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令,天高气爽,气候逐渐转凉,民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之说。秋季昼夜温差大,后半夜气温比较低,若防备不好容易着凉感冒或导致腹泻,故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尤其要保护好腹部。民间又有“秋不忙加冠,春不忙减衣”之说,即“春捂秋冻”。这是说秋季的着装不要一下穿得太多,趁天气不太冷时,适当地“冻”着点,这样有益于提高身体的耐寒和抗寒能力,以适应冬季不良的气候条件,但也不是说,天气很凉了还要穿着薄单衣,这样超过了身体的抗寒限度,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对于秋季的养生保健,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已有专门的记载。它提倡人们:“秋三月,此为客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人体必须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适当地增换衣着,保持精神愉快、情志安定,以及顺应四时而养生的方法。秋季的锻炼甚为重要,要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有条件的亦可进行冷水浴,这些都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清晨坚持到户外活动,均能提高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秋季又为燥气之令,燥伤津液,人们会感到咽干鼻燥,皮肤干涩,口渴欲饮。故秋季的饮食应以清淡滋润为宜。豆浆、稀粥、牛奶是必要的饮料,并适当地多饮开水。蔬菜应选用新鲜汁多的萝卜、冬瓜、西红柿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香蕉。梨有“百果之宗”之称,中医说它:“生者能清六腑之热,熟者能滋五脏之阴。”梨是秋季的保健佳品。药食兼优的芡实,有生津开胃、滋阴止渴之效。用银耳泡发后煮烂加糖服食,亦是秋季的润补之品。百合,既是佳蔬,又是良药,能够清热生津、润肺止咳。取百合适量与大米同煮,文火(即小火)熬到烂熟,加入适当的白糖,即是“百合粥”,对秋燥干咳者,颇有疗效。
秋季的饮食,总以滋润为宜,忌食过咸以及辛辣油炸之物,少嗑瓜子,饮酒不可贪杯,以防助燥伤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