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在工作中,我们总会发现一些粗心大意的蘑菇族,他们认为要成大事就要不拘小节,否则就会被小节拖累。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许多事实证明,在职场中不拘小节就无以成大事。一个细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我们工作上的成败,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某个细节就会成为我们事业上的“短板”,我们也将功亏一篑,难成大事。
一粒米中见世界,一滴水里看阳光。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你职场命运的偏旁部首。在我们的职场中,并不是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关注,也不是每一件小事都需要投入全部精力,然而,对于那些对工作有重要意义而又经常被你所忽视的小节,你必须认真地对待、做好,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职场命运。
但是,同样是面对小事,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别呢?其实,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工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有一家知名企业正在向社会公开招聘采购主管。一天,有三个人前来应聘:第一名是从某知名大学的管理学院毕业的,另一名毕业于某商学院,而第三名则是一家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他们三人都是信心十足地面对考官,心想自己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在整个应聘过程中,经过了一次次测试后,人力资源部经理发现,他们三个人在专业知识与经验上各有千秋,难分高下。最后,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亲自面试,他提出了这样一道问题,题目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个工厂采购4999个信封,你需要从公司里带去多少钱?”几分钟过后,三名应聘者都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知名大学毕业生的答案是430元。总经理询问答案的算法:“就当采购5000个信封计算,可能是要400元,其他杂费就30元吧!”答者应答如流。但总经理却未置可否。
商学院毕业生的答案是415元。总经理听其解释:“假设5000个信封,大概需要400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5元。”总经理对此仍是一言不发。
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答案是419.42元。总经理看到这个答案,觉得有些惊异,立即询问道:“这个答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第三名应聘者自信地回答道:“信封每个8分钱,4999个是399.92元。从公司到某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10元。午餐费5元。从工厂到汽车站有一里半路,请一辆三轮车搬信封,需用3.5元。因此,最后总费用为419.42元。”
总经理满意地露出了笑容,当场录取了那个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以上事例中,购买4999个信封,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但是,三名应聘者中,只有那名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懂得精打细算,把小事做细做精,他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录用了。可见,任何事情,要想做成功,必须从细节入手做好它。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其实,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从细节做起,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做好。同样,一名员工要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做好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工作中的每一件细微的小事都能体现我们整体的水准,一些微小的细节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的错误,所以,我们绝不能忽视细节,要重视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个细节。
当然,在工作中,我们要想做好、做精、做细每一件小事,还需要培养以下三种意识:
第一,细节意识。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小”事当回事的人,一般都会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而考虑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能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将“小”事做完美,还会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不断总结,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
第二,求精意识。在工作中,我们应抛开任何借口,无条件地做好任何一件哪怕是最细微的事情,提高自身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严格的标准应该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由别人要求的,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能做足100分,就绝不能做99分。
第三,责任意识。一件简单的“小”事情,所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心。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唯有那些心中装着“大责任”的人能够发现、能够做好、能够胜任。一个人,即便拥有再高的学历,再硬的学校牌子,如果对待工作不认真,不将敏捷的判断力、准确的逻辑推理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中的具体细节联系起来,那么,他最终也会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的耕耘者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机会、抓住机会,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