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29456900000146

第146章 预期

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预期对人们的投资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往往会根据过去的投资经验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做出投资选择,从而形成对未来经济收益的预期。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如人们预期的为10%,在订立有关合同时,厂商会要求价格上涨10%,而工人与厂商签订合同中也会要求增加10%的工资,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增加10%,从而通货膨胀率按10%持续下去,必须然形成通货膨胀惯性。2010年5月,李女士曾购买某银行一年期美元理财产品,当时,银行的业务人员告诉她说产品预期收益可达10%,并且讲了许多她从没听说过的外汇术语。但是产品到期后,李女士却只拿到了1%的收益。她很生气,找到当时销售产品的银行业务人员,在业务人员的提示下她仔细看了购买协议,只好吃了哑巴亏,因为协议上用一行小字提示:“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如今,像李女士这种因为理财产品的收益达不到“预期”的人很多。不少人搞不清什么是预期收益,什么是实际收益。误以为基金管理公司和银行告诉他们的这些预期收益,就是将来一定可以放在口袋里的收益,不明白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两者间是有一定距离的。

就预期收益产品来说,某些理财产品营销宣传时过度宣传预期最高收益,以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其实这种高收益仅是一种可能性而已,领导者在购买时不要只看“最高收益”,还应对投资的方向进行分析,并且要留意“最低收益”是多少。

是企业就免不了要和银行打交道,因此许多领导者对银行有一种特别的信任,认为只要银行推出的产品都是能够达到预期收益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预期收益”是银行认为的在“正常”的市场走势下获得的收益。银行不具有保证支付义务,最终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与最高或预期收益率出现偏差。领导者在购买前,可以要求银行提供令人信服的预期收益率估计依据。

目前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两类:

1.固定收益产品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看上去比较简单,银行往往会在产品的宣传资料上给出预期收益的具体数额,但实际上银行拿这些钱主要投资央行的票据业务,而随着银行几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些票据的收益率肯定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影响到实际收益。

2.挂钩类理财产品

更复杂风险也更大些。目前的一些挂钩理财产品,其挂钩的往往是一个区间,这就导致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并不是说只要挂钩产品涨得越多,你的收益就越大。并不是因为挂钩产品涨得越多,你的收益就越大。一些与汇率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还存在着隐性风险,像有些美元理财产品与欧元挂钩,到期后的收益和本金都是欧元,即使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相同,但是由于美元本身汇率的下跌,投资者投资者还是发生了隐性亏损。

诚然,在投资理财中,预期收益是进行投资决策的关键输入变量,不对它做出估计,什么买卖决策、投资组合一切都免谈。但是,领导们也要认清,预期收益并不等同于实际收益,“预期”两个字,就是说并不保证最后一定能得到这个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