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金羊毛的寻找者
29419200000070

第70章 论吴越丧葬文化的区域性特征(1)

陈华文

在以往的丧葬文化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丧葬文化的共性,对于丧葬文化因各地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区域性特征,却并不在意。研究者在得出中华民族文化大一统及其影响结论的时候,却忽略了中华民族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来源这一事实。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区域文化之内的丧葬文化或习俗的独特特征进行概括和研究,揭示丧葬文化与区域文化历史背景、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关联,并在更广泛基础上证明,事实上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存在。

吴越文化区是中国传统意义上七大文化区[1]之一,在中国整个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自己的源起个性和发展历程。从一般的区域界定来看,吴越文化区主要是指包括上海、浙江的全部和江苏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安徽和江西的部分地区;而从习惯的角度来看,吴越文化区主要是以吴语为特征的文化区域,包括上海、浙江的全部和江苏的苏南地区。

吴越文化是建立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吴与越这两个诸侯国基础上并沿着自己历史和地域上需要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不管从考古学还是从典籍记载文化以及民间文化角度来看,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其中一些具体的文化形态如信鬼神而淫祀的民间信仰、善舟楫的以船代车的交通方式、与中原地区以冠笄而行成人礼不同的“断发文身”、使用着被称为“鸟语”和“鸟虫书”的语言文字以及在早期就与中原地区的“墓而不坟”的埋葬方式区别开来的堆土为坟的土墩墓等,都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以及其他一些文化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

我们知道,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其生存环境以及历史文化渊源是密不可分的,吴越文化也是如此。

吴越文化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丘陵地区,地势低平,河道交错,水网密布,其北部大致以典型的水乡生存方式为主,而在其南部则大致以丘陵和山地的生存方式为主,吴越地区的主生产生活方式的所谓山水文化就是因这种自然环境而来。

吴越文化区的北部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苏南、上海和浙江的杭嘉湖平原为主组成的水乡自然环境区域。江苏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50米以下,是我国地势最为低平的一个省区。在属于吴越文化区的苏南则以长江三角洲和宁镇丘陵为主,宁镇丘陵位于镇江、扬州的西部,由宁镇山地和茅山丘陵组成,一般海拔在200~400米左右;长江三角洲则是包括西起镇江、北至通扬运河、南到杭州湾的地区,由长江和钱塘江冲积而成,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上海市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理环境非常优越,全境地势平坦,平均海拔在5米左右,偶尔有一些近一百米左右的小山丘。浙江省的地形较为复杂并具有多样性,丘陵、山地、平原(包括盆地)、岛屿等分布于不同的地区。其北部是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杭嘉湖平原,杭州湾以南则有宁绍平原,这两个平原水网密布,地势低平,海拔在20米以上。浙江中部有著名的金衢盆地,西部有浙西丘陵,东部有浙东丘陵和温(岭)黄(岩)平原等。这种自然地形的多样性,为吴越丧葬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想像和变革的依据。

吴越文化区不仅地形多样,而且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流经此区域的大河有长江、黄浦江、吴淞江、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水系,这些水系的流域面积几乎覆盖了此区域的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同时,吴越文化区的湖泊众多,较为著名的就有太湖、石臼湖、固城湖、涌湖、阳澄湖、长荡湖、西湖和东钱湖等。其中太湖位于江浙沪交界处,面积2200多平方公里,属于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这些湖泊大多与河流相连,支叉众多,加上河流本身拥有众多的支流以及属于本区域内的京杭大运河等,从而构成了吴越文化区中河湖交错、水网纵横的江南水乡特色。独特的地形和众多的河流湖泊,在为交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不同地区或相同流域的文化交流互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吴越丧葬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建构奠定了基础。

另外,吴越文化区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带,气候特点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无霜期达7到9个月,冬季平均气温在2℃至4℃,夏季平均气温在26℃至30℃,年平均气温在14℃至18℃之间。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到1800毫米之间,其中,夏季时随着“梅雨”和台风等热带风暴的到来,雨量明显增加,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至60%。冷热分明,降水集中,使居住于这一区域的先民,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采用干栏式建筑来防止春夏之交过于潮湿带来的对于人类生存的不利因素。

