数、腰脚无力。

经常爱长口疮的,可吃炒栗子,适量常吃可以见效。慢性咳喘可用栗子焖老母鸡吃,有一定效果。栗子和米煮成粥,名叫栗子粥,有补肾气、益腰脚的功效。

栗子虽说有许多好处,然而不可多吃,多吃容易滞气恋膈,影响消化,易使人便秘,这又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