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金羊毛的寻找者
29419200000111

第111章 原创与整合:刘守华学术品格探寻(2)

20世纪80年代的故事比较研究,更多的着眼于具体作品的微观梳理和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宏观考察,较为普遍地树立了民间故事研究的比较观与类型观,尤其对于西方民俗学的历史地理比较研究方法有了广泛的认同。但是,从理论上思考和总结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实践却处于萌芽阶段。鉴于此,刘先生较早地意识到理论总结的必要性,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理论探索。他首先全面检视了西方民俗学和人类学界的相关学派理论,主要有神话学派、人类学派、流传学派、心理分析学派、结构主义学派以及历史地理学派等的理论,然后综合各学派理论和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的丰硕成果,提出了建构中国比较故事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即运用母题与类型分析方法对民间故事开展跨国、跨民族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以揭示跨文化体系的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民间故事的类同与变异,找出民间故事和其他相关文化事象的区别与联系,进而从理论上阐明造成这些异同的历史文化根源,也就是探求民间故事在历时与共时的文化背景上产生、流传、演变的规律,揭示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在这些充分的个案研究与系统的整体理论的基础上,1995年,一部代表刘守华先生故事学水平及其学术思想的著作《比较故事学》[10]出版,它“比先前的不少同行学人的著作具有更广的视野,在当代比较故事学的科学殿堂上,做了新的拓展与奠基的工作。”[11]2001年这部著作荣获全国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山花奖一等奖。

《比较故事学》根置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更系统、更科学地建构起了中国比较故事学的理论大厦。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比较故事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面而深入地梳理世界比较故事学的历史与学派,严谨而科学地提出建构中国比较故事学的方法、目的、任务以及其他理论原则,倡导多侧面地系统而深入地开展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下编为民间故事的多侧面比较研究,运用上编提出的理论原则来具体审视中国民间故事与日本、印度、阿拉伯、意大利等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故事之间的异同性及相关性,对不同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宗教文化影响下的民间故事作具体比较,立足中国民间故事,对几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的故事类型进行很有价值的探讨,富于启迪意义。同时还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间故事传承形态予以了传播学意义上的比较研究。综观《比较故事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它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其一,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与领域,通过富有说服力的多民族之间的民间故事比较研究,支持了中国比较文学界关于比较文学内涵的理论,而对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的单一比较提出了质疑;其二,建构了中国比较故事学的理论体系,以一种达观、开放的学术精神创造了民间文学研究走向综合的理论与方法;其三,以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总结出“原创与整合”的研究思路,从此完成了刘守华先生具有独特个性的学术品格的塑造。

这一品格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研究方法上注重整合性,以多种方法去观照研究对象,使其研究具有了开放的学术视野与兼容并包的自由精神;二是研究内容上注重原创性,以民俗学、文艺学、宗教学、文化学、叙事学、比较文学为理论基础,着重故事学的深入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学术理念的扩展:扛鼎力作《中国民间故事史》的完成与影响

研究富于整合性与原创性,是刘守华先生独特的学术品格,也是他多年研究中一直不懈追求的学术境界。

继《比较故事学》之后,刘先生为了深入研究中国民间故事,开始了又一重大的旨在完善中国故事学体系的课题研究——中国民间故事史的研究。他不辞艰辛,在庞杂浩瀚的中国历代典籍中追寻若有若无的民间故事史的轨迹,这是一项常人难以理解的学术工程,仅凭一人之力其难其险都不堪胜任。在此,我们不妨引用钟敬文先生在读到这一课题的结题成果时的评述:“这一繁难的开创性工作,为后来者开辟了道路,作为系统研究中国民间故事史的第一部著作,它已经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从这句简明的评述中,我们可以想见课题本身的难度。其繁难在于,首先,所涉及的历代典籍太多太杂,许多资料还有大量的异文形态,比定型化的作家作品疏理要复杂得多;同时,如何鉴别、认定文献文本为民间故事成为首要难题,尽管历代文人多有记载与采录,但这些文献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保存了口头作品的原型,历来是学术界未曾定论的悬案。其次,必须考虑到丰富多彩的口头传承的民间故事资料,这使得基础资料的整理与发掘更为繁重和艰难。第三,由于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影响广泛而深远,大量的民间故事也就具有了多文化影响交流的复杂性,尤其是印度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影响更为深刻,但影响的途径、方式以及具体文本之问的异同性,卸难以在历史中复原或考察。第四,民间故事口承形态的异文特征和传承性决定了其历史的勾勒极其困难。最后,由于民间故事在中国正统文学思潮中历代都未受到公正的认识与评价,这意味着不仅少有相关研究的论著以资参考,而且即使有,也还存在是否真实反映民间故事历史的问题。

面对上述重重困难,刘守华先生以其坚毅的求真精神与原创性的探索精神迎难而上。他以我国历代笔记小说、佛经和道藏等三大系列古籍作为故事史的主线,从近300余种古籍中甄选故事文本600余篇,其中重点评述了300余篇,较为科学地解决了故事资料的难题。在进行历史构建的研究中,引录故事尽可能取自最佳版本,并将它们与现今存活的口头叙述形态进行比较对照,采取纵横交织、古今贯通的框架来立论:以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文本为线索作断代的纵向演绎,以佛、道文化对故事的渗透影响为专题作横向剖析,译解和评述力求切合它们作为口头叙事作品在一定民俗文化环境中的真实涵义,基本实现了对民间口头叙事传承本来风貌的复原。研究方法上,著作在力求坚持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同时,广泛融合现代民间文艺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12]正是在这样严谨而富于开拓性的近十年研究中,使得著作在上下几千年的时空背景上对浩繁的材料作微观的精细考察、对口头叙事文学的传承演变脉络的宏观梳理等方面言必有据,论必出新,从而当《中国民间故事史》[13]1999年出版时,立即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其原创性价值得到国内外广大学人的充分肯定。中国故事学会主席姜彬先生认为,《中国民间故事史》“是建国以来在民间文学研究上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也是一部不可多见的宏构巨著,在我所接触到的作品中,这个著作就材料收集富厚、观点的新颖精辟和篇幅的巨大,此书可称第一,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有了一部可以与世界名著相媲美的自己的学术著作。”旅居澳洲的谭达先博士在台北《汉学研究》(2000年12月第37号)发表文章说:“这是一部开拓性的前所未有的中国民间故事史的权威专著。体大思精,气魄宏伟,独创处多。它对促进中国民间故事史科学的建立与发展,将作出重大的贡献。”日本民俗学家饭仓照平还把这部著作与日本民俗学巨著《日本的昔话和古典》相提并论。

应该说,刘先生的这部扛鼎之作在学术界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越了著作本身的意义,它已经成为学术界认识刘先生“原创与整合”这一学术品格的最为有效的中介,由此而产生了另一个更为重大、更为深远的学术价值,那就是它扩展了刘先生的学术品格,使其上升为一种学术理念,即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继承性的整合,以此为基础去实现学术生命力的原创性。

(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注释:

[1][2]蒂博代著,赵坚译:《六说文学批评》,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3]刘守华:《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4]肖远平:《刘守华先生在民间故事学上的独特贡献》,《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谭达先:《喜读〈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文汇报》1986年。

[6]培英:《(中国民间童话概说)短评》,《文学报》1985年。

[7]刘守华:《故事学纲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刘守华:《民间文学概论十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9]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1]谭达先:《赞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重大成就》,《中国比轻文学》1997年。

[12]谭达先:《赞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重大成就》,《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

[13]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