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玢玲
虎作为一种猛兽和古代图腾崇拜物,是勇猛精进、雄强威武的象征。它是兽中之王,镇山之主,古称“山君”或“圣兽”,被我国历代人民奉为山神。它黄质黑章,锯牙钩爪,体重千斤,斑斓健美,吼声如雷,百兽震恐。
在动物学分类上,虎属哺乳纲猫科动物,是猫科个体中个头最大、最凶猛的野兽。全世界的虎,可分成东北虎、华南虎、印度虎、中亚虎(一称南亚虎)、苏门虎、爪哇虎、里海虎和巴里虎8个亚种。后4种已经从地球上消失。在虎的8个亚种中,我国东北虎(即西伯利亚虎)是佼佼者,它体态庞大,健美无比,所向无敌。[1]北方严寒的雪野,锻炼成它的异常亮丽美质的毛皮和勇猛善斗的性格。目前所存的4个亚种中,有3个亚种都产生在中国东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故中国是虎族故乡,也是虎文化发生发展最繁盛的国家,更是全世界所瞩目的虎族保护中心。
在人类进入龙腾虎跃21世纪的春天,面临虎族濒于灭绝之际,从人类学角度回顾一下虎文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文明,将有益于我们对中华文化史的探索和护虎文化的发起。
一、濮阳古墓中的“天下第一龙虎”
中华龙虎文化起源较早,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与初民原始文化并生并存,至少有八九千年历史。近年研究古史民俗的专家们宣称“中华文明一万年”不是无因的。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原始墓葬中发展的蚌塑龙虎图形,被称为“天下第一龙虎”或“中华第一龙虎”,说明在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的信仰中,已有了龙神和虎神,龙虎文化同时存在。虎作为凶猛的野兽,与原始狩猎民族生产生活关系更为密切,要比虚构的龙图腾崇拜物产生更早。虎在地球上出现已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它和人类的出现几乎是同时的或更早些。
在朝鲜黑隅里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60至40万年前的老虎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老虎便出现在朝鲜半岛。[2]
距今15万年左右,有一支北京猿人向东北移动,他们来到今天辽宁喀左地区。这里山水相依,气候温暖,鬣狗、老虎、豹、熊、野驴、犀牛等,在山林中举目皆是。[3]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内发现了我国新人化石,同时有伴生动物54种,其中就有虎骨化石。考古学上的古人距今约二三十万年;新人距今一二万年之久。据碳14测定,山顶洞人的年代为距今一万八千年以前。即是说,在河北省也有近二万年前的虎化石了。当然,这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虎文化,只是自然虎的发现与遗存。
虎文化是指人所赋予虎的人文概念,即用人的意识研究、加工过的虎的文化内涵。如“中华第一龙”和“中华第一虎”的蚌壳制品和虎岩画,它们是第一代文化虎,虎文化祖。但文化虎是产生在自然虎的本体上的。当然这也不排除山顶洞人或喀左的鸽子洞人已有猎虎或崇虎观念,所以,他们的人、兽化石可以同时发现在一个洞穴之中。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依据客观事物所“创造”的那份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虎文化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只不过是一个门类而已,然而这种常见的动物,却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物质能量,是令人惊叹不已的。在彝族信仰中,母虎、公虎和幼虎都是推动地球运转、使太阳发光、创造人类的巨灵。几千年来,虎不只是人们信仰中的神兽,也是民间审美的对象。“虎虎生威”、“虎虎有生气”、“龙腾虎跃”,至今是我们民族所取向、仿效,据以鼓舞民族前进的动力。这就不能不令人异常注目。
在原始氏族部落生活里,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与原始荒原上的野兽进行斗争,靠狩猎获取食物或采集野果为生。这种谋食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行为的模式,加上相应的宗教——巫术活动,就成为一种“生产民俗”。如猎虎豹,在工具不足、人力不够的情况下,伴随一种祈求活动,人类就会把异兽或异常现象当作一种崇奉对象,或因其凶猛变成一种贿神活动,或慕其雄伟而供为祖先。这种民俗信仰,在生产实践中及心理机制上得到相应的效用,它就是狩猎时期的一种文化功能。在中国古今各民族中,这种文化功能大量显示在虎的传统文化之中。
出现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的六七千年前的古墓中的龙虎图案,掀开了虎文化庄严的第一页。
中华第一龙虎出土于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墓主为壮年男性,身长1.84米,仰身直肢葬,头南足北,埋于墓室的正中。墓主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龙虎图案。蚌壳龙图案摆于人骨架的右侧,头朝北,背朝西,身长1.78米,高0.67米。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爬,后爪蹬,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骨架的左侧,头朝北,背朝东,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状,形似下山之猛虎。[4]
华夏第一龙虎是谁创造的?墓主是谁?又为什么崇拜两种动物?