也许自然地理环境仅仅是人类生存的一种依托,在当今人类许多时候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或依靠高科技来战胜自然的情况下,自然的许多因素可以忽略不计。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自然环境对于原始人或对于科技并不太发达的古代人来说,是一个根本上不可逾越的因素,在大部分情况下,人类必须依赖自然或顺从自然。因此,在我们研究吴越丧葬文化时,首先关注的是此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因为,正是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并制约着后来吴越地区的文化,其中也包括丧葬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正是基于吴越地区的独特历史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吴越地区有别于其他区域的丧葬文化特征。这种特征,粗略地概括,大致有下述几方面:

1.在墓葬方面,吴越的堆土为坟与中原或其他地区的墓葬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

我们所知道的堆土为坟,大致以馒头坟式为主。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看见了不同的堆土为坟的样式,而且自己选择了“斧”式坟为父母合葬坟墓的样式(《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但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他样式却已经逐渐地淘汰,只有馒头式的堆土坟,在北方和南方保留了下来。其目的可能如孔子所说,作为标识。因此,目前在环太湖流域以及浙江的许多平原地区,这种坟式也是最为重要的。然而,堆土为坟在吴越文化区域,尤其是浙江等地,却并没有单一发展馒头坟式,而是在此基础上改进并发展出了一些新的墓葬形态,成为吴越丧葬文化在墓葬方面区别于其他文化区域的一种特征性的代表。

八字坟是江浙地区非常流行的墓葬坟式之一,八字坟是以石块或砖块等根据特定的样式建造而成的一种墓葬样式,其坟式前部类似于一个“八”字。非常明显,八字坟是从平面的石砌坟墓发展演变而来的(见图1、2)。图1中的石砌八字坟,是在坟前平面的基础上,从两边延伸的结果。而坟前的平面式石块的垒砌,大约又与墓碑制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2是砖砌式八字坟,这种八字坟在稍为富裕的家庭中是最为常见的。从图式中我们已经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居室建筑在墓式中的体现。砌面的瓦和样式,是江浙民居建筑的一种仿制形态。这与古代墓式仿象居室是一致的。像缙云等地的四柱或八柱八字坟,则是这种八字坟的发展形态。

除了八字坟之外,在吴越文化区非常著名的一种墓葬形式是椅子坟。关于椅子坟,何彬在《江浙汉族丧葬文化》一书中,曾说了下面一段话,应该是可信的:

追溯椅子坟的历史,玉环县坎门的轿椅坟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建在明或清初);丽水一带的“高椅靠”,解放前已有,最早出现年代不详;温州“交椅坟”自明代已有,明嘉靖年间张阁老(名王息,永强人)的交椅式祖先墓修在永强区。乐清县一带人们历代选择向阳坡地土层松软较厚处筑坟,年代久远的荒坟渐渐沉入地下,经过数十年的时光,地面上一切如初,后人不知道哪里曾经是坟墓,哪块地葬过先人,于是“沉老坟、建新坟”(乐清县俗语),人们在松软的土层表面又修筑坟墓。乐表县城50年代建城施工深挖土层时,曾发现土层断面有二三层叠压,坟墓年代不详,据当地民政干部介绍,土层松软处200年左右坟就沉下去,按此估算三层重叠则有600年左右时间,可大致推至明代初期。龙泉县有明确记载的是“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椅子坟。[2]

这种类似于交椅或太师椅式的坟墓,在温州等地非常流行,原来只有富有阶层才能建造,到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经济条件大大改善,曾经成为一种最为普通的坟式。后来由于占地太多,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殡葬改革中,成了率先革除的一种墓式。据笔者初步调查,这种坟式,除了在温州等地盛行之外,它还沿瓯江流域向上游的丽水以及地属金华市的武义县柳城镇一带延伸,同时,它也沿着海岸线向北产生影响,在象山县沿海的乡镇分布着数量不少的椅子坟式坟墓。但从墓葬的新旧程度上来看,大约只有一二十年的时间。

吴越地区的墓式多种多样,在台州一带成为主流式墓式的石椁木棺浮坟。其中形式非常特殊,不知,何彬在研究江浙的丧葬文化时为何却没有提到。这种坟式的特点是在地表清理出一块平地,然而铺上石板,再在石板上搭建石椁,石椁分单眼和双眼,甚至有多眼的。双眼以上为合葬墓。石椁的盖也是以石板制成,入葬之后封好,上面堆上泥土,与土坟相应(见图3)。

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