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说,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后人以“爱屋及乌”形容人们爱某人之深以致到爱及和这人相关的人和事。心理学中把这种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的现象称为“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指的是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通俗地说,就是当我们喜欢某个人或事物时,也觉得仿佛周围的人也会同样去喜欢。用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一种投其所好,以对方所喜欢的人或事物为媒介,使得对方把对他所喜欢的人或事物的情感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建立双方的良好关系。
移情效应首先表现为“人情效应”,即以人为情感对象而迁移到相关事物的效应。比如,喜欢交际的人经常会说“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这是把对朋友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人身上;仗义行侠的“勇士”也表示“为朋友两肋插刀”,这就是把对朋友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事上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爱的情感会产生“移情效应”,恨的情感、嫌恶的情感、嫉妒的情感等也会产生移情效应,这在成语中有一个词叫“恨乌及屋”。皇帝可以因一人犯罪而株连九族,其恨可谓泛;庞涓因嫉妒孙膑的才华而设计剜去孙膑的膝盖骨,其妒可谓深。这些都是恨的情感、嫉妒的情感等所产生的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是人的普遍本性,我们可以以对方喜欢的人或物为媒介,据此揣测、掌控他人的心理,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营销上,这种应用更为普遍、有效。
啤酒商想卖啤酒给男士,商人便先让身材婀娜的女模特儿出场,扭来转去,在男士们正感到兴高采烈、津津有味的时候,推出要卖的啤酒。就这样,移花接木发生了,男士们兴高采烈、津津有味的感觉就“接”到了啤酒上。
广告商想让家庭主妇买一种洗衣粉,便会先描绘一个和睦、幸福、喜乐融融的家庭,然后,推出洗衣粉的牌子。模模糊糊中,人们感到这幸福生活同使用这种洗衣粉相关。广告播放多次后,对洗衣粉的好感便被装进了主妇的潜意识。主妇去买东西,眼前十几种洗衣粉,想也没想,就拿了广告上的洗衣粉。
政治家的智慧也并不逊色于商人。政治家们要推销的是他们自己,所以他们要把能引起公众好感的事件同自己相联系。公众热爱国旗,政客们就争相站在国旗下照相,按国旗的颜色穿戴。人们感到孩子可爱,大选中的各国政客们就要寻找机会拥抱孩子、亲吻孩子。振奋人心的英勇举动发生了,政客们一定要到场与英雄照相。如此,好感就移花接木地搬到了自己身上。
在推销人员与客户打交道中,这种移情效应尤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欧洲空中汽车公司的推销员莱迪艾想在印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当他打电话给拥有决策权的劳尔夫将军时,对方的反应却十分冷淡,根本不愿意会面。最后,在莱迪艾的强烈要求下,劳尔夫将军才勉强答应给他10分钟的会面时间。
在会面时,莱迪艾刚开始便告诉劳尔夫将军,他出生在印度。这一句话顿时拉近了劳尔夫将军和莱迪艾之间的距离。莱迪艾又提起自己小时候印度人们对自己的照顾,和自己对印度的热爱,使劳尔夫将军对他产生了好感。
之后,莱迪艾又使出了杀手锏。他拿出了一张颜色已经泛黄的合影照片,双手捧着,恭敬地拿给将军看。劳尔夫将军惊讶地发现,照片上的人竟然是圣雄甘地。
而莱迪艾告诉他,照片上的那个小男孩就是他。那是他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回国时,在一艘船上正好遇到了甘地,和甘地一起合的影。莱迪艾说这次要去拜谒圣雄甘地的陵墓,所以才把它拿出来。
甘地是印度的圣雄,深受印度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于是,劳尔夫将军对印度和甘地的深厚感情,便自然地转到了莱迪艾身上。毫无疑问,生意也成交了。
移情效应是一种心理定势。人都是有所谓“七情六欲”,所以人和人之间最容易产生情感方面的好恶,并由此产生移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