根据濮阳原是颛顼帝所居之地,学者们认为古墓当是颛顼之墓。按《帝王世纪》说,颛顼是黄帝之孙。至少,墓主应是颛顼部落联盟的首领,而龙和虎当是墓主的崇拜物,并用以骑乘飞天的。因为在墓下方又发现人骑龙和奔虎腾空而起的蚌塑。[5]
为什么墓主崇龙又崇虎呢?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写道:
黄帝部落最初有“熊、黑、貔、貅、躯、虎”六个氏族,南迁后发展成为六个部落。六个图腾中有虎而无龙。史载“黄帝有熊氏”,故黄帝出自有熊氏族当无疑义。而颛项出自哪个氏族呢?倘若西水坡墓确属颛项部落,则颛顼出自虎氏族。黄帝六个氏族原居于北部地区,后大举南迁(参见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黄帝所在熊氏族迁至今河南新郑中部,而虎氏族则迁至河南北部濮阳亦可能。另外,传说“颛顼有不才子……天下谓之梼杌”,而“梼杌状似虎,毫长二尺,人面虎足猪牙,尾长丈八尺,能斗不退……”又传颛项有子三人,死后均化为鬼,其中一个化为虎。传说中的颛项三子,当是三个支系,可能就是由原来的一个虎氏族发展为三个氏族,成为一个虎部落,而颛顼就是这个虎部落的首领。[6]
何星亮认为,太昊伏羲氏是崇奉龙图腾,而黄帝氏族崇熊崇虎,后来又以龙为图腾,是在打败龙图腾后裔蚩尤之后,“为了稳定社会秩序,维持自己的领导地位,黄帝部落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文化。他们原来只崇拜自己的图腾(熊、虎),后来他们也入乡随俗,崇奉该地普遍崇拜的龙,吸收与龙有关的种种文化,以获得被征服者的信任和拥护。相传黄帝的象征兽为黄龙,去世时又乘龙而去。这些传说都表明黄帝南迁之后从崇熊、虎等猛兽转而崇龙。”[7]
黄帝与蚩尤之战实际上是狩猎民族与农业民族之战。战争的结果虽是狩猎民族得胜,但在生产和文化上却是农业民族征服了狩猎游牧民族。农业生产和农业文化被广泛采用,代替了游牧经济,这使中国文明发生了质的飞跃。虎图腾崇拜是狩猎民族文化,产生最早,而龙文化是农业民族崇奉物,后来居上占主要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有其类化性。一个氏族或部落接受其他氏族部落的文化时,不会原封不动地生吞活剥,常常要经过本氏族文化的改造。龙的原型本是蟒蛇,改造成龙之后的形象,却是以马头代替了蛇头,配以鹿角,给龙增加了战斗力,并由于战斗的需要加上了足和爪。于是自“天下第一龙”开始,龙图腾中便同时杂有兽文化的因子。所以,龙虎同时被先民崇奉乃是文化融合的一种表象。而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以农立国,能司雨水的龙神不但上升为主要图腾,而且为天子所垄断,成为他们的个人图腾。虎图腾则除了为某一氏族图腾外,在文化意识中则降为武臣、武卫、保护神的地位。但龙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一直是并提共显的。
从原始生产方式来看,虎图腾所表现的狩猎文化,应先于龙图腾的农耕时期。研究者考定龙图腾崇拜已有八千年的历史,我认为虎图腾崇拜更早于八千年前,虎文化当有万年发展历史。出土的第一龙虎图案,虎在左边,龙在右边,是以虎为首位的。因为西北羌戎民族和夏代、殷周时期的华夏族都有尚左的习惯,后来才发展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象之说,此说源自殷商时代古天文学上的“二十八宿”的天文图像,有异于濮阳古墓中的龙虎排序,应是在生产上已进入农耕时代,重视龙能行雨实际功能的结果。虎文化与人民崇奉贯彻始终,强化了虎的英雄形象和伸张正义的守护神地位。
二、考古所见虎岩画
在东北虎的故乡黑龙江流域,20世纪末发现了数千年前至千年前的古代岩画,其中有人的假脸、骷髅和怪兽假脸。特别珍贵的是,还有虎和鹿、熊的岩画。
近期,我读到哈尔滨史学家董万崙发表在台湾《故宫学术季刊》第13卷第4期上的论文《黑龙江流域岩画艺术》。此文汇集苏联考古学家A·P·奥克拉德尼科夫等人和我国史学家们的考古资料,全面论述了黑龙江流域的岩画艺术史料及其艺术价值。
岩画是古人刻在山崖或巨石上的艺术品,多反映古代渔猎、游牧时期的捕猎生活和原始先民的信仰。虎岩画集中在萨卡奇·阿梁一地。萨卡奇·阿梁地处我国东北角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之后稍北的地方,今为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区的一个村子。早期岩画都是敲刻在沿江大岩石之上的原始艺术。岩画题材中假脸较多,大约反映这一地区的渔猎先民对祖先、伟人、魔鬼的崇拜。兽画虎、鹿,反映了他们的图腾崇拜和狩猎生活。
在一些怪兽、假脸岩画中,有人兽同体岩画,有人首兽身和人虎同体假脸。萨卡奇·阿梁早期岩画中的一幅人首兽身岩画敲刻在玄武岩石上,高54厘米,调查者认定,为猎人图像。董万崙将其与其他岩画对比观察发现,其身躯刻画的斑纹,与虎、鹿岩画表示身躯的“<<<”“>>>”刻纹同。这种刻纹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古代宗教艺术家雕刻野兽图像身躯的习用手法,可以断定它是一幅人首兽身的图腾岩画。笔者补充:这当是虎皮斑纹的摹写,移置到岩画上来的。另两幅人虎同体假脸岩画,无论作细部观察还是远观全石,都是人虎同体的图腾画,其纹饰也与人首兽身所刻纹饰一样,证明都是人虎图腾画。从这些岩画的构图和所表现出的宗教观念可以认为,这里古代人类是奉虎为图腾的。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可能与这种雄强的兽类有血缘关系,才生出自己这富有战斗力的族类。研究者认为,这里的“人首兽身像象征人兽交合,极富图腾特征,是图腾感生神话的反映。”“一些氏族以虎为图腾,表示自己的强大。敲刻在黑龙江沿岸大圆石上的人虎同体假脸,两眼俯视大江,象征本氏族是大江的主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