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管理何来组织。管理学从经济学中起源,处处闪烁着经济学的智慧光芒。经济学注重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开发制度资源,通过建立规矩和制度,来加强在组织内部的控制和管理。因此,领导者要想保证组织的良性运转,掌握一些组织内部控制方面的经济学常识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可能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如何才能将企业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就需要领导者先弄明白一个概念: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又名公司管治、企业管治和企业管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公司治理的模型。这些不同在于资本主义的品种的差别。宽宏模型是常见于英美国家,倾向于以股东的权益来决定优先权。常见于欧洲大陆和日本的协调模型则确认工作者、经理、供货商、顾客,和小区的权益。两者在不同方面都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宽宏模型鼓励激烈的创新及成本的竞争,协调模型则促进渐进式的创新和质量的比拼。
在美国,公司是由董事会治理。他们有权选择行政主管,例如首席行政官。首席行政官在日常运作中,有更大权力来管理公司,但大型行动则需要得到董事会的同意。例如聘用直属同事,筹募费用,收购其他公司,大型资本扩张及其他昂贵项目。董事会则要制定政策,下重要决定,监察管理成效或企业控制。董事会的董事是由股东所选的,并对股东负责。
公司治理方法原则和守则在不同的国家被建立出来,并且由证券交易所、公司、金融机构投资者或董事协会和经理在政府和国际组织支持下所发布出来。概括来说,虽然与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定有联系的守则也许有一个强制作用,但是法律并不强制要遵照这些被推荐的治理方法。
麦肯锡顾问公司在2009年的“全球投资意见调查”中,发现8成的机构投资者愿意向治理妥善的公司支付保险费。什么是治理妥善的公司?就是公司会有许多外来的独立董事,与管理层没有私人联系,对其他董事进行正规评估,对投资者的治理数据要求作出迅速的反应。这个保险费因市场而定,在加拿大,一般公司大概是11%,到前景不明朗的大概是40%。
公司治理的原则包含着好几个要素:诚实、信任、正直、开放、表现导向、责任感及可靠性、互相尊重及对组织有承诺。其中最重要的是董事与管理阶层如何建立治理的典范,为其他公司参与者可以依据的价值,并且能够有效地定期评估它的有效程度。特别是,高级行政人员表现得诚实、有道德,尤其是在面对利益冲突及透露财务报表的时候。
常见的公司治理的原则包括:
1.董事会的角色和责任。
董事会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才能应付各式各样商业上的问题,有能力去检视及挑战管理层的表现,对工作有合适程度的承担。然而,主席及首席执行官不能由同一人所担任,有机制地避免利益冲突。另外,“执行董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人数要有适当的比例,建立独立的监察作用。
2.权利和股东的公平的对待。
组织应该尊重股东的权利及透过有效沟通来帮助股东行使权力,让股东更明白内容,鼓励他们参与日常会议。
3.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组织应该意识到他们对所有合法的利益相关者有法定和其他义务。
4.透露及透明。
公司应该澄清并让公众了解董事会的角色和责任。
5.正直及道德行为。
公司需要为董事及行政人员建立道德操守,来鼓励在作出决定时候要有道德及有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