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其书震憾中外后不几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很快出现了全面兴盛的局面。林散林散之作品之的书法,从其审美观到形式技巧都对国内外书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林散之(公元1898~1989年),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省江浦县乌江桥北江家坂村(现属南京浦口区)。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五,乳名“小五子”,6岁入塾读书识字,取名以沃、以霖,从小即勤奋习书。14岁丧父,门庭忽然冷落,迫于生计,他离家至南京跟张青甫学画人像谋生,此后回到乌江随乡师范培开先生学习书法,方懂得悬腕执笔之法。因迷于诗、书、画,自号“三痴生”。18岁又从清末进士含山张栗庵学古文诗辞,书法亦得其指授。张栗庵谐“三痴”之音,为其改名“散之”,遂终生用之。
抗战期间以及民国时期,社会环境恶劣,寒灯苦雨,他依然坚持读书、创作,无一日懈怠。1949年后他曾一度出任江浦县副县长,负责农田水利。1963年临近退休之际,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师,这才踏上专业书画创作之路。
林散之的书法被称为“散体”草书。他的字极其讲究用笔,重视用笔。他用长锋羊毫作书,并保持中锋用笔而求瘦劲,这不仅需善于择取古学之长,而且更需千锤百炼,把握到其中的奥妙。林散之用笔变化多端,据目睹他作书的人说,他有时行笔缓慢,如作楷书,线条凝重、沉静、枯涩,似春蚕吐丝;有时行笔疾厉,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转直下,如藤蔓檐,一气呵成。正是这种丰富而微妙的变化,造成雄伟飘逸姿态,磅礴放旷的气势,划沙折股的笔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林散之书法的意义不仅在于富有个性的“散草”的创立,以及有关相应的结字、章法、用笔等方面的创造性的价值,而且还在于启示当代书家在继承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如何与新的时代共同迈进,是否敢于并能够作出虽是循序渐进,但却是不断突破性的变革。
日本书道界对其书更是推崇备至,书道团体来华访问,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其后,以青山杉雨为团长的全日本书道访华团来到南京,这位直率而又狂傲的日本当代书坛泰斗本来对中国现代书法不以为然,当他见到林散之的作品以后,当场便行鞠躬之礼,并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一时传为佳话,林散之名声大震,“当代草圣”之美誉也由此传开。
林散之的故乡
古镇乌江,地处苏皖交界处,《史记》记载楚霸王项羽即自刎于此,至今乌江还保留霸王祠、项羽墓等遗迹。这里自古人文荟萃,曾出现过中唐诗人张籍,南宋词人张孝祥、书法家张即之,清初画家戴本孝等诸多名家,更留下无数文人骚客的足迹,近代又诞生了一位风标独立的草书大家林散之。