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知足常乐”,佛教的理想是“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是说希望心能够正,欲望欲少欲好。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欲多则仁心亡,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
自古仕途多变动,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的纷乱中,要有时刻淡化利欲之心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要能进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得准,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了一切。
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欲望趋淡呢?“仕途虽纷华,要常思泉下的况景,则利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说则可贯通得失。比如,看到天际的彩云绚丽万状,可是一旦阳光淡去,满天的绯红嫣紫,瞬时成了几抹淡云,古人就会得出结论道“常疑好事皆虚事”;看到深山中参天的古木郁郁葱葱,究其原因是它们不为世人所知所赏,自是悠闲岁月,福泽年长。中国的古代,自汉魏以降,高官名宦,无不以通禅味解禅心为风雅,可以在失势时自我平衡,自我解脱。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菜根谭》中主张:“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行宜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意即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否则就会转为衰颓,言行不要过于高洁,否则就会招来诽谤或攻击。
同理,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适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在很多时候,过度地争取有时虽然能获得一些,但最终失去的将更多。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只要吃一半就够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则会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意即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含苞待放之时,喝酒则是在半醉时的感觉最佳。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开,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如此自能悠久长存于天地畛域之中。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大多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用尽,而结果还往往与愿相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浇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是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看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那么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白搭。
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乐趣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古人云: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剩则偏执。面对名利之风渐盛的社会,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能够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必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
古语中有“鼹鼠饮河,仅止满腹”之说,俗语中有“日有三餐,夜有一眠”之论。这都说明了一个十分浅显的人生道理:人的一生物质上并不需要太多。这个道理并不太难懂,但是懂了这个道理,并不能以此来指导人生。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许多人永远不能满足,什么便宜都想占,好事自己没有沾上,便觉得逆情悖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获取物质上的享受,不惜工本,费尽心机,最终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然,谁都愿意日子过得舒坦些,但是有人把它和追逐无限物质利益等同起来,不知道人之所需实际并不多,或者虽然知道,但不能遏止自己膨胀的欲望。他们为了追逐生活的高水平,把自己的人格降到正常水平线下。
因此,妥协是一种处世哲学。与积极介入、强势主导相比,妥协是一种处世哲学,超然于局外,脱俗于世风,它讲求和而不同,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之美。它放弃的是部分物质上的享受,收获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与畏强惧霸、步步退缩相比较,妥协展现的是一种柔性的坚持,追求的是一种坚韧、无畏之美,它的美在于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维护,是一种对基本道德规范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